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調教出一個好丈夫?一個高情商女人,分享了沉沒成本效應

2021-01-15 說愛

本文是《女性課堂:婚姻心理學》專欄,通過專欄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的婚姻情感知識,解決婚姻和情感發展中遇到的困擾。通過案例的剖析、婚姻心理學知識的分享,讓我們女人更懂男人的心理和婚姻的真諦。從底層上改變思維模式,從而為走向幸福的婚姻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專欄講師:說愛,1000+婚姻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

很多已婚的女性讀者都在抱怨自己的老公的不足,例如下班回家只知道吃飯,吃完飯就睡覺,家務、教育孩子一下都不碰,仿佛這個家對他來說就是一個快捷酒店。

記得我一個已經結婚的本家姐姐在和我聊天的時候這樣說過,她說結婚後的男人其實就是一張白紙,關鍵在於你怎麼調教他。

你若把他調教好了,那麼他就是一個負責人的居家好男人;若你沒有把他調教好,那麼他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懶鬼。

在婚姻之中,所有的感情都將踏上一個新的起點,於你而言,你是第一次做妻子。

於他而言,他是第一次做丈夫,所以,犯一些錯誤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關鍵在於你會怎麼處理。

處理得好了,那便皆大歡喜;處理得不好,自然就是矛盾滋生。

怎樣才能「調教」出一個好丈夫?

01)、就拿上文提到的本家姐姐來舉例吧,她和丈夫是通過相親認識的,所以對於一些性格品行什麼的都不是太過了解。

直到結婚之後才發現丈夫原來是一個不會做家務的人,而且獨生子的他,腦子裡也沒有做家務的概念,這對於婚姻來說是一個比較棘手的難題。

但是姐姐並沒有選擇妥協,丈夫不會做飯,那行,她來做,但是丈夫若想吃飯就必須洗碗,否則就一口都別想吃。

丈夫當然不滿意,於是一氣之下回了婆婆家,姐姐也不在意,但是時間長了,兒子結婚了還老是往父母家跑,這穿出去是會讓街坊領居說閒話的。

於是,過了一段時間,丈夫自己就灰溜溜地回來了,每天吃完飯洗碗,雖然笨拙,但好在有起色。

第一回合,姐姐完勝。

02)、接下來就是陪葬他做家務,自己的衣服必須自己洗,不然就穿著髒衣服去上班,不會洗姐姐就在旁邊教,衣服洗串色了也不怕,只要動手就行。

當然,姐姐也會在丈夫做家務有起色的時候給予一定的鼓勵,這樣丈夫內心對於做家務這件事就沒那麼抗拒了,反而幹勁十足。

慢慢地,家裡的家務活丈夫都會有參與,周末休息的時候,夫妻兩個還會給家裡來一個大掃除,而丈夫也成為了別人眼中顧家的好男人。

好男人並不是一生下來就擁有各種美好的品質的,而是在婚姻中慢慢地培養,有意識地給他灌輸家庭責任,並為此付出行動。

如此這般,女人才會在婚姻中「調教」出一個好男人。

「調教」的關鍵所在:沉沒成本效應

當你花了錢但是看到一半卻發現這並不是一部好看的電影時,你會忍著內心的不悅來看完這場電影,因為你已經付出了成本,中途離場對於你來說就是無形中加大了損失。

相關焦點

  • 讓一個男人越愛越深的邏輯:「沉沒成本效應」
    是的,愛永遠是一個女人最好的美容藥。可現實中,囿於自身的局限和際遇的不幸,並不是每一個女人都能被愛得完整而長久。而今天要提到的「沉沒成本效應」,可以說是讓一個男人對自己越愛越深的「秘籍」。所謂沉沒成本效應,原是經濟學上的一個概念,指的是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包括時間、金錢和精力等。根據經濟邏輯的法則,沉沒成本並不應該對決策的制定產生影響。
  • 沉沒成本:一個嚴重影響我們生活質量的成本
    買了張電影票,看到一半發現竟然是部爛片,但又捨不得中途離場,硬著頭皮看完;和情侶談戀愛,發現對方不是自己想要的那個人,但是因為談了很多年,又捨不得放下;碰見難搞的客戶,已經使出渾身解數還是無法談成,但已經為之付出了很多錢力物力,繼續軟磨硬泡……問你一個問題:結果怎麼樣?
  • 即使知道沒有結果,卻依舊一味地付出——沉沒成本效應
    這種現象叫做「沉沒成本效應」。沉沒成本最初是一個經濟學概念,指的是我們為某些事情投入的、已經不可收回的支出,比如時間、金錢、精力等。在心理學中,沉沒成本效應是指一旦投入了時間、金錢和精力之後,會繼續投入的傾向。就像我們剛剛說的,在一段不太好的關係中,即使你清楚地知道了對方不可原諒的錯誤,可你還是會因為過去付出的感情和精力,而捨不得放手。以往付出的越多,就越不捨得。
  • 沉沒成本效應:徵服一個男人的技巧,就是引導他學會「付出」
    愛情中的沉沒成本沉沒成本其實是個經濟學名詞,是指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沒成本」。如果把愛情也當做是一種經濟活動的話,當一個男人對你付出了足夠的時間、精力、金錢時,就是增加了對你的沉沒成本。當我們把成本增加到足夠高時,就像你花重金買回來的價值連城的收藏品和你在路邊花了二十塊錢買的小玩意的價值不同那樣,在一個男人對你付出足夠多時,就會相應的對你更加珍惜。
  • 沉沒成本效應:每個人終其一生的斷舍離
    這個時候分手很虧,所以這就是「沉沒成本」的代價。根據經濟學邏輯的法則,「沉沒成本」與制定決策應是不相關的。但是在人們的投資活動、生產經營和日常生活中,廣泛存在著一種決策時顧及「沉沒成本」的非理性現象:為了避免損失帶來的負面情緒而沉溺於過去的付出中,選擇了非理性的行為方式,這就是「沉沒成本」效應。
  • 如若,你一直放不下一個人,不妨試試「沉沒成本效應」
    任由自己沉溺過去的戀情,在一個已經不可能的人身上注入相思和深情,其實真的是無濟於事,當你不斷強化思念著的心,你會一直深陷泥潭,很難走出來。人真的不可以沉溺在過去,而是要學會活在當下,才能夠展望未來。沉沒成本效應。」
  • 「沉沒成本」效應告訴我:女人會花男人的錢,更容易徵服他的心
    女人究竟該不該花男人的錢?這一直都是一個飽受爭議的話題,較獨立的女性認為自己能夠養活自己,才能夠活出自我。還有一部分女性則認為,女人一旦和男人確立了親密關係之後,可以去花男人的錢,因為雙方不分你我。物質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雖然我們經常說提錢庸俗,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任何一段關係都離不開以金錢為媒介。
  • 「我可能不會結婚了」:一個90後女孩講出了婚姻背後的沉沒成本
    表妹的一句「我可能不會選擇結婚」,看似是「無理取鬧」,但她的理由卻講出了婚姻背後的沉沒成本。1)什麼是「沉沒成本」?當我們在選擇做某一件事時,畢竟會付出成本,比如時間、精力、金錢等,而付出的這些成本很可能會「打水漂」,這就叫做沉沒成本。
  • 離不開的渣男 | 沉沒成本效應是罪魁禍首
    談一場對的戀愛是創造和諧美滿婚姻的前奏,戀愛佔據了如此重要的角色,衍生出戀愛技巧、戀愛心理等分支科學今天良藥君想用戀愛心理學中的1個效應,來跟大家聊一聊為什麼明明被渣男傷害了很久,還是不願意離開。因為,已經離不開了。沉沒成本效應(Sunk Cost Effects),是指為了避免損失帶來的負面情緒而沉溺於過去的付出中,選擇了非理性的行為方式。
  • 真正拖垮一個人的,是「沉沒成本」
    經濟學上有個專業用詞——「沉沒成本」。指的是那些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沒成本」。沉沒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們的行為方式與決策。雖然是金融學中的一個名詞,但它卻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 | 富蘭克林效應與沉沒成本
    阿明欣喜若狂:這不就是趁虛而入的好機會嘛然而,在陪女神喝了三天酒,聽她絮絮叨叨了三天前男友後,古怪見到的卻是垂頭喪氣的阿明——女神再次拒絕了他並表示自己還沒有走出來。之後的阿明更是被女神和前男友複合的朋友圈深深的打擊了。他百思不得其解,都說感情最怕趁虛而入,為什麼他這把鋤頭還把裂開的牆角補上了?
  • 心理學:如果,你始終沒法放下一個人,建議看看「沉沒成本效應」
    這樣的狀態不好,它會讓我們無法從過去走出來,也無法整裝待發去迎接一段新的戀情,一直在一個泥潭裡循環往復著,久而久之便失去了最初那顆追尋愛情的心。誠然,我們沒辦法真的忘記一個人,但是我們可以試著去放下,有時候,拿得起,放得下未嘗不是一個很好的解脫。
  • 當婚姻讓你迷茫,男人讓你失望時,女人請牢記「沉沒成本效應」
    牢記沉沒成本效應,把它運用到你的情感生活中01)、一個電影可以免費觀看五分鐘,繼續觀看需要花錢充會員,人們在觀看以後,覺得這部電影的內容十分無聊,那麼他們會不會選擇繼續觀看?通常情況下,第二類人群會選擇繼續觀看,而且花的錢數會和觀看的時長成正比,因為前期已經付出成本,中途放棄就意味著會損失,而人們天生對損失的敏感程度更大一些。因此,這種已經付出的,並且無可挽回的投入稱作「沉沒成本」,人們對「損失憎惡」的天性,讓他們往往選擇看起來損失最少的事情。
  • 心理學:當婚姻讓你迷茫,男人讓你失望,請牢記「沉沒成本效應」
    牢記沉沒成本效應因此,這種已經付出的,並且無可挽回的投入稱作「沉沒成本」,人們對「損失憎惡」的天性,讓他們往往選擇看起來損失最少的事情。在「沉沒成本效應」的影響下,人們往往會做出不正確的判斷,例如在一個錯誤的泥潭裡越陷越深,到最後只能以悲劇收場。
  • 沉沒成本效應打造親子連結:孝子攻略
    這當然是一個笑話,但是笑話裡面倒是透露出一些心理層面的信息。消消樂這麼一個小遊戲,在絕大多數人的眼裡,只是一個消遣時間的工具。然而當你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其中之後,這個工具的性質便發生了改變。它不再是一段沒有感情,沒有靈魂的代碼,而是投入了遊戲者某種精神寄託的圖騰,有一種叫做執念的元素被牢牢地附著其上。
  • 婚姻中的沉沒成本和機會成本,決定女人的出路
    正因為在被破壞的婚姻中,有太多憋屈的原配、天道好輪迴又聲張太少,所以觀眾們才把現實中積攢的憤怒,全都發洩在一個電視劇中虛擬的「綠茶小三」形象上。只是你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這就是人性的弔詭——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 你知道沉沒成本嗎
    這是經濟學當中一個非常典型的概念。沉沒成本,指的是已經付出且不可回收的成本。在我們做判斷和決策時。儘量不考慮沉沒成本才可以讓我們更加理性的做出最好的決定。舉例一你跟一個漂亮的姑娘一起去看電影。在這個例子當中,買電影票的160塊錢,就是所謂的沉沒成本,因為它們已經付出且不可回收。所以當我們考慮是否要離開時,不應該將沉沒成本包含在內。你只需要去思考在接下來的一個半小時內,是把電影看完得到的收益高?還是把這一個半小時用來與姑娘花前月下收益高?如果你的答案明顯是後者。那你自然應該選擇離開,而不是留下來。
  • 心理學:「沉沒成本效應」,不能改變的事應儘快清除(深度好文)
    沉沒成本效應——不能改變的事應儘快清除假如你花了1000塊錢參加了一個健身俱樂部,可以在一年內免費使用俱樂部的所有健身器材。但令你沒有想到的是,剛做了三個星期的訓練,你就不幸韌帶拉傷,不得不去醫院治療。
  • 撩一個男人的好策略:登門檻效應
    愛情向來都是需要運用一些心理學的技巧,然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如此,才能夠讓自己在愛情中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沒有一個正確的指引,女人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將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而繼續答應對方提出來的、程度逐漸升高的要求,由此,一件原本很棘手的事情,就在這樣一個大事化小的過程中完成了。而這就是心理學中的登門檻效應,也稱為「得寸進尺」效應,在兩性關係中,女人對男人提出的要求如果遭到了拒絕,大可不必惱羞成怒或者是垂頭喪氣。你可以利用登門檻效應,將這個要求逐漸細化,分批完成,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就實現了男人對你的付出。
  • 人生最昂貴的代價——沉沒成本
    人們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栽在沉沒成本上,為了過去的付出和錯誤,跟現在的自己較勁,非理性的做出更多不理性的決策。為何我們明知道吃虧,還是無法停下非理性腳步,任由過去的錯誤繼續懲罰現在以及未來的自己?沉沒成本考驗的是內心深處的恐懼和自尊。我們都害怕否定自己,證明自己是錯誤的,在面對質疑時,我們大腦會進行本能的自我防禦,將其識別成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