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哪裡?

2020-08-28 三風不瘋

提起家,那應該是一個溫暖的地方,讓人想起來就會流漏出笑容的溫柔鄉。可實現往往是那是別人的家,而我,只有我自己的時候才是家。

樊勝美,一個典型的活在重男輕女的家庭裡,儘管她對那個家已經付出了很多,她的父母依舊不滿意、不知足,她的哥哥依舊遊手好閒,生活不下去的時候就會勒索樊勝美,是的,我管這種行為叫做勒索,他哥哥做得過分的事多了去了,最讓我忍不了的是父親中風,他不管父親的死活,把他父親抬到樊勝美男朋友家,以此來要挾樊勝美,為了貼補家裡,填補他哥哥那個無底洞,三十幾歲的樊勝美無存款,錢不夠貼補的時候只能賣男人們送給她的東西,甚至不惜身體去陪酒,看到樊勝美喝醉躺在小區邊哭的那一幕,我的內心是疼惜她的,是的,這個女人虛榮,工作上也是個老油條,但是我卻能體諒她,她儘量用物質去偽裝自己,大概就是不想讓別人看穿她的窘迫吧,即使是曲筱綃,父母把她當掌上明珠,但是在父親眼裡他依舊不及她那個浪子哥哥,在中國這個社會中,家中有個男孩,女孩多少會有點被忽略。家,對有些人來說是避風港,是天堂,但對有些人來說卻是一輩子的陰影。我聽過一些故事,有個女孩說,大學畢業她想儘快工作,自己的工資少花一點,全部存起來等到結婚買房的時候,自己能多添一點,她說不指望父母幫著買房子,就希望結婚的時候父母能少要一點彩禮,因為她家有五個女兒,一個兒子,她的幾個姐姐嫁人的時候男方給的彩禮都給她哥哥了,她父母的說法永遠是「哥哥是男孩子要成家立業需要錢」,到她這裡,父母說「哥哥要還房貸和車貸要幫著哥哥」,我聽了心裡真的很痛,同樣是一個父母生養的怎麼待遇的差別就這麼大,女兒到最後不是女兒了,而是幫哥哥承擔起生活負擔的賺錢機器了。我一直挺討厭「兒子是建設銀行,女兒是招商銀行」這句話,怎麼,女兒到最後竟然成為父母的搖錢樹了,有好多父母在一起會談論自己的女兒嫁到了哪裡,男方給了多少彩禮,這成了他們攀比的資本。我的表嫂,家境不錯,從小也不缺錢花,雖然很早就不上學了,但是也算是自給自足了,直到她結婚,我表哥家拿不出彩禮錢,最後他們的彩禮錢東湊西湊借齊了,可是從此我表嫂跟著我表哥到處打工還帳,生活品質大不如前,我表嫂也很少回娘家,一直跟我表哥東奔西走。有些漂在外面不願意回家的人,很多時候不是自己不想回,而是家裡人做的事或許就把自己排除在外了,或許他們沒有這個想法,但是做法已經是這個意思了。我媽也會說「你趕緊找個人嫁了,把家裡的帳(我弟結婚用借的錢)還一還,我們家就輕鬆了」,每次聽到類似這樣的話我都不知道如何接下面的話,只能沉默,或者開玩笑說「那你幫我找一個唄」,其實心裡很不樂意聽到這樣的話。父母往往是偏心的,懂事的孩子父母總會希望她再懂事一點,常常犯錯的孩子,父母總是希望他不要再犯錯就好。其他人都一樣,期望付出多的人再多付出一點,返倒是從不付出的人,他們只希望不要從他們那裡索取就好。就像蕭紅前輩說的「人若老實了,不但異類要來欺辱,就是同類也不同情。」大概就是這個道理。於是我就想問,憑什麼呢?

相關焦點

  • 家,什麼是家,家在哪裡
    家?我忽的睜開了眼睛。家嗎?好陌生,我在哪裡?一個女人,小時候,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長大了結了婚,愛人在的地方才是家,老了以後兒孫在的地方就是家,可是就是沒有自己的家,也許最後那一抔黃土才是女人的家。有人說,有愛的地方就是家,如果沒有愛已經變成風雨呢?還有人說,家人在哪裡,哪裡就是家。
  • 已婚女人家在哪裡?
    記憶中她總是起那麼早,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家務,卻從未見過她疲憊,從未聽到過她的抱怨······    在舅舅家呆多久外婆都覺得時間短,可是我們這些「城裡人」似乎過不慣鄉下的生活。是啊!人老了,喜歡有人來陪伴,說說話,拉拉家常,翻翻記憶。咀嚼一下生活的滋味,回味一下生活的甜蜜。
  • 家在哪裡?
    他是有家的,可是為了家只能打拼。老婆帶著孩子在家鄉下的縣城裡住,以前老婆也與他在北京打工,掙了一點錢,才在自己老家縣城裡買了房子,雖然沒有房貸,但是也從親戚那借了一些錢。前年兒子正在讀高中,兒子也算爭氣 ,成績名列前十名,想讓兒子考上一個好大學,讓他比自己有出息,不能走自己老路,就讓老婆回家照顧兒子讀書去了。
  • 陳綺貞丨哪裡才是我的家
    今天喜歡聽陳綺貞你心中的夢想 到底是什麼,不被自由囚禁呢 還是被溫柔釋放,在你理想的國度 我住在那裡嗎,白天忙碌 晚上分享,握在手心裡的溫暖,輕輕牽著你的手 漫漫長路一直走,哪裡都是我們的家,想到這裡,怎麼我會哭了呢,在你幻想的邊緣 我消失了嗎,白天偽裝 晚上卸下,疲倦的心要藏在哪,輕輕放開你的手 漫漫長路繼續走,自己才是自己的家,想到這裡,怎麼我又哭了呢,輕輕放開你的手 漫漫長路繼續走,自己才是自己的家,想到這裡,
  • 婚後的女人哪裡才是家?
    ,那時候很多人固執地認為才不會呢,即使嫁人了,這裡還是我的家,永遠的家。 直到在婆家過起日子,再回家時才深有體會,尤其家裡有兄弟的女人,這種體會更深刻。原來自己從嫁人那刻起就成了父母兄弟的親戚,而從前的家也成了娘家。 娘家不是家!
  • 五十歲女人的家在哪裡?
    我看著小區的幾個婦女圍著她問這問那,她說她是河東那邊山村的,有兩個女兒,都結婚了,她已經離婚兩年了,因她沒生兒子,丈夫在外打工時有了外遇,還生了個兒子,已經五六歲了,為娶小三,丈夫一直鬧離婚,到2017年才離完,離婚後我無處可去,只好住在大女兒家,為女兒看看孩子。現在孩子也上學了,有校車接送,我就幫忙乾乾地裡的活。
  • 車禍後,我想不起家在哪裡了
    這是她44歲的生日,倘佯在幸福的海洋裡,她情不自禁地哽咽著,「謝謝你們,給了我一個家!爸爸含辛茹苦地撫養著李普博,每當回到家,她在內心深處一遍遍問著自己:「我的家人在哪裡在丈夫的悉心照顧下,她慢慢恢復了一些記憶,可卻始終無法想起關於家的準確信息。
  • 五十歲女人的心酸淚—家在哪裡?
    我看著小區的幾個婦女圍著她問這問那,她說她是河東那邊山村的,有兩個女兒,都結婚了,她已經離婚兩年了,因她沒生兒子,丈夫在外打工時有了外遇,還生了個兒子,已經五六歲了,為娶小三,丈夫一直鬧離婚,到2017年才離完,離婚後我無處可去,只好住在大女兒家,為女兒看看孩子。現在孩子也上學了,有校車接送,我就幫忙乾乾地裡的活。
  • 父母不在了,回農村老家該去哪裡?兄弟姐妹的家是不是自己的家?
    回到家以後,只要有父母在,可以什麼都不用做,自己只管吃就夠了。等到再空閒的時候,再過年過節的時候,想回老家,不知道該去往哪裡,不知道哪裡才是你的老家。或許自己的兄弟姐妹,有的還在村子裡,但兄弟姐妹的家,畢竟不是父母的家,去到人家家裡,你就是客人。兄弟姐妹之間關係好,也只是有個落腳之地。我有個朋友在外地工作多年,他媽媽跟他妹妹在一個村裡住著,他每年只有中秋節和春節的時候才回老家。農村的老人住著老房子,衛生條件可想而知。
  • 女人千萬不要離婚,一旦離婚家在哪裡?
    作為女人,離婚了,家在哪?如果你這樣想,那麼你一定還沒有走出離婚的陰影。作為女人面對離婚這件事,不需要說一定要逼自己怎麼樣怎麼樣,要明白壓力太大反而會影響你的正常思維和判斷力。幸福是自己奮鬥出來的很多人認為離婚就是噩夢的開始,其實你錯了。
  • 70歲單身大媽感言:女兒的家,兒子的家,哪裡都不是我的家
    導語:有人說,父母的家永遠是孩子的家,而子女的家未必是父母的家。兒子大學畢業後,留在了遼寧,結婚的時候,我把全部積蓄拿出來,給兒子做首付買房,兒子結婚之後,我剛好退休,準備在老家安度晚年,可是兒媳結婚之後,很快懷孕,我不得背井離鄉去兒子家,照顧兒媳。這一去就是5年,我把孫子帶到4歲送幼兒園了,準備回老家。這時候,女兒大學畢業,跟男票去了吉林,在吉林結婚了。女兒結婚不久懷孕了,女兒讓我去照顧她,我又馬不停蹄地去吉林的女兒家。
  • 家在哪裡?在有媽媽有愛人的地方
    根據讀者的建議,我們手繪了打毛衣奶奶的形象,代表「媽媽的溫暖」,也是夢裡家的溫馨。另一頭手繪了戴安全帽的小哥,代表的是留守杭州的一員,他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  圍著充滿媽媽味道的圍巾,小哥透過蔚藍的天空,仿佛又回到了媽媽的身邊。  大家對第一款設計方案,有什麼意見?  接下來,我們還將推出幾款風格多樣的明信片設計,歡迎大家繼續分享點子和創意!
  • 遠嫁的你有家嗎?問到家在哪裡?她哭了
    你還有家嗎?我聽到了一句話特別好:「我嫁給你,不是我離開自己原生家庭,來到你的原生家庭,而是你也離開原生家庭,我們一起有一個家」這句話刺痛你了嗎?多少人沒有了自己的家?表妹跟朋友聚會,聊聊家常,突然小君問她,你在上海有家嗎?你娘家回得去嗎?婆家容得下你嗎?也是表妹不介意朋友這樣問,因為關係在那,反而一種被心疼的感覺。
  • 父母不在了,回農村老家該去哪裡?兄弟姐妹的家是不是自己家
    其實這不難理解,父母在的家就永遠是我們自己的家,不管走到哪裡心裡都有盼頭,有牽掛,有希望。但是歲月不饒人,隨著時間的流逝父母終有一天會離我們而去,就像是一根關聯著你和家的那根弦突然斷了,每到過年的時候再也不像原來那樣不知所以然的一心就是迫切得要趕回家過年了,換句話說就是突然不知道該回哪去了,這一刻我們顯得多麼像一個無家可歸的小孩子,雖然已經長大成人,子女雙全但是內心還是會迴響起這麼一種聲音:以後過年,我可能再也沒有「家」可以回了。
  • 女孩,哪裡才是你的家?
    我第一次去他們家是我一個人去的,他的家人都是很冷漠的對我,可我想到他為了跟我在一起也承受了那麼多,我這又算什麼呢?他不在家,為了讓他父母對我的態度有所改觀,我隔三差五就去他家裡幫忙幹活,慢慢的他的父母也就接受了我。第二年他休假回來,他假期滿了回了部隊,可我發現我懷孕了。我想為他生下這個孩子,他父母知道我懷孕了也是特別高興的!所以我就一個人在家待產。
  • 婚外情的普遍真相:家花沒有野花香!到底輸在了哪裡?
    漸漸地,婚外情成了一種普遍的現象,家花無野花香,外面的一切都很好,那麼當初讓你死心塌地愛著的妻子到底比外面的女人哪裡好呢?小三比他老婆好到哪裡去了?今天主題:你覺得原配和「第三人」相比,到底輸在哪裡?
  • 中秋團圓日,別人忙著回家,我卻申請加班,因為我不知道家在哪裡
    只是,家,到底在哪裡呢?一直以來都覺得,家對我來說只不過是個地理位置。書上說,對於出嫁的女子來說,父母在哪裡家就在哪裡。以前的我,對此深表認同,爸爸媽媽在哪裡,那裡才是我的家。從記事開始,我就在在不同的城市之間遊走。說是「遊走」,好像顯得自己多麼高端,其實就是奔波而已。幼時,對家沒有概念最開始在村兒裡上幼兒園。
  • 心在哪裡,感情就在哪裡
    用丈夫的話說,他們的婚姻儼然一潭死水,完全得不到妻子的溫暖,享受不到家的祥和。他的婚姻讓他痛苦不堪。 此時,妻子對這段婚姻終於絕望透頂。他們沒吵,也沒鬧。就這樣,很平靜的離婚了。確切的說,婚姻裡,心在哪裡,感情才在哪裡。
  • 《假裝沒感覺》:沒有婆家,回不去的娘家,哪裡才是離婚女人的家
    導語:表妹離婚3年了,3年時間都在外地打工,一次也沒回過家。姑姑逢年過節就念叨,我打電話問表妹為什麼不回家,表妹反問我:「姐,哪裡才是離婚女人的家?」一句話戳痛我的心窩。表妹剛離婚時回到娘家,和姑姑、表弟一家6口擠在70多平的樓房裡。
  • 從《蝸居》到《安家》,女人在婚姻中的安全感到底來自哪裡?
    最近她在看一部叫《安家》的電視劇,所以她就開始跟我講述一些她的感慨。但現在,她看《安家》中那麼多圍繞著房子的婚姻故事,突然發現自己的想法也變了,房子,好像變成了她婚姻中的安全感。女人在婚姻中的安全感,來自經濟獨立和精神獨立兩方面我問她,真的有了寫著自己名字的房產證她就會獲得婚姻中的安全感嗎?她仔細想了想,還是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