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歲的阿婆睡在樓道裡 / 兒媳贍養婆婆是情分不是本分

2020-11-20 焱書敏

文/焱書敏

閱讀前,請點關注。

有人說,好妻子是家庭的支撐點,好母親是孩子成長的導航,好媳婦是婆媳關係穩固、和諧、持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個家庭是否和睦,要看每個成員是否能夠無私付出。

而你所有的付出,其實都是在為自己鋪路。

01.

洪阿婆八十多歲了,由於兒子家住房緊張,只有五十平米,沒有洪阿婆住的地方,她只好在兒子家門口的樓道里舖上被褥,勉強度日。

看著洪阿婆坐在地上擇菜的圖片,心裡很不是滋味。一個耄耋之年的老人,風雨一生,最後落得住樓道的下場。連個能夠容身的家都沒有,令人心酸。

如果是自己的母親,誰捨得讓她住在樓道裡呢。

辛辛苦苦把兒子養大,兒子有家了,自己卻沒有了安身之處。

我們不知道洪阿婆家的具體情況,但在兒子小時候,母親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讓他睡在樓道裡,而自己卻在房間裡安然入睡的。

有的網友同情兒子的難處,說上海住房確實太緊張了;有的網友指責兒子不管母親,母親把他養大了,卻落得如此下場。

無論在道義、親情還是法律上,兒子都有贍養母親的義務,但是贍養的方式卻千差萬別。

有人奉上一顆滾燙的心,知冷知熱,把母親的一切安排得妥妥噹噹;有人卻不得已而為之,只要母親能夠活著,就已經萬事大吉。

這和一個人的能力固然有很大關係,但和兒媳的態度也關係匪淺。

如果婆媳之間相處良好,婆婆年老的時候,就不會過得十分悽慘;如果婆媳之間關係緊張,在兒媳生育或患病期間,婆婆不聞不問,只顧自己,則必然晚景悽涼,無人心疼。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你現在得到的一切,都是你曾經付出的回報。

世上所有的關係都是相互的,你付出了多少,就會收穫多少。


02.

同事退休的時候,剛好她的兒媳婦生了孩子。

同事早就說過,即使退了休,也不會像其他人一樣,每天圍著孫子轉,耽誤了自己的生活。她要好好地安排一下,盡情享受這剛剛閒下來的日子。

一位親戚勸她,趁早去幫兒媳婦一把,等自己年老的時候,兒媳婦才會像母親一樣照顧她,為她養老送終。

如果在兒媳婦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視而不見,兒媳婦必然會記在心上,以後也不會好好待她。

婆婆和兒媳並沒有血緣關係,沒生過也沒養過,並沒有贍養婆婆的義務。

當然,她可以輔助兒子贍養婆婆,這就要看雙方相處得怎樣。

你為她付出得多一些,她就會記在心裡,當你需要照顧的時候,她就會想著你平時的付出而盡心盡力地幫助你。

如果你在她困難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像陌生人一樣冷漠,當你需要照顧的時候,她自然不願意出手相助。

有人形容兒媳婦和婆婆的相處,就像銀行存款一樣,你平時存的越多,等你需要的時候就取出得越多。如果你平時一點不存,等你需要用的時候,自然也會一無所有。

同事經過別人的勸說,終於決定幫兒媳婦一把。現在自己清閒了,而兒子和兒媳正是忙的時候,如果自己不去幫一把,心裡也過意不去。

你傾情付出,才能得到別人尊重。


03.

閨蜜的婆婆有三個孩子,兩個女兒已經出嫁,閨蜜和婆婆生活在一起。善良的閨蜜認為,婆婆只有一個兒子,自己肯定要為她養老送終,婆婆的房子也理所當然會留給自己,所以結婚時就沒有提房子的事。

結婚以後,夫妻倆搬出去租房開了一家超市,在閨蜜孕期,婆婆並沒過來幫忙,甚至生了孩子,也沒有幫著照看。

由於沒人帶孩子,超市又忙,閨蜜早早地把孩子送去了幼兒園。

而此時,婆婆卻把房子給了自己的女兒,要搬過來與閨蜜同住,被閨蜜直接拒絕了。

閨蜜說,婆婆根本沒把她當家裡人看待,而是處處防著她。怕她要房產,就提前把房子給了女兒;不想照看孫女,就一直窩在自己家裡不出來。

現在,孩子也上幼兒園了,沒有什麼需要做的了,就馬上搬過來享福。你自私自利,便宜佔盡,一點不想付出,肯定會被人嫌棄。

有句話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她從來不心疼兒媳婦的辛苦,兒媳婦自然也不願意接納她。


04.

同學是獨生子,結婚後一直和父母同住。

老人待自己的孫子比兒子還好,從小看到大。家裡的飯菜都是同學的爸爸做,一家人其樂融融,非常和睦。

不但媳婦視公婆如親生父母,孫子都說,奶奶,等你老了,我養你。

幾年後,一家人搬上了樓房,兒媳婦特意把朝陽的一間屋給公婆住,如今孫子也大了,家裡沒什麼負擔,是老兩口享福的時候了。

有句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人和人相處,就是一個將心比心的過程,你對我好一點,我就會加倍還回去。你對我不聞不問,我自然也懶得理你。

兒媳和婆婆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兩個陌生人,因為愛著同一個人而走到一起。婆婆沒有照顧兒媳婦的責任,兒媳婦也沒有贍養婆婆的義務。

而在共同的生活中,可以用自己的心去溫暖對方,在年深月久的相處中培養出感情,你付出得多,必然收穫得也多,你一毛不拔,必然一無所得。

兒子贍養父母天經地義,兒媳婦是否贍養公婆,要看兩個人相處得是否融洽。處得好,她會掏心掏肺,處得不好,會讓你晚年尷尬,生無可戀。


點讚轉發是最好的支持。每天下午更新,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婆婆不幫忙帶孩子,是本分,媳婦不孝敬婆婆,是犯罪?
    前幾天的婆媳文章裡,有很多人評論和私信我義正言辭的說:婆婆幫忙帶孩子是她對我們的情分,不帶則是本分。不應該把帶孩子的事情強加給婆婆,孩子是我們自己的,有本事生,就要有本事養。在這一次次之後,閨蜜想起來家裡還有監控,於是便打開了,這一看,卻看破了情分。婆婆大多數時候都窩在沙發裡看手機,在圍欄裡睡覺,任由孫子在一旁自己玩自己的。
  • 婆婆拆遷分到兩套房,全部留給小兒媳,感恩小兒媳照顧她20年
    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但法律並沒有規定兒媳對公婆的贍養義務。兒媳和公婆之間,更多的應該是情意,是你我好,我也對你好,是前十年看婆婆,後十年看兒媳。多子女家庭中,在贍養老人的問題上,有時候還不如獨生子女家庭呢!多子女家庭會出現「踢皮球」的現象,誰也不願意承擔責任,就把老人踢來踢去,這就苦了老人。
  • 「兒媳給婆婆養老是本分,你沒得拒絕」女子三連懟,丈夫啞口無言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無非是情分和本份的關係,對於有血緣關係的至親,我們是有義務關係的,這是我們的本份,除此以外,就全看情分了,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懂這個道理,很多人都習慣自以為是,從自己的角度去要求對方,並把對方的情分看作是本份。而情分是相互的,想要得到對方的情分,首先就要盡了自己的情分,否則,就沒有資格去要求對方!
  • 99次的情分抵不過一次本分
    時間足夠多,狼也會變得像羊一樣,父親帶大的女兒都有男子漢身影,母親帶大的兒子,都會有女人的特徵,每個人上天註定之外的特徵,性格,外貌都會隨著周圍的環境面改變,有時會大的讓人想不通。習慣了男人在外上班,女人在家做飯,當哪一天男人失去了工作,理所當然的認為,是運氣不好,休息休息再去工作,可當哪天女人在家不做飯,不幹家務了,一致認為女人變心了,生氣了,有想法了,不是誰的錯,而是我們習慣這了樣的思想行為,對方99次的情分換不來一次本分。
  • 80歲兒媳照顧106歲婆婆吃睡一起,相處60載婆媳成了親母女
    要是婆婆生病了,兒媳一日三餐端吃端喝,還會把婆婆喜歡吃的水果搗成泥,一點點地餵食,就像女兒一樣照顧著婆婆。婆婆叫代克英,今年106歲;兒媳叫梁娥,今年80歲。 近日,攝影師來到梁娥所在的村子準備採訪她時,遠遠看見一輛電動三輪車緩緩駛來。村民指著車上的老人說,她就是梁老太。每隔兩三天,就會騎著車子到臨近的集上轉轉,給婆婆代克英買點水果。當老人騎著車子來到跟前時,攝影師看到梁娥買的是一兜蘋果。
  • 87歲阿婆住牛欄吃餿飯,兒子不聞不問,臨終前喚兒小名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孝敬年邁父母的。雲南富寧縣87歲王阿婆很渴望得到兒子兒媳孝敬,能依靠他們一起好好地生活,人生的最後階段,這個念頭一直在她的腦海中浮現。很可惜的是,直到她離世的前一晚,她才被接到兒子屋裡面來,此前她在牛欄豬圈裡生活了接近1年。
  • 看80歲阿婆,不去養老院,是如何縱享友情、愛情、親情的沐浴?
    80歲的婆婆退休前是體制內幹部,一個人獨居40多年了 ,對於養老,她有自己的主見很多人都質疑我和老公的愛,是衝著他的錢來的,其實,還真的不是。我在深圳有自己的房子,我有自己的公司,和老公結緣也是因生意上合作。言歸正傳,繼續我80歲的婆婆,她是一個非常幹練的女強人,說一不二。曾經想讓她給我們一起住,她都婉言謝絕。因為她有她自己的世界。
  • 兒媳不贍養老人,婆婆怒告媳婦後才知道自己錯得離譜
    老公的意思是,你們曾經給過小兒子小媳婦那麼多幫助和支援,現在你們想過好的老年生活,現在只找大媳婦的麻煩,太過分了。看到替我說話的老公,婆婆更是怒不可遏,覺得是我對他吹多了枕頭風。當時婆婆就放下狠話,要去起訴我,一定要我盡到贍養的義務。
  • 老人帶大外孫,卻陷入無人贍養的窘境,兒媳:去找你女兒一家養你
    即使按照我國的風土人情,確實現在老人帶孩子成了很多家庭的主流,但是老人帶孩子並不是一項強制性的義務,願意帶是情分,不願帶也是本分,願意帶誰家的孩子也是老人的自由,不過貌似我們很多子女並沒有理清其中的利害關係。
  • 婆婆給兒媳帶小孩,兒媳就該給婆婆養老,是婆媳之間默認契約?
    那麼我們先來看一看,婆婆到底有沒有義務給媳婦帶小孩?答案是,沒有。首先,先確認一點,孩子是誰的就應該誰帶。其次,在法律層面,如果孩子的監護人是父母,而非爺爺奶奶,那麼婆婆就沒有這個的責任和義務。兒媳有沒有義務給婆婆養老?根據法律規定,兒媳是沒有義務贍養婆婆的,只是協助。因為兒媳與婆婆之間沒有血緣關係,也不是直系親屬,兒媳贍養婆婆全憑自願。
  • 原創小小說《鄉下的女強人王阿婆》
    王阿婆非常喜歡兒媳婦柳曉瑩,對待她就像自己的親生閨女一樣。兒子王力強三十歲上,好不容易才娶得上媳婦,她格外珍惜。現在男多女少,女人很寶貝啊,人家嫁過來,又是生孩子,又是持家務,也的確挺不容易的。再說,王阿婆一輩子盼望要個女兒,但願望趕不上變化快,還沒來得及做計劃,丈夫就因一場意外過早去世。
  • 婆婆不給帶孫子,卻讓她給贍養費,兒媳該如何?
    可是,在彩兒住院生孩子,月子裡,她的婆婆卻沒有用心地伺候她,回到家裡,她的婆婆白天卻也是跑到外面不是去散步就是去打麻將,也是不管她。是她的媽媽一直在伺候她。而大家都知道,兒媳在月子裡的時候需要調養身體,是最最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如果此時婆婆可以給幫忙一起照顧下孩子,她會感激涕零的。可是如果相反,那就會在她的心理產生怨氣。你覺得是這樣嗎?
  • 70歲阿婆:我以為有錢養老,黃昏戀就是自己的事,可現實並不是
    70歲的阿婆,本來可以安享晚年的,可是對於孩子們的貪婪,讓她不能「放手」,不能不為自己的餘生考慮。來聽聽阿婆怎麼說。我心裡的秘密也該說下了,一個追我20年的男人小王,比我小8歲的男人,一直等我的答覆。之前,因為孩子們小,我一直沒和任何人說過。當我把孩子們召集一起,說我和老王的事兒時,兒媳和二女兒居然說我不要臉,瞞他們那麼多年,不為他爸守婦道,兒子也是一萬個理由反對。我簡直是養了一窩白眼狼。
  • 「兒媳,月子裡才要多幹活,你洗衣服我去打牌了」「好的,婆婆」
    重男輕女的婆婆顯然不滿意兒媳再生女孩,孩子一落地,她就變了臉。 月子期間,婆婆總是找藉口不伺候月子,玲玲只好讓老公請假在家伺候,如果這件事能忍,那麼接下來婆婆的一波操作讓玲玲直接崩潰了。 婆婆不光不伺候玲玲月子,還總是用一些歪門邪說的道理讓坐月子的玲玲幹這幹那,她竟然說,找人算過了,月子裡的女人多幹活,下一胎準能生男孩兒!
  • 婆婆幫你帶孩子是情分,不幫你帶是本分,歪理
    敏姐還未出產假,婆婆就放出話來:「前些年帶自己的兒子帶怕了,現在一聽到孩子的哭聲就發抖。」表達的明明白白的,不想看孩子。婆婆說不管就不管,最後公公幫襯著把孩子帶到一歲多。孩子周歲以後,婆婆鬧騰的比孩子還厲害,橫豎不再讓孩子留家裡,讓敏姐自己想辦法。敏姐能有什麼辦法,只能心疼又無奈的把一歲多的兒子送進託管班。
  • 兒媳坐月子沒人管,如今婆婆崴了腳就賴在兒媳床上不走,兒媳笑了
    就拿婆婆有沒有義務照顧兒媳,兒媳有沒有義務贍養婆婆這個問題來說,如果婆婆平時對兒媳好,擔當起了照顧兒媳的責任,那麼兒媳在婆婆老了之後也會心甘情願的贍養婆婆。,用法律上沒有義務這個理由回絕了,那麼她老了之後就沒有立場要求兒媳贍養自己,因為在法律上,兒媳也是沒有義務贍養婆婆的。
  • 一個102歲一個80歲,兩高齡白髮婆媳情同母女,演繹人間摯愛親情
    80歲高齡的兒媳陶守英(後)正在給102歲的婆婆葛氏梳理頭髮。土坯和石頭壘砌的瓦房,簡陋而雜亂,秋日的陽光照在102歲老人葛氏的身上。她安詳地坐在屋前,享受著80歲的兒媳陶守英為她精心梳理頭髮,滿是褶皺的臉上溢滿了幸福。這是在安徽省巢湖市臥牛山街道下朱村葛老太太的家裡看到的這一溫馨的畫面。
  • 「婆婆,我沒義務給你養老」,兒媳一番話道出了多數女人的心聲
    看到眼前接近乞求姿態的婆婆,葉子既無語又心塞,她輕嘆了一口氣,索性坦率地一口回絕:「我知道您的想法,您對大軍(葉子丈夫)有生養之恩,他怎麼孝順您我都不會攔著,更不會說半句不是。當然,您也可以住在我家,您想做飯、想洗衣都隨您的便,但我不會領情,也不會掏心掏肺的贍養您。對了,婆婆,當初您給我說您沒義務幫我帶孩子,那麼現在,我也告訴您,我沒有義務給您養老。
  • 婆婆帶娃是情分,不帶娃是本分,聽聽過來人的說法
    有的家庭婆婆很樂意幫忙帶孩子,但寶媽擔心老人的育兒方式老舊不讓婆婆帶娃。也有家庭經濟條件不好或者事業型的寶媽,想讓婆婆幫忙帶娃而婆婆不願意幫忙的。經常聽有些寶媽講「現在不幫我帶孩子,等你老了就別指望我養老」、「月子之仇,不共戴天」等這樣的說法。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婆婆帶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倘若不幫忙帶,就要記恨一輩子,老人養老問題就不過問。
  • 105歲的婆婆和80歲的媳婦先後住進同一個養老院,長壽是福嗎
    回老家過雙節,聽到了村裡的許多奇聞異事,其中一個是村裡歲數最大的一個105歲的老太太,今年六月份住進了養老院,九月初的時候,80歲的二兒媳也住進了同一個養老院。從前回老家,經常聽到鄰居嬸子大娘的閒拉呱講到這個老太太,那時她就九十好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