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伴侶》雜誌2020年9月總第496期P39《婚戀診室》
本期專家
費凜,廣州聽說吧心理諮詢中心心理諮詢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方夏諮詢:
平時丈夫對我和孩子還是挺好的,但只要涉及到錢,他就很計較,分得特別清。有一次我忘記取錢了需要用現金,向他要了一千多元錢,沒過兩天他就追著我讓我還錢。
還有一次,他出主意教我投資,賺了點小錢,後來居然讓我分給他一半。每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我都很生氣,就會跟他吵。
丈夫覺得是我錢心太重,斤斤計較,但其實我不是在乎錢,只是覺得夫妻之間分得這麼清楚,感覺很生分,一點都不像夫妻。
我們一直都是各管各的錢,各自補貼家用。但他經常在我面前抱怨家庭開銷大,說家裡的東西都是他買的,我沒有做出貢獻。
可事實是,我不僅出錢還出力,家務我做,孩子我帶,而他負責的也只有夥食和水電的開銷,剩餘的錢我都存起來了,以備不時之需。
他總是抱怨我花錢大手大腳,想自己管錢,但我覺得他不僅花錢大手大腳的人,更沒有存錢的習慣,我不想讓他管錢。但如果我管著錢他又有很多抱怨和不滿,這該怎麼辦呢?
廣州聽說吧心理諮詢中心主任諮詢師費凜老師解答:
方夏和丈夫之間這看似是為金錢爭吵的背後,實則是溝通出現了一些問題。
經濟大權代表著妻子想要的是安全感,被認可感,希望和丈夫的邊界更模糊、更親近一些。但丈夫更多表現的是對花錢後的擔心。甚至在幫助妻子投資獲利後,也想要爭取一半的「佣金」。
方夏和丈夫其實在金錢上面缺少有效溝通,雙方把目光聚焦在花錢、管錢上,卻羞於談論內心對金錢的需要和重視,反而相互責備,每次的討論都演變成爭吵,長此以往會傷害到夫妻之間的感情,得不償失。
建議方夏和丈夫之間在金錢上可以嘗試透明、公開一些。坦誠大概有多少工資,多少存款,平時花費大概是多少。
明晰之後,可以看到大家各自為這個家所做的貢獻,當然錢的多少不是用來衡量你為這個家付出了多少,而是雙方願意把這個事情公開,表示夫妻之間的一種信任。
在談及經濟時候,多談談自己的感覺。畢竟金錢本身沒有什麼特別意義,是人賦予了它不同的意義。金錢可以公平地體現多勞多得,也可以成為夫妻關係中相互信任的標誌。
若感覺讓對方了解自己的經濟狀況是不舒服的,不妨反思一下,被對方知道自己的經濟狀況後你會有怎樣的擔心?若涉及夫妻的信任感、安全感的問題,可能是夫妻關係問題的「信號燈」,不妨坐下來好好探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