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家庭中的權利規則和珍惜規則,個人確實非常有感觸。
一些事情家庭中的這些瑣事看起來似乎平淡無奇,但是經常在我的心中引起巨大的漣漪。
甚至我還認為說,我目前的高血壓可能就是因為年輕的時候太過抑鬱自己而產生的軀體化反應。
比如說像昨天晚上就發生了一件令我的血壓飆升的事情,甚至到現在為止,我的心情還久久的,沒辦法平靜下來。
是為了什麼事呢?我自問自己是我的錯嗎?還是說是別人故意要找茬?
我最後思考的結論是,我自己太重視珍惜規則,卻放棄了權力規則,沒有好好的爭取到屬於自己的權利規則,而是在心中默默的採用的珍惜規則。
結果很悲催,在和別人的抗爭中我落在了下分,我的自戀受挫了。
並且最糟糕的是,因為他們說的那些事情一部分是事實,一部分是誇大的情緒,有一部分是誇大的焦慮,當時,現在可以分清楚。但是,當時,我卻沒有及時反饋。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子的,前天晚上我們家人聚餐,我帶了老婆和兩個兒子去和娘家人聚餐。
在聚餐的過程中,我的大寶可以說是機不離手一直在看手機遊戲,確實是有點沉迷其中了。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跟他打招呼。孩子始終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沒有反饋 。
並且我們要求了他好幾次要放下手機,他才好不容易的放下了手機,非常不情願的,一點不甘心的來跟我們在一起。
但是跟我們在一起也顯得垂頭喪氣,沒有一點生氣。所以在後來,老婆的娘家人就開始「教育」我的孩子。
他們覺得是因為我太溺愛我的孩子,才讓孩子變成了現在的這種性格。而且他們說著就開始有一點上綱上線的味道。
從他沉迷打遊戲,然後就變成了他以後考不上高中,考不上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並且以後要怎麼樣子去撫養家庭等等。
簡直是超級聯想,並且,都是用強力的關心來推進講話節奏的。簡單說,就是貼標籤。
總而言之,我當時我都聽得頭都有點暈了,我想我的血壓肯定上去了。
後面我分析,因為我的大寶周一到周五是沒有拿手機的,所以但他周六晚上拿到手機的時候,他是有一些迫不及待,他想要補足所有的時間,所以他非常的沉迷,他根本無暇去顧及其他的。
因為他是一個做事情非常專注的孩子。但是我這一點我跟他們連家人又解釋不過來,他們認為或者說,他們看到的就是這樣的一個事實,但是並不知道孩子具體是怎麼樣的一個學習狀況。
其實在我看來,我的大寶學習是比較輕鬆的,成績排名還是不錯的,年段前50名——70。
只是他回來的時候不怎麼愛讀書,就是偶爾看看書,經常看b站,喜歡打遊戲,熱衷於《貓和老鼠》。
因為是聯機,一打上遊戲就會很過癮,基本上停不下來的節奏。
當然這個跟我也有關係,我是認為當孩子在該學習的時候就讓他學習。當他閒暇的時間周末的時候,那麼就讓孩子可以放鬆一下。
即便是現在有一點上癮,那也無妨。誰年輕的時候,我沒有幹過什麼出格的事情。
可是這一點他們是強烈的一致的反對,這讓我無比的鬱悶,所以我覺得我的自戀受損,或者說我在家庭中發言權,被強勢的連家人給壓倒了,這是我感覺到血壓升高,頭痛頭大如頭。
後來我又細細考慮了一下這些事情。我發現其實很多事情是自我還不夠完善,是自己太自戀了,是自己的自尊太脆弱了。
換句話說,自我的穩定性不夠。
甚至可以說,在昨天的被圍剿的過程中,我的自我瓦解崩潰了。全盤潰敗一瀉千裡。
但是我今天思考了一天,我又重新組織了一下的自我,我發現他依然還在,他並沒有因為那次的失利就灰飛煙滅紛紛瓦解。
他的本真還在,他的力量也還在,他只是吃了一次敗戰,在權力的鬥爭中他輸了下來。
不過沒關係,在下一次的權力的遊戲中,我還是會繼續的爭取。
並且我知道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我也知道他們每個人也都有很多的缺點。可是他們卻把矛頭對準了一個剛剛上初中的孩子,把所有的擔憂都加在他身上,這是有一點過分的。
所以我給兒子的建議是,接受別人的關心和愛,但是不接受別人的焦慮和過分的自責,我想這就是所謂的,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吧。
所以我的結論是,在家庭鬥爭中或者說在權力的爭奪中,我們不應該放任別人隨意的要求自己,我們應該有自己的立場和觀點。
就是說,我們要重視自己的權力,爭取自己的權力,不要委屈自己。
我可以接受他們的關注和關愛,但是拒絕他們的焦慮和不靠譜的要求。
同時,承認自己存在的問題,修正問題。
這場讓我血壓飆升的家庭真逗。確實讓我受益匪淺,我覺得那些殺不死我的一定可以讓我的自我更加的強大。
我無需那麼自戀(自卑)。我可以承認我有一些做不到的地方,這是我的短板。但是,我依然可以爭取到屬於我自己的權利。
這是樹立自己邊界的、最重要的權力鬥爭吧。
我是南星教育林老師
每日原創家庭教育文章第2年第583篇
2020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