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說他用過的第一支鋼筆,是文仲爺爺送的。
文仲爺爺是婆婆略帶點兒血緣關係的兄弟。婆婆在世的時候,他常來家裡作客。只不過這種作客,並不是淨耍,而是幫著做這做那的時候居多。我對他的印象是,字識不得幾個,卻很懂道理,屬於樂善好施那樣的捨得。
有一件事可以證明他的「捨得」。在大中壩槐樹林裡的沙堆叢中,他撿拾到了一支只有發財人家才用得起的鋼筆,他自己本來也有兒女在上學讀書,卻在撿筆的當天,毫不含糊地走了十多裡山路,親自把那支撿來的鋼筆,專程交到父親的手上。
父親是個讀書很用功的人,在文仲爺爺一眾晚輩中,的確令他欣慰。那支突然而至的鋼筆,也給正在歧坪中學讀高小的父親,帶來的不只有短暫的快樂,還有長期的自信心。爺爺剛死後的家,窮得叮噹響。是苦撐危局的婆婆,硬是讓無心上學的父親,繼續完成了學業。
在父親的同學們中間,那樣一支帶銥金的鋼筆,也是絕無僅有的存在呢。他收穫了羨慕的榮光。
父親說,他是用那支鋼筆完成了學業,後來又當上了村裡民辦教師的。
初次聽到這暖心的故事,正值我對鋼筆還沒生出好感來的初期。自打一入學,最先用的是鉛筆,那玩意兒好用,不髒手和衣服,更主要的是即便你寫錯了,用橡皮擦輕鬆一擦,字就沒了。幼稚的想法是:作為寫字的筆,可以一直寫下去呢!
面對有馬沒鞍的尷尬,父親是在看到我由鉛筆改用水筆、老也適應不了時告訴我的。他說,舅舅送我一支那麼好的鋼筆,卻讓我有點難辦。鋼筆是要吃墨水的,然後吐在紙上,才變成文字,可稀缺的墨水常常讓我犯難,有時沒錢買,有時籌夠了錢,又買不到墨水。墨水質量不好,經常糊筆,寫不出字來。
什麼叫糊筆啊?我不解地問。
那時,買一大瓶墨水要花好幾毛錢,沒辦法,為了節省,就用墨粉自製墨水用,成本低,只要幾分錢。水加多了,墨水寫的字就淡,水加少了,墨水又把筆糊住。基本每天要淘一次筆才寫得出字來……
終歸沒有親身經歷過,父親的話,讓我聽得有些吃力。但心裡是真希望自己在某一天,也能見識見識筆尖是怎麼糊住的,畢竟聽起來有些好玩兒。
似乎一開始,父親並不想讓筆過早地為難我,他給我買的第一瓶藍墨水是真正的好貨,一次也沒糊住我的筆。
而我周圍那些同學們的情況就不一樣了,他們手上嘴上,都留下了墨水的痕跡。
※ ※
我使用的第一支鋼筆,照現在的說法,那只能算是一支水筆。按照父親的慧眼,我在一大盒紅黑灰色的水筆中間,挑中了一支筆尖不劃紙、兩瓣出水均勻、通體為黑色的水筆。
後來,我才知道父親之所以讓我買筆舌大、筆尖大那種款式的水筆,首先考慮的還是日後便於清洗。
當然,這是在我很快就把第一支筆弄壞了,第二支迫不及待要買另外一種型號時,從而有了比較後,才做出的總結。
至今我也還記得,從有了第二支水筆起,它就沒讓我少吃苦頭。
先說墨水吧。按父親說,那大的一瓶墨水少說也要用一學期,可是我呢,才短短幾天過去,墨水就下了一半,後來乾脆不小心連瓶子也打了。他說我不曉得好歹,買那瓶墨水,一下子花去了他四毛多錢。後來,他對我採取的辦法是,自個兒想法子去。
我能有什麼辦法呢,還不是像其他同學那樣,買五分錢一小玻璃管的墨粉,用溫熱水衝兌。第一次由於沒用紗布過濾,墨水裡有細小的顆粒,對筆影響大得寫不出字來……好在以後我就經驗十足了,其他同學還來找我取經呢。
或者由於經常要打墨水,或者經常還要修理不聽話的筆尖,手指頭與嘴唇上,都留下了那墨水作怪的痕跡。
再說水筆的去留吧。買一支水筆,貴點的要一塊多錢,便宜的也將近一塊錢,這對於我們那個人多收入少,連穿衣吃飯都成問題的家庭來說,意味著,用一支鋼筆的錢,就能換回好幾斤白米,我那時用筆不知怎麼那麼費事。好像它專門與我作對似的,筆尖、筆腸經常壞,藍墨水把書本都染藍了,書包也浸出了怪兒古懂的顏色。
於是,常常利用趕街的機會,向大人要錢去配筆的零件。
配筆師能把缺胳膊少腿的筆,重新組合一下能使用,那就謝天謝地了。倘若找不著 「大件」來配,那可就慘了,挨打是必須的。問題是,儘管小心地用根毛線,把筆掛子拴在胸前的鈕扣上,有時呢筆筒雖在,下半截就不知到哪兒去了。
這也才有了後來乾脆用毛線給筆打個筆袋,它被囚禁在裡面,一下子就規矩了,想跑也沒門了。
※ ※
爸爸,水筆和鋼筆是不是一種筆?有一次,讀小學二年級的兒子突然問我。
從功能上來說,是一回事。它們都是靠吸墨水寫字的……你們要使用水筆了?
老師說,我們現在不需要水筆,改用一次性的碳素筆了。
聽到這裡,不知怎麼的,我的心裡凸現一種酸楚。一次性的筆固然方便,它也的確減少了很多麻煩,但誰又說得清楚那所謂的麻煩裡,不是記憶裡的幸福呢?
為此,我利用一次去商場的機會,有意識地專門考察了一下鋼筆市場的現狀。讓我意外的是,光怪陸離的碳素筆已經一統天下了,原來售價低廉的普通鋼筆,已經華麗轉身,它包裝豪華、做工精細,靜靜地躺臥在精品專櫃,如翡翠一樣的身價,卻遠不及翡翠的榮耀。
我在它們的身旁駐足良久。心想,倘若它們作為文物,興許就是最好的歸宿了;倘若它們作為稀有的玩意兒,興許只能搏得好奇者暫時的眼球。
但不管哪種情況,都讓人唏噓不已!
原創散文,不得侵權。轉載請邀約;圖片源自網絡,感謝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