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幸福美好的婚姻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一件事,但是未來是一個未知數,可能當初含情脈脈的人,走著走著就換了一副面孔,變了一種味道。
婚姻一定程度上比戀愛要更加高級一些,後者可能需要新鮮感就能夠維持下去,但前者在此基礎上,還要擁有責任感,而且雙方在婚姻方面投入的成本遠比戀愛時期多得多。
因此,很多人哪怕是心不在一起了,也還是會選擇在有名無實的婚姻中苟延殘喘。
但事實上,並不是堅持就能夠得到改變,更多時候是女人在一段感情中感到了迷茫,卻仍舊選擇視而不見,最後的結果只會是毫無變化,甚至是愈發的嚴重。
因此,當你的婚姻無法帶給你幸福時,女人首先要做的就是需要審時度勢。
01)、一個電影可以免費觀看五分鐘,繼續觀看需要花錢充會員,人們在觀看以後,覺得這部電影的內容十分無聊,那麼他們會不會選擇繼續觀看?
人們已經為一部電影充了會員,但是看了五分鐘覺得電影劇情毫無邏輯可言,可錢已經花出去了,人們會不會選擇繼續觀看?
通常情況下,第二類人群會選擇繼續觀看,而且花的錢數會和觀看的時長成正比,因為前期已經付出成本,中途放棄就意味著會損失,而人們天生對損失的敏感程度更大一些。
因此,這種已經付出的,並且無可挽回的投入稱作「沉沒成本」,人們對「損失憎惡」的天性,讓他們往往選擇看起來損失最少的事情。
02)、然而,一部電影已經是很無聊的劇情,雖然成本已經付出,但是如果在這件事情上繼續堅持,那麼損失的就會是金錢和時間的疊加。
婚姻中的女人,明知道愛情讓自己迷茫,男人給自己失望,卻還是會選擇繼續堅持下去,就是因為前期投入了成本,後期不捨得放棄,所以才會忍耐。
只是這樣的感情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毫無意義可言,繼續堅持只能是加倍地消耗自己的感情,渴望能發生奇蹟的女人,到最後面臨的依舊是數不清的絕望和痛苦。
《無問西東》中,許伯常的冷暴力已經讓劉淑芬感受不到任何來自婚姻中的快樂,從兩人結婚的開始,許伯常就明確地為相處劃分了三八線。
東西分開用,床分開睡,就連許伯常喝水的杯子摔碎了,他寧可用碗喝水,也堅決不用劉淑芬的。
即便被這樣殘忍對待,可劉淑芬還是心存僥倖,她認為只要自己堅持就一定能夠有所好轉,可事實證明並非如此,許伯常對她的態度自始至終都沒有變,他對所有人都笑臉相迎,唯獨推開家門,就會自動換上冷若冰霜的面孔。
劉淑芬絕望了,她哭著說許伯常讓自己覺得她是一個糟糕透頂的人。
人們在付出的同時會期待回報,但是在愛情中,對於一個不愛你的人來說,你所有的堅持和討好不過是無休止地填補一個無底洞。
因為,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你也永遠感動不了一個不愛你的人,那些無法直面「損失」的背後,一定會面臨更大的損失。
例如失去了對愛情的初心,例如對自己陷入了深深的自我否定,這些都是遠比離開的損失程度更大的精神層次的傷害。
已經失去的便是覆水難收,與其糾結一個不再擁有的可能,倒不如放棄眼前錯誤的,去擁抱更加美好的。
在「沉沒成本效應」的影響下,人們往往會做出不正確的判斷,例如在一個錯誤的泥潭裡越陷越深,到最後只能以悲劇收場。
亞科斯教授曾經說過:「人生中90%的不幸,都是因為不甘心,這是很多人不懂得及時止損的原因。」
人如果太過於重視自己已經損失的,那麼他就會陷入一個怪圈,害怕失去,於是投入的更多;投入的更多,失去的也就更多,如此往復,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因此,女人應該把自己的思考點從沉沒成本上撤離,然後以自己作為一個思考的出發點,再以自身利益作為半徑,對事情的一些價值取向做一個合理有效的調整。
在電影《羅馬假日》中有一句經典的臺詞:「為了一些東西而放棄另一邊,雖然遺憾,但遺憾本身或許也能是一種美好。」
因此,對於女人來說,只有放棄錯誤的婚姻才能擁抱正確的愛。
The End -
作者 | 心理諮詢師付東升
戀愛婚姻心理主筆團 | 用心理學分析愛情、婚姻、人生
微信公眾號:戀愛婚姻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