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的文字,溫暖你的心靈。
昨天下班回家,突然有人和我打招呼。定眼一看才發現,原來是以前碩士班的同學莎莎,一晃,我們都有好幾年沒有見了。
我倆寒暄了幾句,聊起了近況。莎莎的事業發展的很不錯,可是一提起家庭,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往下掉。
這可把我給驚呆了,畢竟幾年都沒有聯繫了。照理說,都會掩飾一下,讓自己看起來過得還可以。可是,面對幾年都不見的同學就能潸然淚下,可見內心的悲痛程度。
原來,自從莎莎結婚以後,兩人就過得越來越不好,他們本來不太寬裕,生了孩子更是有些拮据。
但是老公每月要給父母家裡錢,不但如此,回到婆家老公也總是對她呼來喝去的,嫌棄她對公婆不夠孝順。有一次居然當著公婆的面打了她。莎莎從小在家裡沒受過這個氣,這個男人結婚前、結婚後像變了個人。要不是因為孩子,莎莎真想和老公離婚。
我聽了心裡也很難受,回想起以前接觸的案例,好像類似的事情還很多。不由得想起以前的心理學課裡學過一個概念:婚後原生家庭無限制的給予,是對原生家庭有著深深的愧疚感。
那為什麼對原生家庭有著深深的愧疚感。因為他覺得原生家庭對自己付出太多,而自己的回報太少。所以,無論成家與否,他首先考慮的是父母的需求和感受,而自己和伴侶的感受排在次位。
咋一看,丈夫的行為好像並沒有問題,回報原生家庭無可厚非,但是度的把握很重要,否則對於家庭和伴侶來說就是滅頂之災。
我想起了知乎上一個女生分享的一個案例。丈夫是家裡的最小的兒子,上面還有哥哥和姐姐。原本每個子女都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可是,每次家裡的老人病了,家裡需要添置家具了,都是丈夫掏錢最多,可是自家並不是條件最好的一個。
久而久之,家裡的人就形成了一個習慣:父母沒錢了,第一個向丈夫要錢;需要照顧父母了,不管有沒有空,哥哥姐姐首先做的是打電話讓丈夫抽時間回去照顧,家裡的親戚需要幫忙了,父母首先就讓丈夫想辦法。
每當自己和丈夫溝通這個問題時,丈夫都會以父母養他不容易,孝順父母不應該攀比這樣的藉口讓自己忍讓。
是啊,你的父母養你不容易,好像我的父母養大我就很容易一樣。明明是你覺得自己虧欠原生家庭很多,可是卻非要拉上我們整個家庭來墊背。
明明是大家要一起來承擔的責任,你非要自己獨攬。你不斷填補你對原生家庭的愧疚,卻要以犧牲我的需求為代價,你內心平和了,可是我過不下去了。
丈夫自以為是的偉大和孝順,就是以犧牲妻子和家庭為代價。這不是偉大,而是披著羊皮的自私。
《離婚前規則》中,妻子白百何和丈夫賈乃亮有這麼一段對話:
離婚前規則劇照
妻子:我們結婚收了多少彩禮錢?
丈夫:這個我不知道,你問我媽去?
妻子:我問了三次,可是你媽就是不說。你知道嗎?你們家今天買了洗衣機、電視,還說要換家具。
丈夫:這事我知道,沒想到這麼快就換了,我們家的家具早就該換了。這2天淨忙我們倆的婚事了,沒來得及。
妻子:你媽天天說家裡沒錢,度蜜月不讓去,就連我出去吃頓飯都不讓,說我不懂得節約,浪費錢。
丈夫:咋們做小輩的讓著點老人。再說了,你老問我媽要份子錢,是有什麼急事嗎?有什麼急事我仗著你。
妻子:沒什麼急事,那份子錢不是為了我們倆攢的的嗎?為什麼不能我攢著。
丈夫:我媽把錢攢著為了誰,還不是為了我們自己。再說了,我沒錢給他們買家電,畢業了還要花他們錢,我於心何忍啊。這錢我和我媽商量存死期了,以備不時之需,你就別打錢的注意了。
丈夫體貼父母不容易,所以原來屬於夫妻二人結婚彩禮錢婆婆收著,媳婦連數目都不知道是多少?度個蜜月,吃頓飯還要聽婆婆的允許;份子錢老公和婆婆商量存死期,老公還覺得理所當然。
媳婦哪裡是家裡的女主人啊,分明是路人甲,真正的女主人是婆婆。
你看,丈夫覺得要回報父母的付出,所以時刻不忘履行自己是好兒子的身份,卻毫無猶豫的甩掉了丈夫的責任。
是的,身為丈夫,你從來都不愛我。
你以為丈夫的愧疚感就只會停留在給點錢,照顧父母身上嗎?不,你錯了,如果丈夫不察覺和反省,這種強烈的愧疚感就像是一個深淵一樣,永遠都填不滿。
你以為你只是嫁了你老公,其實你嫁了老公全家
麗麗是醫院放射科的一名護士。所以,但凡公婆需要照個片、體個檢都會找麗麗幫忙,對於自家公婆,麗麗也沒二話,爽快的就答應了。
可是,漸漸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找上門來了。這讓麗麗非常為難,希望丈夫能和公婆溝通一下,不要隨意答應親戚的要求,這樣會被大家說閒話,如果被領導知道了,還會影響自己的職業發展。
可是丈夫非但不理解妻子的難度,還覺得父母的要求合情合理。不就是讓你幫個力所能及的忙嗎?有什麼大不了的。再說了,親戚找父母幫忙,如果拒絕會被親戚說閒話,父母多難受啊!
可不是嗎?父母的恩情比天大,我們做小輩的,再難不能難父母,所以哪怕是個火坑,我們也要往裡跳,不跳就是忘恩負義。
這就是對原生家庭有強烈愧疚感的可怕之處。這種愧疚感會讓丈夫對父母的要求毫無抵抗力,只要是父母提出來的,不管合理與否,他都會想盡辦法去達成。因為在他看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回饋父母。
所以,未婚的姑娘們,如果你交的男朋友是對原生家庭有強烈愧疚的人,比如毫無猶豫的偏袒父母,一切以父母的角度為出發點,動不動就讓你要理解他的父母,你一定要警惕了。
在進入婚姻前你們就應該對這個進行處理或是商量好應對方案,否則不要輕易踏入婚姻。
而對於已經進入婚姻的姑娘們,如果你或是你的伴侶也是這樣的人,你們一定要重視起來,夫妻二人共同把對方的這種「愧疚感」處理好,並達成一致,切莫等到釀成大錯以後在後悔莫及。
圖片來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