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結婚的年輕人跟老人過不到一塊,什麼原因?是誰的責任?

2020-09-17 餘一鬥

自古以來,在我國的傳統家庭結構中,公公婆婆和兒媳婦之間相處就一直是一個大問題。在過去農村小門小戶,如果不分家,父母和子女一起生活經常會鬧矛盾,如果分了家之後,同樣還會有這樣那樣的糾紛。其實到了今天,這種結了婚的年輕人,跟老人過不到一塊的現象就更為明顯。那麼出現這種情況到底是誰的責任呢?對此你怎麼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首先,年輕人和老一輩之間的生活理念差異過大

現在社會是一個快速發展的社會,什麼東西都在日新月異的進步,人的生活理念也是如此。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由於年紀大,過去所能接受的教育水平比較低下,因此對新鮮事物以及新的生活理念的接受程度比較低但是年輕人不一樣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由於年紀大,過去所能接受的教育水平比較低下,因此對新鮮事物以及新的生活理念的接受程度比較低,但是年輕人不一樣,他們是長在新社會的新一代。所以老年人和年輕人之間的生活理念差距過大,代溝比較明顯,根本沒有辦法溝通。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跟老年人過在一起。這是無法避免也不能逃避的一個現實問題。


其次,兒媳婦不願意跟公婆生活

很多年輕人不願意跟老年人一起生活,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兒媳婦不願意伺候公婆,或者說不願意跟公公婆婆一起住。這種情況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其實都比較普遍,尤其是大家都已經意識到公公婆婆和兒媳婦之間必然會存在一些矛盾的情況下,大家都有意的避開,儘可能的不讓兒子在中間受氣。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父母都會有意的避讓,選擇退一步自己單獨生活,不跟兒女摻和在一起。這跟過去的傳統生活觀念也是不一樣的,過去兒媳婦伺候公婆天經地義,而到了現代社會,公公婆婆不伺候兒媳婦就已經不錯了。


再次,人口流動也是子女和父母分開生活的重要原因

現在在農村裡面有大量的農民外出求學工作,最後選擇在城市定居。很多上了年紀的父母,除了有必須到城裡面給他們帶孩子,或者照顧他們生活的需要以外,大部分情況下不願意離開故土,也不願意到城裡的生活,而子女因為工作在城裡面,也沒有辦法回到農村去生活,這種情況下父母和子女分開居住,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與此同時,很多父母在農村生活的時間比較久,他們對城裡的生活不習慣,或者說生活的細節和理念方面跟子女有衝突,同樣也會導致不願意在一起生活。


當然,農村結了婚的年輕人跟老人過不到一塊,有很多原因,可能每個人面臨的具體原因都不一樣。但是如果說,非要定下來是誰的責任,其實也是一個相對籠統的概念,不能一概而論。因為這裡面既有兒女孝不孝的原因,也有社會快速發展造成兩代人之間的生活理念衝突的原因。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您覺得年輕人不願意跟老年人一塊生活是什麼原因呢?是誰的責任呢?歡迎在下面留言,說一說您的觀點,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很多夫妻「過不到一塊」的原因,不是感情不合,而是無法有效溝通
    妻:「你根本不知道我問的是什麼。」 夫:「是你自己聽不懂人話!」 這是一對夫妻之間的一段日常對話,你們聽懂他們各自想要表達什麼了嗎?至少我是沒聽懂的。 我常常聽到很多夫妻發生爭吵,彼此訴說跟對方「過不到一塊」,說他們兩個感情不合,甚至有很多人直到離婚的那一刻,也還說是因為雙方感情不合。
  • 嫁給了獨生子的老公,你們都跟老人住一塊嗎?4個兒媳說出大實話
    我跟老公結婚到現在,都是跟公公婆婆一起住的。老公是獨生子,總不能讓老人一個人過?這在哪裡都說不過去。當初老公選擇我就是看重我孝順,對老人家好的品質。況且,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不全是年輕人的負擔。有時候還幫我們減輕負擔。這麼多年來,我跟老公在外做生意,都是兩個老人照顧我們家小孩的。老人帶小孩比較細心,比我們耐心多了。這麼多年兩個老人為我們付出這麼多,也無怨無悔,非常感謝他們。
  • 為何農村老人不願跟兒女一起住?老人說出心裡話,讓人心酸又無奈
    前言古話說養兒防老,一般來說,年邁的父母都會跟兒子住一起,由兒子負責他們的養老送終,但是現在發現很多農村的老人並不願意和兒子一起住。老人們也會時不時的去兒子家串門。那明明是一家人,為何要分開來住呢?老人那說出了幾個原因,既心酸又無奈。
  • 農村獨居老人越來越多,在外打拼的年輕人,家中的父母還好嗎?
    隨著城市經濟與科技的飛速發展,在我們農村根本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所以很多年輕人都選擇外出打工,在大城市謀求一份好的工作,因為大城市的就業機會多,可是每個年輕人的家中都會有老年人,這些老年人已經年老衰了,他們若想安穩,只有待在養育自己長大的家鄉,當然他們也不想在自己的晚年時,還在外邊「飄浮」,所以這些年輕人外出謀生的話,只能把老年人留在家中。
  • 為什麼農村在田間勞作的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年輕人幹嘛去了?
    在農村的田間地頭,可以說勞作的都是上了年紀的一些老人,因為現在的年輕人,他們根本不願意上山幹農活。在年輕人的意識裡,種地是沒有出息的表現,而且種地是最不划算的付出。有到田間勞作的功夫,還不如出去打工掙錢快,所以年輕人寧願讓地荒蕪著,也不去與田間勞作。
  • 農村人的尷尬:每年都有老人去世,卻不見有年輕人結婚
    上個月因為村裡同時有兩位老人去世,被通知回村參加葬禮,幫助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遇到本家一個堂伯母,問我找到對象沒有,我搖搖頭。她也嘆息:咱村可能都有十多年沒人結婚了,想吃頓席都沒有。看你們兄弟們都沒媳婦,以後咋辦啊?
  •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喜歡跟老人同住?
    現在的生活趨勢是結婚就要買房,即使家裡面已經有房的人家也會再湊個房子首付給小兩口自己住,這個現象在城裡面比較普遍,農村相對較少,因為很多條件沒法滿足,可以住同一個小區,或者可以住一個單元,甚至可以住對面,就是不能住一起,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有自己的空間,而老年人呢喜歡熱鬧,經常聽老人說以前十多口人住也不會嫌家擠,那是什麼造就的現在這種現象呢?
  • 揭秘年輕人不肯結婚的原因:王思聰都不結婚,我結什麼?
    為什麼中國的年輕人不肯結婚或晚婚?是什麼讓他們拒絕走進婚姻?網友@萌查查:我身邊的朋友有錢的不想結婚,沒錢的想結婚誰願意跟他結婚呀!小編的話:現在年輕人不結婚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怕。怕自己的經濟能力無法承擔起結婚後的巨大開銷。
  • 農村離婚率逐年上升,老人無奈,年輕人卻無所謂
    記得小時候,城裡有什麼興起的玩意,在其他地方,必定會有許多跟風的現象。近年來,隨著我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年輕人去往大城市發展。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隨著一些科技產品逐漸出現在我們的身邊,我們更加可以從網絡上看到一些信息,人們不僅能跟隨城裡的風向走,還能從手機上得到更多其他國家的一些生活觀念。
  • 什麼原因造成,年輕人結婚越來越晚
    年輕人就業困難,創業更難,已經無暇顧及婚姻大事。他們平均七歲入學,到大學畢業已經二十二三的年紀,走入社會開始尋找就業崗位,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理想的工作,首先要熟悉環境,學習掌握行業知識和技巧,等各項業務熟練掌握,已經是二十五六的年紀了,還要留意競爭、業績,根本沒有時間顧及個人私事,這也就是校園戀情輸給現實生活的原因之一。等他們各個方面都得心應手,已經三十出頭了。
  • 農村老人的「黃昏戀」為什麼如此艱難?原因就5個,個個很現實!
    所謂「黃昏戀」,就是指喪偶老人或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之間的戀情或是再婚行為。人有七情六慾本是無可厚非之事,不論是從心理還是身體上各取所需本也是人之常情,更何況當今社會年輕人崇尚自由戀愛,而老年人也該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老年人更多的是在晚年生活中需要一個彼此照顧彼此攙扶,彼此談心驅趕寂寞,彼此慰藉的一個「老伴」安度餘生,然而這一切似乎只有在電視劇裡或者城市裡才能出現的的場景,在農村卻從不曾有過,那到底是什麼扼殺了農村老年人追求幸福的權利,又是什麼讓本該美好溫馨的
  • 農村出現兒媳婦「啃老族」,比兒子啃老還難受,老人:怪不得別人
    啃老這個詞,近年來頻頻出現,跟「養兒防老」是相對的,指的是年輕人在本該獨立的年紀,依然心甘情願接受父母金錢上的饋贈,繼續壓榨父母的剩餘價值,所以啃老族指的就是親生子女,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村卻頻頻出現兒媳婦「啃老」,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農村的那些老人,誰來守護他們的餘生?
    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家中的老人,平時還行,可一旦遇到突發事件,或者生病了,生活立刻便成了問題,有時甚至會悲苦地死去,成了子女終生的遺憾,令子女每每想到,便愧疚傷感不已。可天道難違,老人終歸會老病,而年輕也大多要外出的,因為在農村,他們沒有出路,只有出去,才能掙到保障一家人生活的錢。於是,問題出來了,這些老人,誰來守護他們的餘生?我家此時正面臨這個問題。
  • 中秋過後,農村又出現了2個現象,老人不理解:年輕人咋都變了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中秋過後,農村卻出現了2個怪象,老人不理解!年輕人都變了嗎?】近些年,隨著社會的發展,村裡也發生了很多變化,村民們的生活品質也得到了提升,尤其是在這兩年,村裡買車建房的人越來越多,可以說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家家都有的趨勢。
  • 農村高價彩禮娶「少奶奶」,過年更是扎堆到一塊,農民有苦難言
    而且,隨著農村結婚的人越來越多,這"少奶奶"娶進門的人數也就越來越多,很多的農村人都紛紛的叫苦,但是對這個"少奶奶"也是無可奈何,究竟是為什麼會在農村出現這個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呢?其實主要還是有以下幾種原因。農村娶妻難現在,娶妻難已經是農村人普遍頭疼的問題了。
  • 在農村很普遍的事,一家人卻大打出手,一問原因?誰也解決不了
    最近作者收集到這樣的問題,很多農村人在分離家產這方面鬧得沸沸揚揚的,為了一點小的問題而大打出手最終鬧得都不可開交。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個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那麼先根據作者看先看這兩個案例。5萬元在農村的路邊建了一棟兩層樓。
  •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結婚」?原因很扎心......
    文:明天你好 圖:網絡一個偶然的街頭採訪,結果讓人大吃一驚;活動的主題是「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了?」許多年輕人表示:不結婚是因為「窮」!但推崇這句話的人,幾乎都是值「不要低階層的婚姻對象」,但同時決不放棄想上選擇的機會剛步入社會的女孩子,通常是向上選擇的,在擇偶這一塊更加傾向於有一定社會財富的男性作為結婚的對象,顯然,誰不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是個金龜婿?
  • 為什麼年輕人總是很難跟老人相處?
    為什麼年輕人總是很難跟上輩人相處?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也是幾乎每個人都要經歷和面對的問題。中國人總以為三代同堂,盡享天倫之樂很有福氣,須不知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相處是門藝術,弄不好,結果恰恰相反,親子關係反而充滿張力。一個巴掌拍不響,問題總是雙方面的。
  • 以前農村的老人去世都去幫忙,現在年輕人卻不願意去,為什麼呢?
    以前農村的老人去世都去幫忙,現在年輕人卻不願意去,為什麼呢?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客觀來講,這種現象確實存在。記得以前村裡老人過世,全村的人基本都會去幫忙。那時候物資比較匱乏,也沒有相應的喪葬公司,料理老人的後事全靠鄉裡鄉親幫襯。
  • 除了結婚、提車、買房,農村還有哪些喜事值得擺酒席?
    尤其是農村,擺席的文化可不僅僅是三言兩語能夠概括得了的,那麼除了結婚、提車、買房以外,農村還有哪些喜事值得擺宴席呢?酒席一、長壽老人的生日農村孝敬長輩的方式非常直接,並且年紀越大的農村老人對於子女的要求就越低,城裡人也許看不慣九十多歲的老人下地幹活,或許覺得農村年輕人不是很在意老人身體,其實在農村沒有人逼著老人下地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