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有沒有義務無償為兒子兒媳帶娃?聽聽3個阿姨的心裡話

2020-09-19 夢幻的笑容

幫帶孫子,是好多老年人的過不去的坎。社會流行一句話,誰的孩子誰帶去,老人沒有義務幫年輕人帶孩子,幫你帶是情分,不幫你帶,是本分。公婆有沒有義務幫兒子兒媳帶娃呢?聽聽這三個阿姨的心裡話。

王阿姨,56歲

我剛剛退休了,我兒媳在我退休前就已經生了娃,那個時候沒辦法,我還沒退休,我就不能幫她帶娃。還好,現在孩子一歲多,我一退休就可以幫忙了,其實現在社會說幫不幫孩子帶娃是老人自己的選擇,老人沒有義務幫孩子帶娃,其實這話我覺得不對。

兒媳嫁到了自己家,就是自己人,她也是幫我們家生了孫子孫女,都是我們家的,都是一家人,那麼計較幹什麼呢?

老人確實沒有法律上規定的義務一定要你帶孫子,可是既然是一家人,你幫帶個娃怎麼了啊?帶娃並不是兒媳一個人的事啊,也是我兒子的事,沒人幫她帶,我兒媳就不能去上班,不能賺錢,經濟的壓力就壓在我兒子一個人身上。這不是也在難為自己的兒子嗎?



人心都是相互的,現在你年輕,有能力又有時間,如果幫忙帶個孩子,人總會老的,老了以後也指望著兒子和兒媳養老照顧呢。我知道十年看婆,十年看媳,我看的很通透。

我的兒媳也很懂道理,我一退休就馬上到他們家去幫忙帶孫子了,兒媳婦就可以去外面找工作了,兩不誤。挺好的,現在兒子兒媳婦對我也很好,也懂得感恩,一回來就把娃接過去,也會努力幫忙做家務。人心都是相互的,你對我好,我對你好,這才是一個好家庭。

張奶奶,57歲

農村人沒有退休金,去年兒媳生了個大胖小子,我可高興了。他們在城裡工作緊張,沒人照幫襯,肯定不行,所以在兒媳還沒生的時候,我已經過去幫忙了。



在懷孕之初,我就在家裡養好了幾十隻老母雞,是要等著兒子媳坐月子的時候給她補充營養的。兒媳還是自家人,雖然不是親生女兒,但為我們家傳宗接代,女人生孩子是很傷身子的,必須在月子裡補回來,所以我盡心盡力的照顧月子。我老公也沒上班也呆在他們家裡幫忙帶孩子。

兩代人在習慣上有很多不一樣,生活上的摩擦是難免的,可是大家都互相讓一讓吧,畢竟也不是很長的時間,帶個孩子大不了三年。

兒媳婦也算通情達理的,回下了班回來除了帶娃,還能做家務,兒子也是,並不是甩手掌柜,也能參與到帶孩子中來,所以在家裡雖然帶娃累,可是孩子歡欣笑語,家庭和睦,我還是覺得很開懷。



李阿姨,58歲

我家是農村的,我們的意識裡媳婦生了娃,做婆婆的肯定應該帶,因為那個娃就是我們家的,他隨我們家姓了的。

我在兒媳還沒生的時候就已經去了兒媳家幫忙照顧,可是感覺我的兒媳不懂事,她就覺得我們幫她帶孩子很應該。好吧,應該就應該,可是我在她們家裡帶孩子,她卻從來不幫忙,她自己就做了個甩手掌柜,什麼大事情都推給我。

他倆下班回家最多就帶孫子玩個把小時,餵吃飯,家務啥的都是我,他們倆小夫妻在家就只是吃了飯就玩手機,從來不幫個忙洗個碗掃個地的。晚上帶孫子睡也是我,我每晚給孫子換尿片衝奶粉,要起床好幾次,睡不好,白天家務帶孫子又全是我,我感覺吃不消。



他們給每個月只給1000塊錢的家用。現在東西那麼那麼貴,根本都不夠買菜,我自己就是個農村人,又沒有退沒有退休金,這麼多年在農村辛辛苦苦的打拼,給他們成家的時候又花了一大筆錢,現在我手裡就只有三四萬塊錢的存款,可是家用不夠,只能自己貼。

有不懂事的兒子兒媳,老人真是心塞。

希望三年早點過去,我自己回農村就不用再補貼家用錢了,希望兒媳能看在我為他帶娃的情分上,以後我老了,生病了,能來照顧一下。



結語

其實老人確實沒有法律上幫忙帶孫子的義務,誰生的兒子誰帶,這是法律上規定的,因為你是他的父母,你就必須養育他成人,而婆婆公公沒有這個義務。但是,雖然沒有義務,可是有情分。

你在有時間,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願意在小夫妻需要你需要幫忙的時候來幫忙,年輕人就該懷有感恩的心。年輕人不該像第三個媳婦那樣把這看成理所當然,什麼都推給老人,甚至還要老人出錢,這就太不應該了。



人都是相互的,誰都會老,誰也要人幫忙的時候,人家來幫你就是給了你情分,身為兒媳婦,就該好好領好這份情,有感恩的心,不要讓老人出力出錢,還要感覺到心塞,既傷錢又傷心,最後還傷了和氣。

相關焦點

  • 「我們該不該無償幫兒媳帶娃」,採訪了3對公婆,看看他們怎麼說
    文/遇見小辰在我們小區,如果有10個孩子的話,可以說有7個是公婆在幫忙帶的。可以想像有多少公婆的晚年生活奉獻在帶孩子上了。有時,我看著有公婆幫忙帶孩子,兒媳可以沒有任何後顧之憂的工作,可以有一份收入,買點自己喜歡的東西。可以不用把時間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時,多少是有些羨慕的。
  • 「我們該不該讓公婆無償帶娃?」採訪3位寶媽,聽聽他們怎麼說
    你覺得的公婆有義務幫你帶孩子嗎?從法律上講,自己的孩子自己帶,因為他是你的孩子,你有養育他的責任。但幫帶孩子,其實幫的不只是兒媳婦,更多的是幫自己的兒子和兒媳兩口子,因為現在是他們倆共同遇到了困難,需要人過來幫忙一下。如果老人明明有空,身體條件也允許,但你卻不去幫忙,等於你自己親自把兒子兒媳的情分弄沒了,以後孩子會幫你養老嗎?
  • 「公婆說沒義務帶娃,你會給她養老嗎?」這位兒媳的回答,很巧妙
    寶寶出生以後,小高和老公都到了求婆婆幫忙看娃的地步,但公婆仍然不為所動。有一次發生口角,婆婆生氣地說:「幫不幫你看娃要看我的心情不是義務,但敬我養我是將來你們的義務」。小高接下來的回答,很值得學習,她回答:「媽,孫子兒子都是你們家的人。放心吧,以後的事我心裡有譜」。
  • 公婆說沒義務帶娃,你會給她養老嗎?這位兒媳的回答,很巧妙
    有一次發生口角,婆婆生氣地說:「幫不幫你看娃要看我的心情不是義務,但敬我養我是你將來的義務」。小高接下來的回答,很值得學習,她回答:「媽,孫子兒子都是你們家的人。放心吧,以後的事我心裡有數」。如果老公非常有擔當,不管掙多掙少都一心為家,下班後積極回家幫忙分擔家務,拍奶嗝,衝奶粉,餵奶,哄睡覺,這樣不但媽媽考驗輕鬆不少,夫妻感情還會邁向一個新高度。如此,婆媳關係也不會因為婆婆不幫忙帶孩子出現太大的波動,很多兒媳埋怨婆婆不幫忙帶孩子主要是因為一個人帶孩子太辛苦,埋怨人體諒,如果老公願意出手幫忙,就是另外一幅光景。
  • 婆婆出錢請人帶娃、發工資僱婆婆帶娃,2位兒媳心裡話,給人警醒
    如今進入職場的女性越來越多,誰來帶娃?是大家都會面臨的一個問題,尤其是生二胎的家庭越來越多,帶娃的壓力真不小。我們一起聽聽這2位兒媳的心裡話,或許代表不少人的心聲,給人警醒。婆婆前幾年退休,家也住得近,她很希望婆婆能過來帶孩子。懷孕四個多月能查出性別的時候,悠悠就拜託朋友幫忙看了看,是個兒子。她心裡很高興,想著老人都盼孫子,婆婆應該能過來看孩子。等到孩子快出生的時候,悠悠的老公就問媽媽能不能帶孩子。
  • 公婆:兒媳對公婆沒有贍養義務,所以我們把房子只留給我兒子個人
    孩子是自己的,公婆幫著帶,確實心存感激,但是跟丈夫說的根本就不是一件事兒。【2】一件事,道出了「心裡話」一天晚上,小蘭下班回到公婆家,一起吃晚飯。兒子吃到半截鬧著要玩。疼孫子有什麼錯?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懂事了,你現在著什麼急呢!」【3】兒媳沒有贍養公婆的義務,就沒有繼承財產的權利在帶孫子這件事兒上,婆媳關係產生了「微妙」的變化。小蘭沒有衝動,公婆也沒有表現的很冷漠,看似跟平時沒什麼兩樣,日子照常過著。
  • 兒媳婦到底有沒有義務給公婆養老?62歲的婆婆告訴你一個道理
    導語律上規定只有自己的兒女有義務給自己的父母養老,兒媳婦沒有義務給公婆養老,女婿同樣沒有義務給嶽父嶽母養老。這婚姻法的規定,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親情和道德中,兒媳婦是否有義務給公婆養老?女婿是否有義務給嶽父嶽母養老呢?張阿姨就非常有她的心得。
  • 女婿對嶽父母、兒媳對公婆有沒有贍養義務?
    我是屈律師,平時主要做的訴訟領域是民間借貸和家事各類糾紛,在網上溜達來溜達去,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很多人很關心是否對公婆、是否對嶽父母有贍養義務。這麼關心這個問題,令我深感疑惑。為什麼大家會關心,難道是我們當今社會已經不崇尚尊老愛幼了?難道是我們已經不需要妻賢子孝了?難道關心的人是準備脫離這個社會了?
  • 有公婆好,還是沒有公婆好?3位兒媳說了心裡話
    婆媳問題永遠是現代家庭的重頭戲,有些人覺得公婆事多,和他們住不到一起,即便不住一起,也不想盡責任,有些人覺得公婆能幫家裡做點事,至少能帶帶孩子,做做飯,何樂不為,那麼那些有公婆好,還是沒有公婆好呢?不妨聽聽三位過來人是怎麼想的。
  • 兒媳沒有贍養公婆的義務與女婿沒有贍養丈人丈母的義務是相同的
    兒媳沒有贍養公婆的義務,女婿沒有贍養丈人丈母的義務。」這只是法律層面權力與義務相對應精神延伸體現的含義。兩者沒有區別,兒子兒媳是夫妻,夫妻關係是平等的,相對於雙方的父母公公婆婆,丈人丈母也是一樣的,對贍養老人問題也是相同的。
  • 公婆有退休金,幫帶娃要不要每月再給錢?聽3個兒媳說心裡話。
    導語:有些公婆有退休金,退休之後他們會幫兒媳婦帶孩子,那麼在公婆有退休金的情況下,他們幫帶娃,兒媳要不要每月再給他們錢呢?衛女士:我的公婆他們各自每月有2500的退休金,他們有幫我帶娃。我的公婆真的特別盡心盡力,本來退休之後他們可以選擇出去旅遊的,但他們還是放棄了自己的休閒時間,來為我分擔壓力幫我帶孩子。如果不是公婆幫我帶孩子,我根本就沒有辦法出去上班,沒有辦法安心工作,所以我一定會給公婆錢的。我很感激他們為我付出,他們本可以不必這麼做,但他們還是犧牲了自己的休閒時間來為我出力,這錢我必須給他們。
  • 「我沒義務幫你帶娃,你有義務給我養老」,兒媳回應後老人不淡定
    前幾天說到這事,沒想到表妹婆婆竟然說「我沒義務幫你帶娃,你卻有義務給我養老」。聽了婆婆這話,表妹氣不打一處來,不過她還是很淡定地說了下面這番話:就現在這情況,日子能不能過下去還不一定呢,離婚說不好也就是明天的事情,還說什麼養老,太久遠了。果然,聽了兒媳這番話,原本很淡定的老人一下子就不淡定了,開始各種「示好」。
  • 那些不帶孫子的婆婆,晚年兒媳對她怎樣?3個婆婆說出心裡話
    不過也有一些婆婆覺得,一代管一代,自己生兒育女的義務好不容易完成了,不想再把這個繁重的過程重複體驗一遍,趁著腿腳利索,抓緊時間享受生活,餘生只為自己好好活著。至於花錢請保姆帶孫子,還是交給外公外婆帶,那是兒子兒媳的事。
  • 兒媳帶娃,婆婆退休做保潔每月貼補3千,兒媳嫌少婆婆提分家
    雖說「一代管一代,兒孫自有兒孫福」,但是在生活中,即便子女結婚成家後,父母也從未停止操心,依舊在儘可能地為子女做貢獻。在帶孩子這件事上,婆媳之間總有分歧,但是倘若兒媳在家帶娃,兒子一個人掙錢養家,生活上會入不敷出。所以有些公婆寧願自己節衣縮食,也要每月貼補兒子兒媳一點生活費,以便讓他們不用為了經濟發愁。
  • 「老人有退休金,幫忙帶娃要不要再給錢?」三個兒媳婦說了心裡話
    前言當今社會,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很大,一邊是繁重的工作壓力,一邊是瑣碎的家庭壓力,為了減輕壓力,有很多年輕人會選擇讓父母過來幫忙帶娃,那麼父母過來帶娃,年輕人要不要給他們錢呢?如果父母沒有退休金的話,我想很多年輕人應該會給,可如果父母有退休金的話,年輕人還要不要再給他們錢呢?對此,我想年輕人就有不同的意見了,有人可能會說沒必要,有人可能會說,要不要是父母的事,給不給卻是一種態度。下面我們就來聽聽三個兒媳婦的心裡話,看看她們是怎麼說的。
  • 「婆婆不給帶孩子,我就不給她養老」父母給子女帶孩子是義務嗎?
    鄰居家的王阿姨,最近累病了。王阿姨家裡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別人都說他有兒又有女,真是命好。可是王阿姨自己心裡清楚,拉扯兒女她受了多少苦。王阿姨心裡想以後終於可以享清福了。可沒過多久,大兒子家就添了一個孫子,由於兒子和兒媳都要工作,帶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王阿姨身上。看孫子後的王阿姨,肉眼可見的憔悴,畢竟年齡大了,帶孩子有些力不從心。好不容易把孫子帶到兩歲了,王阿姨逢人便說「再熬一年,孩子上幼兒園她就輕鬆了。」可還沒等到孫子上幼兒園,二兒子家又添了一個孫女。
  • 為啥有些老人覺得沒有義務「帶孫」,鄰居阿姨的話說明了根本原因
    其實,真的是婆媳雙方都有問題嗎?我看未必。許多婆媳在其他人眼裡,都是挺不錯的個體,湊到一起之後,卻成了別人眼裡不能容忍他人的「惡人」。有的是婆婆過於強勢,有的是媳婦過於驕縱,總有一方或雙方都太為自己著想,所以才造成了婆媳不和的局面。最典型的就是「婆婆不幫帶孫,兒媳要不要給婆婆養老?」這樣的問題。
  • 帶了3年孫子,換來兒媳無禮對待,老人直言:再閒也不去幫帶娃了
    帶了3年孫子,兒媳態度轉變讓老人後悔:就算再閒也不幫孩子帶娃劉阿姨自從退休之後就閒了下來,正好孫子浩浩也出生了,兒媳休息完產假之後就讓她幫忙帶孩子。剛開始兒媳還對自己好聲好氣,雖然很累但當劉阿姨聽到孫子一句甜甜的"奶奶"時,她便覺得這一切都值了。
  • 不曾幫子女帶孩子的老年人,晚年過的怎麼樣了?三個阿姨的真心話
    現代社會,生活不易,很多年輕人生了孩子,不得不向老人求助,請他們帶孩子。這是照顧下一代的任務,是老年人過不去的坎。也有一些老年人只大帶自己的孩子,沒去幫兒女帶孩子,那些沒有幫兒女帶孩子的老人,後來過得怎麼樣呢?今天聽聽幾個阿姨的心裡話。
  • 65歲婆婆幫兩個兒子帶大3個娃,小兒子家想生二胎,婆婆說帶不了
    所以,年輕人忙於工作掙錢的時候,也應該抽空聽聽老人的心聲。02自述人:黃阿姨9月份幼兒園開學,小孫子上中班,我就要回老家了。這樣的道理我自然是懂的,但是大兒子小兒子都是我的孩子,我幫老大帶大了兩個娃,要是不管老二的話,老二心裡會怎麼想?我60多歲了,依然想做到一碗水端平。坐了3個多小時的飛機,我從大兒子家搬去了小兒子家。彼時小孫子1歲多,因為是小兒媳一個人帶,忙不過來,孩子有點缺營養,去體檢的時候,身高體重都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