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200萬,把父母送進了養老院

2020-10-18 白貓財眼

今天我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就是把父母送進了養老院,我爸爸今年76,媽媽今年70。

或許很多人會好奇父母還算年輕,怎麼這麼早就送進養老院,而且還花了200萬這麼多,究竟是什麼養老院?

就聽我跟大家一一道來。

如何照顧父母,成了難題

我是家裡的獨子,有一個姐姐一個妹妹。姐姐年紀最大,今年52歲,但也還沒有退休。

早些年我爸出過車禍,烙下一點小小的殘疾,其實也談不上什麼殘疾,就是走路看上去有點一瘸一拐,但是用不上輪椅的地步。

平時都是我媽來照顧他,但是最近兩年我媽身體也不太好,就是一勞累就容易生病的那種。

我們家我的收入最高,年薪大概有小50萬的樣子。

原來老婆在一家公司做財務,因為兩個孩子都要參加中考,高考,所以就辭職在家看娃,順帶幫別人做帳賺錢。

父母行動不方便以後,我媽就整天希望我老婆過去幫他們幹活照顧老人。

但我知道她其實很忙,要照顧兩個孩子的一日三餐,陪讀,輔導作業,其實很辛苦。

我提出給父母請個鐘點工或者全職保姆,但是老兩口都是那種非常挑剔的人,保姆一上門就嫌棄別人這不好那不好,沒有一個禮拜人家就主動辭職,說一個月給5000幹的活像50000。

菜做的淡說味道差,做的鹹又說我爸高血壓保姆謀財害命。

地板一次要拖三遍還嫌別人拖不乾淨,洗衣服不讓保姆用洗衣機只能用手搓。

重點是保姆出去買菜,還總懷疑保姆剋扣菜錢。

說實話我也是挺無語的,但是家裡確實沒有人有時間去照顧二老,真是個天大的難題。

關於養老院

關於送養老院這事,在我們家是沒有人敢提的,早幾年的時候一次家庭聚會上,我大姐有提到養老院,被我媽罵了一頓。

在老人的印象中,孩子把父母送進養老院就是拋棄父母,一兒兩女,三個人都不照顧老人就是不孝。

在大家的印象裡,養老院就是那種又破又舊,裡面的老人整天坐著等人餵飯,啥事也幹不了,沒啥活動感覺被拋棄了。

其實我一開始也是這麼認為的,而且我也是堅決反對讓老人住養老院的,畢竟作為家裡的獨子,把老人送進養老院這麼做肯定不對,也難免會遭來別人的閒話。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老人脾氣越來越古怪,身體情況也不是那麼好,尤其是我媽,大病沒有小病不少,一周要去三四次社區醫院,不是這不舒服就是那疼。

我是上班最忙的,結果就是我老婆和大姐輪流陪著她去。

我爸每天坐在家裡看電視,每天都是抗戰片,以前還喜歡出去跟別人下下棋,但是他的棋友去年走了,這也讓他變了很多話都少了。

有一次我在網上看到一篇報導是寫關於空巢老人的,我們家的情況雖不至於是空巢,但也好不了多少。

小輩們只有逢年過節才會來,我們兄妹三個一個月最多去看2次。

他倆又不是那種喜歡和別的老人拉家長的那種,所以感覺上也是挺孤獨。

這點連我兒子都看出來,他提意讓老兩口養只狗,可我一想到我爸腿腳不方便,這到底是人遛狗還是狗遛人,所以就否決了他們的方案。

參觀養老院

情況發生轉變是去年年底,我姐又來和我提二老送養老院的事情,她說現在外面有一些高檔的養老院,環境設施非常好,人文關懷也做的很到位,吃的好住的好社區還帶醫院。

我聽了一開始其實也是排斥的,但是她和我說老兩口在家過的不怎麼開心,老年人應該和老年人待在一起,過著有活力的養老生活,多結交同齡的朋友才會過的快樂起來,我們父母過的悶悶不樂就是太孤獨了。

她讓我先不要急著否定,先去看看養老院的情況再說,還說自己朋友父母已經住進去了,住的很好,精神狀態好,人也不生病,吃的好,睡得香,都不想回家了,也不用子女去看,偶爾通通電話就行。

當然這種高端的養老院也不便宜,入門費就是200萬,然後每個月還要2萬的開銷。

當時我也沒有特別當回事,過了兩個禮拜,她說幫我預約好了參觀,讓我們全家都去。

原本我以為爸媽是不太願意去的,但後來他倆也去了,才知道原來是我姐提前跟我爸私下溝通過,而我爸內心是希望到一個好的養老院去居住的,尤其是聽我姐說那有很多老頭都愛下棋。

那天我們全家出動開了三輛車去養老院參觀。

果然一進去就發現這個養老院和想像中不一樣,進去就是一個很大的活動中心,裡面老人都在那邊跳廣場舞,這大白天跳廣場舞的我還是頭一次見,老年人各個都是笑嘻嘻的特別的開心。

我們還看到了旁邊還有健身區,老年棋牌室,書畫室,圖書館和老年人可以看看電影的小影院。

在一樓的拐角處還看到SPA和一個小型遊泳池。

基本上能夠想到的老年人設施都有。

我爸看到了連聲稱好我媽也是,重點是看到的老年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就表示他們住的很好。

後來帶我們參觀養老社區的又帶著我們去了這裡的康復醫院,在這裡看病可以用醫保,聽說這裡的醫院水平跟外面社區醫院的水平差不多,而且離的也近,解決了我媽隔三岔五看病的需求,著實方便很多。

養老院外面還有一片很大的草坪,我看到社區的管理人員帶著老人在草坪上曬太陽,看著非常和諧。

最後我們參觀了養老院的食堂,食堂有兩個部分,一個是自助餐區,一群老人在那邊吃吃笑笑,自助餐費用也不貴只有39元,還有一個是點餐區,想吃什麼點什麼,價格比較親民,兩個老人吃一頓大概也就50-60元。

社區裡的房間只能看樣板房,因為大部分都有老人居住,他們最多的戶型都是那種一室一廳,小一點的在50平不到,大一點在65平左右,內部可自行裝修但聽說都是拎包入住。

那天參觀結束的時候我姐就問我爸,給他住這樣的養老院好不好。

我爸倒是笑著回答說好好,但我媽似乎意識到了什麼,一下子臉色就不太好看。

果不其然回家的路上,她就開始質問我是不是要考慮把他們送到養老院去。

儘管我爸已經被養老院的環境設施折服,拼命的說這設施很好,但我媽依舊寸步不讓,說自己才70怎麼能關到養老院去,說兒子白養了要把自己媽送進養老院,氛圍很尷尬。

其實當時我也沒有想好,也是想去看看,但我爸似乎找到了人生的歸宿,私下又和我說挺好,說會做我媽的工作,他想住養老院。

他應該是看到了養老院裡三兩結對下棋的老頭們。

另外那天在養老院吃飯的時候,也說飯菜好吃。

那時候我想我終於能夠理解他,一個渴望能夠找到棋友的老男孩,長期因為腿腳不便困在家中,終於感覺自己找到了未來的歸宿。

家庭會議和決定

回去之後我就拉上我姐我妹開家庭會議,養老院雖好但是價格不低,200萬入門費,不住可以退費,但一次性拿出200萬不是小數目,加上每個月2萬社區養老費也不低,父母兩個人退休工資加起來不到1萬,還需要貼補不少。

但這個問題的解決方式,比我想像中要簡單好多。

我姐和我妹告訴我,說父母送進養老院後本來有2套房就可以賣掉一套,一套小的房子賣掉就有200萬了。

另外一套說是留給我繼承她們倆放棄,價值300多萬,另外老爸自己還有小30萬的私房錢。

她倆還願意每個月在貼補我3千。

有了她倆的承諾,我覺得這個事情靠譜。

而且他們給我算了筆帳,說老人居家養老請個保姆一個月要6千,飯菜水電煤等基礎開銷要3-4千,住的房子如果租掉,一個月也能有5千,就是說老人在家住的成本也不低,子女還不放心,老人心情也不好。

於是,我們又先私下去找我爸,商量問問他想什麼時候去住。

出乎意料的是他告訴我們越快越好。

老爸還說在老媽的心裡防線上取得了突破,他和老媽說先去那邊嘗試著住住體驗下,其實就是想住進去不出來了。

一切都緊鑼密鼓的安排著,老爸還親自牽頭去賣房,他騙我媽說房子賣了錢給孫子,房子太遠孫子不回去住,孫子今年18了成年了。

我媽在家一向不管錢也就同意了,去年年底這套房子以195萬的價格出售,我又貼了5萬就去養老社區預定了名額。

辦理資格,順利入住

今年的3月底父親母親順利的住進養老院,那時候其實還是疫情期間,養老院封閉式管理。

我姐陪同他們三個人在養老院裡,半隔離的了一周做了三次核酸,之後就可以在社區裡自由活動了。

短短一周我爸幾乎認識了所有下棋的老頭,加入了他們的棋友會。

而我媽除了隔三岔五的上裡面的醫院,也找到了可以和她一起打麻將,跳舞的老太太。

兩人過起了樂不思蜀的生活,我大姐在裡面陪住了2個禮拜,出來的時候問我媽說體驗入住時間到了,問她要不要出去。

我媽還找了個藉口說不放心我爸得看著他,就一起住在了養老院。

由於疫情的原因,直到今年5月份我才進養老院看到了我的父母。

我爸見到我第一句話就是問我怎麼來了,沒事別亂跑,這養老院進進出出都要核酸檢測證明,說我倆視頻下就行一切都好。

看著她倆能夠在一個養老院裡,開開心心的過自己的生活,我覺得很高興,他們終於找到了他們想要的生活。

我的感悟

老人就像孩子一樣,孩子可能更喜歡和同學一起玩,老年人也需要找到和自己玩的到一起的老人。

對於我來說,父母的健康長壽,開心快樂其實最重要。

以前我也因為怕被世俗的眼光認為自己是不孝的孩子,但我發現我錯了。

老人住在家的時候,我並沒有辦法去好好的照顧他們,他們過的也不開心,現在他們過的很好,其實我也就放心了。

我老婆也和我談論過關於老人住高端養老院的開銷問題,我是這麼覺得的。

父母養了我們一輩子,我們也應該起到一點贍養的義務,而且像我父母這種自己留下的遺產,其實就足夠他們住個20-30年養老院了。

我們的下一步計劃是未來把我丈人丈母娘,也送到這種高端養老院去,他們也需要一個更好的晚年生活。

有時候覺得自己的想法真的是改變了,養老這件事未來在我們國家一定是一個經常出現的話題,而且沒有辦法迴避。

早點做安排早點給老人做思想工作,不僅僅是為了自己能夠卸下擔子,更多的是能夠給到老一輩這些苦過來的老人,一個真正想要的晚年生活。

老人的錢不花在養老院,很有可能就花在醫院。不把錢交給養老院,可能就把錢交給保姆,社工,醫生,更多的時候我們要學會算經濟帳,不然不僅受累,還影響父母的生活質量。

白貓點評

中國進入人口老年化,已經是一個不用爭辯的事實。

人口結構的變化和趨勢是確定的。

未來養老一定是一個人人需要面對的話題。

我很高興這位朋友能夠分享自己給老人的安排,我也覺得他的父母此刻在養老院裡,應該過的很幸福。

有一些老人總想著要留大量的財富給子女,但其實大部分有出息的子女並不需要老人的遺產。

對於他們來說老人過的開心快樂,健康長壽才是最重要的。

有一個觀點我和認同,就是老人和小孩一樣都需要花錢。

而數據統計下來在老人身上花的最多的錢就是醫療費和護理費,所以對於老人來說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而讓老人心情愉快是讓他們活的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所以財富最終還是要服務於生活,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關注白貓,讓財富積累更快一點。

相關焦點

  • 成如祥:到底應不應該把父母送進養老院
    前兩天跟幾個朋友去養老院看望一下老人們,這裡也算個不錯的養老院了。進去之後我發現這裡可真是冷清啊,老人們的房間裡除了床鋪和衣物沒有其他東西了,走廊裡也就幾臺老舊的電視在哼唧哼唧的放著電視劇。 這些老人們其實應該都挺喜歡熱鬧的,我們一進去就很受老人們的歡迎,可能是因為看到我們就想到他們的兒孫。但是他們現在應該很久也見不上一面吧。
  • 子女把父母送進養老院,就是不孝嗎?聽聽這幾位老人怎麼說
    執筆:檸兒昨天晚上,我公公遛彎回來,進屋就感慨:「唉,世道真是變了,之前都是養兒防老,現在可倒好,直接把父母往養老院一扔,子女可省事了,真是不孝順啊。」原來,是公公的老夥伴,今天被子女接走送進了養老院,兩兒一女愣說沒時間照顧鰥居的父親,給父親找了一家養老院,還說是為父親好。
  • 年輕人:要你管,我把老人送進養老院就是在行孝,別指手畫腳
    老年化日益嚴重,越來越多老年人住養老院。她們的孩子好多都是獨生子女,忙於工作把老人送進了養老院。關愛老年人,人人有責。我和我姑去養老院看我奶奶,我奶奶今年80多了,在養老院很孤單。社會現狀是這樣的,房價越來越貴了,年輕人忙於事業,對家人的關愛變得少了。是啊!我們年輕人被高房價壓著喘不過氣,過的真的很累。買套房子花了父母半輩子心血,父母老了來不及照顧父母,為了掙更多的錢給父母好的生活環境。
  • 母親離開後,我把父親送進了養老院,外人永遠不懂兒女的苦
    父母把兒女養大,兒女給父母養老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可是有的時候,子女卻無法親自贍養老人,只能把老人送進養老院。對此人有的老人理解,有的老人卻很無奈。朋友的父親五年前因為腦中風一病不起。想來想去,朋友決定把他父親送進養老院。這樣既不耽誤自己的工作,他父親整天都有人照顧,在養老院比在家裡都強。
  • 年輕人忙於事業把家人送進養老院,養兒真的防老嗎
    老年化日益嚴重,越來越多老年人住養老院。她們的孩子好多都是獨生子女,忙於工作把老人送進了養老院。關愛老年人,人人有責。我和我姑去養老院看我奶奶,我奶奶今年80多了,在養老院很孤單。社會現狀是這樣的,房價越來越貴了,年輕人忙於事業,對家人的關愛變得少了。
  • 75歲老大爺被孩子送進養老院,含淚吐露心聲:生男生女真的不一樣
    75歲老大爺被孩子送進養老院,含淚吐露心聲:生男生女真的不一樣75歲的王大爺一直以來都是重男輕女的,他覺得女兒早晚都得嫁出去,所以沒必要在女孩子身上浪費時間。這些年所有的積蓄全都花到了兒子的身上,可是如今身體漸漸衰弱,現在需要兒子來照顧。
  • 七旬老人被兒媳送進養老院,婆婆:兒媳的月子仇是牢記在心了
    七旬老人被兒媳送進養老院,婆婆:兒媳的月子仇是牢記在心了俗話說,十年看婆十看媳。俗話還說,千年的大道流成河,多年的媳婦熬成婆。自古以來,婆媳關係都非常微妙,都說婆婆不是媽,兒媳婦也不是女,所以說,婆媳要像母女一樣相處,絕無僅有。
  • 故事:建堂他媽送進了養老院
    家裡有幾個鄰居大姐在陪著母親聊天,說起建堂他媽一個人在家裡很可憐時,鄰居陳大姐說:「建堂把他媽送到養老院去了。」二姐說:「你就是百事通,啥時候的事情,前天建堂他媽還在我家坐了一會兒。」陳大姐說:「今天剛送去,你不相信問你敏霞姐。」「就是的,建堂前天回來給我說,讓我每天給他媽端兩碗飯,一個月給我一千元,我沒有答應。
  • 我想把我公公送進養老院,所有人都在罵我不孝。
    我和我老公結婚五年了,去年我公公中風偏癱,生活不能自理。現在越來越嚴重了,還有阿爾茨海默,經常說是壞人,不讓她照顧。我和我老公兩個孩子,壓力真的非常大,我沒上班,就我老公一個人上班,不可能讓我老公辭去工作去照顧他爸,那我全家人就只能喝西北風了。我還有個小叔子在讀高中,我婆婆一直都比較偏向小叔子,這些年,我婆婆存了不少錢。
  • 90歲的父親對70歲兒子說:「你若孝順,就不要把我送進養老院」
    於是,他想何不把父親送到養老院,吃得好住著也舒服,各方麵條件都比家裡要好。那怕花點錢,讓年邁的父親享點福也是作兒子的最大孝順。於是,他便給父親商量,父親也同意了,就這樣,老父親被送進了養老院。剛開始的時候,程爽隔三岔五的去看他,老父親剛來覺得新鮮,也沒有說些什麼。大約住了一個多月時,程爽再次去看他,通過他的表情看得出來他有點不對勁。
  • 在親戚們的反對聲中,我把老媽送進了養老院
    父母為我們含辛茹苦了一輩子,當我們長大成人,擁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後,其實父母已經沒有照顧我們的義務了,如果想去過自己的生活,和三兩老友在養老院聊天、喝茶、跳舞、下棋,那就相信他們、支持他們,讓他們自己選擇想要的生活吧!也有人說,我反對。正如辯論綜藝節目《奇葩說》上有一期關於「該不該送父母去養老院?」
  • 我就是那種大家感覺不孝順把老媽送進養老院的女兒!
    我就是那種大家感覺不孝順把老媽送進養老院的女兒!說說我的經歷吧!三年前媽媽得了重病,監護室58天普通病房一個月全身癱瘓不能自主呼吸,(我是不工作的)我一個人照顧不過來我媽,所以請了一個護工加上我爸後來我老公心疼我也辭職了,就這樣四個人輪著照顧。後來出院了我們住進了康復醫院一住就是一年多。還是我們四個輪換照顧。
  • 父母老了,你願意接到身邊養老還是送去養老院?
    導語:很多父母老了,兒女都得面對父母的養老問題,那麼在兒女看來,是把父母接到身邊養老比較好,還是送去養老院比較好呢?他們更願意把父母接到身邊還是送去養老院呢?林先生:我和老婆的工作都很忙,如果把父母接到身邊養老,那麼父母肯定是在家裡做做家務帶帶孫子。
  • 70歲老人「逃離」養老院:我就算要飯,也不想被人管著
    花影人間:講走心情感故事,分享人間百態在我們的固有認知裡,子女把年邁的父母送進養老院,是一種不孝的表現。很多老人覺得,進養老院的人都是無兒無女沒有人照顧的,那些人都很悽涼。而他們不一樣,有兒女的人,理應跟著子女養老,而不是被送進養老院。
  • 把父母送到養老院是不孝?久病床前無孝子,並不是一句空話
    今天堂堂要給大家分享的是,把父母送到養老院是不孝,久病床前無孝子並不是一句空話。最近有網友在網上發的一條帖子,獨生子女贍養老人對於送到養老院怎麼看?全文內容如下,我是家裡獨生子女,我母親在年紀比較大的時候才有我。我31歲,現在母親已經74歲了。父親在2014年剛把我的人生兩件大事買房和結婚操辦完。
  • 70歲老人被強行送進養老院,含淚哭訴:生男生女真的不一樣
    後來,兒子兒媳說,因為兩口子工作忙,沒時間照顧他,想送他去養老院。馮大爺不想去,反覆強調自己有自理能力,不會給他們添麻煩,但最後兒子還是以「手續辦好了」為藉口,強行把他送進了養老院。住進養老院之後,女兒兩三天就會去看他一次,給他送吃的、穿的。但是兒子,一個月也不露一次臉。有好幾次,女兒還提出要把他接到自己家養老,但馮大爺心中對女兒有愧,沒好意思去。
  • 「我不是犯人!」91歲老人被子女送進養老院,四處哭訴求回家
    >     「求求你,救救我吧  2015年,老人在家不慎摔倒受傷,隨後被子女送到醫院救治,出院後她就被子女送進了養老院。幾個月後,孫奶奶的身體完全康復,她向子女們提出回家居住,沒想到卻遭到了子女們的堅決反對。  5年來,孫奶奶越來越苦悶,她感覺子女是為了自己的自由,而剝奪了她的自由。
  • 黃渤把父親送進養老院,「養兒防老」從來就不是唯一選擇
    你就把他送到養老院去?人家父母都是養兒防老,你爸爸倒好,自己兒子出息了,把爹送養老院去了…,養老院又不符合傳統觀念,要給老人一個健康舒適的晚年,難有一個萬全之計。那到底是把懂事的父母送進養老院只有尊重父母的選擇,心存牽掛,才是父母一生的慰藉。
  • 把父母送養老院就是不孝?談及養老問題,明星黃渤一度落淚
    只是不送媽媽去養老院,小倩和爸爸倆人的日子也過得很糟糕。用小倩的話說,媽媽生病這幾年,她幾乎每一天都在擔驚受怕中度過,原本很開朗的一個女孩子,現在也是整天憂心忡忡的。「想把親媽送養老院,可身邊人都罵我不孝」,有關養老其實子女也困惑。尤其是對獨生子女家庭而言,真的是家裡有一位老人生病,可以說全家人的生活節奏就都會被打亂。
  • 我要送公婆去養老院
    該不該送婆婆去養老院昨天我閒來無事,看了一部無聊的電影《來電狂想》,講述的是一群年輕人聚會,大家把手機擺在一起,來了簡訊一起看,來了電話開免提一起聽。就因為這一行為,牽扯出了大家隱藏在手機裡的秘密。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由霍思燕飾演的李楠,是一個家庭主婦,接到了養老院的電話,由於她受夠了照顧一家老小的勞累,偷偷的打聽養老院,想把婆婆送進養老院。這時被旁邊的老公知道了,兩人大吵了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