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說謊的時候,在他的微表情和肢體動作上會有一些行為表現。比如,眼睛往左上方瞟(有的人是右上方),摸鼻子,捂嘴巴,眨眼頻率增加,雙手摩擦等等。
觀察眼睛的具體操作方法是:問兩個不同的問題:A關於過去的回憶,B關於未來的想像。
人在回憶過去和想像未來時,眼睛的朝向是相反的,所以我們可以用這個方法來判斷他是回憶還是想像。舉個例子:
你問你的男朋友:你今天中午吃了啥?
他回答:吃了咖喱。(比如此時他的眼睛往右上方瞟,表示回憶)
你再問:你昨晚上是和誰一起喝酒?
他回答:昨天晚上和同事在一起喝酒。——這個時候就注意了。
如果他回答這句話的時候,眼睛往右上方瞟,那麼就表示回憶,說明男朋友說的是事實;而如果他此時眼睛往左上方瞟,表示想像,說明他大概率在撒謊。
所以僅通過眼睛,判斷一個人是否撒謊,你要進行「回憶問題和想像問題」的對比觀察,才能比較準確的判斷。
那如果一個人經常說謊成為習慣,那麼他的這些微表情微動作就會顯得更為隱藏和微小。
一個經常說謊的人,有可能會眼睛直直地看著你也不躲藏,表現得極為真誠。但是人是沒辦法控制微表情的,只要是說謊,一定會有證據呈現在臉上。
如果你不是微表情識別專家,那麼你也可以通過一些技巧,放大對方的表現。比如,先跟對方進行情感連接,讓他放鬆警惕,緊接著突然問一個關鍵性問題,他在沒有做足準備的情況下一定會露出破綻。這樣即便是常人,也基本上能夠看出來對方是不是說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