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讀者在後臺留言,問我:
怎麼才能追到她呢?
他是不是真心喜歡我呢?
怎麼才能讓他一直喜歡我呢?
說實話,看到這三個問題,我真的有很多話想說,不可否認,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渴望一份真摯的感情。
然而愛情,卻是這個世界上最難的難題,如果不懂得愛情的底層邏輯,不知道在特定的情況下該怎麼做,那麼無論你談多少次戀愛,或者遇到一個多麼喜歡的人,最後還是有可能被打回原形,以至於難以收穫想要的幸福。
在尋找愛情的路上,有些人其實很努力,但最後還是不幸福,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方法不當。
可能有些人不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應用的經典心理學效應,其實在戀愛時也同樣適用。
如果我們可以正確的認識、了解、掌握並應用這些效應,那麼,在戀愛這件事情上,想要對方持續對你著迷,將會大有裨益。
今天,主要介紹與約會、戀愛有關的五大經典心理學效應,希望對大家有一些啟發和幫助:
第一印象效應也叫做首次效應,指的是兩個人第一次見面時,形成的第一印象對以後交往關係的影響。
人都是視覺動物,第一次見面時,會本能地通過對方的外在去判斷一個人。
得體的裝扮、高雅的談吐都會給對方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這時候,對方就會很樂於和你交流,對日後雙方關係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楊瀾有句話說得很好:「沒人有義務透過你邋遢的外表,去發現你優秀的內在」。
不管你屬不屬於天生麗質或者英俊帥氣的類型,但凡想給對方留下個好印象,在第一次見面之前,首先要把外在的穿搭解決好。
哪怕你才高八鬥,如果第一次見面時是一副不修邊幅的樣子,對方肯定不會喜歡你,更沒興趣了解你的內涵了。
新認識一個長相不是很好的人時,最開始可能會覺得有點難看,但是隨著見面的次數多了以後,慢慢地就感覺不像最開始看到的那麼難看了,有時候甚至會覺得這個人還挺有魅力的。
像這種因為看的次數多了而越來越喜歡的現象,心理學上把它稱之為多看效應。
所以,如果你想追求一個人,那就儘可能地製造機會,多在對方的面前出現,慢慢讓對方記住你,進而才會有慢慢喜歡上你的可能。
這個著名的效應,是根據富蘭克林曾經說的一句話發展而來的,他說:相比那些被你幫助過的人,那些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會更願意再幫你一次。
換句話說,如果把這個效應用在戀愛上,那就是:想要別人喜歡上你,最高明的手段不是想方設法去幫助那個人,而是讓那個人來幫助你。只要那個人幫助你一次,下一次會更願意幫助你。
但是,應用這個效應時,千萬不要貿然地就要對方幫你一個大忙,那對方肯定是直接拒絕的。
可以先從小事下手,尤其是對方非常容易做到的事情,比如說順便幫你帶份便當,或者幫你整理一下會議資料等。
只要對方幫了你這一次,那麼下次,對方大概率還會幫你的忙,久而久之,關係近了,心也就近了。
在光線相對暗淡的地方約會,雙方看不太清楚彼此的神態和表情,不用刻意展示出最完美的那一面,也不用擔心哪裡做得不好讓人笑話,因而自然的感覺到輕鬆,心理學上把這種現象稱作黑暗效應。
約會的時候,尤其是還不熟悉的時候約會,儘量不要去那些明亮的場所。
因為這種面對面的交流,彼此每一個微小的動作對方都看在眼裡,造成雙方的壓力很大害怕不小心出醜,影響自己的形象和在對方心裡的印象。
所以,兩人可以去一些光線比較柔和的地方,隨意地喝點東西,聊聊天,這樣會更有利於增進感情。
通俗地說,蔡加尼克效應其實是一種記憶效應,表示人對於沒有完成的事情,比已經完成的事情,印象會更加深刻。
在戀愛中也是一樣的道理,尤其是聊天時應用這個效應,作用更為明顯。
在戀愛初期,男女雙方總覺得什麼話題都能聊,一聊起來就沒完。而女人是更有傾訴欲的一方,這時候,一定要控制自己,不要「一根筋」把話全說完了。
應用蔡加尼克效應時,不妨給自己提一個小要求:每次聊到興頭上的時候,找個差不多的時間點,告訴對方時間不早了,該休息了,下次再繼續聊。
那麼下一次,不管是對方找你,還是你聯繫對方,都能用上次沒聊完的話題作為開頭,不僅避免了雙方的尷尬,而且看起來不是刻意為之,造成一種「我們有很多共同話題,怎麼聊都聊不完」的感覺。
妥善運用這個效應,你一定會讓對方感到驚豔。
掌握並靈活運用這些效應,大概率會讓對方覺得你與眾不同。
但需要明白的是,雖然運用這些效應能夠助你收穫愛情,但這僅僅只是技術層面。
真正的核心還得靠你自身的人格魅力,包括你的思想、情商等綜合素質,只有內外兼修,才能事半功倍。
END.
今日話題:
你覺得戀愛需要懂點心理學嗎?
歡迎留言聊聊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