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應不應該和自己住?丈夫想讓父母過來住,妻子果斷拒絕

2020-10-03 小晁情感列車

導語

很多人,都普遍不願意和自己的父母或者對方的父母在一起居住,也有夫妻間為了孝順各自的父母討論誰過來住而產生矛盾,夫妻之間的關係也會變得很脆弱,與家裡的關係也很不融洽。兩代人生活習慣的不同引發起爭論。

每個孩子都是自己父母的手心寶,掌中肉,可是每個孩子長大後都會遇到一個問題,

父母應不應該和自己住?

人物介紹 小李

小李和自己的老婆,是在大學時期認識的,那個時候他們大二就在一起了,也順利的畢業,畢業剛一年他們就結婚了,作為男人的小李在結婚前,理應買房,可是對於剛畢業的小李,參加工作的時間也短,所以對於房子的壓力是難以承受的。

小李不想讓父母繼續為自己操勞,他們已經為自己操勞一輩子就了,可是自己又沒有辦法,一直陷入困惑中,最後小李打算去貸款,可是哪有父母不了解自己兒女的,最後還是在父母的幫助下,為小李解決了房子的首付,並為小李每個月還房貸。

由於小李的父母認為自己的兒子母親壓力大,還沒有走上正軌,所以房貸自己先給兒子還這,等兒子自己情況好一些,再讓兒子來還。

轉眼間一年過去了,孩子也一歲了,這段時間自己的父母偶爾來一趟,見自己孫女的面卻很少,由於沒有住的地方,只能匆匆的來,匆匆的走,父母年紀也大了,小李心裡很不是滋味,想著找個機會和自己妻子說一下。

有一天小李父母想看孩子了,小李就答應了父母,還讓父母多帶一些衣服,在這裡多住幾天不要亂跑了,怪累的,到了晚上小李就和妻子說:「老婆,我爸媽明天要過來看看孩子,我打算讓他們在家裡多住幾天,你去吧房子收拾一下」。

妻子一聽就不樂意了,不行,你爸媽過來住,我不習慣,他們可以看了孩子就走啊,反正也不遠。

小李一聽就也不高興了問道:「那是我父母,也是你父母,我爸媽過來住就不行?」

妻子還理直氣壯的說:「我說不行就不行」 再說了你爸媽啊過來住,我不習慣啊,我不喜歡別人在我的房子裡,這換小李聽著徹底爆發了,這樣的做法讓小李直接提出了離婚。

父母應不應該和自己住?

我們先來說一下父母應不應該和自己住?這個問題,當我們的條件允許,一定不要和父母在一起居住,如果條件不允許,可以暫時住下,但是要儘快的分開,可以距離自己家近一些,但不能同一屋簷。

放在以前的社會,都是一大家生活在一個院子,幾代人在一起生活吃飯都實屬正常,沒有什麼不妥之處,但是面對如今的時代,已經發生了變化,每一代人都在過著每一代人的生活,大家互不幹涉。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是時代在改變

在古代,家族是社會的基本單元,家裡都有家住,他們是主事者,只有年長和有能力者擔當,在這個家裡的一切開支都是家住說了算,常有人稱之為「老爺」。

而在這種環境下,嫁過來的媳婦,普遍都是和父輩兄弟住在一起,形成了這種封閉環境,而到了現在,這個環境已經被打破,大院子,一大家人都被現在的住房所取代,子女到了可以獨立的年齡就不會再去依賴父母,他們可以通過自己養活自己,並且有自己獨立的工作生活。

如果現在還擠在一起,父母的價值觀會和這些孩子產生不可避免的衝突,無論是生活方式,還是雙方某個事情的掌握程度都有巨大的差異。

一個是雙方價值觀,生活觀的不同,一個是原家庭與外來媳婦的價值觀,生活觀。

作為兒子,當你到了獨立的年齡,就要嘗試去獨立生活,讓心裡和外在都走向成熟,脫離對父母的依賴,如果兒子一直不脫離家庭,也一直依賴自己的父母,這樣的兒子在長大後,一直被父母壓制著,在婚姻裡難以幸福,面對妻子也會有很多繁瑣之事。

對於外來的媳婦來講,當你進入一個全新的家庭後,要重新審定原生家庭帶來的價值觀,生活觀,如果要改變之前的價值觀和生活觀是一種漫長的過程,其實當兩個人相愛結合後,你的價值觀生活觀就已經開始慢慢融合了。

但這些都不能表現出來,真正能表現的是當女人嫁入家庭後,各方面的不適和衝突才會表現出來,對於有些人是可以融入的,對於有些人是無法融入的。

丈夫可以對妻子無條件順從包容,可是對於公婆未必回去適應這個兒媳,許多女人選擇隱忍,選擇順從,最後婆媳的關係,愈發緊張。

結語

對於文中的妻子的做法,我認為有所不妥,男方只是要求父母看完孫女後待幾天並未表示長期居住理應和男方互相溝通好,理性抉擇,要平等對待雙方的父母,你的父母是父母,別人的父母也是父母,要平等對待。

我們都有父母,沒必要分的那麼清楚,對自己的父母你可以試行孝道,對別人的父母理應順從試行相等的孝道。

所以在生活中,小編的個人建議,父母還是和孩子們分開住,你有你的空間,我有我的空間,你在你的空間做你喜歡做的事情,我在我的空間做我喜歡做的事情,這才是正確的相處之道。

什麼情況可以住? 雙方夫妻為孩子的事情,生活的需求,父母來看望自己的時候等,只要不牽扯長期都實屬為正常,理當好生安排各自父母,夫妻之間要經常精心溝通,避免不必要的爭吵。

其實結婚後和不和自己的父母住一起,是一種現代人的理性選擇,無論對父母還是自己都是有益處的。

今日話題:「結婚後要不要和父母一起住?」

作者:小晁情感列車 歡迎關注 以上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如有不同建議,歡迎評論

用心創作文章,希望在紛擾的事情,能給您帶來心靈的慰藉

相關焦點

  • 「未婚妻想住主臥,我想父母住,父母不易,這樣的未婚妻怎樣?」
    昨天在知乎上面看到一個問題,提問者問「婚房,準未婚妻想要住主臥,原因是有個衛生間,上廁所方便。但是我想讓父母住主臥,原因是自己的父母不容易,而且他們婚後很少住家中,都是出去打工,所以想要把主臥讓給父母住,但是未婚妻不肯」,在提問的最後,他還問網友自己的準未婚妻這種做法是否對。從他的言語當中,不難發現他對未婚妻的抱怨,認為未婚妻不夠孝順父母。
  • 你爸媽可以過來住,我爸媽就不行?妻子表示「他們不一樣」
    導語很多人,都普遍不願意和自己的父母或者對方的父母在一起居住,也有夫妻間為了孝順各自的父母討論誰過來住而產生矛盾,夫妻之間的關係也會變得很脆弱,與家裡的關係也很不融洽。兩代人生活習慣的不同引發起爭論。每個孩子都是自己父母的手心寶,掌中肉,可是每個孩子長大後都會遇到一個問題,父母應不應該和自己住?
  • 丈夫把主臥給父母住,不料遭妻子反對,妻子道:你和他們過日子去
    敢情我這個當主人的還得委屈自己了?」林珊一臉不悅說道。張偉性子直,停下收拾的雙手皺眉嗆聲道:「房子都是我爸媽買的,他們想住哪就住哪,你沒出一分錢住進來,還好意思讓我父母住次臥?」,其實父母是否在新房住幾天根本無所謂,畢竟哪裡的床不躺人?
  • 「房子是你買的,但我爸媽住是應該的」丈夫的雙標,迎來妻子反擊
    但在婚姻中有這樣一類男人,他們對於自己和另一半常常是選擇時雙重標準,對自己就儘可能的放低要求,保障自身的利益,但對於自己的另一半卻保持著高要求。然而婚姻當中,夫妻雙方都必須處於一個相對平等的狀態下,但如果婚姻中遇到"雙標男",那麼這段婚姻最終也會被消磨殆盡,因為沒有一個人能夠一直接受不平等、不和諧的婚姻關係。
  • 買房父母出了10萬塊,男子想讓父母住主臥,妻子強烈反對
    買房父母出了10萬塊,男子想讓父母住主臥,妻子強烈反對在跟老婆結婚的時候,為了買房的首付,我就把自己所有的積蓄10萬塊錢都拿出來的,後來我爸媽還幫我借了10萬,才把這個首付款湊齊。後來爸媽借了10萬塊錢,還是他們自己辛苦打工還還上的。因為那時候我已經結婚了,家裡的花銷也很大,自己都顧不過來,更別說幫爸媽還債了。
  • 妻子想要和婆婆分開住,說出原因後,丈夫怒了
    那麼這個時候,作為兒子和丈夫的身份夾在中間,所起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但是我覺得作為一個男人,要養活一家,應該整天忙於自己的事業才對,而不是整日為家裡的事犯愁,所以從這一點來說,我覺得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出現,婚後應該和父母親分開住,這樣對誰都好。
  • 「老婆,我準備接我爸媽來住」妻子先拒絕後答應,丈夫立馬想通了
    同時,陳諾也體會到了自己父母的不容易,看著父母年紀越來越大,自己也應該去照顧和孝順了。陳諾想換一個大房子。成為父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怎麼做好父母卻是一件很難的事。所以,老婆,等我們換了房子,我準備接我爸媽過來住,好好的照顧他們,也算是提前給他們養老了。」青華直接反對:「當初不是說好了嗎?不和父母一起住,也可以養老,也可以照顧,不妨礙。」陳諾說:「當初是當初,現在我爸媽老了呀,你也得做一個孝順的兒媳。」
  • 父母全款給我買了婚房,丈夫接公婆來享受,卻反對我的父母住進來
    在婚姻中,大家都知道的是婆媳關係難相處,妻子即使有心想要給公婆養老,耐不住有些婆婆總想這刁難媳婦。而對於有些丈夫來說,嶽父嶽母更加不在他的贍養名單裡,在名單裡的只有他自己的親生父母。實際上,無論是贍養公婆還是贍養父母,夫妻都需要將心比心。如果您可憐我的父母,我自然會可憐你的父母。
  • 父母從老家來探親:我讓父母住酒店,不讓住家裡就是不孝嗎?
    後來,男主的哥哥一家來北京打工,男主不忍心讓哥哥一家老小住在工人宿舍,也接到家裡住。女主不高興,氣的回了娘家。 男女主人公一個來自農村,一個生長在城市。兩個人觀念,成長環境,生活方式都不一樣。男主認為,自己能來大城市上學,工作,是一家人供出來的。老家有什麼要求,都得照辦,不管自己的現狀如何。 女主呢?
  • 應該跟父母一起住嗎
    我和老公結婚三年,我老公是屬於經常在外面駐場上班的,我家是瀋陽的,老公家是鐵嶺的,結婚之前婆婆就已經在鐵嶺給老公買了房子,跟婆婆家有半小時的車程,這三年的時間我住在新房子裡的時間比老公多,他一年也回不了幾回家,房子基本是我一個人在住,結婚之後我想過回自己家回瀋陽找工作,想一想跟沒結婚有什麼區別,結婚了還能一直在父母身邊嗎,公婆有時間也偶爾來看看我,做過飯吃完飯就走了,也為了老公不兩地為難有時間放假回家就能看見自己的父母妻子
  • 妻子婚前全款買房,丈夫接父母養老,妻子:誰買的房,誰父母來住
    我相信,任何有自知之明的父母,都會選擇不去。因為兒媳的房子,不等同於兒子的房子。即使是兒子的房子,也要拎得清。作為父母,不建議過早進入孩子的家庭。否則,不但影響了兒子的生活,還加深了婆媳矛盾。尤其婚房還不是自己出錢買的,就更會讓人覺得你兒子有種吃軟飯的感覺。當父母的,在沒有能力為自己兒子買房時,就應該感激女方的付出,也儘量避免去湊熱鬧。
  • 丈夫想給父母蓋大房子盡孝,妻子不滿:蓋個夠住的就行,少花錢
    梅先生和妻子劉女士打從結婚一開始就離開了湖北老家,到了江蘇崑山打拼。如今十多年過去了,兩人在當地買了兩套房,還買了車,物質生活可謂是富裕了。然而與此同時,這個家最珍貴的東西卻不翼而飛了。連續三年在本應團圓和樂的春節期間,夫妻倆鬧到了民政局。面對一個不再願意理會自己的妻子,梅先生黯然神傷,他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會走到今天這個局面。那麼近三年究竟發生了什麼,在梅先生心裡紮下了怎樣難以拔除的刺?
  • 爸媽,如果你們愛我,就不應該住我家,而是住養老院
    公婆住進我家後,我是開心的:婆婆勤快,公公話不多。 婆婆退休金3500元,公公退休金4600元,家裡的開銷,都由他們承擔。 然,自從公婆住進我們家,丈夫則有些不開心。 幾天前,在客廳看電視,聽到了丈夫和公婆在臥室交涉,其中有句話讓我感覺特別刺耳:爸媽,如果你們愛我,就不應該住我家,而是住養老院。
  • 我和未婚妻一起還貸的婚房,想讓父母住主臥,她不同意怎麼辦?
    閒來無事刷某乎的時候看到一個帖子,樓主問,我和未婚妻一起還貸的婚房,想讓父母住主臥,她不同意怎麼辦?當和女友談婚論嫁的時候,需要裝修新房,彩禮按照女友那邊的風俗,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女友體諒我家的不容易,把自己存款拿出來當彩禮,也願意和我一起湊錢,等讓家裡人看過後再一起還。等裝修新房的時候,發現女友總想著住主臥,女友的想法是她不介意和父母一起住,既然婚後要一起還房貸,她要求住主臥也不過分。
  • 父母非要來家裡住,老公說,讓他們住酒店吧,我們掏錢
    小文現在很難過,拒絕她的父母的要求,對小文而言,是件非常難的事。前幾天,小文的父母家裡,因停水忘關水管,等水來後,水溢出來了把地板給泡了。父母一看這樣要大動,還不如再重新裝修一下,把之前家裡不滿意的地方都改過來。父母因為裝修太吵,休息不好。就給小文說,他們要到小文家住幾個月,家裡這邊裝修完可以入住了,再搬回來。
  • 婚後不和父母住一起,就是不孝順嗎?明事理的父母不會說孩子壞話
    這樣各自有各自的空間,彼此不打擾。 父母不要摻和孩子的事情,不要對孩子的生活指手畫腳,畢竟他們成年了,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想法,父母也該放手讓孩子去過他們自己的生活。 婚後的張先生妻子和父母相處很和諧,因為沒有住在一起,妻子和父母幾乎很少有矛盾
  • 33歲獨生子:婚後接父母養老,給兩千嶽父母租房住,妻子鬧離婚
    這對於大學畢業,剛起步的年輕人來說,擔子不可謂不重。既然是獨生子女,那麼雙方的父母就理所當然是自己的父母,也要承擔起相應的贍養義務。只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心,尤其是男方,在自己父母花錢買房給彩禮的前提下,男方多半不願意去挑起這個擔子。只是誰的父母都不容易,站在道德和人性的角度看,不管雙方父母有沒有能力幫助子女,子女都無法擺脫贍養父母的責任和義務。
  • 晚年生活想跟女兒住有錯嗎?兩位女婿的回答,戳痛嶽父嶽母的心
    王大媽曾經因為身體不好就想過要住女兒家裡一段時間,但是被無情拒絕了,這讓王大媽非常難過,王大媽不禁發問:"晚年生活要想跟女兒住有錯嗎?"有兩位已經當女婿的網友回答了這個問題:李先生的嶽母就想過要搬過來和妻子一起生活,嶽母畢竟是自己妻子的媽媽
  • 結婚後和父母住的好嗎?
    現在不少的家庭結婚後都是和父母住,特別是有了孩子之後,夫妻雙方都是上班族,那麼孩子的照顧的責任就落在了父母身上,所以你喜歡喝父母住嗎?以前在農村裡,可能房子大,可以有相對獨立的空間,相對而言好一點,但是像我們這種在外漂泊的人能夠在城市有一套房已經相當不容易了,所以父母來基本就是低頭不見抬頭見。
  • 老公,婚房是我爸媽買的,你怎麼好意思把你父母和妹妹接過來住
    老公,婚房是我爸媽買的,你怎麼好意思把你父母和妹妹接過來住_3_2.jpeg 房子裝修好後,老公歡歡喜喜的搬了過來,不久之後我就懷孕了,這時候老公居然要求接父母和妹妹過來住,說是要照顧我,我告訴他我不用照顧,我會請保姆來照顧我的,老公居然說:請保姆還得花錢,還不如讓我父母過來照顧,你有錢請保姆都不願意讓我父母過來住,你讓別人怎麼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