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儀,15歲時吟了一首西餐怪詩,竟和吳亦凡的rap有一拼

2021-01-09 河東獅子

愛新覺羅·溥儀,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一生坎坷動蕩,4次結婚,娶了5個女人,經歷了從封建專制統治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大變革時期。

兒時的溥儀,懵懂無知,生活在深宮紅牆之中,身邊一群師傅、太監們陪著他整日的讀書、看報、玩遊戲;少年的溥儀,經歷張勳復闢,重新登上皇位,接受百官朝拜,但沒過多久,紫禁城出現空中炸彈,段祺瑞誓師討逆,張勳變成孤家寡人,復闢草草結束,給了小皇帝很大的心理衝擊。

中間的溥儀,與婉容大婚時的場景

成年的溥儀,帶著一妻一妾四處尋找避難所,幾次移居,深受西方思想影響,最終做了日本人的傀儡,蝸居東北,建立滿洲國;晚年的溥儀,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接受勞動改造,並撰寫了「反省式自傳」:我的前半生,期間梅開二度,與護士李淑賢結婚,度過一段歲月後,因病逝世,享年61歲。

雖說溥儀一生心酸,可悲可嘆,沒有子女,但最終算是安享晚年,平安度日,而後人說起溥儀,無外乎從他的自傳:《我的前半生》中窺探一二,其中描述了很多溥儀自己年少的趣事、秘事。

少年溥儀

要說溥儀喜愛洋人文化,這從他年少之時就已經表現的很是明顯,15歲的少年在吃到了西餐之時,竟開心的直接即興創作,吟誦一首快板式的說唱rap。一提打快板或rap,很多人會想到吳亦凡那段超級搞笑的方言rap:「你看這個面,它又長又寬,你看這個碗,它又大又圓」。

那麼溥儀這段即興說唱,是怎樣一段故事呢?

1921年,不平凡的一年,孫中山在廣州任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距離清朝滅亡已經過去了十年,而此時的末代皇帝宣統依然住在紫禁城中,坐著關門皇帝。

此時宮裡已經將御茶膳房裁撤,做中餐,不久又設立西餐,溥儀十分喜歡吃西餐,在一次西餐中因嘗到喜歡的食物,即興創作了一段rap:

孫中山

明日為我備西菜,牛肉扒來燉白菜;

小肉捲來烤黃麥,葡萄美酒不要壞。

你旁看,我吃菜,一旁饞壞了洪蘭泰。

口中涎,七尺長,一直流到東長廊,我大笑,把肉藏,藏在屜裡滿屋香。李志源,曹振光,左右繞桌旁。

也是饞,不敢嘗。瞪著眼,如筆長。舔著舌,賽黃狼。一會兒,我生菊。

叫一聲:一群東西,趕緊給我扔中房。哈哈哈,樂倒了三格格,對我說:「我皇!我皇」

這段rap,其實叫:數來寶,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曲藝,來源於民間的乞丐一種要錢的手段,就是一手拿著竹板或系以銅鈴的牛髀骨打拍,和如今的說唱藝術,既相似又不同。

吳亦凡

而rap裡提到的人名,是溥儀身邊的太監,三格格是他的三妹,15歲的溥儀依舊居於深宮,哪知外面是何天地,但這一段順口的描繪,將他的宮中用餐生活展現的栩栩如生,也充分表達出他對西餐的喜愛之情。

Hi~我是你們的小妮子,感謝閱讀,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末代皇帝溥儀這一生該如何評價?是傳奇還是悲劇,是幸運還是可憐
    溥儀一位3歲就登基的末代皇帝,一位在位3年就被迫退位的皇帝,一位經歷兩次復闢鬧劇的皇帝,一位被自己的妃子休掉的皇帝,一位終生不育的皇帝,可以說溥儀的身上有著太多太多讓我們這些喜歡歷史的人所能漸漸樂道的事情。
  • 吳亦凡大碗寬面歌詞什麼意思 是一首融合了中國風的rap
    吳亦凡大碗寬面歌詞什麼意思 是一首融合了中國風的rap時間:2019-04-19 21:16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吳亦凡大碗寬面歌詞什麼意思 是一首融合了中國風的rap 愛秀美 吳亦凡大碗寬面歌詞 碗大 寬無影 面長 消失 像兒時的回憶 從來不敢去相信 大碗能讓你開心 但這確是我本意
  • 末代皇后和皇妃結局怎樣?一個嫁給環衛工人,一個臨終大小便失禁
    即使自己的丈夫有三妻六妾和數不清的露水紅顏,自己也必須從一而終,不得做有損門風之事。 溥儀作為清朝最後一位皇帝,他所經歷的與以往任何一位帝王都有所不同。淑妃文繡與自己離婚,皇后婉容與侍衛有染,這一切都讓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無地自容,異常氣憤,然後,他什麼都左右不了。 再看婉容和文繡,她們的結局到底有多慘?
  • 溥儀的福貴人與婉容分別時的回憶:瘦骨嶙嶙的皇后抓著我失聲痛哭
    說她不幸,是因為嫁給了末代皇帝溥儀,不可避免的爭風吃醋,導致文繡出走,招致溥儀的怨恨。不過,據福貴人李玉琴回憶,被打入冷宮的婉容遠比外界盛傳的還要悽慘,因為她當年離開皇宮時,婉容曾抓著她的衣袖崩潰大哭,儘管她輕輕一抖就能邁出大門,但還是遲遲不忍離去。
  • 溥儀晚年上街買燒餅,剛吃一口,大喊:死太監騙了我20年
    ,這種封建社會對我國的民族性影響很大,不僅禁錮了國民思想,軟化人性,還容易使上層統治階級腐化不思進取,出現暴政和昏庸,導致國家混亂,民不聊生。  清朝覆滅於近代,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也是坎坷不斷,自他三歲被慈禧下令帶入紫禁城登基皇位,建國號宣統,國內就已經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狀態,儘管溥儀是一代君主,可是並沒有實權。
  • 她是末代貴人,一生為愛執著,面對極度地現實讓她對愛絕望
    皇宮裡那些嬪妃那些女人們,都是有等級之分。不同的等級享受不同的待遇,也有不同的稱呼。都有哪些稱呼呢?從高往低數,一共有8個等級,分別是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末代皇后婉容和末代皇妃譚玉玲。末代貴人李玉琴,是末代皇帝溥儀的第四任妻子,這也是歷史上最後一位貴人。他的封號叫福貴人,據說這封號寓意有兩層,一是說李玉琴她自己很有福氣。
  • 溥儀弟弟溥傑與日本妻:她苦等他16年後,他們在周總理幫助下重聚
    就在兩人舉行婚禮的當天,身在國內的偽滿洲皇帝溥儀卻神經極度緊張,他一直在房間裡走來走去臉上的神情也異常凝重。他心裡十分害怕,但他的害怕卻並非是為國家為人民,而是為自己的安危。溥儀知道:日本人這步棋,就是為了尋找新的取代他的更好的「傀儡」。而這個「更好」,當然是一個有日本血統的傀儡皇帝了。
  • 溥儀結婚的時候共收了多少禮錢,給軍閥回禮是什麼,你們了解嗎
    溥儀,他是清朝末年的最後一任皇帝,他在三歲的時候就已經繼位當皇帝了,但是屁股還沒有焐熱,就被退位了,但是要按之前的朝代來算的話,一般末代的皇帝的下場都是很悽慘的,基本上都是死去了,但溥儀在他那個時候,至少還能在紫禁城裡面去住,雖然說沒有了那些大臣之類的,但是溥儀在紫禁城內的一切規格還是按帝王的制度來操辦的
  • 她是末代格格,一輩子不工作、不戀愛、不結婚,活了90歲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朝代,隨著溥儀的退位,大清的統治走向滅亡,那些曾經享有特權的皇親貴戚也全部淪為普通人。王敏彤就是一位末代格格,他的父親是內務府大臣,表姐是溥儀的皇后,這樣的身份堪稱十分尊貴。除了家世優越外,王敏彤長相也十分出眾,不僅身材高挑、皮膚嬌嫩,而且五官很是精緻。
  • 皇帝因缺錢只用40萬辦婚禮,意想不到收穫禮金一個億
    縱觀歷史皇朝更替,末代皇帝都沒有好下場,覆巢之下豈有完卵?但是歷史唯一一個末代王朝卻截然不同,那就是清朝,一定程度上是清朝皇帝主動退位的原因,依然保留著小朝廷,雖然沒有了昔日的風光,但是日子過得還是不錯滴。畢竟新政府答應皇室享受優待,可以繼續留在紫禁城,每年新政府向皇室提供400萬銀元花銷。剛開始的時候新政府還能履行承諾,可隨著國內局勢動蕩,軍閥四起,導致新政府自己的經濟都捉襟見肘,所以皇室的這些錢能不能拿到對於他們都是一個未知數。
  • 溥儀重遊故宮時,說照片掛錯,被專家怒斥,溥儀:那是我爹
    在中國幾千年的而歷史上,出現過差不多有500位左右的皇帝,但是各朝各代的亡國皇帝一般沒什麼好下場,死的死,逃的逃,但是溥儀作為清朝的亡國皇帝確實不一樣的, 3歲登基,6歲亡國,此時溥儀只是一個6歲的孩子,天真無邪,雖然亡國但是溥儀還是住在了紫禁城,這一住就是十幾年,鬧革命之後,溥儀這才離開了紫禁城。
  • 溥儀在監獄,她拿著離婚協議書來探望,溥儀住院時再次前來要證明
    不過,那個時代的中國,沒有誰是幸運的,因為整個中國都在被西方世界打壓欺負,這種情況下,生活在其中的普通人又哪會有真正的幸運。而溥儀作為最後一位皇帝,儘管沒有了中國第一人的特權,但是在抗戰結束前,他的生活還是不錯的,畢竟還有日本人扶持他,只是他的感情生活就比較悲慘了。
  • 好友80歲時納18歲小妾,蘇軾寫了一首詩調侃,不想竟流傳千年
    好友80歲時納18歲小妾,蘇軾寫了一首詩調侃,不想竟流傳千年蘇軾一生豪放不羈,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一句體更是現了他經歷苦難之後飽經憂患,嘗遍了酸甜苦辣、人情冷暖之後,豁達、樂觀的心境。
  • 她活了90歲等了他半輩子,被拒後仍不死心,只因她愛的人太特別
    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她的故事吧!1913年,王敏彤出生了,她出生時剛好是清朝剛滅亡不久。王敏彤的母親是乾隆皇帝第五世嫡女,父親是光緒年間的內務府大臣。就算是與末代皇后婉容還有其他嬪妃比起來,也毫不遜色。而且,王敏彤的性格十分乖巧,文靜賢淑,待人非常有禮貌。要說她沒人娶的話,可能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可這卻是事實,因為王敏彤所愛的人太特別了。這個人,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末代皇帝溥儀。溥儀1906年出生,3歲就登基,6歲便退位。溥儀的一生也是不幸的,他一生顛沛流離,飽經滄桑。直到1967年,61歲的溥儀逝世,才結束了自己坎坷的一生。
  • 《百花吟》系列之一:閒看花開,靜待花落,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古典君推出《百花吟》系列七律組詩,為喜愛的每一朵花賦詩一首。願你閒看花開,靜待花落,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皛玊題記《七律·梅花吟 》(孤雁出群格)冷蕊瓊苞韻透魂,瑤臺蝶舞耀星麟。暗香雪後蓬門許,瘦影風前鶴氅巡。仙子猶憐舒粉袖,東君堪醉薦紅筠。何人月下凝孤傲,玉笛含霜我自真。
  • 當溥儀的乳娘有兩個規矩,一個是餵奶,另一個實在有些毫無人性
    愛新覺羅溥儀是中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位帝王,這位人生充滿坎坷、充滿傳奇色彩的帝王,他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和猜測。儘管是皇帝,但他這輩子與權力無關。慈禧尚未去世時,慈禧掌權,後來各國列強侵佔華夏大地,他成為日本建立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可以說,他的一生都背負著皇帝的名字,但沒有享受到帝王統治世界萬物的權利。
  • 寧波「打工皇帝」超15萬人 平均年薪35萬,工作很拼
    他們賺得很多  寧波「打工皇帝」超15萬人  平均年薪約35萬元  隨著第一代甬商逐漸步入55歲的門檻,甬商們迎來了交接班的高峰期,但由於二代甬商的成長尚需時日,以及家族企業現代化、規範化的需求,這幾年,寧波對於職業經理人的需求越來越大。
  • 溥儀曾有一支私人衛隊,戰鬥力遠超日本,最後卻因其懦弱而葬送
    ▲溥儀偽滿時期畫像 「九一八」事變後,清遜帝溥儀從天津秘密前往東北,出任偽滿洲國執政及皇帝。抵達東北之初,溥儀本想藉助日本勢力以完成復闢大業,然而沒過幾日,溥儀便發現自己只是日本人手中的傀儡,沒有絲毫實權。不過他起初並未因此心灰意冷,他決定建立一支由自己掌握的武裝力量,即近侍衛隊。 早在天津寓居之時,溥儀身邊就有著霍殿閣等十幾個功夫了得的貼身侍衛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