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識人術:判斷一個人是否說謊,熟記這三句口訣就可以了

2021-01-15 都市700

晚清第一名臣曾國藩,除了在官場上運籌帷幄,他還有一項能力讓人津津樂道,那就是他的識人之術。據統計,官場上約有四分之一的官員都是曾國藩提拔任用的,包括左宗棠、李鴻章等人。曾國藩的識人斷人之術,至今仍備受後人推崇。

對於判斷一個人是否說謊,曾國藩曾提出3句口訣,我們可以參照一下。

1、靜若螢光,動若流水,尖巧而喜淫

這個法子,是曾國藩從眼神上給我們提出的識人建議。眼睛是人們內心的窗口,我們通過一個人的眼睛就可以大概知道對方心思如何。

一個人聽你講話時,目光如螢火一般若隱若現,閃爍不定,當他自己講話時,眼神則又似流水般飄忽不定,這種人,往往內心有很多小心思,奸心內萌,卻又十分心虛,想要掩飾內心奸邪。

2、方有對談,神忽他往

如果你正在與對方交談,結果他的目光和思路卻突然轉到其他地方去了,這樣的行為,既沒有禮貌,也沒有可信度,還令人十分不悅。

心理學裡面也講到了這點:一個人緊張或說謊時,喜歡東張西望,或是下意識做一些小動作。這時,要麼是忽然談到對方心中隱秘敏感的地方,要麼是對方不想再誠心對你。之後他所說的話,不是敷衍,就是謊言。

3、急而不達,深夜鼠嚼;或字句相聯,喋喋利口;或齒喉隔斷,喈喈混談

一個人說話的時候,急急忙忙,卻又詞不達意,像夜深人靜時老鼠在嘰嘰吱吱偷吃食物;又或是語無倫次,字句連接不流暢,說不清楚,還在喋喋不休,嘴快氣促;又或是口齒不清,含含糊糊,吞吞吐吐。

曾國藩這個方法是通過說話聲音語調來判斷的。曾國藩認為,人們越是內心有鬼,越想掩蓋什麼,就越欲蓋彌彰,表達不清,行為異常。

以上就是曾國藩所說的三句識人術口訣,對於我們判斷一個人是否說謊,具有參照意義。熟記曾國藩的這三句識人術口訣,讓判斷一個人是否說謊變得簡單!

識人是一種能力,不識貨,半世苦,不識人,一世苦。閱人無數,不如閱人有術!

如果你還想了解曾國藩這個晚清名臣,想學習他的識人之術、軍政謀略和從政學問,又或是對中國動蕩的晚清時期感興趣,都可以來看看《曾國藩全書》這本書。

書中有他在一個時代中所擁有的容納百川的胸襟與氣魄,從中我們也可以學習他的為人處世大智慧,這對自己的前途未來也是大有裨益的。

相關焦點

  • 曾國藩: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說謊?學會這3句口訣,基本夠用
    他的家教也極為嚴格,《曾國藩全書》中的家書部分,也成為流芳後世、勸人修身自律的良書。俗話說:"風不來,樹不動;船不搖,水不渾"在為人處世中,不去招惹他人,可以靜水流長。一旦招惹到不該招惹的人,後果很嚴重。因此我們不對他人說謊,也要有一雙看破人心的眼睛。不管別人說得再天花亂墜,又或是態度誠懇,只要是假話就一律不可信。
  • 諸葛亮識人術: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深交,看TA做的3件事就知道
    ,這些人的識人術都給後人們帶來了很大的幫助。那麼今天我們主要是來說一下諸葛亮的識人術,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深交,看TA做的這3件事就知道。一、醉之以酒,以觀其性其實想要看透一個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這個人喝醉酒後的表現怎樣。
  • 熟記住老祖宗的這3句識人口訣,讀懂人心,做個聰明人
    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雖是千變萬化的,但人性的規律是可以總結歸納的。向古人智慧,學習老祖宗的識人術口訣,對於我們識人觀人有很大幫助。處世奇書《圍爐夜話》中,老祖宗的這3句識人術口訣,經典實用,值得我們反覆品讀。
  • 識人術:判斷一個人是否靠譜,要看這「五處」
    ,有的是不懂識人有的則因對事毫無經驗,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究其根本皆因對「行騙」者的信任。曾國藩說:「寧可不識字,也要會識人。」可見識人的重要性,這世上有千萬種人,或虛偽或仗義,或淳樸或狡詐,總體可分為兩類,君子和小人。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親賢臣,遠小人。」
  • 曾國藩識人術:一個人在衰敗之前有4種精神狀態,要時刻警惕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很多人在走向人生巔峰之後,很快又跌入了人生的低谷。那麼一個人的衰敗或者說人在衰敗之前有沒有什麼徵兆能夠讓我們去解決,去提前察覺到這些徵兆呢?那麼我們要警惕在自己身上不要出現這四種精神狀態。
  • 曾國藩:知人知面亦可知心,懂得這2點,識人不難
    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識人向來是一件難事。一個人到底值不值得交往,單從表面是不可能完全看出來的。而晚清名臣曾國藩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千古獨有的識人斷人之法,其識人之準,至今仍備受推崇。曾國藩主要有這兩點識人之術:1.觀神識人曾國藩識人的方法之一,就是能通過一個人的眉眼五官,來分析這個人的志向高低,再據此來用人。
  • 曾國藩識人有術:這2種人,不可小瞧,他們大多是「人中龍鳳」
    民間有句俗語叫「曾國藩會識人,左宗棠會打仗」。曾國藩的一生可謂精彩紛呈。他知人善任,量才而用。經他推薦保舉在朝為官的就有千人之多。而在這其中,位高權重之人就多達40餘個,李鴻章、彭玉麟、郭嵩燾、左宗棠、羅澤南、丁日昌、劉銘傳等等都是如此。富貴有相,似乎是唯心論,曾國藩信命,但從不信富貴是天生。
  • 分享「人性的弱點」這本書中三句經典話,讓你精準識人
    卡耐基●「人性的弱點」這本書是暢銷全球。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他三句識人口訣,非常經典實用。記住這三句話可以讓我們在人際交往中看人,八九不離十。第一句、第一次見面就讓你覺得不舒服的人,儘量和他保持距離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第一印象。在我們的社交過程中,有些人能讓你一見如故。
  •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說謊?
    一個人說謊的時候,在他的微表情和肢體動作上會有一些行為表現。比如,眼睛往左上方瞟(有的人是右上方),摸鼻子,捂嘴巴,眨眼頻率增加,雙手摩擦等等。觀察眼睛的具體操作方法是:問兩個不同的問題:A關於過去的回憶,B關於未來的想像。
  • 識人有術,捭闔之道測心、探心
    古人云:「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長,不知人長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長,則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嗜好是一個人性情、志向和思想的鏡子,通過這面鏡子你可以掌握一個人內心潛在的東西,這大概就是我們常說的「看人看到骨髓」以及「化成灰我都認識」的具體體現吧。用人之道在於知人,知人之道在於明察,捭闔之道測心探心。
  • 《易經》識人術:「男看鼻頭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啥意思?
    實際上在古代人的觀念中,也認為一個人的面相好壞,對個人的命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明代文學家馮夢龍在《易經》中,學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就是不要從一個人的相貌,去判斷他的好壞或善惡。但馮夢龍也寫出了「相由心生」四個字,這類前後矛盾的說法,到底是想表達什麼呢?
  • 如何快速判斷一個人是否經常說謊
    咱們先判斷一個人是否在說謊,然後再討論是不是「經常」。判斷一個人是否在說謊很容易——把自己當成聾啞人。先不要聽他說什麼,只觀察他的動作,是否臉紅、是否語速過快、音調過高、目光是否閃爍,姿態是否拘謹;同時不跟他對話,只用簡短的話語回應,例如「哦?」,「然後呢?」
  • 古人留下的這2句話,能從一個人走路的姿勢看透人品,八九不離十
    都說知人知面不知心,是真的無法看清人心嗎?其實真正的高人總能通過「識人術」來見微知著、一葉知秋。在現代我們稱之為「心理學」。想要看清一個人的人品,就要通過他下意識的舉動來看,因為這時候會流露出他內心的真實想法。所以一個人的走路姿勢,可以暴露了他的人品。而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兩句話,從走路的姿勢來識人,看人八九不離十。
  • 曾國藩:讀書治學,有志有識有恆
    曾國藩終其一生,以讀書自娛,對讀書人的了解可謂概莫能逾。他在給弟弟的書信中對讀書人應具備的最基本品行做了這樣的概括,他說:「蓋世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能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 如何從細節去判斷,一個人是否在說謊?
    說謊,可能是很多人都無法接受的,但是很多人都很怕被騙。於是,學會看出一個人說謊是很有必要的。在生活中,不管是別人的客套話還是善意,大家總會遇到謊言。我們要如何從細節去判斷,一個人是否在說謊?無肢體語言說謊話時內心感到壓力,說謊者會擔心自己的舉止當中有馬腳露出,於是有些人便會選擇禁用一切肢體語言。這一點也能在目光接觸上反映出來-說謊者可能會不敢看著你。說謊者的聲音還會不自覺地拔高如果你問老公剛剛是誰打來的電話時,他突然開始像喜鵲一樣說話,你得警惕了。說謊時音調升高往往是因為說謊者為了掩飾虛弱的內心。
  • 人過中年,觀人有術:巧用這四招識人術,讓小人無處躲藏
    一個人凡事有弱點,就會露出一些蛛絲馬跡,有跡可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在人際交往的時候,總免不了會遇到一些小人。有些小人總是很善於偽裝自己,讓我們摸不透他的內心。小人再會偽裝,也會有破綻。巧用一些識人術,可以揭開小人真面目。人到中年,觀人應有術。巧用這四招識人術,讓小人無處躲藏。
  • 鬼谷子識人術:做人不能太老實,牢記4個口訣,教你看破天下人!
    文|武品文史人想要立足於社會,就必須學會社交,但許多人偏偏不善於社交,甚至由此而產生一種名為「社交恐懼症」的問題,其實不喜歡社交主要是對自己不自信,太過在乎別人的看法,有些人的言辭很直接,往往自己會覺得受傷,久而久之,社交恐懼症也就產生了,而這類人往往會被貼上「老實人」的標籤。
  • 老祖宗告誡:淺人好誇富,貪人好哭窮!學點識人術,做個明白人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西方的心理學備受推崇,似乎披上一層西方的外紗變得神秘,另一方面又覺得他們嚴謹的推理過程更讓人信服,心理學一般根據一個人的眼神、表情、肢體的動作來分析個人的所思所想,乃至判斷一個人的過去和未來。其實,中國的老祖宗幾千年就會這項本領了,老祖宗將其稱為「識人術」,本質都是一樣的,根據觀察到的細節來判斷過去發生了什麼以及未來可能的走向。
  • 識人術:一個人的眼神,會「出賣」他的內心,一看一個準
    通過一個人的眼神可以看出他的內心,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這麼一句話:「你的眼神出賣了你」,這是因為一個人的行為和語言都可以假裝,但是他的眼神不能假裝。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技巧,教你如何通過眼神來看透一個人的內心!識人術:一個人的眼神,會「出賣」他的內心,一看一個準!
  • 識人術:一個人,他所說的話,到底可不可信?看這8點就知道了
    所謂說話見人品,一個人所說的話,是否可信,大概就能看出他這個人是否靠譜。那麼,一個人,他所說的話,到底可不可信,該怎麼判斷呢?從識人術的角度講,看以下這8點就知道了,錯不了。當一個人說出他的觀點時,不管這個觀點有多麼標新立異,有多麼吸引人眼球,如果沒有足夠的依據,甚至都沒有一句,那他的觀點就是不可信的,他說的話甚至他這個人也是不大靠譜的。3.隨時觀察他對於你的問題,有否有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