微信朋友圈推出可設置僅「三天可見」之初,曾被廣泛吐槽。因為設置之後,將會阻斷掉那群真正在乎關心你的人,對你的問候。
畢竟,朋友圈存在的意義,就是與外界聯繫,與親朋好友分享自己的心情與經歷。
要知道,在這個人人都在拼命趕時間的社會,誰會特地跑去看你的朋友圈呢?無非是需要你的人和關心、在乎你的人。
三天可見,則像一堵牆,把這些統統隔絕開來。
然而,現實中,將朋友圈設置成「三天可見」的人越來越多。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0多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3.9%的受訪者朋友圈設置了三天可見。
那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將朋友圈設置成僅「三天可見」呢?
第一,自我保護。
現在的人自我保護意識越來越強,很多人在發朋友圈時有意無意的就會洩露自己的位置、行蹤、交際等隱私信息,處於自我保護的目的,不少人將朋友圈設置為三天可見。
第二,個人心理。
朋友圈現在更像是一種不發憋屈,發了矯情,刪了刻意,留著又膈應的存在。
很多人存在一種想被關注又不想被打擾的心理, 不敢表達,但又想自己是被人理解的,被人關注的。
於是,將朋友圈設置成三天可見,來滿足自己的這種心理。
第三,朋友圈與朋友,正變得越來越不相關。
曾經,微信裡的好友基本是現實中真正的「好友」,朋友圈就是「朋友」圈。
現在,朋友圈還叫朋友圈,但它已經變成了親戚圈、工作圈、小商品售賣圈,甚至是利益圈。
這才是現在很多人的朋友圈裡,陌生人都能看十張圖片,加了好友只能三天可見的主要原因。
不過,雖然越來越多的人將朋友圈設置成「三天可見」,但這並不意味著這樣做就一定是對的。
有一種觀點是:這個世界正在偷偷懲罰朋友圈三天可見的人。
原因很簡單,一是現代社會,選擇封閉的人,大多數過得越來越差。畢竟,如果無論是親朋好友還是公司領導,都摸不清你的生活狀態,那對你的發展並不會有利。
二是很多人將朋友圈設置成三天可見之後,會覺得反正不會被看到,也不會影響自己的形象,而把朋友圈變成情緒宣洩的出口,肆無忌憚。但大多數情況下,情緒就是情緒,自己發朋友圈吐槽自己看,依然會影響到自己,遠不如跟朋友交流。
所以,朋友圈設置成三天可見,在推開那些想要了解你的人同時,也推開了本應更好的自己。
最後,你的朋友圈設置了三天可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