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年滿60歲後,為何還要四處打工?3個過來人道出了心酸

2020-09-03 小籠包RR

導語:

60歲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一旦年滿60歲,就代表你真正進入了老年階段。所謂「安享晚年」,指的是年過60歲以後,就該適時告別工作,頤養天年了。

然而現實並非如此,目前在農村,暫時還沒有什麼工作年齡和養老年齡,很多老人過了60歲之後,要麼繼續在家種田,要麼依然奔波在四處打工的路上。

或許有人想不明白,這麼大年紀了,為啥還要這麼「拼命」,幹嘛不在家安心養老?下面,3個過來人說出了現實的心酸!

01、王大叔,趁著身體健康,多攢點養老錢

王大叔今年64歲,年前他實在受不了空閒,於是選擇幫人家守果園去了,一個月包吃包住4000元。

前幾年,王大叔的子女們都已娶妻成婚,他的任務算是完成了,今年他88歲的高齡母親也去世了,這下,王大叔真的是沒什麼牽掛了。

他說,我平時不打牌,不抽菸,就偶爾喝點白酒而已,生活中也沒有什麼興趣愛好,在農村忙活了一輩子,突然要我閒下來,實在太習慣了。

與其這麼早吃」閒飯「,還不如趁自己能走能動,再找點事做,多給自己和老伴攢點養老錢。雖說現在政府會補貼養老金,但真有個什麼事時,那點錢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去果園工作一個月後,王大叔就被曬得黝黑黝黑的,但精神卻很好。

他說,我現在每天種種菜,養養雞,喂喂魚,日子過得很舒心。不怕你們笑話,我就是個勞累命,寧願辛苦點,也不願太閒,我一閒下來,就犯困、打瞌睡,全身都不舒服,但只要有事給我做,我立馬就精神了,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也不打哈欠了……王大叔說完哈哈大笑起來。

其實,如今60來歲的年紀,在農村真的不算太老,而且現在人們的平均壽命也越來越長了,只要老人身體健康,出去找點事做,反而挺好的。

忙碌了大半輩子,突然清閒下來,很多人一時都無法習慣的。況且讓老人什麼都不做,這在另一方面,也就是在否定老人的人生價值,這對他們來說,是莫大的打擊。

因此,讓老人找點事做,重新接觸社會和人群,也能緩解他們的孤獨感和提升他們的自信心。

02、張阿姨在家閒著難受,用工作打發時間

60歲的張阿姨曾是鎮上的中學老師,退休後,每月差不多有3000元的工資,按理來說,就算天天在家待著,日子應該也可以過得不錯。

可退休後,張阿姨每天無所事事,吃飽了就睡,醒了就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無聊至極,簡直比上班還難受。

以前上班忙碌的時候,張阿姨特別羨慕別人悠閒的時光,可等自己真的閒下來,才發現「忙碌解百病」。

不久後,張阿姨果斷在超市找了份保潔的工作,每天上班8小時,工資2000元。面對張阿姨的舉動,身旁的親戚同事特別不理解,「堂堂人民教師,居然去給人家打掃廁所,丟不丟人啊」?

張阿姨毫不在意別人的看法,「掃廁所怎麼啦?人生下來,沒有誰比誰高貴?那些比我們成功,或是沒我們出色的人,其實大家都一樣,在這個社會辛苦地生活,誰都值得被尊重。不管什麼工作,都需要人去做,在工作面前,人人平等,只要無愧於心,每個人都是高貴聖潔的。」

隨後,她給我們算了一筆帳:現在每個月的工資夠她平時花銷,那麼退休工資就都可以存起來,一個月3000塊,一年就是3萬6,10年也就是36萬。不過如今的物價這麼貴,多存點錢才有安全感。

張阿姨的老伴去世得早,獨生女兒也早在北京安家立業了,這些年,張阿姨都是獨自一人生活。

她說,到了我這個年紀,也不求什麼了,唯一的心願就是趁自己身體硬朗時,多存點錢,萬一以後有個三病兩痛的時候,都是需要花錢的,等自己實在不能動了,就搬去養老院。女兒雖孝順貼心,但她也有自己的家了,可不能再給女兒添麻煩。

03、李大媽,兒子不爭氣,賺錢補貼他們

李大媽今年62歲,育有一兒一女,老伴前幾年因病去世了,當時留下一大堆的爛攤子給她,幸好女兒懂事,替她分擔了不少。

本以為日子就這麼平靜地過下去,沒想到,這一切都被不爭氣的兒子打破了。

原來,李大媽兒子從小就不務正業,讀書的時候就經常逃課,好不容易混個高中畢業,李大媽就想讓他找份正經工作做,可他不是嫌辛苦,就是嫌工資低。

後來,他和朋友合夥做生意,欠了一屁股債。這把李大媽氣得夠嗆,但又能怎麼辦?欠錢還債,天經地義,李大媽只好拿出所有的積蓄幫他還清欠款。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兒子之後總算收心了,也找了一份工作,李大媽也趁機給他娶了媳婦。

但夫妻兩人工資都不高,加起來最多也就5000塊左右。隨著孩子的呱呱墜地,這下,家裡經濟更加拮据了。

李大媽再也待不住了,只好重新出來找工作補貼家用。可她畢竟年過60歲了,許多用人單位都不敢要她,無奈之下,她只好去掃大街,一個月2500,不休息加班還能多拿點工資。

李大媽說,趁自己還能動,能幫一點是一點,誰讓他是自己生的呢?

她只希望兒子能找一份更好的工作來養家餬口,這樣就算自己今後老了,不能動了,他也能承擔起為人夫,為人父的責任,也就能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的。

為什麼農村老人年滿60歲,不願在家安享晚年,反而還要外出四處打工?個人覺得應該是以下3個原因:

1、老人閒不住,有事可做才不至於被人嫌棄:

如今年滿60歲的老人,基本都出生於50年,60年代。他們大多都吃過苦,受過難,挨過餓……總而言之,他們稱得上是最能吃苦耐勞的一代人。

他們辛苦了大半輩子,突然要他們閒下來,什麼都不做,這會讓他們覺得自己不中用了,開始吃閒飯了,自己沒有價值和意義了。

假如碰到一些不孝順的兒子和多嘴的媳婦,可想而知,他們活得多難過,與其天天看人臉色,還不如出去打工賺錢養活自己,來得輕鬆自在。

2、養老金不夠用,還得自己攢夠棺材本:

雖說近年來,農村年滿60歲的老人可以領取養老金了,一年1300元,除了固定要交的醫保250,還剩1050元可以拿到手,平攤下來也就80幾塊錢一個月。如今物價上漲,這些點又夠做什麼呢?

記得有一次,我在網上看到一則問題:假如農村每個年滿60歲的老人每月發3000退休金,可好?

我當時就問了身邊的爸爸。爸爸說,當然好了,有這麼多錢,誰還考慮外出打工,在家待著多好!別說3000塊,就是一個月1500,我們都滿足了。

可惜沒有如果,人一旦進入60歲,身體機能開始減弱,慢慢就開始出現各種毛病,養老金自然不夠花,但也不好意思一直問孩子要錢,所以只能趁自己還能動,多攢一點棺材本,以備不時之需。

3、子女壓力大,想減輕孩子的負擔:

先不說別的,就一個彩禮,無形之間可以壓垮多少家庭?很多老人,辛辛苦苦攢一輩子錢,可能還不夠兒子娶老婆?

再說,兒子結婚後,還得買房,買車,生孩子等,這些都是需要錢的,而且還不止一點點錢。

都說中國的父母是世上最好的父母,他們是不可能眼睜睜看著孩子受累,於是乎,老人們都會趁著自己沒那麼老時,趕緊去賺錢,能幫孩子一點是一點。

結語:

說到底,農村年滿60歲老人外出打工,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可以,誰不願意好好在家安心養老,誰都知道家是最溫暖的地方。

再說,60歲也是人生的一道坎,就算老人身體再硬朗,也不得不服老,不管老人們出於什麼目的,都希望在工作上量力而行,千萬不要勉強自己。

最後,為人子女們,我們也要換位思考,多體諒為人父母的不易,如果有能力,也要拼盡全力讓他們過上安穩的晚年生活。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過了60歲後,為何還要外出打工?3個老人說出心裡的苦
    導語人過60歲之後,基本上都看透了一切,也是時候該享受晚年生活了,可是在農村,有很多60歲的老人,退休後,還要繼續工作,繼續要打工賺錢。可能,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麼都60多歲,還要這麼辛苦呢?為何不好好享受晚年生活?下面這三個農村老人做出了心裡的苦。
  • 老人60歲後,為什麼還要漂泊著四處打工?
    有句話說得好「活到老學到老」,但是有的老人不但學到老,而且還身體力行的幹活到老。身邊就有一部分老年人,雖然他們已經過了六十歲,但是他們依舊活躍在勞動者的行列中。姨夫就是其中的一員,他退休後就去北京做保安了,雖然工資也就不到五千元,但是加上退休金也快一萬左右了,這在老人裡面算收入比較多的了。
  • 老人60歲後仍然外出工作,到底是何原因?3個過來人說出心裡話
    而所謂「老有所依,安享晚年」,指的也就是年過60歲後,就應該告別繁勞的工作,放慢腳步,在以後的時間裡得以安度晚年。但是現實與理想總是大相逕庭,特別是在如今的農村,有太多老人過了60歲之後,要麼繼續在家種田,要麼依然奔波在四處打工的路上。
  • 年過50歲的女人,為什麼還渴望找老伴?3個過來人道出現實的心酸
    可換作是年過50的女人,想要再找個老伴,卻不是那麼容易的事01、李阿姨,55歲,追求幸福不分任何年齡李阿姨35歲那年,丈夫因一場意外去世了,當時,李阿姨不是沒想過再婚,礙於農村的封建思想,害怕孩子會受到旁人的冷眼相待,所以最後硬是選擇了單身。雖說女兒懂事、貼心,但一個單身女人,要養大兩個孩子,終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儘管如此,李阿姨還是苦苦熬了過來。如今兩個女兒都已長大成人,也前後結婚生子了,李阿姨的任務總算完成了。
  • 65歲老人自述:辛苦養大子女,老了還要四處打工,晚年該怎麼過?
    自述者:陳春香,65歲,同老伴打工10年我叫陳春香,今年65歲。年輕時,跟老伴靠著一畝三分地,含辛茹苦養大一雙子女,如今孩子大了,成家立業了,本該安享晚年的我們,卻依然停留在四處打工的路上。不是我們不怕辛苦,也不是我們不想停下來,而是時代逼著我們繼續向前。
  • 女人過了60歲,為什麼還要找老伴,3個老人說出答案
    特別是年過60歲的女人,想再找個相互理解、知心的老頭,很難,那麼,她們為什麼還要找老伴呢?我跟他們說:「我找老伴就是為了找個知心人,能陪我聊聊天,解解悶,總是一個人在家,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這樣下去,非把我憋出毛病不可。」
  • 農村爺爺的報紙:農村50多歲的老人,三樣「不得已」的事,怪誰呢
    農村的爺爺是個慈祥又有點冷漠的老人,不像奶奶那樣的和藹,多少帶著點屬於農村老人的的歲月痕跡。或許正是這樣的性格,才吸引到奶奶的吧。一個嚴肅,一個平和,倒也相處好好的一輩子了。想來也怪,從那個時候走過來的農村人,反而比現在的年輕人知足常樂,也知道怎麼疼人。
  • 為什麼有些農村人臨近60歲,還在打工?
    我二舅今年60好幾,是個倔脾氣。他認定的事情,做下的決定,十頭牛都拉不回來。這一點遺傳了我的外公,所以兩人很不對付,晚年直到我外公過世,父子關係依舊很糟。因為從小做的榜樣不好,所以同樣的情況,複製在了二舅和我的表哥們身上。過年的時候基本都要吵架,兒子不聽老子的,老子也不願意服軟,前幾年分家的事兒鬧得很兇。
  • 為什麼有的老人退休後,還要出去打工賺錢?4位老人說出了答案
    導語今天為大家探討的是,為什麼有的老人退休後,還要出去外面打工賺錢呢?一起來聽聽4個老人的答案。我今年60歲,我是一個農民工,退休一年了,但是退休後,我並沒有閒下來,而是為了生活,不得已繼續找工作賺錢,我的退休金才2500塊,根本就不夠用,而且現在什麼都貴,豬肉都幾十塊錢一斤,每天還要吃飯,每個月還要交水電費,還有電梯費。
  • 夫妻在外打工10年:孩子留給60歲老人,還嫌老人沒教育好孩子
    1 小宋夫妻二人自2009年結婚後先後生下一兒一女,迫於生活的壓力,生活在農村的小倆口就決定外出打工賺錢。他們商量好後,將剛上1年級的兒子與剛滿1歲半的女兒交給家裡老人帶,小倆口外出打工走了。村裡大多數年輕人都是丈夫外出打工,妻子留守在家裡照顧孩子,順便在家附近找工作,但是小倆口執意要走,老媽也沒說啥,畢竟趁著年輕能幫孩子就多幫孩子點。
  • 過來人道出了實情
    3位過來人道出了實情。因為爸爸去世比較早,這些年來都是跟媽媽相依為命的,而之所以自己能夠上完大學這都得靠媽媽這些年不斷地打拼。說到這裡,小麗還是很愧疚的,因為這些年很少回來看自己的媽媽。可是媽媽在的時候,自己的心裡還是有一定的安全感的,畢竟回老家還算有根。
  • 同是花甲之年的老人,有人把生活過成了詩,有人卻把日子過成了夢
    按理,老人可以輕鬆一下了。可現實卻讓他們輕鬆不起來:兒子媳婦想多掙點錢,早日把帳還上。兩人結婚沒多久,便外出打工了。一晃七八年過去了,大孫女已經6歲多、小孫子也快3歲了。表叔他們還種了幾畝地,平時還要抽時間去地裡打理莊稼、收拾菜園子,那可是他倆主要的經濟來源。
  • 不帶孫子就要給錢,3位60歲婆婆的心酸,老人真是太苦太難了
    前者是青年男女在家不去工作,花著父母的積蓄,還心安理得;後者是讓父母幫忙免費帶孩子,在帶孩子的過程中,還要老人給他們家裡補貼,如果父母不幫他們帶,年輕人就要老人出錢找保姆。並且口出惡言,不給錢就不給他們養老。
  • 在外打工的農村女人,為何離婚越來越多?3個農村婦女說出心裡話
    ,不像農村,買個菜都要開半個鐘的車去鎮上買,實在太麻煩了,甚至有的女人後悔嫁到農村,和自己的老公離婚,留在城裡過好日子。6歲的兒子,就在前段時間,我和老公結束了8年的婚姻。我工作了幾年後,我老公一點都沒改變,什麼都不做,只想玩,而且見我去工作後,他越來越愛賭了。每次發完工資,我要買奶粉,還要幫他還債,工資根本就不夠養活一家人,說實話,這種日子真的好苦,每個月賺的錢自己都沒得用,就給他還債了,過著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才是個頭?
  • 為何年過60的單身女人還渴望找老伴?是因為這3個原因
    過來人告訴你,年過60的單身女人,還渴望找老伴,是因為這3個原因。對年過60歲女人的子女來講,不僅要上班掙錢,還要上照顧年過60歲的父母,和教育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因此毋庸置疑,年過60歲女人的子女是沒有多少時間,可以陪她們。所以對於年過60歲的單身女人來講,無論子女們多孝順,多疼愛,自己內心中大部分的時間裡,還是孤獨空餘的。這個時候,年過60歲的女人,就有了渴望找一個老伴的想法。
  • 為什麼老人7000退休金還要打工掙錢?老人4個原因,讓人心酸
    雖然話是這樣說的,但是有的時候,我們有些老人明明有退休金,而且退休金還不是很低,可是他們依然會在退休後,就去出門打工掙錢,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他有3個子女,他年輕的時候在事業單位上班,他現在每個月的退休金有7000多塊錢,按理說,以曹大爺目前的這種情況,他就應該在家頤養天年才對。
  • 為何很多獨生子女結婚後,過得比多子女家庭幸福?過來人道出實情
    然而,現實中不難發現,很多獨生子女成家後,反而過得比多子女家庭幸福,這是為什麼呢?3個子女,養老卻難有保障劉大媽60多歲了,她當年正值壯年的時候,國家還沒有實行計劃生育,很多家庭都是生了好幾個孩子,她也不例外,生了3個子女。劉大媽夫妻倆是這麼想的:自家經濟水平還算可以,養活3個孩子足夠。
  • 「為什麼有些人退休後,還要出門打工?」三個老人說了心裡話
    下面我們來聽聽三個老人的心裡話,看看他們為什麼退休後,還要出門打工。冉姐,58歲我是在50歲那年退休的,每個月的退休金不多,只有兩千多,我老伴還沒退休,但工資不高,每個月也就不到五千,如果單單是我和老伴兩個人用的話,那當然是綽綽有餘,問題是我們還有一個兒子。
  • 年過60的老人,為何還想找女人?三位男人說大實話
    年過60的老人,為何還想找女人?三位男人時候大實話很多夫妻一旦過了40歲,就沒有了夫妻生活,但有的男人已經達到了60高齡還在堅持找女人,擋都擋不住,說什麼都要找,這是為何呢?來看看這三位年過60的男人怎麼說的。
  • 75歲再婚,是什麼感覺?3個老人講了大實話
    再婚,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有人恐懼再婚,認為半路夫妻如防賊。有人喜愛再婚,認為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每家的處境不同,每人的處事風格不同。就如寓言「小馬過河」一樣,各種動物對河深的感知都是不同的,只有親身經歷,才能徹底了解。1.諸先生,75歲諸先生是城市退休工人,女兒遠嫁外省,幾年才回家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