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女性課堂:婚姻心理學》專欄,通過專欄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的婚姻情感知識,解決婚姻和情感發展中遇到的困擾。通過案例的剖析、婚姻心理學知識的分享,讓我們女人更懂男人的心理和婚姻的真諦。從底層上改變思維模式,從而為走向幸福的婚姻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專欄講師:說愛,1000+婚姻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
很多已婚的女性讀者都在抱怨自己的老公的不足,例如下班回家只知道吃飯,吃完飯就睡覺,家務、教育孩子一下都不碰,仿佛這個家對他來說就是一個快捷酒店。
記得我一個已經結婚的本家姐姐在和我聊天的時候這樣說過,她說結婚後的男人其實就是一張白紙,關鍵在於你怎麼調教他。
你若把他調教好了,那麼他就是一個負責人的居家好男人;若你沒有把他調教好,那麼他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懶鬼。
在婚姻之中,所有的感情都將踏上一個新的起點,於你而言,你是第一次做妻子。
於他而言,他是第一次做丈夫,所以,犯一些錯誤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關鍵在於你會怎麼處理。
處理得好了,那便皆大歡喜;處理得不好,自然就是矛盾滋生。
怎樣才能「調教」出一個好丈夫?
01)、就拿上文提到的本家姐姐來舉例吧,她和丈夫是通過相親認識的,所以對於一些性格品行什麼的都不是太過了解。
直到結婚之後才發現丈夫原來是一個不會做家務的人,而且獨生子的他,腦子裡也沒有做家務的概念,這對於婚姻來說是一個比較棘手的難題。
但是姐姐並沒有選擇妥協,丈夫不會做飯,那行,她來做,但是丈夫若想吃飯就必須洗碗,否則就一口都別想吃。
丈夫當然不滿意,於是一氣之下回了婆婆家,姐姐也不在意,但是時間長了,兒子結婚了還老是往父母家跑,這穿出去是會讓街坊領居說閒話的。
於是,過了一段時間,丈夫自己就灰溜溜地回來了,每天吃完飯洗碗,雖然笨拙,但好在有起色。
第一回合,姐姐完勝。
02)、接下來就是陪葬他做家務,自己的衣服必須自己洗,不然就穿著髒衣服去上班,不會洗姐姐就在旁邊教,衣服洗串色了也不怕,只要動手就行。
當然,姐姐也會在丈夫做家務有起色的時候給予一定的鼓勵,這樣丈夫內心對於做家務這件事就沒那麼抗拒了,反而幹勁十足。
慢慢地,家裡的家務活丈夫都會有參與,周末休息的時候,夫妻兩個還會給家裡來一個大掃除,而丈夫也成為了別人眼中顧家的好男人。
好男人並不是一生下來就擁有各種美好的品質的,而是在婚姻中慢慢地培養,有意識地給他灌輸家庭責任,並為此付出行動。
如此這般,女人才會在婚姻中「調教」出一個好男人。
「調教」的關鍵所在:沉沒成本效應
當你花了錢但是看到一半卻發現這並不是一部好看的電影時,你會忍著內心的不悅來看完這場電影,因為你已經付出了成本,中途離場對於你來說就是無形中加大了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