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不開心的真正原因:智慧不夠(受益匪淺)

2020-10-03 國學知識分享

圖文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王陽明在龍場的時候,跟他去的隨從都相繼病倒,只有他自己安然無恙。王陽明自己說:「我來龍場兩年,也被瘴毒侵害,但是我卻安然無恙,這是因為我始終保持了積極的情緒,樂觀的心態,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悲悲切切,抑鬱哀愁。」


現代科學也證明,積極的情緒有助於身體健康。


一個人如果快樂,體內就會分泌出一種激素,提升身體狀態。


一個人如果抑鬱、鬱悶,那麼身體狀況就會隨之下降。


在贛州的時候,陳九川病倒了,王陽明對陳九川說:「生病這件事,正確面對它確實很難,你感覺如何?」


陳九川說:「這方面的功夫,確實很難。」


王陽明回答說:「經常保持快樂的心情,就是功夫。」


在王陽明看來,保持快樂不是一種天賦,而是一種能力。是一種通過智慧和修行就可以獲得的能力。


王陽明正是通過他自己的智慧,在逆境中保持了快樂的心境,在毒瘴之地生存了下來。而且還修身治學,德業兼進,最終在龍場悟道,創立心學。


01

活在當下,才能快樂


王陽明說:「只存得此心常見在便是學。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只要常存養此心,就能經常覺察到心的存在,這就是做學問。已經過去的事,和那些還沒到來的事,想它有什麼益處嗎?這樣胡思亂想,只能白白丟失清明的本心。


一個人要想獲得快樂,就得有活在當下的智慧。


曾經有人向馬祖禪師請教如何修行,馬祖禪師答:飢來吃飯,困來眠。


這個人就很奇怪,說,其他人也是這樣做的啊,難道他們和你一樣用功?


馬祖回答說,不是的,他們吃飯的時候想著睡覺,睡覺的時候想著吃飯,而我,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所以不一樣。


王陽明曾經以此典故寫過一首詩:


飢來吃飯倦來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說與世人渾不信,卻從身外覓神仙。


簡單來說,就是活在當下的時刻,專注眼前的事情,不要胡思亂想。


專注於當下的人,不對過去做無謂的得失計較,對於未來尚未發生的事情,也不做杞人憂天的擔心,他們的心寧靜而清明,所以他們是快樂的。


心理學家證明,如果一個人能夠專注於某件事,身心就會處於一種十分和諧的安穩中,很容易引發一種超然舒緩的喜悅感。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裡,人們的幸福感之所以降低,就是因為人們失去了專注於某件事的條件。一個人每天要受到無數信息的誘惑,又有層出不窮的娛樂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人們的注意力。


因此,我們要努力擺脫「走神」,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一種把握現在,專注當下的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喜悅。



02

破除我執,才能快樂


王陽明在龍場時,曾經打造過一個石棺。原因就是因為他在悟道的過程中,始終不能放下自我,放下生死。他發下大願,我就當自己已經死了,還有什麼好怕的呢?他在石棺中靜坐修身,潛心悟道,終於有一天,了悟「格物致知」的道理。


人生最大的障礙是自己,如果不能破除我執,那人就很難獲得真正的快樂。


我們之所以覺得痛苦,是因為我們的失敗。


所謂失敗,就是事情沒有像「我」想的那樣發展運行,事情到最後,並沒有獲得「我」預期的結果,所以「我」就會痛苦。


所以王陽明說,所謂的尋找快樂,就是一個不斷放下自我的過程。


蘇軾在《前赤壁賦》裡有這樣一句話: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面臨生命中的重大變故,愁緒難解,蘇軾選擇忘掉自我,返歸自然,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自然,以此換來生命的灑脫和快樂。


所以,真正的快樂,是忘我的,是一種與萬物融為一體,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境界。



03

少一點欲求,才能快樂


王陽明說 :「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易!」功夫在減不在增,所謂減即去物慾之昏蔽;減盡人慾,便回復良知之本體了。


古代的聖賢也都告訴我們,過多的欲望是一切痛苦的來源,我們如果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欲望的滿足上,那麼一旦欲望得不到滿足,快樂也就蕩然無存。


而人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滿足了這個欲望,那個欲望就會冒出來,從此沉淪慾海,永遠不能自拔。


《道德經》裡也講:「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人不能有太多的欲望,要懂得適可而止。


王陽明曾給學生舉例,古代的張良、董仲舒、諸葛亮、韓愈等取得了卓越成就的人,無一不是淡泊名利之人,正是因為他們的欲望少,所以才能把精力專注在事業上,最終才取得了過人的成就。


只有通過節制自己的欲望,才能減少心中的雜念,才能讓心靈真正意義上沉靜下來,讓自己在慾海中脫身,做些有價值的事情。如此,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

相關焦點

  • 一個人不開心的真正原因:智慧不夠
    所以,人不開心有很多種可能,但究其根本,就是你的智慧不夠。但其實,生活從不為難任何一個人。那些真正讓你痛苦的,往往是你心中那些無中生有的想像。一個年輕人四處尋找解脫煩惱的秘訣。其中有個高贊的答案是:「忘不掉,放不下,輸不起。」直白點說,就是想太多無用之事,做了太多沒必要的掙扎。
  • 一個人不開心的根本原因:智慧不夠
    文/洞見  來源/洞見(ID:DJ00123987)  心理學上有個ABC法則,A是事情,B是認知,C是情緒。  以下五種人生智慧,幫你拯救所有不開心。    真正聰慧的人都有辯證思維,從不局限於事情的一面。  他們得意時不猖狂,失意時不沮喪。  面對人生的得失起落,內心波瀾不起,安穩平和。
  • 一個人不開心的真正原因:智慧不夠
    一個人要想獲得快樂,就得有活在當下的智慧。曾經有人向馬祖禪師請教如何修行,馬祖禪師答:飢來吃飯,困來眠。這個人就很奇怪,說,其他人也是這樣做的啊,難道他們和你一樣用功?馬祖回答說,不是的,他們吃飯的時候想著睡覺,睡覺的時候想著吃飯,而我,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所以不一樣。
  • 王陽明:一個人不開心的真正原因,智慧不夠!
    是一種通過智慧和修行就可以獲得的能力。王陽明正是通過他自己的智慧,在逆境中保持了快樂的心境,在毒瘴之地生存了下來。而且還修身治學,德業兼進,最終在龍場悟道,創立心學。一個人要想獲得快樂,就得有活在當下的智慧。王陽明曾經寫過一首詩:飢來吃飯倦來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說與世人渾不信,卻從身外覓神仙。簡單來說,就是活在當下的時刻,專注眼前的事情,不要胡思亂想。
  • 一個人不開心的根本原因:智慧不夠
    要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必須提高自己的智慧和境界。以下五種人生智慧,幫你拯救所有不開心。真正聰慧的人都有辯證思維,從不局限於事情的一面。他們得意時不猖狂,失意時不沮喪。面對人生的得失起落,內心波瀾不起,安穩平和。
  • 一個人不開心的根本原因,是智慧不夠
    很多人一旦不開心,就覺得是A出了問題,但實際上,出問題的可能是B,或者C。以下五種人生智慧,幫你拯救所有不開心。畢竟,一個人的欲望不加遏制,只會越來越大,一旦超過一個人所能滿足的極限,災難也就到了。人生真正的快樂不是來自欲望、名利,而是來自一個人的智慧和境界。
  • 人不開心的根本原因:智慧不夠
    文 | 水木然來源|十點讀書(ID:duhaoshu)一個人生活得如果不開心,原因只有一個:智商不夠高。一個人最大的禍患是認知不足,一個人最大的痛苦是欲望和認知不匹配。如果一個人的智商足夠,認知到了一定層次,一定是一個灑脫又自在的人。萬物都有其存在根據和價值,人類社會每產生一個不公平的現象,都會對應的產生另外一種不公平的形式,以保證結果的公正。
  • 一個人不開心的真正原因。。。
    底下所有的答案,無一不承載著成年人的苦和累。是啊,人往往最控制不住的,就是自己的思緒。世事本就無常,生活永遠不會稱心如意,但人活著,總是要追求輕鬆自在的,心就那麼大,煩心事多了,幸福就少了,悲傷多了,快樂就少了。所以,人不開心有很多種可能,但究其根本,就是你的智慧不夠。
  • 一個人不開心的原因?原來是修行不夠深!
    底下所有的答案,無一不承載著成年人的苦和累。是啊,人往往最控制不住的,就是自己的思緒。世事本就無常,生活永遠不會稱心如意,但人活著,總是要追求輕鬆自在的,心就那麼大,煩心事多了,幸福就少了,悲傷多了,快樂就少了。所以,人不開心有很多種可能,但究其根本,就是你的智慧不夠。
  • 一個人不開心的真正原因,看完就知道了
    : dushu345)世間百味,自有體會。所以,人不開心有很多種可能,但究其根本,就是你的智慧不夠。但其實,生活從不為難任何一個人。那些真正讓你痛苦的,往往是你心中那些無中生有的想像。真正有大智慧的人,絕對不會和過往糾纏,因為他們明白,不管過去如何,過去的已經過去,最好的總在未來等著你。
  • 人不開心的根本原因:智慧不夠!
    一個人生活得如果不開心,原因只有一個:智商不夠高。一個人最大的禍患是認知不足,一個人最大的痛苦是欲望和認知不匹配。如果一個人的智商足夠,認知到了一定層次,一定是一個灑脫又自在的人。但不可否認的是,一個人心靈與精神的富足,才最接近人生的完滿。
  • 一個人不開心的真正原因,看完醒悟了。
    底下所有的答案,無一不承載著成年人的苦和累。是啊,人往往最控制不住的,就是自己的思緒。世事本就無常,生活永遠不會稱心如意。但人活著,總是要追求輕鬆自在的。心就那麼大,煩心事多了,幸福就少了,悲傷多了,快樂就少了。所以,人不開心有很多種可能,但究其根本,就是你的智慧不夠。
  • 早讀:一個人不開心的真正原因,只有這三個!
    人活在這個世上,總會被情緒左右,大多數的情緒,都和不開心有關。而讓一個人不開心的真正原因,無非以下這三個!  一個人要想輕鬆活,就要把心清空,別想太多。已發生的事,想了也不能改變,未發生的事,想了也無法左右。不如順其自然的活著,不多想,不亂想,不瞎想。
  • 看完醒悟了,原來一個人不開心的真正原因是它
    底下所有的答案,無一不承載著成年人的苦和累。是啊,人往往最控制不住的,就是自己的思緒。世事本就無常,生活永遠不會稱心如意,但人活著,總是要追求輕鬆自在的,心就那麼大,煩心事多了,幸福就少了,悲傷多了,快樂就少了。所以,人不開心有很多種可能,但究其根本,就是你的智慧不夠。01胡思亂想,太累。
  • 人不開心的真正原因
    底下所有的答案,無一不承載著成年人的苦和累。是啊,人往往最控制不住的,就是自己的思緒。世事本就無常,生活永遠不會稱心如意,但人活著,總是要追求輕鬆自在的,心就那麼大,煩心事多了,幸福就少了,悲傷多了,快樂就少了。所以,人不開心有很多種可能,但究其根本,就是你的智慧不夠。
  • 一個人真正不開心的原因,看完醒悟了
    因為愛與不愛,原諒與不原諒,不管哪種選擇都不是一件開心的事,甚至讓她陷入自我懷疑:為什麼?她究竟哪裡比我好?我做錯了什麼?不,《如何停止不開心》告訴我們:錯的不是人,而是糟糕的思維習慣。所以,不管是婚姻還是工作出了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覺得自己不夠好、總是願意從自身找原因。
  • 流傳千年的四大智慧(受益匪淺)
    點關注,不迷路!專注發布體制內職場、時政動態,公文寫作01.不忘初心《華嚴經》裡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意思是說只有堅守自己的本心和最初的信念,才能成就心願,功德圓滿。初心為我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為我們提供了前進的動力,更提醒我們在迷茫彷徨時不要忘了來時的路,不要忘了為什麼出發,不要「亂花漸欲迷人眼」。永葆初心,終能成功。
  • 一個人不開心,最大的原因
    大家覺得,開懷大笑的時候很少,不開心的時候倒是很多。有的人被職場中種種不順所困,經常吐槽工作壓力大,同事關係難處。有的人被生活瑣事所擾,埋怨老公不做家務,熊孩子又不聽話,恨不得上房揭瓦,每天把大家弄得雞飛狗跳。有的人被感情所傷,遲遲走不出來。的確,生活看起來就是一地雞毛,但其實,這就是人生啊!
  • 樂觀、快樂不是一種天賦,人不開心的原因是智慧不夠!
    這也是一個人開心、快樂的根本。《烏臺詩案》蘇軾被貶黃州,他可謂歷經坎坷,看透人情冷暖。在黃州,沒人給他寫信,也沒人接濟他。他沒有俸祿,只能靠省吃儉用和開墾荒地。也正是因為如此,他的心態發生了極大的轉變,領悟了「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意境!
  • 原來這就叫做「空船理論」(受益匪淺)
    一個人不開心的原因:修養不夠人這輩子,沒有誰能真正的十全十美。所以,生活中,一個無法控制自己情緒,且愛發脾氣的人,其實就是修養不夠。,味道就不一樣。,是自己修養不夠;你愛發脾氣,是因為修養不夠;你因為別人而痛苦,也是自己修養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