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出生的人,今年正好步入40歲,已然踏上了四十不惑的臺階。
四十不惑,這句出自《論語·為政》,指的是男人到了四十歲就不應該對外物有所疑惑,而是要思想清晰,對問題有透徹的理解和妥善的解決。
可是現在很多人都在40歲左右遭遇了職業發展危機以及生活中所要面臨的種種無能為力的表現。不是他們活得不透徹,是真的抵抗不了社會大環境。
我身邊的好多人
有的已經離婚了,獨自帶著孩子;
有的已經二婚甚至三婚;
有的已經出國,正在努力的融入陌生的環境;
有的創業失敗、從頭來過;
有的正在職場中左右逢源的往上爬;
有的安於現狀、提前進入退休狀態;
幾家歡喜幾家愁
很多人都在中年危機到來時努力的掙扎著……
中年危機是指人到中年之後,在事業、愛情、親情、友情、婚姻、健康等各方面出現的力不從心的狀態。相比年齡帶來的生理改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焦慮。
讓我們細數數:
身體習慣
1、 以前喝頓大酒,第二天依然生龍活虎,現在一旦宿醉,第二天萎靡不振、渾身難受;
2、 以前冰水、飲料不離手,現在整天與保溫杯、白開水相伴;
3、 以前穿秋褲都是為了應付家長,現在不用我媽喊我,我就自己早早的穿上了;
4、 以前那蓬鬆茂密的頭髮隨風飄散,現在謝頂到要靠造型才能維持形象;
5、 以前回家刷手機打遊戲,現在早已養成了泡腳的習慣;
6、 以前喜歡熬大夜看大劇,現在早睡早起,外加適當的鍛鍊;
步入中年後,生理上的力不從心,以及自我保養意識的逐步提高,都在提醒你,你要對你的身體有危機意識了,因為你病不起。
家庭生活
這個年齡的中年人,父母基本都在70歲左右,每況愈下的精神狀態以及日漸衰老的身體機能,都是不可逆的。你要做好隨著照顧他們吃喝拉撒的準備。
家裡的孩子基本都處在初、高中的求學階段,這個時候是孩子的最關鍵時期,作為家長要全天候的在學校群裡待命,因為老師會隨時隨地發消息,各種各樣的作業,各種各樣的通知,是留給孩子的也是留給家長的。你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也體諒孩子的不容易,可是沒有人能明白:當你既要面對工作的壓力又要不能遺漏學校的信息同時還要兼顧家庭瑣事時,你努力想要處理這三者之間的關係,你唯恐出了一點點兒錯而耽誤重要的事情,這種心力交瘁,讓人很有想逃離的想法。但是,理智又讓你必須回歸生活,沒有退路可逃。
這樣的生活緊繃感是少年夫妻所體會不到的。
事業工作
1、 面對同事的排擠、老闆的輕視,依舊不敢放棄工作還是在咬牙堅持。因為一旦面臨重新找工作,年齡已經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前兩天跟一個朋友聊天中談到招人一事,他上來就說「絕對不招35歲以上的」,一句話就PASS掉了不知道多少人。
糾其原因不外乎就四點:
2、最怕聽到公司裁員的消息,一旦裁員,35歲以上如果你還沒有混到高管,那麼,首當其衝的就是你。尤其今年的疫情當前,很多企業都面臨著大量裁員。身邊有一大批的中年朋友都不幸中招。給本就焦慮的身心帶了另一重打擊。
3、最害怕領導交代一個新工作,不是嫌棄活多,是真的知道自己不行。自己的成長速度遠遠跟不上公司發展的腳步,對新領域的無知是導致無法承擔新工作的最重要的原因。即使硬著頭皮接下了,結果也是不盡人意。即便公司還能用你,你的工作內容也是一點點在邊緣化。換句話說,重要的崗位、有發展的崗位、高薪的崗位已經不再屬於你。沒有裁掉你,說明公司還念著舊情。
愛情友情
如果你已離婚,面對再找另一半的時候。你會發現,再不好的原配婚姻,至少你們之間是不隔心的。當你再次選擇的時候,先不說對方怎麼樣,你的防備心已經先建立起來,這種帶著防備心的婚姻註定是隔心的。因為你早已愛不起來了。
你的心事與誰說?唯有自問自答,自我消化。
我們總相信付出總有回報,可是那些很拼的人未必都是太平,付出多於回報是常態。
從去年到今年聽的最多的就是經濟寒冬。很多人前一秒還在吐槽公司,下一秒就要失業,沒有一點點防備。35歲中年危機已經成了一種越來越普遍的社會現象。
那些風雨無阻送貨的外賣小哥......
那些投了簡歷卻被告知不招35歲以上的求職者......
那些每過了一個坎又接著要過下一個坎的人......
明知道山有虎,還要偏向虎山行。
因為沒有退路!
撒貝寧曾說過一句話:
年輕人犯個錯,那叫血氣方剛。
中年人犯個錯,那叫血本無歸。
現在沒有機會允許中年人犯一點點錯誤,一旦失敗,可能連從頭再來的勇氣都沒有了。
中年危機是人生的一個必然階段,但是也未必有想像的那麼可怕。事情終有兩面性,人到中年,人生上半場已過,這個時候反而可以讓我們好好總結一下自己的人生,冷靜思考下一步的方向。
我們之所以要直面中年危機的種種表象,就是為了告知大家遇到事情不要迴避問題。問題不會因為你的迴避而繞道逃跑,只會讓你自欺欺人的措手不及。
永遠保持一個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努力讓自己增值,中年危機就會變成你人生中的一個小插曲,人生沒有邁過去的坎,若干年後再回頭看看,這也是一道不錯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