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戀愛、結婚前,你一定也曾幻想過,自己的另一半會是什麼樣的人?婚後,你們會有怎樣的生活?
或許如錢鍾書與楊絳先生那般,「相濡以沫,歲月長情」;又或許如電視劇《轉角遇到愛》那般,只需一個邂逅,便遇到了自己的命中注定。
可是,你知道嗎?在我們這一生中,我們大概會遇到2920萬人,相愛的概率只有0.000049。也就是說,如果你想靠一次邂逅,就遇到真心相愛的那一個人,是很不現實的。
所以,不管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不要排斥相親。因為這只是大家相識的一種方式或手段,並不能代表你的能力或者市場。
在相了幾次親後,我開始佩服姥姥的高瞻遠矚與智慧了。因為,她在我上小學時,就給我定了個娃娃親。不過,我這娃娃親對象在我上學時就出國了。後來,這事就不了了之了。
有時我會想,我們大概是沒緣分。潛意識裡,我還是挺喜歡古時這種包辦式婚姻的,門當戶對、知根知底自不必說,彼此又是雙方父母看中的,結婚後可以少一些婆媳關係方面的麻煩事。
然而,在提倡了幾十年的婚姻自由後,人們對於相親、父母包辦的婚姻持反對觀點的比較多。孰不知,相親、父母包辦式的婚姻實則更長久。
1、
前一陣熱映的《韞色過濃》便是這樣的劇情。他們一個是演藝圈裡的傲嬌女明星蘇矜北,一個是精通內外科的全才男醫生周時韞。
就工作性質而言,他們本不會有交集。可是因為兩家定下了娃娃親,冥冥之中將兩人扯到了一起。
你可能會想,都什麼年代了,還有人定娃娃親?答案自然是有的。門當戶對的感情才更長久,每一個做父母的都深諳其道。
只是對於年輕人而言,更嚮往自由戀愛的婚姻。所以,訂婚宴上,他們兩個雙雙缺席了。他們不喜以這樣的方式決定自己的命運,他們反對娃娃親,拒絕包辦婚姻。
可是,就在訂婚宴當天,蘇矜北由於車禍被送到了周時韞所在的醫院。好巧不巧,她的主治大夫居然是她那個未曾謀面的未婚夫——周時韞。
與訂婚宴不同的是,他們知道彼此的身份後,沒有逃避,亦沒有很尷尬,反而心裡有了莫名的情愫。這種情愫不僅僅是因為緣分,更多是因為雙方家世、背景、以及經歷的匹配。
這不僅是小說、電視劇,更是生活。有哪個父母在為子女挑選對象時,不是過了無數遍篩子?俗話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在選擇配偶方面,尤甚。
2、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盧氏走後,納蘭像是丟了魂一般,曾經,他恨及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也極力反對這一樁婚事。可是,只三年,盧氏便住進了他的心裡。這一首首的悼亡詞,看得人是肝腸寸斷。
盧氏是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與納蘭容若可謂是門當戶對。原本,他們該有一個美好的開始。只是,容若的心裡一直牽掛著表妹,對盧氏也是疏離得緊。
還好,盧氏不惱,凡事遷就著他。
容若惜花,一日大雨,盧氏擔心院子裡的花被打壞,冒著大雨為花撐傘,容若見到此景,冰封的心開始融化。日漸一日,盧氏在他心裡生了根。
他們一起品詩賦詞,穿街走巷,看星星月亮。在此之前,容若從沒想過,包辦的婚姻也會如此幸福。只是幸福的日子總是太短,盧氏因難產而亡。
3、
知乎上有一個小夥分享了他爸和他媽的「戀愛」故事,獲得了幾十萬人次的關注。
他說,他的爸爸媽媽是相親結婚的。爸爸是憨厚小夥,結婚前只與媽媽見過兩次。他的媽媽原本是瞧不上他爸的,因為你爸太內向了,紅著臉在旁邊站著,連打招呼都不會。
可是,擋不住丈母娘喜歡。他的外婆認定他爸是值得託付的人,幾番思想工作做下來,他爸和他媽結了婚。
婚後兩人感情迅速升溫,直到現在他爸和他媽還是如膠似漆的模樣。以至於他老婆在看到他爸幫他媽端茶倒水時,不忍羨慕地跟他說,「瞧瞧人家是怎麼疼媳婦的」。
你可能疑惑了,為什麼相親、包辦式婚姻並沒有像我們想像的那般痛苦不堪呢?
1982年,印度科學家針對家庭包辦婚姻和自由婚姻在時間維度上的變遷進行了研究。
結果出乎所料,他們發現結婚五年內,自由婚姻中的夫妻愛情值要遠高於包辦、相親的婚姻;可是五年後,自由婚姻中的愛情值直線下降,而包辦、相親的婚姻中的愛情值卻穩中有升,最後還完勝自由婚姻了。
這其實告訴我們,在婚姻中,如何開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日復一日的重複裡,我們該如何相處。
最後,希望你記住:「你未來的伴侶可能出現在任何地方,唯一不可能出現的地方就是你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