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那並不是愛情

2020-08-28 金碧輝煌姚小6

愛是一種極為神秘的現象。古往今來無數的藝術家和科學家都在試圖尋找愛的本質和真諦,但迄今為止,沒有誰給「愛」下過真正令人滿意的定義。

愛分為許多種:肉體的愛,精神的愛,完美的愛,缺憾的愛,戀人的愛,親人的愛,朋友的愛......許多人因為不了解愛的本質,而陷入痛苦之中無法自拔。

我們無法給「愛」一個完美的定義,但起碼應該消除對愛的誤解,努力接近愛的核心。通過解釋愛「不是」什麼,來逐步了解愛的本質。


有關愛的誤解之一:激情=愛情

激情之愛通常涉及與性有關的欲望和衝動,是人在內在性需求和外在性刺激的雙重作用下,產生的典型生理和心理反應。一見鍾情,墜入情網的意義在於增加人類的生殖機會,促進物種繁衍和生存。是基因對於理性的徵服,激情讓我們心甘情願落入婚姻「陷阱」。

八個月大的嬰兒就已經擁有初步的自我界限,他們開始懂得自己的意志只能控制自己的身體,周圍的世界不會隨著他的願望而轉動。自我的疆界一旦建立,孤獨感和寂寞感就會油然而生。

我們無法抗拒激情的力量是因為激情會讓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突然崩潰。在激情中我們的自我和他人的自我合而為一,寂寞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難以言喻的狂喜。這讓我們有了一種能夠永遠擺脫孤獨和寂寞的幻覺。

可惜幻覺永遠只是幻覺。日常的瑣事和難題,會讓男女之間產生矛盾和衝突。不久之後,雙方各自的自我界限重新合攏,又恢復成兩個不同的個體。我們從狂喜的夢中清醒過來,發現那個曾經的「靈魂伴侶」,「天造地設的良人」也只不過是滿身缺點的普通人。



激情消退之後,一些人告訴自己,TA不是我的Mr. Right。於是一段感情畫下了句號,他們繼續踏上旅程,去尋找下一個讓他們再次體驗狂喜的人。這類人一輩子都在徒勞的尋找那個「最合適」的人。

另一些人卻願意信守承諾,奉獻感情和智慧來維持這段趨於平淡的關係。他們自願付出時間和努力,將自己的部分人格,經驗和智慧與對方融合在一起。這樣的愛情使雙方的自我界限都得到了擴充。在一次次的磨合中,激情之愛逐漸轉化為更平和的,細水長流的愛情。

出自本能,無需付出過多努力就能達到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愛。真正的愛是在激情消退後憑意志做出的選擇,它產生於我們做出的承諾,和為了維護這段感情所做出的種種努力。

有關愛的誤解之二:依賴=愛

還有一種最常見的對愛的誤解,就是將依賴當成愛。過分依賴他人是通過犧牲自由來獲取安全感,確切的說這是一種寄生心理。過度依賴別人的人只想不費力的得到照顧和愛,從不考慮自己能為對方付出多少。他們永遠在伸手討要,卻總是體驗不到滿足感。

這種單方面的索要會給被依賴方帶來巨大的負擔。而依賴者本人建立不起明確的自我界限,學不會獨立,就只能更加病態的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人或物來填補自己強烈的空虛感。這樣畸形的關係往往會以兩敗俱傷而告終。



有關愛的誤解之三:控制=愛

在一段親密關係中表現出過強的控制欲也不是真愛。過度的控制是把自己的子女或愛人當成永遠長不大的嬰兒或者低人一等的寵物在飼養。

誠然很多人會真心的愛護自家的寵物,但這種愛護的本質是我們的控制欲和被需要感。首先,寵物無法跟我們有真正的深層次溝通,沒有人敢說自己真的了解家裡的貓貓狗狗在想些什麼。其次,我們熱愛寵物的前提是它們表現的乖巧,順從。如果寵物不聽話,隨地大小便,到處咬人,破壞家具,我們很有可能把它們轉送,甚至丟棄。最後,我們養寵物的目的大多是希望它們一直陪伴我們,將我們當做永遠的主人仰視。

我們真正愛的對象應該是人類。人類擁有獨立的思想,有成長和進步的能力。愛的本質在於我們容許TA擁有獨立的思維和意志。



有關愛的誤解之四:自我犧牲=愛

中國式父母總愛說願意為了孩子犧牲一切。他們放棄自身的成長,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傾注在子女身上,甚至發展成無條件的溺愛或者心靈施虐。這些家長在物質上無條件的滿足孩子,在精神上卻對孩子施加層層的桎梏,上學時要求孩子好好學習,孩子成年之後,還要繼續管著他們讀什麼專業,做什麼工作,幾歲結婚。

這些不合理的給予及破壞性的滋養,都有一個共同特徵:打著「愛」的幌子滿足自己的需要,而從不把對方的成長當一回事。總是在「強調犧牲」的愛背後,是家長對自己無法成功的憤怒,是通過自我犧牲獲得道德上的優越感的快樂,是扮演「好爸爸,好媽媽」這些心目中的理想形象的需要。



真正的愛不是單純的給予,還包括適當的拒絕,及時的讚美,得體的批評,恰當的爭論,必要的鼓勵,溫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愛是一種極為複雜的行為,不僅需要用心,更需要用腦。該拒絕時一味給予,該放手時牢牢控制,不是真愛,而是傷害。

在幼年期,父母應該是值得尊敬的領導者和指揮官,告訴孩子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要依據理性的判斷,經過認真的思考和周密的計劃,甚至令人痛苦的決定來幫助孩子成長。在孩子長大後,則要承認他們作為成年人的獨立性。學會適時地放手,不去幹預孩子的人生。

真正的愛在本質上是一種自我擴充,而非純粹的自我犧牲。我們首先要學會愛自己,完善自己,才有能力愛別人,幫助別人。

有關愛的誤解之五:愛是一種感覺

愛,不是感覺,而是實際的行動。真正的愛不是一時的衝動和本能,而是自我的主觀意願。

時刻都有愛的感覺,誠然是一件好事,但感覺不會永遠存在。決定愛是否能持久延續的是我們是否有愛的意願,是否心甘情願為自己所愛的對象付出時間,精力和智慧。

愛的火苗隨時可能在心頭燃起,但我們能夠付出的愛卻非常有限,所以不要隨意選擇愛的對象。真正的愛不是忘乎所以的追隨自己的感覺,而是經過深思熟慮,自願奉獻身心的重大決定。千萬不要把真正的愛與愛的感覺混為一談。

把「愛」掛在口頭,在頭腦中說服自己「這就是愛情」是輕而易舉的,而通過行動去表達愛卻相當困難。愛的真正價值也恰恰就體現在始終如一的實際行動上。愛是行動,不是空想。愛是客觀的存在,不是頭腦的主觀意向。



至此,我們審視了被誤解為愛的諸多方面。雖然我依然無法告訴你什麼是「愛」,但真正意義上的愛一定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完善自我和幫助他人進步的一個過程。真正的愛既是愛自己,也是愛他人。真正的愛是承諾,是主動的選擇,是看得見的行動。

在520這個特殊的節日裡,願每個人都能學會愛人,也享受被愛。

相關焦點

  • 親愛的,那不是愛情
    我還是和當初給出一樣的答案,我們更適合做朋友,他不是我喜歡的類型。那天晚上,他像個話癆和我說了好多。他說到三年前追我的時候,每天上課只顧著看我,都沒認真聽課,總是會找各式各樣的的理由和我說話,每個星期最期待的就是換座位,這樣就有機會和我多說上幾句話,到後來鼓起勇氣和我表白。他說我好絕情,直接了當的就拒絕了他。
  • MV:張韶涵 - 親愛的,那不是愛情
    《親愛的,那不是愛情》歌曲由周杰倫+方文山,夢幻組合量身打造,張韶涵挑戰慢板R&B唱腔,姊弟戀最佳詮釋情歌。 MV劇情安排張韶涵與一位貌似周董的24歲小男主角合作,兩人穿上學院風制服LOOK,上演「學弟暗戀學姐」戲碼。
  • 《親愛的那不是愛情》是神來之筆
    很多人都知道,張韶涵很經典的一首歌《親愛的,那不是愛情》是周杰倫寫給她的,這首歌當時一經推出,就成為了當時傳唱度很高的歌曲,甚至到了現在,大家點歌或者翻唱這首歌的頻率也非常高!那麼這首歌當初周杰倫創作用了多長時間呢?這個時間短到讓你想不到!
  • 太美的承諾因為太年輕,但親愛的那並不是愛情
    太美的承諾因為太年輕但親愛的那並不是愛情就像是精靈住錯了森林那愛情錯的很透明如張韶涵歌曲所唱,美好的承諾不一定是愛情。愛情這兩個字有時令人心馳神往,有時又令人黯然神傷。那時候的阿豪總是威脅她說,「小胖妞,你要記得你是我未來的媳婦兒,不許搭理別的男生,否則我把你小時候尿床的事兒貼到學校通知欄。」
  • 親愛的,希望你明白那是依賴而不是真愛
    ,剖析著愛情,看著愛情的種種教程,學習愛情。可當愛情真正的到來,我們總是琢磨不透它,因為當愛情來臨時,也許我們最先琢磨不透的是自己。有時候你是不是本能的喜歡用依賴的感覺來判斷這是不是愛?靜櫻姑娘就是這樣的女生,她說自己很依賴他,我很愛他!那麼現在,我們來給這位姑娘的話做一個邏輯與推理表達重新翻譯一下。因為,我很依賴他,所以,這樣的表現就證明我是很愛他的。傻白甜的靜櫻姑娘大概就是這樣的一個推理思路模式。
  • 親愛的,這並不是愛情
    所謂的死的或者是假的愛情的表現形式有,標準化的愛情,結伴的愛情,性滿足的愛情等總共5種。這種愛情經常出現在小說和電影裡,偶像化的愛情是缺乏創造性的,他會把他愛的人當作一切愛情光明和祝福的源泉,進而進行崇拜。
  • 親愛的,心理諮詢師不是上帝
    >窗外下著點點滴滴小雪,電腦裡單曲循環著趙雷的那首到付費的時候,總是百般為難,好像那幾個鋼鏰兒,就足以要了他的命一樣。讓人哭笑不得。這些人的金錢觀本身就值得深入去探索,一定是有很多的自我價值的投射的。一定是自己的時間成本就很低,以為別人的時間成本也低廉,卻不知別人的時間成本很高的。
  • 給親愛的女孩的一封信
    你覺得可能這就是成年人之間的戀愛,因為曾經有過那麼一份愛情,都是你認為在自己造作下早逝,所以你總是小心翼翼的對待這份關係。或者,親愛的女孩,你在談戀愛的時候,好像整個世界,只剩下了男朋友,朋友們都遠離了嗎?也不是,只是上次她們給你打電話的時候你在和男朋友一起吃飯,上上次好像是在和他看電影,上上上次,好像是在和你男朋友的朋友們一起聚餐。
  • 親愛的,謝謝你!
    親愛的,謝謝你今生做了我的情人!那一年我們初相遇,不知是上天的安排還是註定的緣分,讓我對你動了情,心裡眼裡都是你!回想起那段艱難而又幸福的歷程,有時真覺得愛情的偉大足以讓你戰勝一切。是你的摯愛讓我更加的堅定,那時,我就一個信念,不求天長地久,只要曾經擁有!
  • 《青春旅社》《親愛的客棧》都是抄襲?那還怎麼治癒?
    近來的綜藝猝不及防的掀起了一股「慢」風:由王源、李小璐、何穗、趙英俊等出演的《青春旅社》,還有由劉濤王珂夫婦、闞清子紀凌塵夫婦、和陳翔出演的《親愛的客棧》相繼開播,真人秀。兩者都是大家住在一起生活,一起經營民宿。
  • 追來的愛情,那不是愛情!
    在如今這個時代,談戀愛都能出教程,教別人談戀愛的人,都稱之為愛情導師。如今的網絡充斥著許多毒雞湯,就是在這些毒雞湯,和一些自稱是戀愛導師的人的影響下,在一段愛情中,他們堅定的要做規則的制定者,讓你成為他們的需求提供者。
  • 親愛的,請為自己驕傲的活著!
    親愛的:學會聰明一點,不要老是問周圍的人一些很白痴的問題,那真的很無聊。親愛的:你不要老是想依賴別人,更不能奢望別人在你需要的時候第一時間站出來,畢竟你們誰都不是誰的誰。親愛的:永遠不要輕易對別人許下承諾,許下的承諾就是欠下的債!
  • 沒有衝動過的愛情那不是真正的愛情
    她把頭靠在我的肩膀上,髮絲中的淡雅芬芳沁人心脾,如果說那一刻我心中沒有閃念那是極不可能的,我的內心告訴我要冷靜一定要冷靜,我知道沒有衝動的愛是不會被稱作愛情的。冷靜過後的我思考著這不是我的愛情。
  • 《親愛的自己》:討好型人格的張芝芝,愛不是委曲求全
    但,他又不是完完全全的「男人負責賺錢養家、女人負責貌美如花」。女人困窘的生活狀況,可見一斑。02第一時間,我想到了非常遙遠的年代。女人需要依附男人才能過活,女人根本沒有辦法掌握自己的命運。最大的幸運,就是老公對自己好些。這是前半生的渴望,後半生就是能夠有一兒半女照顧自己直至終老。沒有孩子的結婚女人也很倒黴,最好還是兒子。兒子可以傳宗接代,女兒則是潑出去的水。賠本的,總歸比沒有來得強。
  • 親愛的,我愛你,以前愛,現在還愛,不是一般的愛,而是很愛很愛
    親愛的,我真的很愛你,以前愛你,現在還愛你,不是一般的愛,而是很愛很愛!,卻孤單一人獨自徘徊在那條既熟悉又陌生的街道上、一邊走、一邊四處張望,望來望去,卻望不見歸人的出現,盼不到歸人的歸來。曾經的愛情只是一場虛無的夢,曾經的誓言只是一陣過往風,吹過就沒了。再次回眸往事,所有的一切已物是人非,哪怕是回憶、曾經的溫情也不會有當初那樣感人!
  • 給最親愛的你~
    親愛的朋友,不要去怨恨你愛的人,並不是離開的人就是不愛,只是你們的起點不一樣~其實,愛情就像是一場長跑,倘若你跟他的差距太大,那麼在跑步的過程中你跟他的差距就拉開了~如果,你真的愛他/她,請試著改變自己,試著努力,當你努力的跑到跟他一樣的水平時,如果你還愛著她/他,試著去交流去溝通,去嘗試你所能做的所有可能,倘若他依舊不愛你,那麼你也成長了,你會發現,在你努力變好的同時,你身邊的追求者也漸漸多了~也許,努力過後超越他/她的你,會發現他/她已經不在你的範圍內了~親愛的朋友
  • 親愛的,你要的浪漫有了,可為什麼咱們的愛情卻沒了
    我倆用僅有的錢租了房子,購置了簡單的生活用品,讓愛情繼續往前奔跑。02也就是從那時候起,我覺得自己的浪漫細胞一點點死去03從那以後,她再也沒有邀請我參加過她的聚會愛情可以給人力量,但是愛情的力量卻沒有大到可以讓你翻過所有生活的坎。隨著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我勸她儘量少參加一些聚會,因為那既浪費錢,又毫無意義。她不贊同我的說法,滿臉鄙夷地對我說,以前你雖然沒錢,但是還懂浪漫、有情趣;現在你依然沒錢,可浪漫和情趣也沒有了,越來越俗!終於在一次激烈的爭吵後,我倆分開了,我們的愛情也隨之結束了。她去了上海,那個她魂牽夢繞的充滿浪漫的大都市。
  • 簡短暖心愛情句子,沒有人可以像你,我最親愛的
    2、在我的心裡,沒有人可以像你,我最親愛的!無論走到哪裡,我的心裡全都是你。3、想說一句我愛你,卻已是不容易!街角的咖啡店,還沒有打烊,而曾答應與我相守一生的人,卻已消失在了人海!4、每一天,都為你心跳;每一刻,都被你感動;每一秒,都為你擔心。有你的感覺,真好。
  • 親愛的,熱愛的
    小蘑菇頭原創大多數時候,人們都喜歡唯美的愛情故事,都喜歡王子個公主最後能一起幸福的生活,我想,那是因為生活太苦了,所以想看到一點甜的,哪怕這個甜,跟我們沒有任何關係最近很火的「親愛的,熱愛的」,女主,單純,善良,可愛,智商高,家庭富裕,一切都很好,男主,高富帥,雖然男主從小跟後媽一起生活,但是後媽對他視如己出,有時候是媽媽,也可以是朋友,所以男主也沒有單親家庭的性格扭曲,不管是顏值,還是家庭背景,還是智商,男主,女主都是門當戶對,就是所謂的你很好,但是我也不差。
  • 已婚男人愛上你,那不是愛情!那只是……
    一個已婚男人愛上妻子以外的女人,心裡只想佔有這個女人,或許更多的是一種肉體上的佔有欲,他在表達愛情時,不會幼稚的把感情和婚姻聯繫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