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家庭權力鬥爭的反思(583)

2020-11-04 南星教育林老師

說到家庭中的權利規則和珍惜規則,個人確實非常有感觸。

一些事情家庭中的這些瑣事看起來似乎平淡無奇,但是經常在我的心中引起巨大的漣漪。

甚至我還認為說,我目前的高血壓可能就是因為年輕的時候太過抑鬱自己而產生的軀體化反應。

比如說像昨天晚上就發生了一件令我的血壓飆升的事情,甚至到現在為止,我的心情還久久的,沒辦法平靜下來。

是為了什麼事呢?我自問自己是我的錯嗎?還是說是別人故意要找茬?

我最後思考的結論是,我自己太重視珍惜規則,卻放棄了權力規則,沒有好好的爭取到屬於自己的權利規則,而是在心中默默的採用的珍惜規則。

結果很悲催,在和別人的抗爭中我落在了下分,我的自戀受挫了。

並且最糟糕的是,因為他們說的那些事情一部分是事實,一部分是誇大的情緒,有一部分是誇大的焦慮,當時,現在可以分清楚。但是,當時,我卻沒有及時反饋。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子的,前天晚上我們家人聚餐,我帶了老婆和兩個兒子去和娘家人聚餐。

在聚餐的過程中,我的大寶可以說是機不離手一直在看手機遊戲,確實是有點沉迷其中了。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跟他打招呼。孩子始終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沒有反饋 。

並且我們要求了他好幾次要放下手機,他才好不容易的放下了手機,非常不情願的,一點不甘心的來跟我們在一起。

但是跟我們在一起也顯得垂頭喪氣,沒有一點生氣。所以在後來,老婆的娘家人就開始「教育」我的孩子。

他們覺得是因為我太溺愛我的孩子,才讓孩子變成了現在的這種性格。而且他們說著就開始有一點上綱上線的味道。

從他沉迷打遊戲,然後就變成了他以後考不上高中,考不上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並且以後要怎麼樣子去撫養家庭等等。

簡直是超級聯想,並且,都是用強力的關心來推進講話節奏的。簡單說,就是貼標籤。

總而言之,我當時我都聽得頭都有點暈了,我想我的血壓肯定上去了。

後面我分析,因為我的大寶周一到周五是沒有拿手機的,所以但他周六晚上拿到手機的時候,他是有一些迫不及待,他想要補足所有的時間,所以他非常的沉迷,他根本無暇去顧及其他的。

因為他是一個做事情非常專注的孩子。但是我這一點我跟他們連家人又解釋不過來,他們認為或者說,他們看到的就是這樣的一個事實,但是並不知道孩子具體是怎麼樣的一個學習狀況。

其實在我看來,我的大寶學習是比較輕鬆的,成績排名還是不錯的,年段前50名——70。

只是他回來的時候不怎麼愛讀書,就是偶爾看看書,經常看b站,喜歡打遊戲,熱衷於《貓和老鼠》。

因為是聯機,一打上遊戲就會很過癮,基本上停不下來的節奏。

當然這個跟我也有關係,我是認為當孩子在該學習的時候就讓他學習。當他閒暇的時間周末的時候,那麼就讓孩子可以放鬆一下。

即便是現在有一點上癮,那也無妨。誰年輕的時候,我沒有幹過什麼出格的事情。

可是這一點他們是強烈的一致的反對,這讓我無比的鬱悶,所以我覺得我的自戀受損,或者說我在家庭中發言權,被強勢的連家人給壓倒了,這是我感覺到血壓升高,頭痛頭大如頭。

後來我又細細考慮了一下這些事情。我發現其實很多事情是自我還不夠完善,是自己太自戀了,是自己的自尊太脆弱了。

換句話說,自我的穩定性不夠。

甚至可以說,在昨天的被圍剿的過程中,我的自我瓦解崩潰了。全盤潰敗一瀉千裡。

但是我今天思考了一天,我又重新組織了一下的自我,我發現他依然還在,他並沒有因為那次的失利就灰飛煙滅紛紛瓦解。

他的本真還在,他的力量也還在,他只是吃了一次敗戰,在權力的鬥爭中他輸了下來。

不過沒關係,在下一次的權力的遊戲中,我還是會繼續的爭取。

並且我知道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我也知道他們每個人也都有很多的缺點。可是他們卻把矛頭對準了一個剛剛上初中的孩子,把所有的擔憂都加在他身上,這是有一點過分的。

所以我給兒子的建議是,接受別人的關心和愛,但是不接受別人的焦慮和過分的自責,我想這就是所謂的,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吧。

所以我的結論是,在家庭鬥爭中或者說在權力的爭奪中,我們不應該放任別人隨意的要求自己,我們應該有自己的立場和觀點。

就是說,我們要重視自己的權力,爭取自己的權力,不要委屈自己。

我可以接受他們的關注和關愛,但是拒絕他們的焦慮和不靠譜的要求。

同時,承認自己存在的問題,修正問題。

這場讓我血壓飆升的家庭真逗。確實讓我受益匪淺,我覺得那些殺不死我的一定可以讓我的自我更加的強大。

我無需那麼自戀(自卑)。我可以承認我有一些做不到的地方,這是我的短板。但是,我依然可以爭取到屬於我自己的權利。

這是樹立自己邊界的、最重要的權力鬥爭吧。

我是南星教育林老師

每日原創家庭教育文章第2年第583篇

2020年10月26日

相關焦點

  • 婚姻中的「權力鬥爭」
    那麼我們先講講權力。  什麼是權力呢?能把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強加到別人頭上,這就是權力。  對方越不情願,就越能表現出強加者的權力。  按照這個定義,權力幾乎無所不在,它存在於一切人際關係中,最親密的情侶關係和親子關係也不例外。  甚至關係越親密,鬥爭越激烈。  譬如,夫妻吵架就是一種隱秘的權力鬥爭。
  • 《親密關係》③丨伴侶之間的權力鬥爭,其實源於過去未處理的傷痛
    我不止一次問過自己這個問題,其後才發現,我不是個例。在《親密關係》一書中,我找到了理論依據:每一段親密關係都會有月暈→幻滅的階段;在與同事的聊天中,我找到了現實依據:每一對看似和諧的婚姻中,都曾不止一次有過離婚的念頭。為什麼會有幻滅階段,真相是什麼?書中說,人類是尊重並渴求真相的。
  • 「不想失去你,更不想輸給你」親密關係裡的權力遊戲
    這個現象被稱為權力鬥爭(power struggle)。它讓伴侶們把原本可以用在其他領域的精力和時間都花費在和伴侶的競爭上,創造了怨念和痛苦。那麼,為什麼人們要在親密關係中和伴侶爭奪權力?是什麼讓我們熱衷於權力鬥爭?如果想結束這種爭鬥,我們該怎麼辦?
  • 用親密關係至於成長期的創傷(8)/幻想破滅的錯失行為
    這一次,我沒有說分手,而是繼續尋覓,我發現我會出現一系列的錯失行為。看看我!);2、權力鬥爭(我不想做,你不能逼我!);3、報復心理(你傷害了我多少我也要傷害你多少);4、自我放逐(努力有什麼用呢?反正我一點也不重要。);我發現前兩種行為的目的是滿足自己的成長期所形成的創傷的需要,而後兩種則是在我感覺需求永遠不會被滿足,被深刻的沮喪和痛苦中而做出的毀滅性行為。最後兩個行為往往是自我毀滅。
  • 豆瓣評分8.6《婚姻故事》|婚姻的本質是一次融合,也是一場鬥爭
    一、親密關係的本質是權力鬥爭妮可出生於好萊塢演藝世家,她熱情、關心他人,有著屬於洛杉磯的獨特氣息,她享受洛杉磯的自由而外放。當她在紐約的公寓裡,她感受到自己的「小」,當她決心重返洛杉磯,選擇生活空間的權力的時候,也就是她下定決心要離婚,開始「鬥爭」的時刻。而查理,與妮可相反,他的靈魂地帶是紐約。
  • 與自身依賴性的鬥爭(二)
    這個階段可以在兩三歲的小孩或者青少年身上看到,而且像在俄瑞斯忒斯為其自由而進行鬥爭的極端形式中所表現出來的一樣,可能會夾雜著挑釁和敵意。從各個不同的程度上說,反抗都是個體在切斷舊的聯繫並尋求建立新的聯繫這一過程中的必要過渡。但是,我們不可以將反抗與自由相混淆。我們可以稱第三個階段為正常的自我意識。
  • 愛情&婚姻(親密關係)的四個階段
    第二階段—幻滅期1.吸引注意(做出各種行為,引起關注)我們可能會裝作可愛、裝酷、心不在焉、害怕 、有趣、堅強、脆弱等,每天還會變著花樣。有時候裝作擰不開礦泉水的瓶子、向對方撒嬌、裝作害怕蟲子等都是為了吸引對方的注意。
  • (男人被綠了,也要反思)
    (男人被綠了,也要反思)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兩性心理:我出軌了,但我不是潘金蓮!(男人被綠了,也要反思)!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麼做,才能拯救雞肋般的親密關係(上)「兩性情感」
    但所有家庭的生活的功能都運轉正常。是的,正常。正是因為看起來正常,所以心底那份虛無感才不知道如何應對,如果這樣人人稱羨的生活你都不滿意,似乎太不知道好歹了。但如果你注意到了這份虛無感,就意味著你還沒有把自己物化到底,你對自己的心和感受還保有一絲敏感,渴望體驗生而為人本來該體驗的東西——給出愛,表達愛,接受愛的那些感覺。
  • 論《權力》的重要性
    如果你是公司的一個基層員工,每天都要被人指派做很多事情,沒有權力,沒有自由,不管你自己認不認可,但你連說「不」的權力都沒有。②權力→地位→財富。擁有好技能,大才華,好人脈,但是你不願意去玩權力的遊戲,會讓你始終在一個權力很小的位置上徘徊不前。你以為只要埋頭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事情就會水到渠成,自然就會成為領導,而且鄙視拍馬屁急功近利的人。
  • 普通人更應該掌握權力
    (01)人類社會一切的問題,都可以歸結為權力二字!但這位兄臺所遭遇的,其實是個典型的權力問題。主管對他的辱罵,實則是種心理控制,目的就是剝奪他的權力。(02)王自健,很火的一個男明星。但如果王自健懂點權力運用法則,他斷不至於被打成這慘樣,婚姻也未必非要散夥不可。復原一下王自健挨揍的過程,解讀權力運作的秘密法則。(04)權力的第一法則是:授權效用,只有實際權力的10%。
  • 當女權主義者被控性騷擾:是權力濫用,還是非常規親密關係?
    賴特曼在指控中稱兩人之間曾發生過兩次性接觸,其中一次是在2012年5月(也就是他到NYU讀研究生之前),羅內爾邀請他去巴黎小住,期間兩人多次發生性接觸,而賴特曼表示自己並不情願,也曾當面對羅內爾的行為提出不滿。羅內爾在新聞稿中否認了賴特曼的指控,並試圖證明這次巴黎之行中她與賴特曼之間並未發生任何不愉快。
  • 科學的人性論——給人性一個科學的定義(一)
    文/朱秋霞二、給人性一個科學的定義(一)說起人性,每個人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人性是善的還是惡的呢?幾千年來沒有人能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古人習慣用寓言故事告誡人們,人有善惡之分,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惡。惡人本性難改,行善要分善惡。
  • 起訴離婚一次能成?(一)
    對於訴訟離婚,各位讀者在網絡搜尋後可能會發現存在各種各樣的「網絡經驗」,有人會說訴訟離婚必須得起訴兩次,有些會留言訴訟離婚至少兩次以上,也有人會分享訴訟離婚一次也可行。對於訴訟離婚的時間從網友的分享經驗來看從最短的幾周到最長的幾年不等,各色解答五花八門,讓各位面臨離婚的讀者朋友看得是一頭霧水,莫衷一是。
  • 原生態家庭的偽印記和真印記(一)
    先說說那種原生態家庭的偽印記。很多人都動不動拿原生態家庭說事,說自己或者說別人,好像原生態家庭給予自己的就能影響了自己的後半生。成功了是自己努力,不成功就成原生態家庭給予的不夠。我總結了下,拿原生態家庭說事的大體有兩類人。一種是無目的來說別人。
  • 生活雜記 | 45歲男人的生活反思(20130805)
    本文記於13年8月5日,讀到一篇文章,逐條對照,進行了深刻反思。6、至少有一個高檔的手包,裡面有一定數目的錢(卡),一塊備用的手機電池,駕駛證和行車證,還要有點危機時比你手更硬的小東西,省得吃虧。抵擋手包也沒有。錢、卡不多,手機天天充電,習慣丟三落四,駕駛證不敢不放車上,沒有需要放包裡的東西。
  • 這麼做,才能拯救雞肋般的親密關係(下)「兩性情感」
    事實上這是一個很好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長的機會,因為你會意識到並不會有人因為你的期待而被改變,那麼你開始需要學習的是不再依賴別人來滿足內心被愛的渴望,也不再依賴別人來讓自己快樂,而是學會真正的愛自己,而不是向外抓取。
  • 難忘的青春年華(五十一)
    作者 王鳳禮 第四章 婚姻美滿(十二) 最近,我不只是在思考如何在成都生活得更好的問題。新婚不久的我,考慮得最多的還是婚姻家庭的問題。對於我和芙蓉來說,如何將婚姻進行到底,是我倆不得不面對的。前面雖然對倆人如何相處,以及對網絡社會的人情關係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對於婚姻家庭來說還是涉及太少,所以我想就此展開來說。 在談戀愛的時候,所要面對的只是兩個人的問題,而且浸淫在新鮮感、好奇心、興奮和激動瀰漫的氛圍之中,總是不遺餘力地想讓對方高興,為對方做各種即使他(她)自己能做的事情,目的就是讓他(她)喜歡上自己,進而愛上自己。
  • 作為下級,不懂權術還對抗權力,在這三種情況下,是能取得成功的
    【困惑】老師,看了身邊以及很多人的故事,他們不懂權謀,很多也違背了你說的權力規律,但是他們也上位了啊?那些上司領導也不拿他們,怎麼樣啊?這是什麼原因?【解析】是啊,我們經常看到有人看了權謀文章之後,抬槓,我就是敢跟領導對著幹,而且還做出成績了,三年時間搞他下馬。
  • 善於反思,是所有偉大人物共性,用反思為自己的人生加速
    比如對一場你和客戶之間的商業談判進行反思,你就可以在某些畫面按下「暫停鍵」,思考對方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問題,而自己當時的回應又是基於什麼邏輯,如果重新來一次,自己還會如此回應嗎?心理學家Lisa Firestone認為,想要不淪為自我批判的受害者,不讓往事成為實現目標的阻礙,我們應該在反思時,採用一種叫COAL的態度,這4個字母分別代表:好奇(Curiosity):保持好奇和研究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