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說做小三的危害,以及為何必須實行一夫一妻制?

2020-10-05 貝海少年

題記:國慶71周年之際,紀念新中國徹底廢除了納妾、封閉了J院的偉大創舉。

01做小三的危害

一夫一妻制,是一切平等的基礎,也是一切法律的基礎。所以,女子要注意恪守一夫一妻制。

為何此文我只寫給女子看?

一個巴掌拍不響,女子不妥協,不法的男子也不會得逞。一夫一妻的家庭就不會被破壞。《簡愛》把這情況給演繹了。

女子不要錯誤地認為,當小三,是你個人魅力強、顏值高。做小三的,當你老了,膩了,就危險了。《史記·呂不韋列傳》說:「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

不要被什麼"愛情"詞彙迷了心竅。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這個道理需讀一讀名著啊!

試想,如果你是一個靈魂的女子,有人讓你做小三,或做別人婚外性補充,這不傷你自尊嗎?男女不平等,就不存在愛情。

所以,女子首先要學習的,不是女紅、化妝、瑜伽、美容之類,而是自尊、自重、自愛。不要犯賤。

女子婚姻注意守住一夫一妻的底線,回報很大。有非份之心的男子,也要自覺,守住底線,回報很大。所以,女子應警醒,你本來是要與男子共建美好生活的,不要當小三。

如果婚姻沒有法律保證,以後在子女撫養、遺產繼承方面都留下很大隱患。

02 人類婚姻制度的歷史回顧

遠古時期,由於生產力的發展、歷史戰爭,男子的社會地位也提高了,於是母系氏族社會(依賴於採集打獵)就讓位於父系氏族社會。

於是,人類的婚姻制度從群婚制、對偶婚制、進化到一夫一妻制了。

在一夫一妻制的古希臘、丈夫仍然購買奴隸作為性補充,而妻子卻不可以。古代希臘家庭妻子的地位,就是女子奴隸的總管。

在古代亞洲,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家庭妻子的地位,就是婢女們的總管。在古代亞洲一夫一妻多妾多婢女的家庭,婦女完全排斥在社會公共事務之外。婦女就像是一件商品或私有財產,可以買賣、典當、租賃。《紅樓夢》薛寶釵的媽媽薛夫人,就要把買來的丫環香菱賣掉。

自從世界工業化和社會化大生產以來,越來越多的婦女走出家庭,從事著社會公共事務,男女平等有了進步,婦女的商品化現象大大地消失了。但舊中國仍是男女不平等的。

新中國成立後,徹底廢除了納妾、徹底封閉了J院,掃黃禁賭,打擊販賣婦女,推行男女平等,取得了歷史性舉世矚目的成就。

03 為何必須實行一夫一妻制?

一夫一妻制是一切平等制度的基礎。只有家庭平等了,社會才能平等。

當今國際社會都認識到,實行一夫一妻制與實施掃黃,是預防其他犯罪的基礎措施。

財富若消費在一夫一妻制的婚姻上,則會促進財富的合法性。

財富若消費在一夫多妾制的婚姻上,則會加劇財富的非法性,而且會讓男女婚姻比例失調。

女子,本來一夫一妻制是保護你的。但如果你卻偏要當小三,把一夫一妻制度給破壞了。你這不是既危害自己,又危害社會嗎?

(聲明: 本文圖片來源於版權方,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公司、組織、個人未經版權方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文| 貝海少年(原創)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未來一夫一妻制一定會消失?
    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婚姻制度都是一夫一妻制,第三者的插足,無論從法律層面還是道德層面都會受到相應的譴責與制裁。然而縱觀人類歷史的發展,一夫一妻制的存續問題有待考量,甚至可以說未來一夫一妻制一定會消失。人類是社會性動物,其思想衍生出了倫理、道德、風俗等一系列精神文化,婚配觀念也隨之受到重大影響。
  • 人類社會為什麼普遍奉行一夫一妻制?
    在自然界中,只有少數幾種哺乳動物實行一夫一妻制,鳥類也偶有實行一夫一妻制的。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以後,雖然有的地區和民族實行一夫多妻制,但主流還是實行一夫一妻制,許多國家甚至用法律來保護這種婚姻制度。那麼這種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最初是如何產生的呢?
  • 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到底保護了誰?
    大多數是生活不願意將就、要做獨立女性、婚姻犧牲了女人、我自己都能賺錢了還要男人幹嘛等等,說到底就是這個男人不夠優秀,怎麼判斷優不優秀就是夠不夠富有。聽過一個最有意思的言論就是,如果國家不實行一夫一妻制,多少個男人都沒老婆,一夫一妻制是保護了你們男人。真是如此嗎?
  • 自私的基因與兩性博弈:人類為什麼會選擇一夫一妻制?
    人類學家對有記錄的853種文化進行考察後發現,只有16%的文化明確規定實行一夫一妻制,即只允許男人在同一時間內擁有一名妻子,近84%的文化允許一個男人同時擁有多名妻子,即實行一夫多妻制,而實行一妻多夫制的文化僅佔總數的0.5%。
  • 話題探討|未來的婚姻趨勢:「開放式婚姻」or「一夫一妻制婚姻」
    隨著「開放式關係/婚姻」我的出現,我們現在實行的「一夫一妻制」婚姻法還值得被推崇嗎?這個問題值得許多人的深思。01開放式關係/婚姻 開放式關係,一種非單一型的親密關係。這意味著雙方既同意保持關係,也接受第三者的介入。
  • 一夫一妻制是自然的嗎?
    了解承諾和一夫一妻制有證據表明,隨著可用候選人數量的變化,配對的願望(尤其是在什麼條件下)發生了巨大變化。研究人員發現,在地理區域內稀少的男人比富有的男人更容易單身。一夫一妻制是自然的嗎?隨著人類平均壽命的延長,人們對於人們是要與一個伴侶終生還是連續或多次擁有多個伴侶的爭論越來越激烈。沒有人知道答案是什麼,但現代世界中的大多數人都在尋求情感親密的伴侶,而脆弱的基礎可能會終生陪伴或建立家庭。
  • 一夫一妻制的由來與演變
    愛斯基摩人的妻子西方一變為基督教世界後,「一夫一妻制」的正統地位就牢不可破。除了在邊陲的「未充分開化」地帶,倫理才不得不遷就當地的實際條件。在十五世紀旅行到北極的日耳曼人南森,就曾記下北境邊民的「罪孽」,「格陵蘭人犯得最多的是第七戒(不可姦淫)……遺產的傳承、家世和系譜對他們來說意義有限,他們看得最重的是孩子」。
  • 為啥說「走婚制」比「一夫一妻制」更文明更先進?
    但「走婚」並沒有現在推廣實行的必要,寫此小文,只是想說說自己的觀點,也為3000萬男光棍找點出路,提出個可行性分析。但我相信,隨著人類社會的繼續向前發展,「走婚」一定會逐步取代「一夫一妻制」,成為未來大多數人的選擇,因為它更先進更文明。其實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母系社會有幾萬年乃至幾十萬年的歷史,父系社會只有幾千年。父系社會只是歷史的一個小插曲,人類終將回到母系社會。
  • 一夫一妻制會不會消亡?
    在這種前提下,社會上毀譽參半的性學家李銀河發出了疑惑:人們不再熱衷於結婚,那麼一夫一妻制會不會消亡?在後世的理解中,那時的人們實行的婚姻制度應該是一夫多妻制,但事實上,中國自古以來的婚姻制度都是一夫一妻制——這是自從封建禮制建立完善後就在律法中的制度。每一個男子的妾,始終只是妾,從當時的律法上來說,妾是沒有法律意義的,只有正妻才具有法律效應。帝王三宮六院,佳麗三千,但真正能夠和帝王一起參與祭祀被認可的,只有王后一人。
  • 這個國家「一妻多夫」是常態!那麼中國呢?業內專家:建議實行!
    為了提高社會生產力,增強國力,一夫多妻制才得以實行。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一夫多妻制逐漸被廢除。一夫一妻制更符合道德發展的趨勢,也是社會和家庭繁榮的基礎。因此,婚俗的形式一般與社會形勢有關。你可能不知道,「一妻多夫制」和「一夫多妻制」一樣,都不是新事物,它有很長的歷史。在一些地方,它甚至是「文化傳統」的一部分。
  • 現代社會主流的「一夫一妻制」從何時開始,淺談婚姻制度的演變
    從遠古時期開始人類的婚姻制度主要有幾種形式,分別是:雜婚、血緣婚、搶親婚、族外婚、對偶婚和一夫一妻制。01 古代婚姻制度之雜婚近現代學者研究古代的婚姻制度時,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理論的影響,特別是受美國原始社會史學家摩爾根婚姻階段理論的影響較大。馬克思在《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中說:」 最古是過著群團的生活,實行雜亂的性交。」
  • 一夫一妻制:只會成為人們的選擇,而不再是生活必需品
    不管是古代的一夫一妻多妾制,還是現在的一夫一妻制,都是婚姻制度的不同表現形式。為什麼說未來一夫一妻制一定會消失呢?既然這樣的話,人們當然不會去選擇一夫一妻的夫妻制度了。這也是人們為什麼不再選擇一夫一妻制的婚姻的原因之一,畢竟到了最後有一半的概率會分道揚鑣,那麼人們乾脆不再選擇一夫一妻制的婚姻了。
  • 新中國成立後,立法強推一夫一妻制,那些娶回家的姨太太何去何從
    因為畢竟想養這麼多女人,還有她們生下來的子女都是要花費非常多的金錢,所以一般普通老百姓家孩其實是維持一夫一妻制。而且在那樣一個情況之下,還分了很嚴重的社會等級,也不是說你家有錢就可以有那麼多的妾,妾的數量也是根據你的社會地位來決定的,如果你的社會地位非常的低下,你根本就沒有資格納妾。
  • 一夫一妻制在未來會消失嗎?
    朱嘉銘曾說:「性道德觀的演變將動搖一夫一妻制,法律意義上的婚姻制度必將走向滅亡。」  社會學家李銀河,也曾經就這個問題給過解答。  主要有5個原因,導致了這樣一種情況。  一生一世一雙人,這種感情確實是很美的,但卻也跟人性中的某些因素相悖。  尤其在現代,人們的工作、生活節奏加快,感情流動性也增加了。  相比原來那種「男主外女主內」的生活,遇上外遇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誘惑多了,對現任的不滿肯定會暴露出來,比如會厭倦、產生審美疲勞,等等。
  • 專家告訴你中國實行一妻多夫的時間表
    一妻多夫近期某名牌大學教授,據說還是經濟學家,居然腦洞大開公開建議實行"一妻多夫"制,理由據說主要有倆個,一是男女比例失調,二是人口出生率下降。一妻多夫真的可以解決這倆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嗎?公然提出這種建議的理由本人推測有倆種可能,一是博眼球博流量,二是提議者本人有這樣的生活環境,顯然第二種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在我國現行法律中沒有任何立足之地。
  • 未來一夫一妻制會消失嗎?
    在經濟學家看來,一夫一妻制度的確立是社會經濟發展所決定的。婚姻制度的發展大致經過群婚制、對偶婚制,其後才發展出一夫一妻制。群婚時代、對偶一夫一妻婚姻制度的出現由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決定。在以血緣為基礎的群婚時代,社會生產工具極為簡陋,此時自然選擇顯示出極大的優越性。
  • 一夫一妻制,對男人有利,還是對女人有利?
    1假如一夫多妻制是合法的,且男女比例相當,那麼就會有少數富有的男性擁有多名女性從供求邏輯看,一夫多妻制真正傷害到的是男性,而不是婦女。2我們設想下,在一夫多妻制的社會裡,除去少量的富裕階層女性喜歡小白臉,就要去美容院做磨皮。女性喜歡肌肉男,就得去健身房練肌肉。
  • 一夫一妻制的由來
    按照現代的叫法,那時期的婚姻形式叫做「群婚制」。也就是所謂的亂交,兩個人瞅對眼了就可以脫掉樹葉或者虎皮裙兒在一起了。群婚制使得孩子出生後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親是誰。初期的人類主要靠狩獵與採摘為生,這也誕生了人類最早的分工。
  • 一夫一妻制或會消失?開放式婚姻和合同婚姻,你更支持哪一個?
    要討論一夫一妻制是否會消失,首先要討論的是這個制度是如何發展而來的。「一夫一妻制」實現了交Pei權的平等,解決了制約社會發展的各種矛盾,降低了犯罪率,鼓勵男性去工作而不是打架。這樣一來,此類社會擁有了更強的生產力,更少的破壞性,更容易擴張。
  • 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從何而來?——《我們為何結婚,又為何不忠?》03
    前面我們說了,在傳統婚姻制度中,女人只是傳宗接代的工具,而工具是可以買賣的。所以很自然,有錢有勢的可以買一堆,沒錢的只能打光棍喝西北風。就像富人可以買幾十套房,窮人只能租房一樣,這樣才符合經濟學基本規律。即使在今天,非洲很多部落依然如此。好些個伊斯蘭國家,也是允許娶幾個媳婦的。而我們中國直到1950年,才正式廢除了傳統的婚姻制度——一夫一妻制多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