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記憶——小人書

2020-09-10 大漠孤煙落日長圓

做為七零後,如今已是四十多歲將要奔五的人了。人年齡大了就會不自覺的喜歡去回憶自己的少兒時代,這時你會發現有很多記憶依然清晰地存在於你的腦海中揮之不去,讓人生發出無限感慨!

我孩提時代最大的樂趣就是看小人書,我第一次見到它是在一次放學回家後,看到哥哥坐在院子裡的小板凳上埋頭看著什麼,我走過去見哥哥手裡捧著一本滿頁全是黑白畫面的小書,只看了一眼就被那黑線條勾勒的圖畫深深地吸引住了。

多麼漂亮的圖畫啊,線條黑白分明,人物栩栩如生,在畫面的下方還有兩三行文字說明。哥哥告訴我這是小人書,他看的這本是《空城計》,是他在同學那裡借來的。我問:「能讓我看看嗎」?哥哥趕忙把小人書護在懷裡,說:「等我看完了再給你看」。這就是我第一次見到小人書的過程,從此我就深深地喜歡上了它,它給我的童年生活注入了無限的樂趣!

八十年代的農村物質匱乏,吃的是玉米面窩頭,有時還有地瓜面的窩頭,吃著總是有種苦味,喝的是玉米面熬的粥。我穿的衣服也大多都是哥哥穿舊了以後媽媽給改做的,穿的鞋子也是媽媽手工做的。當時做為學生,想買本課外書那可是一件想當奢侈的事,就算想買也得到鄉裡的新華書店。所以總是看哥哥從同學那裡借來的小人書已不能讓我滿足,況且有時候哥哥看完了就要馬上給同學送回去,讓我心裡又失落又難過。於是只好自力更生,自己想辦法掙點錢。

那時候在我們這裡,孩子們掙錢的路子還是有好幾條的。一個是剝柳條,我們這裡柳樹比較多,從春天一直到初秋,都可以找到那些又長又直的新長成的柳樹條。我爬到柳樹上把它們弄下來,根部那頭咬在嘴裡,雙手用力把柳條皮捋下來,然後曬乾打成一把一把的小捆。村裡三天兩頭都有來收幹柳條的小商販,記得價格一般都是五分到八分錢左右一兩,一個星期能弄到三四兩就不錯了。

第二個是去田地裡割草,我把割回來的草放在院子裡曬乾,等有來收的就拿出去買了。乾草很輕,大約十斤鮮草能曬二斤乾草吧,那時的價格記不清了,也就不到一毛錢一斤吧。還有就是在樹上樹下到處尋找褪皮的蟬衣,一兩蟬衣的價格在幾毛錢吧,這是最不好弄的,大概得幾百個才能積攢一兩蟬衣,記憶中我就沒攢夠過。

我還有一個掙錢的好方法,我家門前是個大池塘,池塘南面是一片沒有水的窪地,窪地裡長滿了蘆葦。每個放學後的周末我都會往蘆葦地裡鑽,去尋找我的發財寶藏——雞蛋。

村裡人家散養的雞都喜歡去蘆葦地裡刨食,有的雞就會在枯草多的地方打窩產蛋,我也是偶爾才發現這個秘密的。雞蛋在那時可稱得上是奢侈品了,人們都會把雞蛋攢著,不到過年過節是不捨得吃的,等攢多了再去賣錢。我撿到的雞蛋一個也捨不得吃,就單獨存放起來,到時候讓媽媽給我賣了。

以上這些就是我掙錢的方式。當時我不但不覺得累,還樂此不疲,可能是買小人書這個誘人的目標給激勵的忘記累了吧!現在回憶起來也是童年時代的快樂時光啊!

掙了錢我就會跑到鄉裡集市上去買小人書,每次我都在賣小人書的攤子前流連忘返。連環畫品種想當豐富,有單冊的,如《地道戰》、《八女投江》、《少林寺》、《文成公主》、《小兵張嘎》等等。也有成套的,有四大名著,還有《嶽飛傳》、《楊家將》、《陳真》、《射鵰英雄傳》、《隋唐演義》等等太多了。每一本都想買都想看,那時一本的價格在一毛四五到兩毛二三之間吧,成套的就更貴了。趕一次集就把我辛苦賺來的錢都買成了小人書,連五分錢一塊的冰棍都捨不得吃。

可以說我是在小人書的陪伴下長大的,小人書也就成了我那個時期最大的快樂源泉,現在回憶起來也充滿了濃濃的幸福。

相關焦點

  • 童年記憶·爺爺
    童年記憶 爺爺文/星辰爺爺是一個慈祥開朗的老人。稀疏的花白鬍子和依稀可見的臉上皺紋,印記著歲月的滄桑。在我記事時,爺爺就一直照顧病中的奶奶,奶奶常說是她連累爺爺了。奶奶離開那年我七歲,讓我第一次感知了失去親人的痛。小時最愛吃的,就是奶奶送我的綠豆糕了。奶奶的離世讓爺爺很傷感,長時間都難以從痛苦中走出來。
  • 童年-碎片記憶
    最初的記憶父親肩膀上都是鋤頭、背籃,回憶起來對父親的初印象就是父親空閒時就會抱著說:老二,我破個謎語給你猜,「天上掉下一包藥,掉在板凳腳,聞是聞得見,找是找不著」,印象中父親的謎語只有這一個,明明一開口就知道答案,我和父親卻樂此不疲。最初的記憶母親留著短髮,挎著一個藥箱,病人家屬背著我,穿梭在村間小巷,母親是忙碌的,也是受人尊重的。
  • 童年不用治癒,只需溫暖記憶
    成年人的行為,或多或少有來自童年的影響或陰影,這陰影足夠長,影響足夠大,漫過整個人生。「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這句話源自於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蕾德-阿德勒的話,讓我們經常引用,甚至過多的使用。
  • 童年記憶·大舅
    文/星辰919 姥姥有兩兒兩女,大姨和二舅都中年早逝,分別留有兒女,那時我年紀尚小,記憶不多。大舅是姥姥收養的,念過私塾,當過學徒,做過成衣,給我留有深刻印象。 每當說起大舅,他的臉色和神態,總讓我想起魯迅筆下的孔乙己。
  • 在巧克力的童年記憶裡有什麼樣的酒?
    幾年前,由於一個極其偶然的工作原因,我在朋友和同事中進行了一次小規模的問卷調查,主題是「酒心巧克力」。我沒想到這個小小的東西在口碑上極為兩極分化,喜歡他的人不會勉強用「我可喜歡啦」「絕對的童年回憶」來描述他,不喜歡的人搖頭,甚至揮揮手,全身拒絕,他們使用「簡直糟糕透了」「世界上最難吃的糖」這樣的詞。80後懷舊小吃老式的巧克力是80後一代的童年記憶,這是80後懷舊零食系列的一部分,還有麥麗素、粘牙糖和跳跳糖。
  • 我和我的童年
    我作為一個多餘的女孩,被送到了養母家。養母家,有兩個哥哥,大哥大我9歲,2哥大我6歲。小時候的記憶,真的太過模糊,很多都想不起來了……養母和養父,常常說我,小時候很乖,不哭不鬧。養父說我小時候,經常告大哥黑狀,導致大哥常常被責罰;他說,小時候家裡養了一隻大公雞,因為差點咬到我,所以被他一棍子打死了。到現在為止,他們說起我的小時候,笑容都是燦爛的。仿佛我還是那個天天跟在母親身邊跑來跑去的小屁孩,仿佛我還坐在父親懷裡跟他一起看著漫畫書。我的童年是快樂的。
  • 80後的童年記憶—手掌遊戲機
    在今天看來,電腦遊戲、手機遊戲,佔領著孩子們的童年像我這樣30好幾的人了,王者榮耀、絕地求生、貪玩藍月,同樣充斥在生活之中。小時候沒有這麼多的遊戲可以玩,打沙包,跳皮筋,仿佛那時遊戲沒有多少男孩和女孩的區別,每個人都會那麼一點。但是童年的掌機還是記憶尤新。
  • 童年記憶總是在不經意間影響你的現狀
    遺失的童年記憶其實一直伴隨著我們,只不過是以另一種形式:它深植在我們的潛意識之中,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個獨立的心理世界,而我們不同的心理世界會影響我們對待事物完全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心理世界的形成過程會受到先天和後天兩個方面的不同影響。
  • 童年的消逝與匱乏感的喪失
    我並不樂於見到諸多話語來搶佔童年這塊「高地」。童年就是童年,其美好沒必要和更深刻的邏輯連在一起,將個體的童年體驗和集體的兒童話語綁在一起也不可取,儘管這在我們的對兒童的教育裡屢見不鮮。   我的童年在青島海濱度過,直到1999年搬家到了濟南。
  • 曬80後懷舊晚餐,被點讚評論:童年時代的記憶,媽媽的味道
    曬80後懷舊晚餐,被點讚評論:童年時代的記憶,媽媽的味道!,散發著誘人的香味,每每聞及,那些與之有關的童年的記憶便「泛濫成災」。在你的童年記憶中都有哪些美味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分享呀!我們一起回到「童年時代」重溫那時的美好!如果感興趣,就一起來看看這份80後童年時代的晚餐吧!曬心心念念的晚餐,朋友點讚評論:80後童年時代,家的味道!不知道是否也有你懷念的味道呢?
  • 90年代女孩出嫁,收藏著我童年的鄉村記憶,一臺彩電是最好嫁妝
    九十年代的皖北農村生活,一直夾雜著我童年時代的長久記憶。老家的那個縣城,沒有山,就特別渴望,以後能夠去大山裡看看,覺得這一馬平川的平原,四處都是村莊,房前屋後的樹木,連接著老屋與農田,迎著朝霞的晨光,也聽著村子裡的雞鳴狗叫聲。
  • 12位名人回憶童年,撒貝寧活到今天是個奇蹟
    美好的童年早已逝去,零星的記憶,偶爾想起,那時的故事,依然清晰。歷史不斷前進,不變的是一顆懷念之心,那一份嚮往童真童趣之情始終不渝。讓我們看看當下一些名人的童年事,讓我們一同分享他們不一般的童年……韓寒:自曝童年"男扮女裝"照 兒時是丟三落四"馬大哈"作家韓寒近期在微博中發布了多張童年時期的照片,其中一張「男扮女裝」的照片引發熱議,網友們爭相回憶童年。在其父親韓仁均早年寫下的《兒子韓寒》一書中,童年韓寒聰明活潑、迷糊可愛的形象就活靈活現。
  • 散文:我苦澀的童年
    我的童年是苦澀的。我的出生給家裡帶來了僅一年多的快樂。快兩歲時發現患了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痺症)。父母就像得了一場大病,家裡蒙上了沉重的陰霾,父母抱著我四處求醫還是沒有醫好,在七十年代初,家裡特別困難,加上是集體,曠工越多掙得工分越少,最後到年終分糧自然也就少了。逼迫無奈,只好放棄了,以至於失去了最佳治療機會,我自然也就成了殘廢,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
  • 姐姐.我.童年
    我的姐姐,出生在60年代,只記得姐姐好喜歡吃肉,那時的肉菜,是村隊統一分發,我母親體弱掙的工分少,所以每次分的肉菜都少,別人家分到一大盆肉,我家總分一小碗,愛吃肉的姐姐老饞肉,為了能吃到更多的肉,姐姐常去外婆家,舅舅是生產小隊長,外婆也是好勞力,人又善良,舅舅和外婆把肉大多都留著給姐姐吃,以至於姐姐竟然長住外婆家,很少回家了,後來讀書也是在外婆家讀的,那時的我,有時孤獨的時候,也想念姐姐,於是便鬧著也去外婆家
  • 童年創傷的代價是對愛一輩子的渴求,用童年治癒一生的心理指南
    文|顧子魚  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阿德勒  如果你正準備要做父母,或者是你初為人父人母,我覺得有必要讀一本書《童年之謎》,這本書教會你,從胎兒時期就開始學會如何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以及怎樣陪伴孩子成長。
  • 我家的老屋將要消失了,帶走的還有我的童年記憶。
    我的家鄉是魯西南的一個小村莊,生我養我的小村莊。她將不復存在,我想記住她,祭奠她。我要記錄我家的老屋,這裡曾是我的家,我的童年。(東邊的老院子)東邊的老院很大,是我從小生活的地方。老屋後原是兩棵棗樹,棗樹的年紀比我還大。小時候在棗子成熟時,我幾乎放了學就呆在棗樹上。棗樹也不知道是哪年砍掉了,被母親種上了芝麻。
  • 遠去的童年
    昨晚一個好友給我發了一段小視頻,視頻記錄的是他二姨剛出生不久的孩子在遊泳的畫面。她二姨今年都五十多歲了,由於某些原因,做了試管嬰兒,忍受著孕期種種不適,才生了這個寶貝疙瘩。看到這個小視頻,我就跟他說,小孩是越長越好看,尤其剛生下來時,看著特別難看。他就接著我的話茬說,他小時候也很醜,後來才變得好看的。看我不信,他就把他珍藏的童年照片發了幾張給我看。
  • 已逝歲月之童年記憶
    記得有生以來第一個記憶是我弟弟的出生,滿屋子的人,一個我們叫大奶的接生婆在忙碌的給我母親接生。好像沒有看到什麼就被大人趕出來了,隨著母親的哭喊聲,弟弟也呱呱墜地了。那年我三歲,這個是最早的記憶了!我們家本來住在爺爺奶奶一起的,土牆麥秸稈的老房子。爺爺奶奶住在東邊房子,中間有個客廳,客廳隔壁是我們家廚房。土灶,還有個冬天烤火的材火壟,燒飯時候,嗆得人眼淚直流,特別是炒辣的菜,打噴嚏是一個接一個。灶頭旁邊有個臺階,上去第一個房間就是我們的臥室了,可惜對那個房間裡面沒有記憶了,據說我們三個兄妹都是在那裡出生的。
  • 盛開在鐵爐裡的爆米花,是綻放在童年記憶裡,最美麗的那朵煙花
    夢到這兒,突然醒了,是笑醒了,而童年的回憶,灑落一枕。 記憶中,童年的快樂有很多,吃爆米花是一樣,看放花炮也是一樣。 那個老頭,那些聲響,那些煙火,那些香甜,就永遠留在了童年的記憶裡。 丁酉年,我回老家博山過年,大年初一,我去朋友家拜年,在文姜祠門前,突然看到一個老頭在爆米花,突然想起了童年的好多回憶,於是過去拍了一組圖片,拍著拍著,突然就想起了一首老歌,張艾嘉的《
  • 我的奶奶——她的童年
    時光如梭,一晃眼,奶奶離開我已經有十三年了。不知道為什麼,每當我想起她時,總感覺她還在那裡,很清晰又很模糊。從我記事以來,我的奶奶總是穿著一雙黑色的布鞋,腳小小的,後來我才知道那是人們口中的三寸金蓮。頭髮永遠攥著個卷,直到年紀大了,自己梳不了頭髮了,才把頭髮剪短。她的眼睛不太好,看不太清東西,所以總是拄著一根拐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