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腳步越發地快速,人們一旦慢下來就仿佛會被這個社會拋棄在角落中。隨著生活節奏的逐漸加快,人們都越來越忙,能夠陪伴家人的時間也相應地減少了。
很多家庭的老人由於兒女在外工作,遠走他鄉,就變成了「空巢老人」,聽起來就十分孤單寂寞。
通常來說,空巢老人們並不需要自己的子女們給自己提供多麼好的物質條件,能夠看到兒女回家陪伴自己,對於他們來說就已經是最開心的事情了。
但是卻仍然有一部分老人,因為自己兒女的陪伴而感到精神上的疲憊,甚至直言:我不需要你們的陪伴,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李大媽有兩個兒子,都在家附近工作,平時住得也不算遠。兩個兒子參加工作以後,從來沒有主動給家裡拿過錢,都是伸手要錢,從來沒有過回饋。
等到李大媽把兩個兒子都拉扯大了,到了結婚的年紀,兩人的婚房購買、結婚的彩禮錢更是花光了李大媽一生的積蓄;
想著兩個兒子長大成人了,自己總算是能夠鬆口氣了,在家裡和老伴安享晚年的生活也還算安逸。然而沒想到的是,兩個兒子的孩子相繼出生,李大媽又要開始幫著帶孫子,平時孩子的花銷也都是自己拿錢,從來沒見過兒子接濟過生活費;
甚至每天下班後,兒子兒媳也是坐在飯桌前吃飯,吃完了拍拍屁股就走了,洗碗收拾的事情也全都交給李大媽一個人。
當李大媽對兒子委婉地提出應該交點生活費的時候,兒子卻表示,自己要還房貸,錢本來就不夠花,沒有錢可以拿出來當生活費。
雖然表面上看上去一家人熱熱鬧鬧,擁有兩個兒子和兩個孫子的李大媽很是「幸福」,然而實際上的生活卻並不如大家看到的那樣;
人們都羨慕李大媽兒女陪在身邊,卻不知道,她的兒子們還不如那些逢年過節才能回來一次的孩子來的貼心孝順。
李大媽老兩口的退休金基本上都花在了孫子身上,每天照顧孩子,還要擔心兩個兒子「爭寵」:誰都不想自己這邊吃了虧,經常是在私底下拌嘴,想要整個一二。
這麼多年,老兩口一直忙著拉扯孩子、照顧孫子,退休金沒攢下多少,存款也被掏空,既沒能出去好好玩玩,也沒能安享晚年。
想到這些,李大媽是連連嘆氣:自己的兒子不僅不能幫著自己養老,反而比拼著來啃老,而自己的手裡又沒有錢,萬一真生個病,恐怕是連住院費都付不起。
李大媽說,自己不希望孩子陪伴,只希望他們能夠快些照顧自己的生活,讓他們老兩口過一個安穩日子。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空巢老人期盼兒女回家不得,只能獨自一人寂寞悲傷;而李大媽這樣的老人雖然膝下有兒女陪伴,卻是要不停地被「啃老」,要一直給孩子付出,還得不到孩子的感恩。
如果家長們從小就溺愛孩子,對著他們的要求是「有求必應」,那麼孩子長大以後就會認為,父母為了自己服務是理所應當的,父母賺的錢也都應該給自己花。
這樣當他們以後成家立業了也仍然學會不會自己負責人、照顧自己,而是只想著每天讓父母給自己錢、幫著照顧自己的生活。
為了防止孩子長大以後啃老,父母們應該從小教育孩子自強自立,發現孩子有啃老的跡象立刻嚴肅地對待,絕對不能縱容孩子;
一旦父母心軟,就會為自己帶來無限的後患,甚至還可能讓孩子變成不孝子,到了晚年不僅不能享受孩子幫自己養老,反而還要出錢出力地幫著孩子養活孫輩;
如果哪一天父母們老了,不能夠幫助他們照顧孩子,甚至還可能會被他們「一腳踢開」:畢竟啃老啃老,當老人沒有可以啃的價值的時候,孩子們又怎麼會繼續留在老人身邊呢?
關於啃老的孩子,您怎麼看?空巢老人更幸福還是身邊有啃老子女的老人更幸福呢?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