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沒有既定的標準,不同的人往往會有不同的定義,有一位海外華僑說:幸福就是吃一碗家鄉的雲吞麵,對於武漢的同胞門來說幸福就是疫情快快過去。對於學生來說,幸福就是假期沒有作業,對於法國人民來說幸福就是一個月的旅遊。
但一個人想要追求幸福並不是沒有路可以走的,只要完成這三個層面,你也可以成為一個幸福的人。
物質,幸福的基礎
如果沒有物質基礎,那麼情感和精神就會非常的脆弱,這是為什呢?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如果一個人吃不飽,穿不暖,整日都在為了明天吃什麼而發愁。為了冬天穿什麼而擔憂,他會幸福嗎?
愛錢不是錯誤,苦中作樂的境界距離常人太遠,莊子去找監河侯借糧的時候,借不到還會調侃一下他。莊子餓著肚子也可以從容地拒絕皇帝的招攬,我們可以嗎?苦中作樂的境界還是離我們太遠。
如果我想吃大蝦卻買不了幾隻,想去旅遊卻住不起旅館。夏天捨不得開空調,冬天不忍心開電暖。那麼我一點都不會幸福。因此物質是幸福真正的基礎。親愛的,不要怪罪女孩物質,因為她知道沒有麵包的地方無法生長水仙活花。
情感,幸福的依靠
過去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我們以為只要擁有了物質基礎就會幸福,從而忽略了情感和精神的重要性。
花錢買的來房子卻買不來家,花錢買的來另一半卻買不來愛情,花錢買的來夥伴卻買不到友情。如果情感和精神上有所欠缺,依然不會幸福。
在《賞金獵人》中,湯姆的父親是A酒店的創始人,給湯姆掙到了一輩子都花不完的錢。可湯姆幸福了嗎?他幾乎從來沒有見過他的父親,他的父親把全部的時間都用在了掙錢上,即使是他母親去世的那一天他的父親也沒有回來。父親愛的缺席讓他瘋狂。讓他不顧代價。最終犯下大錯。
親情,愛情和友情,每一種情感缺席都會影響一個人的幸福,對於孤巢老人來說,幸福就是兒女回家看看,對於留守兒童而言,幸福就是父母回家過年。
愛情公寓中有一句話說得好:「最好的朋友就在身邊,最愛的人就在對面。」
精神,幸福的支柱
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沒有物質基礎的顏回幸福嗎?他是幸福的,因為精神是幸福重要的支柱。對於普通人來說,脫離物質基礎和情感依靠只談精神是有一些脫節的。在這裡我想說我們可以要求自己成為聖人,不可以要求別人成為聖人
白巖松走了一回好多年都沒有走過的隆福寺大街,鑽進那裡的書店,看到了一本很老的舊書,叫《筒子樓紀事》,寫的是當初那些住在筒子樓裡的人。翻閱這本書的時候,白巖松感覺很溫暖,因為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筒子樓裡有情感,有精神。
閒下來的時候,可以反覆地問問自己,我幸福嗎?提問不意味著兩個字的答案,而是通過提問去一步一步尋找通往幸福的道路。在生活中,賽跑總有終點線。跑得慢的人,多花一點時間,也能到達終點。但幸福不像賽跑而像黃金。沒有百分之百的黃金,只有無限接近百分百的黃金。幸福也是一樣,沒有絕對的抵達,但可以無限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