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感覺彩禮是陋習 是我錯了嗎?
彩禮是中國傳統的婚俗習慣。適當的彩禮,可以增加 喜慶氛圍。超過男方的經濟能力,就成了負擔,還可能結束這段感情。有些時候,對有些人來說,不要彩禮,有些男人不會重視妻子,不會珍惜感情。所以,彩禮還真是有利也有弊。我覺得彩禮是陋習,不管你怎麼噴。婚前談彩禮,最能見人品。
彩禮和嫁妝,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結婚時的習俗。雖然現在索要彩禮錢、首飾錢等,就是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一章總則中的第三條:「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幹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中國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但是大部分地區還是保留了這個習俗的。
彩禮是彩禮但不能過度,可是還是有很多人因為彩禮嫁妝而鬧翻了。今天要說的這位主人公,就是在結婚前因為彩禮而分手了。
記得有一陣子,說河北一對夫妻因為「零彩禮」結婚驚動市委書記為其點讚,瞬間走紅網絡,被各大媒體紛紛報導,將「零彩禮」這一社會現象推入大眾視野。但是在我看來,彩禮代表的意義是一個男方把女方當作珍寶誠心求娶的態度,同時也是對嶽父嶽母養育好女兒的答謝敬禮。
我是江浙一帶的,就不說具體哪兒了,反正傳統習俗是結婚的時候男方一般給幾十萬的彩禮,然後女方會回多個幾萬的嫁妝。比如說,男方給20萬,女方就回22萬。有錢人家會給得更多,我們這邊有個大戶人家嫁女兒,男方給了28萬彩禮,女方回了88萬還有一套房。那時候我對彩禮嫁妝的概念還不深刻,只是覺得有來有往只是彩禮而已,沒必要上綱上線。
後來我交了男朋友,也是江浙一帶的,我們談了三年,感情穩定。今年初,家裡人催我們結婚,說弟弟也找女朋友了,弟弟還沒結婚不能結婚所以趕緊結婚。我們就開始一起商量這些事宜。他家已經給他買了房子,我也沒要求說加名字什麼的,畢竟這是他爸媽買的房我一分錢沒出嘛。房子還沒裝修,我的意思是我和他自己也有點存款,可以負擔得起,花個十幾萬裝修一下。
我們家要給家裡18萬8加上金首飾,我們家要回20萬左右,我們可以買輛車。他媽媽認為我們這邊的要求太過苛刻,意味著已經有房子了為什麼還要那麼多錢,而且她的小兒子也馬上就要結婚了,她剛剛付了小兒子的首付,她還想讓大兒子幫忙還貸款。哦前面忘了說了,給我前男友的那套房子,其實房貸也還沒還完,不過我前男友公積金高所以自己在還著。
但是我們家也是給嫁妝的呀,而且回得更多一些,房子確實有了我也沒有過分要求加上我的名字什麼的,裝修我也說出錢了。說得難聽些,最值錢的房子我沒撈到什麼好處,裝修這種帶不走的,車子這種只會貶值的都是我花錢了,說到底我只要求了點金首飾啊。而且聽說她小兒子那邊要求的彩禮更多。
反正最後也沒談攏,我前任的媽媽對我們家態度挺差的,可能我爸媽看著好說話吧。這也沒讓我寒心,寒心的是我前任最後跟我說,彩禮到時候給了我們家我爸媽不拿出來怎麼辦。真的讓人受不了,果斷分了,我怕我爸媽以後來看我會被這家人欺負。
我不覺得自己有錯,但是也能理解他們的想法。只能說,雖然談了三年可惜三觀還是不合吧。能在結婚前因為彩禮發現這一點,已經很慶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