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女人嫁人的時候應該都聽過這一句話:「結婚後,以後回來可就成客人了!」,那時候很多人固執地認為才不會呢,即使嫁人了,這裡還是我的家,永遠的家。
直到在婆家過起日子,再回家時才深有體會,尤其家裡有兄弟的女人,這種體會更深刻。原來自己從嫁人那刻起就成了父母兄弟的親戚,而從前的家也成了娘家。
娘家不是家!
一個女人離開自己生活了很多年的家,進入到一個陌生的家庭,那裡沒有一個人跟你有血緣關係,你們有不同的生活習慣,不了解彼此的性格脾氣。突然就這麼硬生生地在一起生活,才發現自己融入進去並不是那麼容易。
這裡是你嫁的男人的家,有他的父母兄弟,有他熟悉的環境和人,有他習慣的生活方式,而你卻不同,滿眼望去除了那一個男人全是陌生。如果日子過得順暢還好,稍有矛盾,你會發現你是這個家裡唯一的外人,這裡不是你的家,是你的婆家。
婆家也不是家!
女人嫁人後才發現多出兩個家,一個娘家一個婆家,自己卻好像突然沒了家,沒了歸屬感,走到哪裡似乎都沒有屬於自己的家。
那種孤零零無所依的感覺,讓自己的心又冷又空。
2
小玉嫁人後沒多久和婆婆鬧不愉快,哭著跑回娘家。她父母勸她嫁人了就是大人了,不能太任性。她想在娘家多住幾天,卻沒有被允許,還被娘家弟弟送回了婆家,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都是人家的人了,不能動不動就鬧脾氣回娘家。
被送回去之後,小玉賭氣地很久都沒再回娘家。她老公跟她開玩笑說,不讓她回去她不聽,既然嫁給他了就是他們家的人,婆媳倆鬧個矛盾不是很正常的嘛,有必要回娘家訴苦,人家一家子過得好好的,你回去搗個什麼亂。
小玉生氣地又哭了一場,雖然她老公的話聽著逆耳,可也不是沒有道理。她哭著回家那天,父母和弟弟確實喜笑顏開的,反而她回去的時候各種彆扭。她不明白從前一家四口說說笑笑的,怎麼她嫁人後一下子就不一樣了。
她覺得自己的父母並不是那種愚昧的老人,怎麼也讓她感受到了這種被親人推開的距離感,想到有一天要是弟弟結婚了再有了自己的孩子,她就更加和他們疏遠了。
再想想婆婆總是看她各種不順眼,處處挑刺的事情,小玉的悲傷一下子湧了出來,不要說婆婆拿她當女兒待了,甚至都不能和她和平共處。往後的婆媳矛盾會到哪種程度,老公夾在中間會不會袒護她,或者會不會一直袒護她,她根本不知道,他也許會站在自己母親那一邊對她指責。
如果那樣,她就真的成了一個無依無靠的女人了,娘家回不去,婆家走不出,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悲哀。
3
我有一個鄰居,去年她老公在外面有了別的女人,她大鬧一場帶著孩子回了娘家,說這一次無論如何要離婚。
她以為家人會支持她,畢竟她遭受了背叛,讓她沒想到的是,她的母親哥嫂包括她的姐姐都勸她這事鬧一鬧也就算了,哪能真的離婚。畢竟倆人生活了這些年加上還有孩子,該忍就得忍。
他們接下來的說法竟然和她婆婆說的如出一轍,一直是她老公賺錢養家,而她這些年只在家帶孩子做家務沒有工作沒有收入,離了婚男人可以再找別的女人,而她卻別說帶著孩子就是一個人生活都困難。還讓她千萬不要做傻女人,把房子車子存款老公都讓給別的女人,那她最後就真的什麼都沒有了。
原來婆家人給她委屈,娘家人也給她同樣的委屈,她以為他們會給她撐腰,成為她離婚的底氣。卻原來他們不是她的後盾,她一旦離婚可能會成為他們的拖累,畢竟她沒有工作,沒有存款,還帶著孩子,離了婚肯定會吃住在娘家,誰會為她的生活負責。
4
或許有人會說,父母經濟條件好就不會出現這些問題,可是即便如此,父母的家也還只是你的娘家。
比如你不能像從前一樣隨心所欲住在家裡,父母肯定會把你往婆家趕,結了婚的女人不能一直住在娘家。
比如父母對待你孩子的方式可能會讓你們產生矛盾,你會以為父母對待外孫不如對待孫子那般親。
在婆家永遠會有婆媳矛盾,甚至姑嫂矛盾,妯娌矛盾,更傷人的是夫妻矛盾。家裡總是會有你不能接受的人出現,會有你看不慣的事發生,但你不能任意發火,或許別人會說你不懂事,不賢惠,沒有做人家兒媳婦該有的樣子。
你從前沒有做過誰家的媳婦,不知道什麼是該有樣子,只是那一定不是你從前的樣子,也不是你想成為的樣子。
沒有誰想活成別人喜歡的樣子,只想做自己原本的樣子,可是這個家裡不容許你的自由和自我。家不是你的家,你似乎沒有當家做主的資格。
5
嫁人讓女人走進了婚姻,卻也走在了一條成為娘家人的客人、婆家人的外人的路上,這條路孤單而冷清,沒有同行者,沒有盡頭,一路上感受不到溫暖,到處都是嘈雜的勸導,滿眼都是伸出來將自己推遠的手。
如果你是一個女人,有一天和自己的老公吵架鬧彆扭,你會發現你無處可去,無家可歸,那種孤單,那種落寞,足可以吞噬一個人的靈魂。
如果你是一個男人,能否理解作為你妻子的女人,在嫁給你後的這種處境,你有沒有在哪些時刻讓她覺得她在這世上孤獨無依,傷透了她的心。
婚後的女人卻原來如此可憐,回不去的娘家,融不進的婆家,一個漂泊的人,一個孤獨的人。
婚後的女人到底哪裡才是她的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