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一生只畫一個女人 此女就是前妻卡米爾

2021-01-08 網易時尚

#三八節網易藝術精編系列推薦#偉大的三八婦女節即將到來,小編每日精選傑出的、拔尖的、引以為傲的藝術女性推薦給各位,今日推薦,讓莫奈著迷一生只畫她的主角,她的身份莫奈前妻,她的名字卡米爾(CamilleDoncieux)。

莫奈這一生只畫過一個女人,那就是他的前妻CamilleDoncieux,以下簡稱卡米爾,那段艱難相守的日子,莫奈不厭其煩的畫著卡米爾,後來卡米爾不幸盛年病逝,莫奈就此擱筆轉而痴迷沒有人物的大自然,雖然莫奈畫作也曾出現過後妻艾麗絲和女兒們的身影,但人物的臉部十分模糊,似乎給人感覺,那飄動的仍然是卡米爾的身影,莫奈晚年一直不厭其煩地畫著睡蓮,靜謐虛幻而悽美,其實這何嘗不是卡米爾的化身呢。一個女人的驕傲不在於擁有多少愛慕者,而在於是否有一個男人終其一生為她弱水三千卻有隻取她一瓢,卡米爾無疑是令人豔羨的。

那麼,卡米爾究竟有多大的能耐能讓莫奈如此著迷呢?莫奈如此思念卻為何要再續弦呢?

一、不被看好的愛情


草地上的午餐

1865那年,莫奈25歲,卡米爾18歲,因為《草地上的午餐》巨幅畫作,他們在塞納河邊相遇了,那時卡米爾是他的模特,畫中與其說有多位女子,不如說就卡米爾一人,數位女子五官身材並無多大區分度。畫中的卡米爾是如此的溫婉嫻靜,難怪莫奈會如此的著迷。儘管莫奈也不過是雜貨商出身,身份不見得有多高貴,然而他的家人並不接受這位模特兒,他的父親為了表示反抗,一度切斷了莫奈的經濟來源。現實的艱難並不沒有夭折他們的愛情,反而日後證明卡米爾是愈發的旺夫女。


卡米爾(綠衣女人),1866 年,布面油畫,德國不萊梅藝術館

事實上,《草地上的午餐》從來就沒完成過,然而也正因這幅巨作遲遲未完成,為了趕上年度官方沙龍展(這個平臺很牛逼,在當時沒有大眾媒體的情況下,要想出名就只能靠它了),莫奈竟然短短四天完成這幅《綠衣女子》,並且還意外的受到好評,其實仔細看畫作,你也可以發現與眾不同。相比過去以貴族男女為主角的畫作,莫奈的這幅實在是很突破,首先卡米爾不是貴族,不過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女孩子,站在一個角落裡,穿著一件平常的衣服,隨意擺著一個動作,在當時實在是很突破當然也很革新。

二、先上車後補票了


1867,《搖籃裡的傑·莫奈》

現實總愛跟人開玩笑,《綠衣女子》的無心插柳卻成蔭了,而莫奈大受鼓舞、費盡心力創作的大型油畫《花園裡的女子》(2.55×2.05米)卻沒有被官方沙龍接納,經濟窘迫事業挫折的雙重夾擊,莫奈的心情可想而知,不過我們善解人意的卡米爾卻並沒有因此而離棄莫奈,相反在這些艱難的日子,總是默默地在身旁支持他,充當他的模特。甚至還在莫奈連最起碼的名分都沒法給她的情況下,為他生孩子。1867年,莫奈大兒子出生了。

三、有情人喜結良緣


1870,特魯維爾沙灘上的卡米爾

事實上,只要感情深,鐵杵都能磨成針。他們的愛情終於感動了莫奈的家人,1870那年,莫奈30歲,卡米爾23歲,孩子3歲,他們終於結婚了。並且在特魯維爾海濱城市度過了甜蜜的蜜月。說到這個小鎮,這可是法國著名女作家杜拉斯筆下曾經多次描寫過的那個小城,她曾說「待我一離開特魯維爾之後,我就有陽光亡失之感……」小意猜想,蜜月期的卡米爾該是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暫時逃離了歲月的繁雜瑣碎,而在這短暫的時光,莫奈也不厭其煩地畫著卡米爾。


1875年《散步:撐陽傘的女子》

婚後,他們搬到了巴黎近郊一個叫阿爾讓特伊(Argenteuil)的地方,那個時候莫奈的事業還是處於不被認可的狀態,生活充滿困頓,特別是有了孩子後,柴米油鹽成了不可迴避的現實。不過那些艱難的日子並不妨礙卡米爾滿心歡喜,真愛、陽光、草地、花香,大自然賦予的一切美好就都是免費的,不是嗎?人生之花如此芬芳,又有誰會會想到幾年後,她的生命會是這般悽涼的凋零呢?

延伸閱讀

上海印象派大師•莫奈特展

為什麼一定要去看上海莫奈展?

莫奈真跡抵滬 真跡面容搶先看

!

四、第二個孩子誕生


1877年《捧紫羅蘭的卡米爾》

1877那年,卡米爾第二次懷孕,那年她30歲,懷孕期間,身體愈發不好,特別是生下孩子後,家裡開銷越來越大,更加不幸的是這一年莫奈的資助人徹底破產了,而且還拋家棄子,至此消失了蹤影。在這種艱難情況下,莫奈反而主動擔起了贊助商妻子愛麗絲及6個孩子的庇護人,生活困窘可想而知。

莫奈迫於生計不得不輾轉到巴黎工作,他曾在給作家左拉的信中說,家中無法生火,妻子又在病中,昨天我跑了一天,也未借到錢。卡米爾本來身體就羸弱,加上長年的勞累,又沒有錢得到良好的治療,健康每況愈下,只能臥病在床。這幅畫作是莫奈在阿爾讓特伊為數不多的日子裡,為妻子卡米爾畫的。

!

五、一代芳華玉殞了


《紅圍巾:莫奈夫人畫像》 1868-1878年 99.00 x 79.80 釐米

《紅圍巾:莫奈夫人畫像》據說是莫奈用十年時間完成的,他十分珍愛這幅作品,一直收藏在身邊。從這幅畫,可以隱約捕捉到卡米爾的生活氣息。

畫中,帶著紅圍巾的卡米爾,從門外匆匆經過,怕是趕著操持永遠也忙不完的家務吧,而門內專注作畫的莫奈讓她忍不住駐足瞥一眼,分明是憐愛的眼神,然而歲月的艱難也銘刻上些許疲憊。也許此時的莫奈也剛好抬起頭,彼此目光交匯,他被這一瞥深深牽引,然而或許是遲遲沒有找到讓這種瞬間定格的方式,畫作就這樣一直擱著。

這幅畫作最終完成於1978年,彼時卡米爾身患重病,生命岌岌可危。是的,是雪景映襯下的那一抹紅,這樣的色彩基調大概是莫奈多麼希望此時的卡米爾能像熊熊烈火持續燃燒下去的吧。


《臨終的卡米爾》(Camille on her Deathbed)

然而,上天並沒有眷顧為愛而生因愛所累的卡米爾,生命之火日漸微弱了。守護病中妻子的莫奈,極力想挽住妻子的容顏,於是忍著極大的悲傷為她畫了《臨終的卡米爾》。他後來回憶說,在卡米爾的病床前,我十分本能地對那已無表情的年輕面孔仔細端詳,觀察搜索死亡在她面孔上引起褪色的跡象,看到的是藍色、黃色和灰色的細微變化。於是,萌生出一個念頭,要為這即將離開我的愛人畫最後一幅畫。

1879年的9月5日,卡米爾終因盆腔癌不治身亡,時年僅32歲。這位一生無怨無悔支持莫奈的女子,生前不曾擁有一件首飾。入殮時,莫奈將一枚剛剛從典當行中贖回的獎章掛在她的脖頸上,作為最終的安慰。

延伸閱讀

莫奈真跡抵滬 真跡面容搶先看

大陸首次莫奈專題特展 55件法國國寶級藏品來滬

!

六、睡蓮中的卡米爾


1881年,花園裡的愛麗絲·奧修德

卡米爾病逝後,贊助商的妻子愛麗絲主動擔起照顧莫奈和他兩個孩子的責任,1883年,那年莫奈43歲,他們搬到塞納河邊一個叫做吉維尼的小鎮上,至此再也沒有搬離過,從此莫奈的畫作鮮有人物出現,有的是漫無邊際的大自然,雖然莫奈和艾麗絲生活的時間,比卡米爾還長,不過莫奈並不愛畫她,目前能找到的也只有這幅《花園裡的愛麗絲》了,這樣熟悉的身軀又讓人忍不住想起卡米爾。直到年過花甲,也就是1892年,莫奈52歲那年,才與愛麗絲結婚。如果說早期,莫奈與卡米爾的結合是出於愛情,那後期與愛麗絲的結合更多是出於責任,還有一種婚姻是最經濟的生活方式考慮在裡頭,畢竟那個時候莫奈也還沒有出名,經濟並不寬裕。

1890年,莫奈開始專注而且持續的以睡蓮主題創作,1911年愛麗絲去世,緊接著3年後大兒子年紀輕輕不過37歲不幸去世,莫奈視力急劇下降。諷刺的是,莫內到此時才算是成功畫家,作品開始受到國家收藏,並有錢建了大型畫室。他開始畫大型的睡蓮壁畫。莫奈這一畫就是近30年,畫到1926年12月5日去世為止,此時莫奈享年86年。

或許暗香浮動的睡蓮,就是莫奈無數次在夢中出現的卡米爾,卡米爾並沒有離開,一直活在莫奈的心裡,永遠都在。(本文作者:章鳳珍  ,本文為意外藝術獨家專稿)

本文來源:網易藝術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分頁導航:

第01頁:莫奈不厭其煩的畫卡米爾 第2頁:莫奈和卡米爾的第二個孩子誕生 第3頁:卡米爾芳華玉殞

相關焦點

  • 莫奈:「我一生只想畫一個女人,她叫卡米爾……」
    莫奈這一生的人物創作幾乎離不開一個女人,那就是她的妻子卡米爾...《撐陽傘的女人》莫奈莫奈一生為卡米爾創作了眾多的作品,他把對卡米爾的那份柔情蜜意畫得淋漓盡致,陽光下,草地間,將卡米爾融入不同的美景中...
  • 一生只畫一個女人 痴情畫家莫奈
    莫奈的摯愛 —— 卡米爾莫奈告訴你,有才的男人也可以很專一!別看這個大鬍子男看起來好像很木訥,他可是一枚痴情的男子。上次小編跟大家分享過莫奈的《撐陽傘的女人》據說莫奈是個自戀狂,此前從未畫過人物肖像。不過遇到了卡米爾以後,他就變了個人似的,畫裡全都是她的身影,她的一顰一笑。卡米爾成為了他的第一個模特,也是最後一個。
  • 一生只畫一個女人,他才是真正愛妻狂魔!
    你的一生是不是只愛一個人,也許文章出軌、陳赫出軌、林丹出軌、李小璐夜宿PG ONE等等,讓你再也不相信愛情了,看完這位藝術家的愛情你肯定會再次相信愛情!在藝術的長河裡,有這樣一位非常有才華又非常專一的畫家,他一生只給他的妻子卡米勒畫肖像,他就是印象派大師莫奈。
  • 都是寫實油畫大師,冷軍把老婆畫跑了,他卻一生只畫一個女人
    事實上,也有著名的藝術家一生只痴情於一人,沒有那些風流故事他的藝術成就一樣很高,比如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位油畫家。所以說一個好的品牌一定要包裝一個好的故事,公司要上市也要會講故事,這放在藝術家身上也差不多,出了名之後他背後就一定有很多故事被挖掘出來。
  • 凹凸世界美圖搬運:正太軍師——卡米爾
    卡米爾雖然年紀小,但是卻有一顆穩重懂事的心。相比與同齡人,他的性格顯得更加老成。所以,如果來到現代,他一定會選擇這種酷哥類型的服裝吧?在凹凸大賽裡,卡米爾雖然不及格瑞、雷獅等人惹人注目,但也是個讓參賽者們都忌憚的對手。可哪個參賽者又能想到,他們眼中的恐怖選手,其實是一個喜歡甜食的貓系少年呢?
  • 一生就畫這一個女人,最迷人的是那一背的溫柔
    提到森本草介,大家最為津津樂道的,當然是他一生只畫一個女人的痴迷。不知道森本草介是不是原本就是一個極為專一的人,至少他在找到了自己非常滿意的模特之後,便傾盡了一生的精力在肖像畫和人體畫上深下工夫。這種工夫不僅體現在把握畫面細節和整體的關係上,也不僅體現在嫻熟的繪畫技法上,更是在畫面中融入了令人心動的有著東方神韻的情感表達方式,而這些,在他的作品達到了完美協調的境地。
  • 他以18歲妻子為畫作靈感,一生只畫女人,驚豔畫壇百年
    路易斯艾卡特(Louis Icart)是法國有名的「閨房畫家」,他從三十多歲開始執著於畫女人直至七十歲去世,他畫筆之下全部是各種角度的柔美嫵媚的少女形象,他可能是唯一把所有角度的女性之美都給畫了個遍的人,幾乎他的任何一幅創作都少不了女人的存在,由此而得到「閨房畫家」的美譽。
  • 清新脫俗,色彩渾厚,美到了極致,他一生只畫一個女人
    在有生之年的創作中,他一直堅持使用一種色調、一個女人、一種布局,畫一輩子,將他們發揮到極限。他就是日本新古典主義的探路人,森本草介。森本草介,1937年出生於朝鮮全羅北道全州府,1943年隨轉任的父親回到日本。1958年在東京藝大美術學部油畫科入學,1962年畢業。
  • 他把一生的才氣 都用在了畫女人上
    20多年前,顧迎慶第一次到歐洲看畫,大受震撼:「羨慕,色彩在西方,已經到了我們望塵莫及的程度。」  那中國畫的畫家能怎麼辦?  畫唄。他回來想了很久:「老老實實畫中國畫,才是唯一的出路。」  女性之美  窮盡一生都畫不完  顧迎慶畫了幾十年女人。
  • 《春嬌救志明》只此一生,必須縱情
    很多時候,喜歡一本書,一部劇,一個電影,可能並非是情節有多麼精彩,而是在其中我們仿佛看到了自己。 所以,不是電影感動了你,而是你自己感動了自己。01春嬌很急,她的急不僅僅只在年齡。
  • 美院教授:他把一生的才氣 都用在了畫女人上
    20多年前,顧迎慶第一次到歐洲看畫,大受震撼:「羨慕,色彩在西方,已經到了我們望塵莫及的程度。」  那中國畫的畫家能怎麼辦?  畫唄。他回來想了很久:「老老實實畫中國畫,才是唯一的出路。」  女性之美  窮盡一生都畫不完  顧迎慶畫了幾十年女人。  用他的話來說,他的眼睛自帶射線:眼前的女人,他一眼就能看到她沒穿衣服的樣子。這話女孩子一聽就想跑,但卻的的確確是真話——要是沒這個本事,又怎麼能畫得好女人呢?
  • 只取決於你希望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大多數女人不喜歡政治這類枯燥的東西,也不喜奇聞怪事一類的,所以,當男人在談論這些問題時,女人情緒牴觸,但卻掩藏得很好,男人沒有察覺,興致勃勃的講著。聽到後面的時候,女人開始質疑,質疑的理由很簡單:我沒有聽過。這句話質疑力度可謂微乎其微,沒有任何站得住腳的依據。
  • 當之無愧的油畫大師,一輩子只畫一個女人,刻畫東方女性的極致美
    文章《當之無愧的油畫大師,一輩子只畫一個女人,刻畫東方女性的極致美》系百家號冰河拾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文/madao7777他一直在想,有什麼樣的模特能夠把東方女性的典雅與冷豔之美同時表現出來呢?直到遇見了她,這個人可能就是自己這輩子的模特了吧。
  • 「嫁人不嫁此三男,娶妻不娶此兩女」,啥意思?老祖宗的話要謹記
    嫁人不嫁此三男一不嫁不務正業之人對於一個家庭來說,男人是主心骨,頂梁柱,如果到了適婚年齡,還整天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每天研究一些歪門邪道,不僅會讓你的家風不正,而且還會敗光父輩的家產,這樣的男人,女人一定不能嫁,要知道,這種無法安身之本,連自己都照顧不了的人,何以照顧一個家庭,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 他再婚後仍叫前妻為「愛妻」,前妻因她終身未改嫁,被他害了一生
    女之耽兮,不可說也。」這首詩寫了一個年輕女子從戀愛到結婚到被拋棄的過程,剛戀愛的時候,男人笑嘻嘻的拿著絲來女人家換錢,實際上是來提親的。等到了女人嫁到男人家,女人什麼起早貪黑做家事,男人卻一改戀愛時的樣子。女人最後勸告女性不要沉迷於愛情,男人陷入愛情還能脫身,女人卻脫不了身。民國時期有不少文人都是包辦婚姻,最後婚姻不幸福。
  • 繪畫女孩為父親畫「抗癌日記」
    一支鉛筆、一塊橡皮、一個素描本成了她最簡單的繪畫工具,病床上的父親就是她的模特。   「因為畫畫都是畫身邊的人和事,我每天在醫院裡就給爸爸畫張素描,記錄他抗癌的過程,有時候會拍下來發到微博上,時間長了,我就把畫整理成一個視頻,發到了網上。」
  • 北宋18歲少年,一生只留下一幅畫,卻火了千年,最終下落卻是謎
    這位少年叫王希孟,這幅畫就是《千裡江山圖》01 18歲少年的傑作關於王希孟的資料實在太少了,現在只能推測他大概生卒年月。至於他是哪裡人氏,家庭背景如何,我們後人都無從得知。王希孟第一次出現在史料之中,就是《千裡江山圖》畫卷上的跋文。蔡京為此畫所作跋文,這樣記錄:「政和三年閏四月八日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