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不贍養老人,婆婆怒告媳婦後才知道自己錯得離譜

2020-11-08 喬木小小築

文:喬木

1.

我跟老公結婚20年,家裡一切都是我們兩個結婚之後,自己掙來的。

公公婆婆沒有給我們任何幫助,再加上老人家更喜歡小兒子,對小兒子無比偏心,小兒子結婚的時候,老人家出彩禮錢買房買車,都是兩個老人置辦的。

我老公這麼多年也算是寒透了心,看透了父母的偏心。我自己作為媳婦來說,其實也還好。

偏心就偏心,不要找麻煩就行。最近婆婆和公公兩個人,總是在外面到處傳謠,說我這個做媳婦的不贍養他們。

這些話,還是鄰居李大爺告訴我的。聽完之後我也只是笑笑,身為他們的媳婦,沒有得到過他們的任何幫助,他們現在年老了,沒錢了,就想讓我去孝順。

我真的覺得,天底下不會有這麼好的事情,他們兩個為小兒子和小媳婦付出了那麼多,他們也沒有把兩個老人接得住在一起。

我也問老公的意見,你媽媽總是說我不贍養他們,是什麼意思?

老公的意思是,這些事情不要我管,他們愛說就說,他能做到的就是盡他兒子的本分,拿出工資的一部分給他們,但不可能把全部的工資拿出去給他們。

2.

至於我這個大兒媳婦,老公認為更沒有贍養的必要,結婚這麼多年,兩個老人待我如何,老公是清楚的。

反正,不管我在婆家做多少事情,兩個老人從來都不會誇獎我一句,都覺得是理所當然的。小媳婦做一些事情,他們就誇得像天上的花一樣。

其實我都已經習慣了他們的偏心,他們對我的冷淡。前幾天婆婆到我們家裡,不知道怎麼又吵起來了,說我這個做大媳婦的,沒有做好榜樣,不帶頭孝順贍養老人。

吵架我也懶得吵,最後還是老公出面幫我說話的。老公的意思是,你們曾經給過小兒子小媳婦那麼多幫助和支援,現在你們想過好的老年生活,現在只找大媳婦的麻煩,太過分了。

看到替我說話的老公,婆婆更是怒不可遏,覺得是我對他吹多了枕頭風。

當時婆婆就放下狠話,要去起訴我,一定要我盡到贍養的義務。

後來,鄰居特意告訴我,我的公公婆婆只起訴我的原因是,他們怕傷害自己和兒子之間的感情和情分,雖然他們更偏心小兒子,大兒子畢竟是他們自己生養的。再加上小媳婦嘴巴甜,雖然沒有贍養他們,他們也不敢直接說她的不是。

在婆婆的眼中,唯一能夠拿捏的人就是我,唯一能夠起到殺雞儆猴作用的人就是我。

所以,婆婆和公公真的去起訴我,以我作為兒媳婦,不願意贍養公公婆婆的名義。

其實,我知道這個事情一定會敗訴,因為媳婦不贍養公公婆婆,法律上根本就沒有哪一條法律可以支持。

當判決下來的時候,當婆婆看到結果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確實錯得離譜。

3.

根據最新的《民法典》,兒媳可以不贍養公婆,因為從法律角度看,我們國家法律並沒有哪一條明確規定,兒媳有贍養公婆的義務,不贍養公婆並不違反法律。

就像本文中做婆婆一樣,她起訴媳婦不贍養她,本來就是錯的,她能起訴的只有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有撫養關係的繼子女以及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不包括兒媳。

以前的老公和婆婆,最喜歡道德綁架媳婦,覺得嫁入自己家的女人,就得孝順老人,還得贍養老人,其實是他們自己要媳婦承擔太多了。


由此可以看出,兒媳在我國的家庭關係中,是不具有法律地位的。贍養是在血緣和撫養關係的基礎上,成立的一種回報式的義務。

贍養的含義基本上,符合日常說的孝順,在我國法律中,沒有公婆對兒媳的撫養義務,也無兒媳對公婆的贍養義務,並且在非特定條件下兒媳對公婆遺產也無繼承權,聲討兒媳不贍養公婆不孝順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感謝您的喜愛,我是喬木,百萬豹紋作者,專寫婚姻情感、暖心故事。關注我,會給您帶來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分床當作懲罰,半年後我才明白,自己錯得有多離譜」
    一個結婚五年的女人說,我將分床當作懲罰,半年後,我才明白,自己錯得有多離譜。老公正在做魚,手機一直響個不停,於是,小紅拿著手機去給老公送,不經意間,看了一眼手機信息的內容,竟然顯示:親愛的,我想你了,你怎麼還不來看我?小紅和老公兩個人是在外面打工認識的,老公對她很好,也是小紅的初戀,到了結婚的年齡,兩個人順理成章地走進了婚姻。婚後的生活一點也不太平,婆婆嫌棄小紅不會做家務,總是各種數落她,小紅也覺得在家裡一點也不舒服。
  • 婆婆接父母到廈門兒媳家住,兒媳強勢回懟,婆婆啞口無言
    因為孝順這種東西,也得講親情與關係遠近,論法律範圍的,不是見者有份,年齡大就擁有了超乎一切的特權。 婆婆接父母來兒媳家住,兒媳強勢回懟,婆婆啞口無言!這位利用孝道來綁架兒媳的婆婆,之所以沒有理由反駁對方提出的質疑,就因為她的說辭與做法有些離譜與過分了。
  • 80多歲的阿婆睡在樓道裡 / 兒媳贍養婆婆是情分不是本分
    一個耄耋之年的老人,風雨一生,最後落得住樓道的下場。連個能夠容身的家都沒有,令人心酸。如果是自己的母親,誰捨得讓她住在樓道裡呢。辛辛苦苦把兒子養大,兒子有家了,自己卻沒有了安身之處。我們不知道洪阿婆家的具體情況,但在兒子小時候,母親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讓他睡在樓道裡,而自己卻在房間裡安然入睡的。
  • 「你拋夫棄子,錯得離譜」,我一番話後老公從此只護著我
    做什麼事也是有自己的想法和策略。也是得虧我沒上過多少學,要是我學歷但凡高一些怎麼會在這裡窩著,早就是叱吒風雲的女強人了。我是遠嫁,從東北嫁來老公家,南北奔馳,自己都感覺不容易,所以我需要的是更多的溫情和保護。但結婚了才知道,一切都是我的想像,是我的一廂情願。我本來想當個好媳婦,溫柔的妻子,但情況不允許啊。婆婆根本不拿我當自己人,好像家裡突然多了一個入侵者一般。
  • 婆婆不幫忙帶孩子,是本分,媳婦不孝敬婆婆,是犯罪?
    前幾天的婆媳文章裡,有很多人評論和私信我義正言辭的說:婆婆幫忙帶孩子是她對我們的情分,不帶則是本分。不應該把帶孩子的事情強加給婆婆,孩子是我們自己的,有本事生,就要有本事養。閨蜜對婆婆百般好,覺得老人幫忙照顧孩子不容易,一個人住在租住屋裡也夠通情達理。於是吃穿用度都儘量給婆婆最好。事情是從兒子一次意外摔傷開始的,不管誰帶娃都不可能沒有磕碰,閨蜜理所當然的安慰著婆婆,說沒事,小孩磕一磕還結實。結果呢,隔三差五,兒子就磕傷了,有時候是眼角,有時候是膝蓋,有時候是手。有劃傷,有碰傷......
  • 有些兒媳不孝順,原因在哪裡?這三點才是癥結
    婆婆自身的問題有的婆婆本身就強勢一些,就是自己的老公也是個「妻管嚴」。大事小事都要自己作主,才肯罷休,這樣兒子也被耳濡目染。兒子已經結婚了,還要以母親為「圓心」,「一家之主」的位置始終不能倒,就是娶過門的媳婦也要「絕對服從」。要麼將家務活扔給了兒媳,自己在一旁頤指氣使;要麼對兒媳吃喝穿戴等生活方面多加幹涉。
  • 老人帶大外孫,卻陷入無人贍養的窘境,兒媳:去找你女兒一家養你
    兒子聽到父母這般說,也表示理解,畢竟是自己的親姐姐,從小姐姐對自己也一直很照顧,兒子表示尊重父母的決定,自己回去做做老婆的思想工作,結果是兒媳那邊大吵大鬧,說沒見過哪個爺爺奶奶放著孫子不帶,跑去給人家外姓帶孩子,真不知道怎麼想的。這個結果是老人預料之中的事,不過經過再三勸說,加上兒子在背後做思想工作,好不容易說服兒媳將孩子扔給自己父母帶,這件事暫時就這麼定下來了。
  • 老人不給帶孫子真的有錯嗎?
    昨天看到一則評論,是這樣說的,如果婆婆不幫忙帶小孩,那麼兒子媳婦也可以不贍養老人。我被驚訝到了。這個事情的因果表面合乎情理,但內在卻違背天倫。我們院裡有位獨居老人,老伴前幾年去世了,老人養育了四個子女,但是老人不想給子女找麻煩,雖然已經是古稀之年,但還是儘量自己照顧自己,可是去年的時候,她的小兒子生了二胎,於是和媳婦兩人以養老的名義將老人接到自己家中。可是沒過兩個月,老人就自己打車回到了自己的家裡,對此,其小兒媳幾次登門表示不滿,並且公開說明,如果老人現在不幫忙照看孫子,那麼將來他們也不會贍養老人。
  • 兒媳沒有繼承權,有贍養義務嗎?
    兒媳婦究竟有沒有繼承權,是需要看她是否盡到贍養老人的義務,盡到了贍養義務,那麼肯定的說,有繼承權。如果沒有盡到贍養義務,那哪兒還能談繼承權呢?這二者是相輔相成的,不能拆開看待!,不享有繼承老人遺產以及贍養老人的義務。
  • 贍養老人的方案大家都認可,為什麼卻是違法的
    三兒子媳婦脾氣比較暴躁,經常和婆婆吵架,弄得一家人不得安寧。老劉為此非常苦惱:好不容易把三個孩子拉扯大,又給他們蓋房子,又娶媳婦的,誰知道,千辛萬苦、千挑萬選地最後來請了一個掃帚星。唉!生活真是捉弄人。怎麼說呢?這媳婦都是自己請進來的,怨不得別人,打掉了牙只能往自己肚裡咽。再說了,村裡說一個媳婦真不容易,能進咱家門也是咱的福氣,千萬可別跑了、別跑了。算了、算了,招惹不起,我還躲不起!
  • 婆婆賣房給自己買社保,想和兒子住,媳婦:去養老院住去
    媳婦笑臉相迎,可婆婆來了之後處處挑兒媳的不是,這讓兒媳很是苦惱。婆婆的意思是:「兒媳,我把老家的房子賣掉了,以後我就跟你們一起住了 。」兒媳婦的意思是:「我和婆婆經常為了一點小事扯皮,婆婆你還是去養老院的好」婆婆十分委屈的說:「我老伴兒去年去世了,他們呢工作忙,也很少回家,你想想我一個住在老家多清冷,所以我就把房子賣了。
  • 女子贍養婆婆多年,卻被責罵「你命硬,剋死了自己丈夫和公公!」
    事件聚焦人生一波三折的兒媳悉心照料孤身「後」婆婆2005年,張女士嫁到了同在蕭山的李家,丈夫李某與公公一起勤勤懇懇辦廠,生活上也對張女士照顧有加。次年,張女士就生了一個女兒,一家人生活得有滋有味。「當時覺得自己很幸運,嫁了這麼好的人家,所有人都對我很好。」張女士回憶說。
  • 「媽,您不是幫兒媳帶孩子,是幫我!」婆婆要「幫」兒媳嗎?
    人們常說:「婆婆不幫兒媳婦帶孩子,老了以後也別指望兒媳婦養婆婆。人們總是就根據這個論點發表著各自的評說,他們都知道法律上規定,婆婆沒有義務幫媳婦帶孩子,但是兒女有義務贍養老人。可是,人們忽略了一點,兒女有贍養老人的義務,但是兒媳沒有贍養老人的義務!
  • 婆婆去世後,喪偶兒媳被五個小姑子告上法庭
    在丈夫去世後,朱某帶著兩個兒子一直悉心照顧著婆婆的起居飲食,即便老人身患疾病,也不離不棄。 不料,在婆婆去世後,因為遺產繼承問題,朱某的五個小姑子將她告上了法院,照顧公婆多年,朱某能否繼承婆婆的遺產呢?
  • 十個媳婦、九個和婆婆關係處理不好,是誰的錯?
    十個媳婦,九個和婆婆關係處理不好;是誰的錯?怎麼才能念好這本經呢?昨天表姐又和她婆婆吵架了,這是第幾次吵架我也數不盡了。她婆婆家裡有兩個兒子,表姐是家裡的大兒媳,但婆婆不管做什麼都偏袒自己的小兒子小兒媳,例如在年前的時候,表姐花了差不多一個月的工資給公公婆婆買了件名牌的羊毛衫,過年的時候婆婆不僅沒有穿表姐送的羊毛衫,對表姐也沒有一句暖語。
  • 照看孫子,老人總說不舒服,得治病,但兒子、兒媳各有各的看法
    老人撇下老伴和農活,從1000裡外趕到兒子兒媳家照看孫子,才五個月時間,就說耳鳴,身體不舒服,讓兒子兒媳帶著自己去看病。在附近的4個醫院都檢查過,老人的耳朵沒有問題,吃藥緩解就可以。但老人依然堅持去其他醫院看病,說自己還年輕,不想放棄治療。
  • 真把兒媳當自家人的老人後來怎樣了?70歲婆婆住院時說得很現實
    結過婚的都明白太強勢的婆婆,難免會耿耿於懷,這樣婆媳關係就難相處,家庭裡婆婆一直把媳婦當外人吃虧最大是自己。一個重視兒媳婦的家庭,才是最興旺的家庭好女人旺三代!第一個受益者就是自己,畢竟年齡擺在那。婆婆懂得愛護兒媳婦,她們老了結局都怎麼樣了?70歲老人說了真心話。接下來我要分享我小姨的故事,一個沒受婆婆氣,沒被小姑子欺負的80後。
  • 婆婆去世後,喪偶兒媳被5個小姑子告上法庭……判了
    在丈夫去世後,朱某帶著兩個兒子一直悉心照顧著婆婆的起居飲食,即便老人身患疾病也不離不棄。不料,在婆婆去世後,因為遺產繼承問題,朱某的五個小姑子將她告上了法院,照顧公婆多年,朱某能否繼承婆婆的遺產呢?丈夫去世後,媳婦獨自照顧婆婆楊老伯和江老太系夫妻,兩人先後於2008年和2018年去世。生前兩人共生育了六名子女,即阿英五姐妹和阿垣。阿垣與朱某是夫妻,兩人共同生育了兩個兒子,後阿垣在2015年4月去世了。五姐妹在成年後陸續外嫁,尤其阿英還長期居住在紐西蘭。
  • 月子期間婆婆沒照顧我,我還要贍養她嗎?
    ,那麼媳婦還有義務贍養老人嗎?我說:這個問題,如果從法律層面上來說,婆婆沒有義務照顧兒媳婦坐月子,兒媳婦也沒有義務贍養婆婆。法律只規定了兒女贍養各自的父母,對於公婆、嶽父母,其實另一方是沒有法定責任的。簡單粗暴一點,就是大家本來就是陌生人走到一起,沒有血緣關係,處得來就處,處不來就拉倒。
  • 婆婆找兒媳養老被拒,放狠話要去告,兒媳:你去吧,大不了我離婚
    兒子媳婦要上班,他一個人在家沒飯吃,就說兒子兒媳對自己不好,逼得兒子兒媳下班回家給他做飯,後來又讓兒子給他錢去外面買著吃,明明一半的錢就夠了,他怕不夠,愣是多要了兩倍。可誰知道,很快她就被打臉了,原來周同的妹妹雖然願意給自己媽養老,但是她的丈夫卻不願意照顧嶽母,理由是她是女兒,妹夫的意思是,養老這種事肯定得靠兒子,沒理由跟著女兒的道理。有些老人自詡自己是過來人,但經常看不清現狀,做事喜歡憑感覺,有些想法又過於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