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遊涵
最近在《婚姻與家庭》雜誌上看了一篇有關語言暴力的文章,它的主分內容是妻子如何注意調整語言(控制自己習慣性語言暴力),一周後,便使這個家重新回到和諧的過程。看後十分有感觸,從而也想提供一些方法,使家長和夫妻之間也儘量避免語言暴力,讓我們的家人和自己快樂起來。
夫妻之間,主要看妻子,因為女人是家庭的真正主人(女主人),拿著家裡的指揮棒,決定著家庭的節奏和氣氛。加之許多女性童年很少得到優待,「女孩兒貴養」這件事,在上一代及上上一代……,幾乎見不到。所以當這些女性長大後,自然也「貴氣不起來」,不會好好說話,只會按其父母的方式表達親近(越和你親近,就越暴躁)。那麼,就請從當下做起,學會做一個優雅的女人。
把「你真沒用(沒出息)。」調整為「其實你挺努力的,只不過有時你可能感到力不從心」。
把「你看人家老王,再看看你。」調整為「其實老王身上有我們值得借鑑的地方,但我覺得還是你最好,最可靠,比如……」。
把「你就沒點兒眼力勁兒呀」調整為「我知道,一個人,特別是大男人閒下來會特別鬱悶,總想有點事做,那麼能不能跟我聊聊,你下一步有什麼打算,看我能不能提供點兒建議?」
把「你是個木頭啊,沒看見我回來了?」調整為「我現在感到有點悶,有點煩,其實我想讓你陪我說說話,或出去走走,你有時間嗎?」
把「你怎麼總出去,就不知道著家,難道那些狐朋狗友就那麼重要嗎?」調整為「如果你喜歡在外面和朋友聊天兒,就別那麼小氣,需要的時候,我可以陪你,但我相信,你一定有什麼話不方便跟我說,其實我沒你想的那麼可怕,因為我是你愛人,也是你的朋友!」
把「你今天真丟人,當著那麼多人……」調整為「我知道你當時難以控制情緒,沒關係,有什麼感受可以跟我說說,有什麼事咱們一起承擔,好嗎?」
把「你怎麼又考得這麼差,再不好好考,我就不要你了。」調整為「孩子,我知道你已經盡力了,可還是免不了小馬虎,有什麼地方不懂,我能不能幫幫你,要麼你去問問老師?」
把「我受這麼多苦,一切都是為了你,要不是你,我早就和他……」調整為「媽媽很愛你,你不用害怕我們會分開,無論你怎樣,我們照樣是你的父母。」
把「你怎麼學會撒謊了,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調整為「孩子,你是不是怕說實話會挨打,沒關係,告訴我,你有什麼事不敢說出來?媽媽(爸爸)絕對不會生氣,只是想幫你出出主意。」
把「你怎麼又惹禍了,生你有什麼用?」調整為「是不是我們平時陪你太少,或者你特別想引起別人關注?如果你有事不和爸爸媽媽說,我們會很難過,不過請你相信,爸爸媽媽會永遠理解你,因為你是我們的孩子!」
把「你怎麼這麼磨蹭,跟誰學的臭毛病?」調整為「我認為遲到了不太好,再說,還有好多小朋友想看看你今天的樣子呢,我們快點兒,好嗎?」
把「你怎麼還不睡覺,就知道玩。」調整為「我知道你想多玩一會兒,和爸爸(媽媽)多待一會兒,沒關係,我們會永遠陪著你,就算睡覺的時候,夢裡也在一起。」
生活中的語言不勝枚舉,只是恪守幾個原則:
一、理解(換位思考),但不強迫。
二、認同(包括讚許),但不否定。
三、建議(包括修正),但不代替。
四、分享(包括引導),但不藐視。
五、陪伴(包括點頭),但不插嘴。
六、傾聽(包括微笑),但不冷漠。
做到以上,沒有回不來的和諧。但要知道,長期的語言暴力很可能已經讓你的親人適應和習慣,所以,去病如抽絲,一切慢慢來,融化一塊冰,有時候需要特別溫暖的耐心。
每周一,赴美心理作家遊涵與您分享禪、分享心理、分享育兒。
不要忘記來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