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跟幾個朋友去養老院看望一下老人們,這裡也算個不錯的養老院了。進去之後我發現這裡可真是冷清啊,老人們的房間裡除了床鋪和衣物沒有其他東西了,走廊裡也就幾臺老舊的電視在哼唧哼唧的放著電視劇。
這些老人們其實應該都挺喜歡熱鬧的,我們一進去就很受老人們的歡迎,可能是因為看到我們就想到他們的兒孫。但是他們現在應該很久也見不上一面吧。
在之前工作的地方有個師傅給我講過一個故事,他說前兩年他給家裡買了個電視,在家裡教了教父母怎麼操作,買了之後再也不用擔心他父母在家無聊了。回到工作城市之後有一天他接到了父親的電話,他父親說電視看不了了,也不知道為什麼。師傅在電話裡說了一大堆的名詞,他父親也聽不懂,於是師傅根據記憶讓他父親按了一個按鍵,也就解決了。後來聽他母親說他爸在朋友圈看到了孩子出差的,就再也沒看過電視,嘴上還念叨說讓孩子在外面好好工作吧,別打擾他了。聽到這裡師傅的眼睛開始泛起了淚。
養兒防老,是很多長輩都會掛在嘴邊的話。在很多人心中,養老院就是孤寡老人住的地方。自己的兒女在外面打拼,看著老人們逐漸增長的年齡都會考慮,到底要不要把父母送到養老院接受養老機構。作為兒女,父母身體差的時候把父母送到養老院需要很大的決心,可能還要背上不孝子的罪名,很多老人都不願意去養老院,老人們會覺得我自己有兒有女的為什麼要去養老院,認為送到養老院就是被拋棄的。
我們常年會在新聞報導中看到各種關於不孝子的事跡,卻鮮有人能真正關注行孝的難與家庭的艱辛。久病床前無孝子,這不是一句調侃,是一句現實的寫照,說出了照顧不能自理老人的艱辛
照顧父母說起來容易,但是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夫妻兩人工作都不輕鬆,而且上面四個老人下面一個孩子。隨便一個人辭去工作都可能無法贍養父母和孩子,現實是很殘酷的,不管願不願意承認,父母的身體都在退化,我們沒辦法二十四小時陪在父母的身邊,父母養老的問題總歸要面對的。
事實上我們到了一定年齡的時候在我們的心裡已經把自己跟父母的位置調換了,我們要為父母遮風擋雨。但是我們都忽略了,無論自己變成什麼樣,在父母眼裡我們永遠都是一長不大的孩子,永遠都在為我們操心。但是我們是怎麼做的,不聽他們的勸告,無視他們的建議,甚至已經開始厭倦了他們對我們的關心。不經意間的告訴他們我已經長大了,已經不需要你了。這些話在我們耳中是無關緊要的事情,但是在父母的耳中卻是很殘忍的。
當我們在外忙碌的時候,無意間的一句話可能就會讓父母傷心很久,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不需要自己了,自己是不是多餘了。為什麼有的老人會覺得在養老院是被拋棄呢?原因也就在這裡,我們對父母的態度因為工作的原因也發生了改變,我們不再聽父母的建議,厭倦了父母的叮囑。父母覺得我們不需要他們了,他們成為我們的累贅了,他們開始慢慢地不在打擾我們,等到他們生活不能自理的時候,我們商量也不商量的就給他們送到了養老院了。也就這樣他們就覺得是被拋棄的人了。
其實我們平日裡只要是耐心地跟老人溝通,聽他們的叮囑,哪怕是最敷衍的行、知道了、不要操心了這些話他們都會樂的像個孩子一樣不是嗎。哪怕是他們有一天不能生活自理了,需要人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們跟父母溝通之後他們也會同意去養老院。
老人都希望為自己的孩子做一些事情,哪怕只是帶帶孩子,為子女分擔一些家務。他們一生都在為我們著想,哪怕跟父母再怎麼吵架,他們對我們的態度永遠不會改變,因為我們是他們的孩子。在父母沒有完全不能自理之前,他們都希望為孩子做點什麼,而不是一個一無是處的老人。
把父母送進養老院是無奈之舉,但是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時代,我們都在為生活奔波,把老人送進養老院每天都有人照顧,是個很放心的地方,但是我們也不能因此忽視父母,多與老人溝通,這樣也不會因為把老人送進養老院就讓他們覺得自己是被拋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