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歲老人吐槽:孩子,你們少來看我才是真正的孝順

2020-08-06 小柳育兒指南
66歲老人吐槽:孩子,你們少來看我才是真正的孝順

時代的腳步越發地快速,人們一旦慢下來就仿佛會被這個社會拋棄在角落中。隨著生活節奏的逐漸加快,人們都越來越忙,能夠陪伴家人的時間也相應地減少了。

66歲老人吐槽:孩子,你們少來看我才是真正的孝順

很多家庭的老人由於兒女在外工作,遠走他鄉,就變成了「空巢老人」,聽起來就十分孤單寂寞。

通常來說,空巢老人們並不需要自己的子女們給自己提供多麼好的物質條件,能夠看到兒女回家陪伴自己,對於他們來說就已經是最開心的事情了。

但是卻仍然有一部分老人,因為自己兒女的陪伴而感到精神上的疲憊,甚至直言:我不需要你們的陪伴,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66歲老人吐槽:孩子,你們少來看我才是真正的孝順

李大媽有兩個兒子,都在家附近工作,平時住得也不算遠。兩個兒子參加工作以後,從來沒有主動給家裡拿過錢,都是伸手要錢,從來沒有過回饋。

等到李大媽把兩個兒子都拉扯大了,到了結婚的年紀,兩人的婚房購買、結婚的彩禮錢更是花光了李大媽一生的積蓄;

想著兩個兒子長大成人了,自己總算是能夠鬆口氣了,在家裡和老伴安享晚年的生活也還算安逸。然而沒想到的是,兩個兒子的孩子相繼出生,李大媽又要開始幫著帶孫子,平時孩子的花銷也都是自己拿錢,從來沒見過兒子接濟過生活費;

甚至每天下班後,兒子兒媳也是坐在飯桌前吃飯,吃完了拍拍屁股就走了,洗碗收拾的事情也全都交給李大媽一個人。

66歲老人吐槽:孩子,你們少來看我才是真正的孝順

當李大媽對兒子委婉地提出應該交點生活費的時候,兒子卻表示,自己要還房貸,錢本來就不夠花,沒有錢可以拿出來當生活費。

雖然表面上看上去一家人熱熱鬧鬧,擁有兩個兒子和兩個孫子的李大媽很是「幸福」,然而實際上的生活卻並不如大家看到的那樣;

人們都羨慕李大媽兒女陪在身邊,卻不知道,她的兒子們還不如那些逢年過節才能回來一次的孩子來的貼心孝順。

66歲老人吐槽:孩子,你們少來看我才是真正的孝順

李大媽老兩口的退休金基本上都花在了孫子身上,每天照顧孩子,還要擔心兩個兒子「爭寵」:誰都不想自己這邊吃了虧,經常是在私底下拌嘴,想要整個一二。

這麼多年,老兩口一直忙著拉扯孩子、照顧孫子,退休金沒攢下多少,存款也被掏空,既沒能出去好好玩玩,也沒能安享晚年。

想到這些,李大媽是連連嘆氣:自己的兒子不僅不能幫著自己養老,反而比拼著來啃老,而自己的手裡又沒有錢,萬一真生個病,恐怕是連住院費都付不起。

李大媽說,自己不希望孩子陪伴,只希望他們能夠快些照顧自己的生活,讓他們老兩口過一個安穩日子。

66歲老人吐槽:孩子,你們少來看我才是真正的孝順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空巢老人期盼兒女回家不得,只能獨自一人寂寞悲傷;而李大媽這樣的老人雖然膝下有兒女陪伴,卻是要不停地被「啃老」,要一直給孩子付出,還得不到孩子的感恩。

如果家長們從小就溺愛孩子,對著他們的要求是「有求必應」,那麼孩子長大以後就會認為,父母為了自己服務是理所應當的,父母賺的錢也都應該給自己花。

這樣當他們以後成家立業了也仍然學會不會自己負責人、照顧自己,而是只想著每天讓父母給自己錢、幫著照顧自己的生活。

66歲老人吐槽:孩子,你們少來看我才是真正的孝順

為了防止孩子長大以後啃老,父母們應該從小教育孩子自強自立,發現孩子有啃老的跡象立刻嚴肅地對待,絕對不能縱容孩子;

一旦父母心軟,就會為自己帶來無限的後患,甚至還可能讓孩子變成不孝子,到了晚年不僅不能享受孩子幫自己養老,反而還要出錢出力地幫著孩子養活孫輩;

如果哪一天父母們老了,不能夠幫助他們照顧孩子,甚至還可能會被他們「一腳踢開」:畢竟啃老啃老,當老人沒有可以啃的價值的時候,孩子們又怎麼會繼續留在老人身邊呢?

66歲老人吐槽:孩子,你們少來看我才是真正的孝順

關於啃老的孩子,您怎麼看?空巢老人更幸福還是身邊有啃老子女的老人更幸福呢?

66歲老人吐槽:孩子,你們少來看我才是真正的孝順

往期文章

叛逆期的男孩很可怕!若想順利度過叛逆期,請先「停止」講道理

為什麼先識字與先學拼音的孩子,上小學後差別很大?原因都在這裡

相關焦點

  • 66歲老人獨白:孩子,我不需要你們陪伴,你們少來幾次就是孝順
    於是很多經濟落後的地區就出現了很多空巢老人。一提到空巢老人,難免就會讓人們聯想到孤獨、悽涼、辛酸等等的詞語,這些老人們一年到頭就盼望著自己的子女多回來幾次。但是在這些空巢老人之中也總有不和諧的聲音,他們希望子女不要回來了。
  • 70歲老人自述:孩子,你們少回家幾次才是孝順,我們真的累了
    人們都認為孩子大了外出工作,父母在家留守,某種程度上也算是「空巢老人」了,一年中最大的期盼,就是孩子放長假能回家探親。然而對有些老人來說,孩子經常回家反倒是種「負擔」,並非大家所想的天倫之樂。一位70歲老人的自述:前幾天在小區遛彎,傍晚時分外出散步的人還挺多的
  • 75歲老人哭訴:孩子,你們少回家才是真孝順,我們真的幹不動了
    75歲老人哭訴:孩子,你們少回家才是真孝順,我們真的幹不動了對於&34;這件事情,相信大部分人都是比較反感的,因為老人家在自己身強體壯的時候已經為家庭付出了太多,好不容易晚年生活想要過得清閒一些,想要過沒有負擔的日子,但是因為孩子的不爭氣或者是兒子太過於依賴父母,導致父母即便是年邁了還是要養著自己的孩子。
  • 「組團式孝順」開始興起,鄰居感嘆兒女孝順,66歲大媽無奈落淚
    "組團吸血"開始興起,66歲大媽無奈落淚:我沒錢了,別坑我老張就遇到了類似的事情,這老兩口在年輕的時候,就生下了一個兒子,從小就非常疼愛這個孩子,本想著等到孩子結婚後,這老兩口就能享享清福,再加上早年間發的奮鬥,兩個老人的退休金都不低,就想著等孩子成家立業後,就和老伴安度晚年。
  • 66歲老人獨居的底氣,手裡有房有存款,不怕兒子不孝順
    年老後,什麼最可靠,羅阿姨就直言說,有房有存款最可靠,只要有房有存款,不怕兒子不孝順。66歲的羅阿姨獨居,不跟兒子住,不過對於將來,她說自己一點也不怕,因為她有房有存款,這就是兒子孝順她的動力。羅阿姨40歲跟丈夫離婚,兩個孩子羅阿姨都沒有爭取,一直跟前夫一起生活。
  • 72歲老人哭訴:孩子你們少回家一點才是孝順我們,我們快受不了
    但有的老人卻覺得子女常回家是一種壓力,並不是子女有孝心。72歲的趙大爺我今年72歲,我有兩個兒子,我大兒子在城裡的一家公司上班,每個星期都會回來看望我,我們村的那些老人覺得我大兒子特別孝順,還羨慕我經常有兒子陪伴。
  • 72歲老人哭訴:孩子,你們少回家一點才是孝順我們,我們快受不了
    我今年72歲,我有兩個兒子,我大兒子在城裡的一家公司上班,每個星期都會回來看望我,我們村的那些老人覺得我大兒子特別孝順,還羨慕我經常有兒子陪伴。我們又開始忙碌起來,每天要帶孩子,還要出錢給孫子買奶粉等等一些小孩子的東西。還有每個月的開銷都是我和老伴自己出的,因為我們沒什麼錢,所以每天吃的比較簡單,我兒子他們又不給錢,每天吃飯的時候總是說太清淡,或者是不好吃。
  • 66歲喪偶老人哭訴:躺在醫院半個月後,才知道晚年生活該指望誰
    周大爺/66歲我今年66歲,退休了兩年命運捉弄人,有一天,我出去買菜結果不小心被車撞了,在醫院躺了半個月,當時我的子女特別嫌棄我是個累贅,都不願來照顧。在醫院的半個月裡我感到特別無助,明明我的子女離我很近,可是他們都不肯來看我,當時我一氣之下,打電話罵兒子,沒想到兒子說:「一天天的就你事多,大不了給你請個保姆」。
  • 「兒子,別再帶孫子來看我了」65歲老人的懇求,太讓人心酸
    老人懇求兒子,別再帶孫子來探望,讓人心酸我們小區劉大爺,今年65歲了,跟老伴同住,兒子住在附近的小區。我每次下班,都能碰見劉大爺的兒子帶著老婆孩子回家探望父母,吃完飯散步的時候,又看到他們一家三口高高興興地從劉大爺家走。
  • 66歲阿姨:這種「新型啃老」正在折磨退休老人,讓老人痛苦不堪
    導語一位67歲的退休女人自述:這種新型啃老族,正在折磨退休的我,讓我過的痛苦不堪。劉阿姨/66歲我今年66歲,已經退休了幾年,我的老伴去世了10年,年輕時我一直努力工作,就是為了能賺更多的錢,等到老了之後能好好享受生活,可是到我真正退休的時候,卻沒能好好過退休生活,而是被這對子女折騰的要死。
  • 66歲老人痛哭,自己退休工資都被子女敗光,連買新衣服都沒錢
    66歲老人痛哭,自己退休工資都被兒子女兒敗光,連買新衣服都沒錢如果一個老人沒有退休的話,他就沒有退休生活了,即使孩子不孝順,他們也可以自食其力,因為他們的養老金夠揮霍的,但這個老人卻很窮,雖然養老金是5000元,但最終連一件衣服都買不起,這是怎麼回事
  • 66歲老人的哭訴:「晚年想去兒子家住錯了嗎?」兩代人的痛
    導語:現在的老人依然有養兒可以防老的思想觀念,年輕的時候父母為孩子為家庭付出所有的一切,付出時間跟精力照顧孩子,長大成人就想著老了之後子女能夠給自己一個幸福的晚年,等自己老了兒子就會照顧老人的晚年。老人為了自己的晚年打算,年輕的時候會為子女付出自己所有的一切,想著為子女付出一切,就能換回晚年的好生活。
  • 66歲大媽:在兒子家住了3個月,我才知道沒有退休金晚年多悽慘
    66歲大媽:在兒子家住了3個月,我才知道沒有退休金晚年多悽慘現在有很多的人都覺得養兒防老,養一個孩子就是為了之後能夠有更好的生活,有些時候是這樣的,但是也有例外,並不是所有的兒女都會孝順父母的,如果是老年人自己有退休金的話,生活自然是沒問題,但是如果沒有退休金還和孩子一起生活
  • 66歲的母親:全心全意對女婿,裝修一次房子,才看清他的真心
    而丈母娘和女婿相處的比較少,會更融洽一些。那是不是每一個女婿都是丈母娘的「好兒子」呢?下面我們來看看一個66歲的老母親是怎麼說的。韓女士/66歲我從來沒虧待過自家女婿,他們兩個結婚了以後,我就將女婿當做自己的兒子對待
  • 66歲大媽感慨:跟孩子生活過才明白,幹不動了,指望誰也白搭呀
    孩子們都有自己的生活,如果各方面壓力很大,即使有孝心,可能也無力為之,那麼老人的處境就會變得很尷尬,很無奈啦!村裡66歲的章大媽深有體會,閒聊時不無感慨地說:與兒女們生活了一段時間終於明白,幹不動了,指望誰也不行呀!
  • 兒女對有錢的老人往往很孝順,是真心的麼?這仨老人說出真心話
    有的老人很有錢,但子女和其關係並不好;或者有的老人經濟很不好,但子女卻很孝順。這些,應該算是個性!那我們今天就來重點說一下這個問題~那些老人有錢,子女對老人照顧很好的,就是真的孝順麼?我看未必!我今年73歲,是部隊幹部退休,退休金一個月一萬多,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對我特別好,對我照顧得非常周到。別看著我的腿有點傷殘,但我的身體棒棒的,能喝、能吃、能睡。我的兒女們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的長壽就是他們的福氣。有很多時候,我都暗自慶幸有了那麼好的孩子,這才是我最大的福氣。
  • 老了不能自理,兒女如何照顧老人才算是孝順?老人活得夠明白
    無論是哪一種方式,只要能夠讓父母得到真正的幸福,讓他們開心就是一件值得的事情。那麼,真正的孝順到底是什麼呢?其實我覺得最有發言權的並不應該是兒女,而是老人。老了不能自理,兒女如何照顧老人才算是孝順?這幾位老人所出了答案。
  • 72歲老人哭訴:小孩,你們少回家一點才是孝順我們,我們快受不了
    72歲的趙大爺我本年72歲,我有兩個女兒,我大女兒在城裡的一家公司上班,每個禮拜都會歸來探望我,我們村的那些老人認為我大女兒非常孝順,還豔羨我時常有女兒陪同。老人都想讓兒女生活好一點,就認為應當幫助他們,可沒想到幫了一次後,兒女就成了習慣,總是靠本人父母,有各類原因讓父母花錢,不單攻克了老人的時間,還要帶著小孩啃老人的錢。趙大爺說,兒女時常回家不是一件功德,也不是兒女有孝心,而是兒女必定記得老人的錢。老人可以偶然幫,但必須教誨兒女明白感謝,不要總是憑藉父母。
  • 「我婆婆66歲,還在打零工掙養老錢」,真的,當孩子別太懂事了
    我很不理解,因為我公婆也屬於那種掙錢少的人,但我自從結婚到現在,我公婆沒要過我們的錢,還日常送些米麵特產什麼的。我們亦有回報,每次回老家都會帶禮物,也在慢慢跟老人商量他們的養老問題。66歲‍了,養大了三個兒子,目前沒給兒子要過錢花。
  • 有退休金的老人子女是真心的孝順嗎?3個83歲老人說出了答案
    導語 今天為大家探討的是,子女對退休金的老人是真心的孝順嗎?三個83歲老人說出答案。,最近我的孩子已經成家立業了,而我也退休了很多年,那我一個人在老家生活,每個月都有8000塊的退休金,當時我退休後,還幫子女帶孩子,到時候我沒有任何怨言,因為我覺得我是孩子的奶奶,有義務為他們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