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希望你明白那是依賴而不是真愛

2021-02-23 海藍情感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海藍情感公眾號

海藍情感做你身邊最溫暖的情感陪伴

每日回復「時光」送你一屢溫暖陪伴你走過歲月芬芳

我們討論著愛情,剖析著愛情,看著愛情的種種教程,學習愛情。可當愛情真正的到來,我們總是琢磨不透它,因為當愛情來臨時,也許我們最先琢磨不透的是自己。

有時候你是不是本能的喜歡用依賴的感覺來判斷這是不是愛?

靜櫻姑娘就是這樣的女生,她說自己很依賴他,我很愛他!那麼現在,我們來給這位姑娘的話做一個邏輯與推理表達重新翻譯一下。因為,我很依賴他,所以,這樣的表現就證明我是很愛他的。傻白甜的靜櫻姑娘大概就是這樣的一個推理思路模式。

那麼有的男生呢也會有這樣的錯覺模式,因為她很依賴我,所以她一定很愛我。有的甚至因為他人對自己的依賴而產生一種「偉岸」般的責任感,給自己賦予的角色就是有責任有義務去照顧她。

其實依賴感這東西是從你的童年就開始產生的,最直接的就是對父母的依賴,其實這並沒有什麼不妥,不過世界上但凡超過了一定的度必然是不美好的,過猶不及就是最好的闡釋。

我們應該允許愛的組成中有依賴感的存在,但愛與依賴並不是一個因果推導過程。愛是一個怎樣奇妙的經歷這個沒人能給予準確完美的詮釋,也沒有人能夠去定義它。但是至少我知道,依賴像一種寄生蟲,它只會拼命的索取,而沒有給予和付出。愛同樣也需要遵循能量守恆定律,因為單方面的付出或者索取在愛的這個系統裡是絕對運轉不會長久的。

那麼單純的依賴不是愛,那到依賴底是什麼呢?

依賴有的時候是一種好吃懶做的享受,有些女生經濟不獨立,就想到找到一個所謂的男朋友去依附,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關於女生需要精神獨立(點擊閱讀),但是一個經濟不獨立的人何談精神獨立呢?精神不獨立就更沒有人格獨立。

依賴也是對孤立寂寞的恐懼。有的人感覺別人談戀愛,那麼我也該談戀愛。其實現在單身的人多反而是對社交高度發達的今天一個莫大的諷刺,現如今你想找一個男女朋友簡直容易到令人髮指的地步。各式各樣的陌生人交友的App安裝到你手軟,實在不行你還可以搖一個女朋友或者男朋友出來,是不是?就像上面所說一個人不獨立必然會產生依賴。

依賴往往也映射了很多人的內心世界的不安。許多人由於童年的經歷,沒有得到足夠的關心與關愛,成年後在潛意識裡內心深處會需要加倍得到補償。當他們談戀愛的時候,他們會時時刻刻守著對方,看起來如膠似漆,其實只是想告訴別人自己不缺愛。其實他們最害怕的是孤獨的吞噬。

當這種對他人的依賴逐漸完全控制了一個人的生活和情緒的時候,我們很難想像這樣的人會真正愛上另一個人。無論是時刻盯著男友的手機微信不敢給對方自由的女生,還是從上班午休到下班乃至臨睡前都要時刻打電話不斷的男友,他們表現出來的是一種不肯定放手的依賴和自私,這,不是真正的愛。

當我們錯誤的以為那是真愛的時候,你會驚訝的發現這種依賴感他們同樣會轉嫁給別人,而不是單獨特定的你,現在你是否清楚了一些?

真正相愛的人是不需要無時不刻在一起的,相濡以沫這個詞從來不會那麼粗淺的解釋為整天黏在一起,我們需要的是真正的精神上的溝通和默契是陪伴彼此心靈的成長,尊重與寬容對方,彼此間需要同時擁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和精神世界,我們不要過分的依賴,特別是對他人時間與空間,還有物質的無度索取和依賴。

親愛的,請記住,依賴不是真愛。

— THE END —

在這個成年人喜歡過兒童節,未成年人喜歡過情人節的時代裡,一切顯得既尷尬又有趣。在朋友圈狂刷六一的時候也別忘記自己的愛情初心,別因為年齡和湊合談戀愛,讓不合適的人帶走最好的你。


相關焦點

  • 親愛的,那並不是愛情
    出自本能,無需付出過多努力就能達到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愛。真正的愛是在激情消退後憑意志做出的選擇,它產生於我們做出的承諾,和為了維護這段感情所做出的種種努力。有關愛的誤解之二:依賴=愛還有一種最常見的對愛的誤解,就是將依賴當成愛。過分依賴他人是通過犧牲自由來獲取安全感,確切的說這是一種寄生心理。
  • 親愛的,那不是愛情
    我還是和當初給出一樣的答案,我們更適合做朋友,他不是我喜歡的類型。那天晚上,他像個話癆和我說了好多。他說到三年前追我的時候,每天上課只顧著看我,都沒認真聽課,總是會找各式各樣的的理由和我說話,每個星期最期待的就是換座位,這樣就有機會和我多說上幾句話,到後來鼓起勇氣和我表白。他說我好絕情,直接了當的就拒絕了他。
  • MV:張韶涵 - 親愛的,那不是愛情
    《親愛的,那不是愛情》歌曲由周杰倫+方文山,夢幻組合量身打造,張韶涵挑戰慢板R&B唱腔,姊弟戀最佳詮釋情歌。 MV劇情安排張韶涵與一位貌似周董的24歲小男主角合作,兩人穿上學院風制服LOOK,上演「學弟暗戀學姐」戲碼。
  • 男人危難時的對你的依賴,可不是愛
    所以,他在危難時一次次回來找阿歡,對阿歡表現出百般的依賴和信任,事實上並不是出於什麼內心深埋著的愛意,而只是走投無路,將阿歡當作溺水者能抓住的最後一根浮木罷了。 但柳柳卻說她知道自己是在為連學到處「救火」,但她覺得,這不是正好說明了連學只有自己能夠依賴,這輩子都離不開自己了嘛,危難時候的互相扶持,才是同甘共苦的真愛啊。 直到最後,連學因為個人信用值太低,無法再從銀行或者借貸平臺上貸到款,他竟然偷偷去借了高利貸。
  • 移情式的愛,那不是真愛
    但對於互補型戀人,我們要警惕那種補償性的愛,因為那很可能不是真愛。 著名心理學者楊鳳池教授告訴我們,補償性的愛,不是愛,而是移情。曲鷂奇:確實有這個說法,心理學中說的移情和喜歡其實兩碼事。移情的意思是一個人把曾經很早以前,也就是童年時對重要的人的情感轉移到了現在的某一個人身上。在心理諮詢裡我們會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
  • 親愛的,你是否能夠明白我對你的牽掛?
    親愛的,你是否能夠明白我對你的牽掛?一天不見,我便急切地打開手機,找到你的名字,好想給你打個電話,發條信息,問問你,你還好嗎?可我又怕,你會覺得我太過迫切,兩天不見,我的內心充滿了焦躁,無法見到你的感覺,真的好難以忍受,三天不見,我翻遍了所有的社交網絡,尋找你留下的痕跡,我真的好想此刻就在你的身邊。親愛的,你是否能夠明白我對你的珍惜?
  • 太美的承諾因為太年輕,但親愛的那並不是愛情
    太美的承諾因為太年輕但親愛的那並不是愛情就像是精靈住錯了森林那愛情錯的很透明如張韶涵歌曲所唱,美好的承諾不一定是愛情。愛情這兩個字有時令人心馳神往,有時又令人黯然神傷。那時候的阿豪總是威脅她說,「小胖妞,你要記得你是我未來的媳婦兒,不許搭理別的男生,否則我把你小時候尿床的事兒貼到學校通知欄。」
  • 江山如此多嬌:真愛不是佔為己有,而是我希望你幸福
    我問我朋友:你們認識不到兩個月就結婚,你覺得她愛你嗎?他回答說:她愛不愛我我不清楚,但是我知道我很愛她。聽完他的回答我找了個理由便獨自回家了。在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我朋友對他老婆究竟是不是真愛?很顯然,我朋友對他老婆應該不是真愛,他只是想佔有他老婆罷了。要不然怎麼會跟一個不清楚愛不愛自己的人就寥寥草草的結婚呢?
  • 不是你的愛,再寂寞也別去依賴
    不是你的愛,再寂寞也別去依賴時間衝走多少朋友?時間長了,不去聯繫,感情真的會變淡,我始終很相信這句話!還是像以前那樣喜歡這喜歡那嗎?對於他的這些,你都知道嗎?這一切,只怕已經離你很遠了吧!是不是要隨著年月的流逝然後一個個的漸行遠去,才會發現身邊早已沒有他們的蹤跡。到那時是不是會難過,原來我把朋友丟了。抑或風輕雲淡的一笑抑或滿臉無謂的接著過自己的生活,為自己的以後著急。親愛的朋友們,我們曾說天長地久。原來誓言是可以輕易的忘記的,原來感情是會淡的,原來我們也被衝散了。
  • 外表強大,內心脆弱,我不是不想依賴,是不會依賴
    幾個閨蜜聽說後,也都趕到醫院去看她,並告訴小敏:「其實你沒必要那麼逞強,這不是還有我們嗎,而且,你也確實需要請個阿姨來幫忙了!」小敏沉默了一會兒說:「其實,我不是逞強,我只是不知道怎麼去依賴別人。」依賴他人,有時候不僅僅是為了自己,還能讓親密關係和家庭氛圍變得更好,作為家長,對孩子的適度依賴,也能培養出孩子的責任與擔當。
  • 親愛的,請聽我說~
    這已經是你第幾次在車裡過夜了呢?第一次你以喝過酒不能開車為由要留下時,我就清楚地告訴過你:我這裡沒有第二間房第二張床可以收留你。既然喝了酒,你又是怎麼把車開過來的呢?如果開過來只是僥倖,開回去你不願冒險,那就只能委曲你以車為房以椅為床將就一夜了!你是期望「金石為開」地感動我?還是指望「委曲求全」地博同情?難道你不明白感動和同情都取代不了感情嗎?
  • 「權衡利弊不是真愛?那真愛等於犯傻?」
    難道不是真愛才是最重要嗎?權衡利弊還叫愛情嗎?大概我永遠都做不到這麼權衡利弊理性又成熟。」對此,我認同該博主的觀點,戀愛能談就開心地談,不合適就分。有時候真愛並不是那麼重要,起碼不是人生的重心,甚至在有些人的婚姻中不需要真愛也能走下去。
  • 真愛你的男人,會不自覺說出這4句情話,你聽過嗎?
    因為真的愛你,所以在交往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會說出口。如果你經常聽到,那麼恭喜你,這個男人真的很愛你!一個男人要是不愛你,則無論你如何關心他,都會認為你是在過度幹涉和無理取鬧。而當他對你說出這句話時,證明你能夠給他一種輕鬆感。在你面前,他可以做回真正的自己,不需要偽裝堅強。2、「親愛的,你能夠多陪陪我嗎?」
  • 「二婚遇真愛,卻作繭自縛毀掉婚姻」有些道理,你應該早明白
    很多夫妻當初都是因為擁有真愛而走入婚姻的,但是卻在一起生活當中因為各種各樣的家庭瑣事而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最終感情耗盡,也未能建立起不可分割的親情,而是感覺再也忍受不了這樣的生活,以離異作為終結。「二婚遇真愛,卻作繭自縛毀掉婚姻!」這是一位女士的憂傷感慨。只是有些與婚姻相關的道理,你應該早明白才能避免這樣的結局!
  • 《親愛的自己》:女人愛或不愛,見一次家長就明白了
    一個人只是喜歡你,就不會顧慮長久,他只會在乎眼前的歡愉,而不會考慮與你一起,把握長久的幸福;唯有真愛了,才會放下一切,去考慮如何長久相處。作為一個獨立的女性,王子茹想要的愛情,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陳一鳴的父母,希望見兒子的女朋友時,王子茹攤牌了,說兩個人的愛情,與其他人沒有關係。而陳一鳴接過話說:「那是我的父母,那不是其他人。」
  • 依賴,並不是愛 | 每周一本書
    我不得不告訴他們:「你描述的不是愛,而是過分的依賴感。確切地說,那是寄生心理。當然,我們必須區分病態的依賴和通常對於依賴的渴望。人人都有依賴的需求和渴望,都希望有更強大、更有力的人關心自己。「那我就不明白了,」我說,「你不是承認妻子的抱怨是事實嗎?
  • 男人撫摸你這些部位,不是欲望是真愛,女人要明白
    更何況,隨著國民教育素質的不斷提升,年輕人在對待婚姻這件事上,更希望找到一個與自己靈魂高度契合,三觀一致的人,如果這個人遲遲的不出現,他們情願單身。也許這是一個堂而皇之的一個理由罷了,逃避現實的一種手段。但真當愛情來了的那一刻,什麼顧慮,什麼壓力,全都拋之腦外。一個男人,如果他經常的撫摸你這幾個部位,則說明他已經深深的愛上你了。
  • 親愛的路人
    親愛的路人-劉若英那時候年輕得不甘寂寞錯把磨練當成折磨對的人終於會來到
  • 當你開始習慣依賴一個人的時候,記得告訴自己這幾句話
    聽了她的話,我突然有點難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習慣和依賴一個人,變成了一件讓人覺得恐懼的事情。像她這樣的姑娘,不在少數,甚至我自己也是如此,我太明白她的擔心和恐懼,畢竟我們都曾那麼認真的對待過一個人,可最後也是輸的徹底。
  • 男人更愛「小鳥依人」型,依賴自己的女人?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男人更愛「小鳥依人」型,依賴自己的女人?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不是有一句話叫做撒嬌的女人最好命嗎,對男人適當的行的撒嬌會讓他們有一種優越感,覺得是被你需要的,是需要保護你的。但是如果你在生活當中過度的依賴男人,他還會那麼愛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