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當婚姻讓你迷茫,男人讓你失望,請牢記「沉沒成本效應」

2020-09-20 心理諮詢師付東升




擁有幸福美好的婚姻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一件事,但是未來是一個未知數,可能當初含情脈脈的人,走著走著就換了一副面孔,變了一種味道。

婚姻一定程度上比戀愛要更加高級一些,後者可能需要新鮮感就能夠維持下去,但前者在此基礎上,還要擁有責任感,而且雙方在婚姻方面投入的成本遠比戀愛時期多得多。

因此,很多人哪怕是心不在一起了,也還是會選擇在有名無實的婚姻中苟延殘喘。

但事實上,並不是堅持就能夠得到改變,更多時候是女人在一段感情中感到了迷茫,卻仍舊選擇視而不見,最後的結果只會是毫無變化,甚至是愈發的嚴重。

因此,當你的婚姻無法帶給你幸福時,女人首先要做的就是需要審時度勢。

牢記沉沒成本效應,把它運用到你的情感生活中

01)、一個電影可以免費觀看五分鐘,繼續觀看需要花錢充會員,人們在觀看以後,覺得這部電影的內容十分無聊,那麼他們會不會選擇繼續觀看?

人們已經為一部電影充了會員,但是看了五分鐘覺得電影劇情毫無邏輯可言,可錢已經花出去了,人們會不會選擇繼續觀看?

通常情況下,第二類人群會選擇繼續觀看,而且花的錢數會和觀看的時長成正比,因為前期已經付出成本,中途放棄就意味著會損失,而人們天生對損失的敏感程度更大一些。

因此,這種已經付出的,並且無可挽回的投入稱作「沉沒成本」,人們對「損失憎惡」的天性,讓他們往往選擇看起來損失最少的事情。

02)、然而,一部電影已經是很無聊的劇情,雖然成本已經付出,但是如果在這件事情上繼續堅持,那麼損失的就會是金錢和時間的疊加。

婚姻中的女人,明知道愛情讓自己迷茫,男人給自己失望,卻還是會選擇繼續堅持下去,就是因為前期投入了成本,後期不捨得放棄,所以才會忍耐。

只是這樣的感情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毫無意義可言,繼續堅持只能是加倍地消耗自己的感情,渴望能發生奇蹟的女人,到最後面臨的依舊是數不清的絕望和痛苦。

無法認清「損失」的代價,是面臨更大的損失

《無問西東》中,許伯常的冷暴力已經讓劉淑芬感受不到任何來自婚姻中的快樂,從兩人結婚的開始,許伯常就明確地為相處劃分了三八線。

東西分開用,床分開睡,就連許伯常喝水的杯子摔碎了,他寧可用碗喝水,也堅決不用劉淑芬的。

即便被這樣殘忍對待,可劉淑芬還是心存僥倖,她認為只要自己堅持就一定能夠有所好轉,可事實證明並非如此,許伯常對她的態度自始至終都沒有變,他對所有人都笑臉相迎,唯獨推開家門,就會自動換上冷若冰霜的面孔。

劉淑芬絕望了,她哭著說許伯常讓自己覺得她是一個糟糕透頂的人。

人們在付出的同時會期待回報,但是在愛情中,對於一個不愛你的人來說,你所有的堅持和討好不過是無休止地填補一個無底洞。

因為,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你也永遠感動不了一個不愛你的人,那些無法直面「損失」的背後,一定會面臨更大的損失。

例如失去了對愛情的初心,例如對自己陷入了深深的自我否定,這些都是遠比離開的損失程度更大的精神層次的傷害。

已經失去的便是覆水難收,與其糾結一個不再擁有的可能,倒不如放棄眼前錯誤的,去擁抱更加美好的。

錯誤的愛情要及時止損,才能擁抱正確的愛

在「沉沒成本效應」的影響下,人們往往會做出不正確的判斷,例如在一個錯誤的泥潭裡越陷越深,到最後只能以悲劇收場。

亞科斯教授曾經說過:「人生中90%的不幸,都是因為不甘心,這是很多人不懂得及時止損的原因。」

人如果太過於重視自己已經損失的,那麼他就會陷入一個怪圈,害怕失去,於是投入的更多;投入的更多,失去的也就更多,如此往復,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因此,女人應該把自己的思考點從沉沒成本上撤離,然後以自己作為一個思考的出發點,再以自身利益作為半徑,對事情的一些價值取向做一個合理有效的調整。

在電影《羅馬假日》中有一句經典的臺詞:「為了一些東西而放棄另一邊,雖然遺憾,但遺憾本身或許也能是一種美好。」

因此,對於女人來說,只有放棄錯誤的婚姻才能擁抱正確的愛。

The End -

作者 | 心理諮詢師付東升

戀愛婚姻心理主筆團 | 用心理學分析愛情、婚姻、人生

微信公眾號:戀愛婚姻心理

相關焦點

  • 當婚姻讓你迷茫,男人讓你失望時,女人請牢記「沉沒成本效應」
    婚姻一定程度上比戀愛要更加高級一些,後者可能需要新鮮感就能夠維持下去,但前者在此基礎上,還要擁有責任感,而且雙方在婚姻方面投入的成本遠比戀愛時期多得多。因此,很多人哪怕是心不在一起了,也還是會選擇在有名無實的婚姻中苟延殘喘。
  • 心理學:你之所以忘不掉前任,是因為「沉沒成本」太高
    這個時候,你就會產生一種對工作失去信心,對自己失去信心的絕望,因為你在這個項目上面投入了太多的成本,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它是你嘔心瀝血努力完成的作品,可最後卻反響平平。失望是肯定的,你更會為自己付出那麼多感到不值,甚至會在心裡質疑自己:「我到底是做這件事的料嗎?」
  • 讓一個男人越愛越深的邏輯:「沉沒成本效應」
    而今天要提到的「沉沒成本效應」,可以說是讓一個男人對自己越愛越深的「秘籍」。所謂沉沒成本效應,原是經濟學上的一個概念,指的是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包括時間、金錢和精力等。根據經濟邏輯的法則,沉沒成本並不應該對決策的制定產生影響。
  • 心理學:如果,你始終沒法放下一個人,建議看看「沉沒成本效應」
    想要徹底放下一個人,可以試一試「沉沒成本效應十分鐘過去了,二十分鐘過去了,影片的內容始終都無法提起你半點興趣,這時你有兩個選擇,一是起身離開,二是繼續觀看。大多數人會選擇二,因為金錢成本已經花出去了,不看就是一種浪費,可這麼做意味著與此同時你還要付出大量的時間成本來完成一件對你而言毫無意義的事情。這就是經濟學中的沉沒成本效應,人們對於既定的事情總是會覺得堅持會降低一定的成本。
  • | 富蘭克林效應與沉沒成本
    其實,這就是富蘭克林效應在作怪:富蘭克林效應:相比那些被你幫助過的人,那些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會更願意再幫你一次。為什麼?你等公交等了十分鐘了,你會繼續等嗎?大概率是會的,而且等的時間越長你繼續等的概率就越大。
  • 離不開的渣男 | 沉沒成本效應是罪魁禍首
    談一場對的戀愛是創造和諧美滿婚姻的前奏,戀愛佔據了如此重要的角色,衍生出戀愛技巧、戀愛心理等分支科學今天良藥君想用戀愛心理學中的1個效應,來跟大家聊一聊為什麼明明被渣男傷害了很久,還是不願意離開。因為,已經離不開了。沉沒成本效應(Sunk Cost Effects),是指為了避免損失帶來的負面情緒而沉溺於過去的付出中,選擇了非理性的行為方式。
  • 即使知道沒有結果,卻依舊一味地付出——沉沒成本效應
    這種現象叫做「沉沒成本效應」。沉沒成本最初是一個經濟學概念,指的是我們為某些事情投入的、已經不可收回的支出,比如時間、金錢、精力等。在心理學中,沉沒成本效應是指一旦投入了時間、金錢和精力之後,會繼續投入的傾向。就像我們剛剛說的,在一段不太好的關係中,即使你清楚地知道了對方不可原諒的錯誤,可你還是會因為過去付出的感情和精力,而捨不得放手。以往付出的越多,就越不捨得。
  • 你知道沉沒成本嗎
    沉沒成本,指的是已經付出且不可回收的成本。在我們做判斷和決策時。儘量不考慮沉沒成本才可以讓我們更加理性的做出最好的決定。舉例一你跟一個漂亮的姑娘一起去看電影。可電影開場30分鐘,你發現這是一部超級爛片,你會選擇離開還是繼續看完?
  • 心理學:「沉沒成本效應」,不能改變的事應儘快清除(深度好文)
    沉沒成本效應——不能改變的事應儘快清除假如你花了1000塊錢參加了一個健身俱樂部,可以在一年內免費使用俱樂部的所有健身器材。但令你沒有想到的是,剛做了三個星期的訓練,你就不幸韌帶拉傷,不得不去醫院治療。
  • 不斷增加男人的「沉沒成本」,你會發現,原來他可以這麼愛你
    實際上去高級餐廳是為了享受美食,但最終人們因為自我付出的價值而強迫自己接受,不僅花了錢,還沒有享受到預期的快樂,這就是沉沒成本。按照沉沒成本會給人帶來的心理決策,在情感中女人懂得不斷增加男人的"沉沒成本",你會發現,原來他可以這麼愛你。
  • 「心理成本」的情感效應:對男人越真心,他越容易不喜歡你
    沉沒成本效應感情上的「心理成本」其實很像心理學上的沉沒成本效應,只不過「沉沒成本」更加強調是已經付出而不可回收的成本。如果人們已經為一件商品或服務投入成本且不可收回,那麼即便這件商品或服務並不能夠那麼「稱心如意」、他也會儘可能地增加使用頻率,而且這種沉沒成本越高、就越是容易被這種「非理性」的決策行為支配。
  • 「沉沒成本」效應告訴我:女人會花男人的錢,更容易徵服他的心
    女人究竟該不該花男人的錢?這一直都是一個飽受爭議的話題,較獨立的女性認為自己能夠養活自己,才能夠活出自我。還有一部分女性則認為,女人一旦和男人確立了親密關係之後,可以去花男人的錢,因為雙方不分你我。物質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雖然我們經常說提錢庸俗,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任何一段關係都離不開以金錢為媒介。
  • 我對你的愛,不僅僅是喜歡!沉沒成本效應打造親子連結:孝子攻略
    然而當你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其中之後,這個工具的性質便發生了改變。它不再是一段沒有感情,沒有靈魂的代碼,而是投入了遊戲者某種精神寄託的圖騰,有一種叫做執念的元素被牢牢地附著其上。這種效應不能簡單的用成癮二字來概括,笑話裡面的媽媽,對於自己打了一千多關的遊戲產生了一種無法輕易捨棄的心理,在心理學上可以把這種狀態叫做沉沒成本效應。
  • 沉沒成本(協和效應)——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消費心理學)
    【概念】人們在決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僅是看這件事情未來對他是不是有好處,同時也會注意自己是不是在過去,已經在這件事情上面有過投入,這是一種非常有趣而頑固的非理性的心理,我們稱之為叫做沉沒成本,也叫做協和效應
  • 婚姻中的沉沒成本和機會成本,決定女人的出路
    在婚姻的範疇裡,「沉沒成本」最直接的表述就是:你在這場感情與利益的交易之中,投入的感情、金錢、精力、時間,都是你無可回收的支出、都是你無法挽回的「沉沒成本」。這些沉沒成本,影響你在面臨重大問題的時候做出的決策:沉沒成本越大,你越瞻前顧後、割捨不下,你承受的痛苦也就越大。
  • 3個方法幫你避開沉沒成本,讓你在成功的路上少走彎路
    這些經歷都可以有一個詞來解釋——沉沒成本。如果能夠把這些浪費的資源用來提升自己,那麼現在的你一定會更優秀。這篇文章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如何避免這些現象的發生,做出更理性的選擇。用在生活中就是那些已經發生且無法收回的支出,如已經付出的時間、精力、金錢等都屬於沉沒成本。舉例,我們看了一個爛片,那麼我們的沉沒成本就是買電影票的錢、看電影的時間和精力,以及這段時間內可能得到的其他東西。
  • 沉溺於「沉沒成本」的漩渦,我為什麼勸你「忽視過去」
    因此我參考了一些心理學和經濟學方面的資料。但是這樣反而形成了惡性循環,糾纏於沉沒成本不能自拔。糾纏於沉沒成本這一現象也稱為"協和效應",它的來源故事是英國法國政府繼續為協和式飛機提供基金的事,而當時已經很顯然這種飛機沒有任何經濟利益可言。
  • 思維的誤區:從「沉沒成本謬誤」到「損失厭惡情節」
    那麼你已經花掉的錢就屬於「沉沒成本」。★啥是「沉沒成本謬誤」?  因為協和客機的例子太有名了,所以「沉沒成本謬誤」有時候也稱為「協和效應」。根本原因在於,很多人不願意看到這2萬元白花了——「沉沒成本」誤導了你的決策。
  • 一個高情商女人,分享了沉沒成本效應
    本文是《女性課堂:婚姻心理學》專欄,通過專欄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的婚姻情感知識,解決婚姻和情感發展中遇到的困擾。通過案例的剖析、婚姻心理學知識的分享,讓我們女人更懂男人的心理和婚姻的真諦。從底層上改變思維模式,從而為走向幸福的婚姻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 沉沒成本效應:每個人終其一生的斷舍離
    我們把這些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沒成本」 - Sunk Cost。在經濟學和商業決策制度過程中會用到「沉沒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經付出且不可回收的成本。「沉沒成本」常用來和可變成本作比較,可變成本可以被改變,而沉沒成本則不能被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