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糖姐
芳芳和阿強網上相遇,一個是貌美如花剛跨出校園的稚氣女孩子,另一個是不知愛為何物年少輕狂的男生,不到一個月就聊的熱火朝天,三個月就同居在一起。
方方甚至還帶阿強到她閨房留宿,女方的母親覺得這樣也不是一個事,外人面前抬不起頭來,所以「打開天窗說亮話」,要求男方先訂婚來表示誠意。
男方據理力爭說房子剛裝修好,浦東人現在習慣一次性結婚了事,訂婚這個禮儀不準備辦了。可女方母親堅持要辦,說結婚還早呢,先辦了訂婚,結婚要女孩子工作滿三年後再舉行。
男方也就順了女方的意思,準備好了女方定下的要求,彩禮18萬,白金黃金首飾各一套。兩家也就名正言順的做起來親家並每逢節日男方按習俗得拿見面禮去。
殊不知訂婚剛過一個月,女孩子說懷孕了,直接要求馬上結婚,意思時間耽擱了怕穿婚紗的時候影響美觀而招來非議。男方力爭當時明明女方說結婚要三年後,只因女孩子剛大學畢業,工作還剛剛開始,才要求訂婚的,更何況現在辦酒席不是三瓜兩棗就能解決的。
浮世萬千,吾愛有三,日、月與卿,日為朝,月為暮,卿為朝朝暮暮。
女方父母回了句:「難道你們連自己的親孫女都不要了嗎?」
可當時男方房子剛裝修好的時候,錢已有點拮据,可女方硬要訂婚,以致借了點錢給女方彩禮以及買金銀首飾。想著兩年後結婚也可以緩一緩。而女方父母一而再出「么蛾子」,男方父母實在頭疼,但也沒辦法,總不能把自己的孫女給打掉吧。
還是只能把股票裡的錢虧本套現,大熱天馬上辦婚禮,只為了女方穿婚紗的時候小肚皮沒那麼鼓起來。而女方的隨嫁東西也就8條被子,而且看上去是極其普通像超市買的那種床單被套。都說生兒子是建設銀行,生女兒是招商銀行,真有點道理。18萬彩禮換來幾條極其普通的薄被子,哎,這事也說不得,說出去要惹事情的。
男方幾個至親看到也只能搖頭,想著這個女方父母也真拿得出手來,是個伸手只想要的主。總算一場喜事辦完,過了九個月順利誕下一女嬰。男方父母喜笑顏開,看到自己兒子做了爸爸,一切辛苦也就不算一回事。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你陪我長大,我陪伴你變老
產假休滿,兒媳要去單位上班了。這時兒媳又提出要求,強烈要求在義烏開店的婆婆關掉店門回來給她帶女兒,婆婆意思每個月貼點錢,請一個保姆或者讓女方媽媽帶一下外甥女,畢竟親家已退休在家。可剛一說兒媳就回了句:「我媽身體不大好,她說帶不動孩子的。」婆婆私下嘀咕:這藉口也槓桿的,咋每次見到她都身體好好的呢?
婆婆也就沒辦法只能回來照看孫女,可沒想到對這位百依百順的兒媳接下來做出的舉動,竟然寒了公公婆婆的心,以致吵得天翻地覆,兒媳也帶著孩子回了娘家。原來兒子兒媳瞞著父母偷偷在家裡安裝了攝像頭,公公婆婆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盡收眼底。
兒子兒媳把父母當成什麼了?公公婆婆難道會虐待自己的孫女?還有會動他們房間裡的東西?難道把父母當成了外人以及小偷來對待嗎?如此不信任自己的父母,日子還長,那麼還怎麼相處下去呢?
媳婦如果愛你的丈夫,那麼就愛屋及烏吧,受點委屈又何妨,因為那是你愛的人的媽媽呢
原來公公婆婆在兒媳不在家的時候會閒聊,有意無意會說兒媳和她父母這一檔子事,加上來竄門的親戚也在旁邊煽風點火,有時言語也就沒把控制,原想著反正兒子兒媳聽不到的,也就想著什麼說什麼了。
哪曉得公婆的舉動和一言一行都在兒媳安裝的攝像頭裡直接傳到了她的手機裡。兒媳一聽一看立馬火冒三丈,認為公公婆婆一直對自己的好和對父母的客客氣氣都是「面子工程」實則是虛情假意,原來他們一直看不起她父母和她,這下好了,沒和老公通氣一下,立馬打電話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訴了自己的父母。
女方父母一聽火冒三丈,原來在親家心裡竟是如此不堪,罷了那就帶著女兒外甥女回家得了。公公婆婆一看親家火氣騰騰衝來,板著一副硬面孔,立馬打招呼,可這時女方父母根本聽不進去,言語極其霸道,稱自家女兒配不起你家兒子,明天就讓他們離婚得了。
恨薄清一去,音書無個。早知恁麼。悔當初,不把雕鞍鎖。
不等男方父母接話,兒媳早就大包小包整理好,跟著父母叫來的車,頭也不回的回娘家去了,留下乾瞪眼的一對男方父母只能把氣出在自己兒子身上。
自己生的兒子明明知道裝了攝像頭卻一點也不告訴父母一下,這兒子難道也想看父母的「好戲」?本來媳婦讓婆婆關店來帶孩子已有著不滿情緒,這下被攝像頭一折騰更加火氣上來了,直接告訴兒子你若去接你老婆就別再回來了!
可這樣能解決問題嗎?想來肯定不能!
那怎麼和婆婆和平共處呢?
婆婆和公公該不該私下這樣說自己的兒媳和親家呢?
一、婆婆得把兒媳當成自己的閨女
時代在前進,觀念也在不斷的改變,由於現在獨生子女的家庭居多,以致孩子婚配後,一般都是娘家婆家兩邊做婚房,而且隔一段時間就換著居住,這樣勢必在相處過程中少了摩擦而多了相互體諒以及關愛的動力。
就以上這件事來說,男方父母也有一定的責任。既然已經是你的兒媳和準親家,那麼就不應該背後揭人短處,面前倒是多多獻殷勤。有事可以擺到桌面上來談,這樣也不至於兒媳聽到之後,如此難堪以致連帶親家也怒火中燒!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二、兒媳也得替婆婆考慮,不能一味提要求而滿足自己
老一輩的人都說在她們那個年代,都是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帶,公公婆婆幫著帶是看在情份上,不帶也很正常,他們有自己的工作以及不便之處,做兒媳的也要體諒他們,更要以實際狀況去處理帶孩子的這件事情,不能光想著自己受益而忽視了婆婆的苦衷,更何況婆婆賺來的錢以後也是你們的。
那怎樣和婆婆和平共處呢
1.尊重自己的婆婆
和婆婆和平相處的話,首先要尊重自己的婆婆。老人家年紀大了,作為小輩的,要恰如其分的尊重自己的婆婆。
2.分擔一些家務事
要想和婆婆和平共處的話,還需要分擔一些家務事,不要看家務事是小事,其實做起來比上班不一定會輕鬆,所以適當的減輕婆婆的日常瑣事,再者婆婆總要老去的一天,那時接班的你可以早先一步熟練起來。
3.不在婆婆面前和自己的老公拌嘴
要想和婆婆和平共處的話,還需要注意,在婆婆面前不要輕易和自己的老公拌嘴,雖然說夫妻之間總有吵架的事情,但是不要在婆婆面前吵,可以去沒人的地方大吵一下,發洩一下情緒,那麼婆婆沒看見自然不會有怨氣。
再者自己的媽已經退休,那麼適當的幫著帶孩子也可以,並一定非要婆婆來帶,如果自己的媽真的身體不好,那麼也情有可原,可問題是這位兒媳的媽「健壯如牛」。所以人到哪兒都不能太自私,光想著自己的爹娘,有了公婆也得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親爹娘,那麼在相處過程中就會其樂融融。
家人是什麼,家人是和你共度困頓,和你共享安逸的人。
三、兒子這個三夾板得做得穩妥些
我們都知道在一段婚姻中,兒子這塊三夾板是起到舉足輕重的地步。當老婆在你耳邊嘮嘮叨叨自己的父母這個那個不好時,你雖不應該據理力爭但也要溫婉的幫父母擋一把,曉之理動之情加以解釋,並以夫妻之間的感情為基礎,而加以修復老婆和父母之間的隔閡。
再者就是兒子在父母面前儘量要多誇誇自己的老婆,讓父母清楚知道,你們的兒子現在很快樂,而且已經長大,不再是當初那個你們膝下稚嫩的孩子,以後照顧你們兒子的是你們的兒媳,更應該讓父母清楚懂得,你的老婆以後也是家裡的一份子了,得包容和完全接受她。那麼在這樣相互體諒相互懂得珍惜的情況下,婆媳相處起來也就不會那麼生分,而是不分彼此。
事情已過去一周,強強還沒去接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回家,處在尷尬狀況下的芳芳也不好意思主動回到婆家來。而她的婆婆早已回到義烏,重新做起了老闆娘,她考慮再三,不能光替孩子著想,斷了自己的事業。自己老了需要賺些錢備著,更何況為了兒子的房子和婚事還借了點錢,這也得早一點還了。萬一將來有個小毛小病,指望兒子和兒媳?看來「養兒防老」是不是一句空話還有待實際行動來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