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被許多人誤解的成語卻揭示了謠言的可怕

2021-01-11 齊魯壹點

原創首發

圖文|褚延鋒

生活中,人們喜歡真善美的事物,痛恨假惡醜的東西,人們願意看到真相,不想被假相所蒙蔽,但總有那麼一小部分人,出於找樂看熱鬧或各種險惡不可告人的目的,無中生有,捏造事實,製造謠言,給他人帶來傷害或困擾。

由此,我想到了一個兩千多年前的故事,故事來自《戰國策·魏策二》。

戰國時期,各國之間互相徵伐,達成一定的協議後,為了使雙方都遵守信諾,通常都會把太子交給對方作為人質,魏國和趙國就是這樣做的。

魏國大夫龐蔥將要陪太子去趙國做人質,他知道自己離開之後會有一些心懷叵測的人在魏王面前說自己的壞話,所以臨行前,他和魏王進行了一次談話。

龐蔥對魏王說:現在有人給您說街市上出現了一隻老虎,大王您信嗎?魏王說:我不信。龐蔥接著說:如果第二個人來對您說街市上出現了一隻老虎,大王您信嗎?魏王說:我有點將信將疑了。龐蔥又說:如果第三個人來對你說街市上出現了一隻老虎,大王您會信嗎?魏王說:我當然會相信了。龐蔥說: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明擺著的事,可是經過三個人這麼一說,大王您就相信有老虎了。現在趙國都城邯鄲和魏國都城大梁之間的距離可比街市離這兒遠多了,而議論我的人也不止三個,大王您可要明察啊!魏王說:我知道怎麼做。

但龐蔥陪太子完成使命從趙國回來之後,魏王卻沒有召見他。就像龐蔥之前預料的那樣,自己受到了不知多少人的背後議論,而且肯定不止一人在魏王面前說了自己的壞話,魏王相信了那些毀謗他的人,因此他受到了冷落。

龐蔥看來深知魏王輕信無知,缺少定見,預判自己會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說壞話,而自己又沒有辯解的機會,因此事前通過這樣的對話提醒魏王,但最終還是無法擺脫被冷落的結局,這對他來說實在不公平,而魏王也著實令人氣憤。

這個故事後來衍生出了「三人成虎」這個成語,比喻說的多了就能使人把謠言當事實。但有的人經常把三人成虎錯誤地理解為三個人就可以頂一隻老虎,和「人多力量大」的意思混為一談。

三人成虎的故事讓善良的人們認識到了一個殘酷的事實:謠言足以掩蓋真相,而這又可以改變一個事件的走向或一個人的命運。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情還真不少,之所以產生這樣的現象,我想,根本原因是有的人缺少定力,被謠言迷惑了頭腦,輕信謠言,從而做出了錯誤的判斷,然後再用錯誤的判斷待人做事。

何為謠言?謠言就是指沒有事實存在而捏造的話。既然是沒有事實存在而捏造的話,那它一定是假話,說假話幹嘛?不僅僅是開玩笑鬧著玩的吧?拿假話來騙人,背後肯定有說話者的意圖。

喜歡說假話、傳播謠言的人,他們信奉「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成了真理」這樣的信條,而且往往口吐蓮花,繪聲繪色,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謊言或謠言一般都會披著漂亮的外衣,很容易讓人迷醉的。

要避免三人成虎這樣的事情發生,最重要的是傾聽者時刻保持清醒的理智,不被某些人的如簧巧舌所左右,深刻洞悉這些人說話的動機和真實性。

其實,這沒有什麼特別難的,正如俗話所說「謠言止於智者」,只需遵從常識和實事求是的原則,就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怕就怕,聽信讒言,帶著成見去看人,那樣必定不會得出正確的結論。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文化爭辯:成語《三人成虎》被多少人誤解了!不要錯誤使用了
    本文重點破解一個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被大家誤解的成語《三人成虎》。因為這個成語使用率比較高,有些時候部分人並不知道這組成語的真正含義,將錯就錯形成習慣,可能會對孩子們有誤導。本篇文章目的很簡單:正確認識成語,糾正認知錯誤,您能學到一點知識,本文也沒白寫。
  • 文化闢謠:成語《三人成虎》被多少人誤解了!揭開歷史真相
    本文重點破解一個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被大家誤解的成語《三人成虎》。因為這個成語使用率比較高,有些時候部分人並不知道這組成語的真正含義,將錯就錯形成習慣,可能會對孩子們有誤導。本篇文章目的很簡單:正確認識成語,糾正認知錯誤,您能學到一點知識,本文也沒白寫。
  • 設置冷靜期或無助緩解高離婚率,一個古老成語揭示問題本質
    冷靜期或無助緩解高離婚率,一個古老成語揭示問題本質結婚與離婚本來是個人或者家庭的事,但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於是婚姻質量問題就是一個社會問題。中國傳統社會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上世紀50年代以後,國家以法令的形式確立了一夫一妻的基本婚姻制度,也賦予了每個公民戀愛婚姻自由的神聖權利。
  • 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
    (2012上半年 聯考 33)3.不刊之論▏成語解釋 ▏指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形容言論確當,無懈可擊。▏錯誤用法 ▏許多人都認為它的意思是「不能刊登的文章」。▏例句說明 ▏儘管詩歌絕無翻譯的可能,卻大有翻譯介紹的必要。有多位前輩時賢對詩歌翻譯理論不乏鞭辟入裡的不刊之論。
  • 《謠言》學習記錄
    世界上最古老的傳媒本書講了本書揭示了謠言的產生根源以及傳播機制首先,謠言發生在一個事件懸而未決的階段,因為不知道真相,謠言會填補這個未知的空洞。其次,謠言是涉及群體的,比如工人、工廠、所有佩戴隱形眼鏡的人。
  • 暑期回頭看—常考易錯成語分類練(2)
    往往被誤解為:臉色鐵青,臉上青一塊,紫一塊。3.百裡挑一:一百個裡挑選出一個,形容極為優秀、難得的人或物。往往被誤解為:少之又少。4.白頭如新:白頭:白髮,指老年,形容時間長;新:指初認識。相交時間雖久,但互不知心,還跟剛認識一樣。指彼此交情不深。往往被誤解為:友好到老。5.不寒而慄:不寒冷而發抖,形容非常驚恐、害怕。往往被誤解為:天氣不寒冷而身體發抖。
  • 謠言是怎麼產生與傳播的?
    第二,有些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故意製造謠言。這些人可能是為了讓自己出名或者宣傳自己的產品,可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惡趣味,也可能是受到別有用心的人的指使和誘惑,反正要達到他們的目的,就必須製造謠言,於是謠言就產生了。 第三,相關信息模糊不清或者專業性太強,導致讓人產生了誤解。
  • 俗語「窮不走親,富不回鄉」,農村的人情冷暖,許多人都誤解了
    與城市人相比,雖然農村人普遍讀書不多,不會說成套的大道理,但是老祖宗卻流下了很多俗語,這些話是人們日常生活,所見所思的總結,啟迪做人做事,比如這句叫做「窮不走親,富不回鄉」,就很直觀的道出了農村的人情冷暖,許多人都誤解了。
  • 學一個成語改變人的一生,「虛懷若谷」成語的由來
    ,這就是「虛懷若谷」成語的出處,讀了本文我們可能基本理解「虛懷若谷」這個成語的意思了。如果我們能進一步學習,對你的幫助會更大。老子《道德經》第十五章對善為士者(就是有道的人或者是管理者)作了深刻的論述,他說古之善為士者在修道方面是有很深造詣的人:豫兮若冬涉川:就好象冬天打著赤腳過河,意為謹慎小心。猶兮若畏四鄰:猶,是慎懼的意思。儼兮其若客:儼,是儼然的意思,表明容貌莊重。
  • 「成語大王」劉秀,一生創造成語不停的皇帝
    不過更有趣的是他的一生創造了許多成語,估計可以上吉利斯記錄了。首先呢,我們劉秀同學本身也是一位文化人,不是一位大老粗皇帝。(當然劉秀十分喜歡種田耕地也是事實)推心置腹:剛開始,劉秀不是皇帝。被封為「蕭王」,那時候劉秀和別人打仗勝了之後,許多投降的的人,剛開始大家肯定害怕啊不相信劉秀。於是劉秀就經常一個人在這些投降的士兵中巡行,找他們談談心啊拉拉家常。
  • 《把時間當朋友》:自證預言,讓謠言變成預言
    原本銀行破產只是個謠言,但擠兌現象發生之後,銀行真的破產了。謠言變成了預言。這就是著名的自證預言。自證預言本質上是謠言或者輿論引發的群體行為,當所有人都相信一件事的時候,這件事情就算不是真的也變成了真的
  • 成語的歸類與運用
    易誤解為罪行還沒有達到被殺的程度。27.屢試不爽: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易誤解為「沒有成功」。28.對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審問。易誤解為「爭論,明辨是非」。29.首鼠兩端:形容遲疑不決或動搖不定,易誤解為「行為前後不一致」。30.側目而視:形容畏懼而又憤恨,易誤解為「尊敬」。31.差強人意:差,稍微地。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
  • 爸爸畫1440幅漫畫幫女兒學成語 全班學生跟著學
    來,跟著「漫畫爸爸」學成語,你知道這些漫畫是什麼成語嗎? 何先生希望,未來女兒看到一個成語,腦海中就可以自己「畫」出一個漫畫來幫助記憶。圖由何先生提供  頭埋土裡、手拿鋤頭是「埋頭苦幹」;姓豆的人用碗扣下年華兩人是「豆蔻年華」……為幫助7歲女兒完成背誦1440個成語的學習任務,在成都從事土木工作的何先生憋出「大招」:根據學習進度,每天提前畫好漫畫來幫助女兒聯想記憶。  趣味性強、簡單好記的漫畫大大激發女兒學習興趣,最終女兒所在班級全班學生都用他的方法完成學習任務。
  • 成語耳提面命是用來形容長輩對晚輩教導的態度 支付寶螞蟻莊園12月...
    成語耳提面命是用來形容長輩對晚輩教導的態度 支付寶螞蟻莊園12月24日答案時間:2020-12-24 22: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成語耳提面命是用來形容長輩對晚輩教導的態度 支付寶螞蟻莊園12月24日答案 成語耳提面命是用來形容長輩對晚輩教導的什麼樣的態度呢?
  • 成語差強人意是形容讓人很不滿意嗎?成語差強人意具體是什麼意思|...
    成語差強人意是形容讓人很不滿意嗎?成語差強人意具體是什麼意思時間:2020-10-20 19:5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成語差強人意是形容讓人很不滿意嗎?成語差強人意具體是什麼意思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語言也充滿了魅力,成語是中國語言中十分簡潔的表達方式。
  • 謠言不僅止於智者,更重要的是止於傳播
    首先要認清謠言的本質。我們要知道一個事實:這個世界上充滿謠言。謠言一直與人類共生著。想想平時那些小道消息對你的誘惑。為什麼我們都這麼八卦呢?因為信息即權利,好奇害死貓。而讓更多人知道我們擁有這些權利,也是人類的本能。因為傳播信息即行使權力。所以啥是謠言?謠言本質上是一個給人們提供權力感的虛擬世界。在這個虛擬世界裡,現實中缺什麼,我們就補什麼。1、邪惡的欲望。2、美好的願望。
  • 動人的謠言,枯燥的真相
    在網絡世界,謠言就像一個剖開大動脈的傷口,不以九秒九速度實時止血,你會流血不止而亡。 還記得新屋嶺嗎?無論黃藍,無論你是否相信謠言,看到「新屋嶺」三個字,你腦海都會浮現「輪姦」傳聞,心理學來說,已是非常成功的洗腦行為。
  • 誤解和被誤解是煩惱事,看清本質會豁然開朗
    導語因為閱歷和知識結構的不同,人跟人之間難免會產生誤解,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誤解會給人帶來煩惱,也是不爭的事實。誤解,是一件很傷神的事,會帶來煩惱和不愉快。實際上,大多數的誤解,會給人帶來不必要的煩惱,這裡強調的是不必要。為什麼說是不必要呢?因為誤解會讓人判斷失誤。
  • 《送奶工》謠言本應該止於智者,可惜智者太少,謠言太多
    小說通過細膩的心理描寫、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等,向讀者展示了一個被流言蜚語所傷的孤獨、無助的女孩形象。讓我們明白無論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自己的理智,唯有讓自己變得強大,才是對傷害自己的人的最好的回擊。其實每一個人在內心裡,都不想成為謠言的主角,畢竟謠言不是什麼好事情。
  • 被人誤解了,不說,是一種大度
    被人誤解了,不說,是一種大度。鎮上有一個少女,有了身孕,父母逼問少女,孩子的父親是誰。少女被逼無奈,說孩子父親是附近廟裡的一位高僧,孩子出世後,這家人抱著孩子找到了高僧。高僧只說了一句「 這樣子啊!」便默默地接下孩子。此後,高僧每天抱著孩子挨家挨戶討奶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