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覺得星辰和大海很美,美其名曰把自己變得更好,可以配得上將來的詩和遠方,然後從超前消費變成報復性消費。只是,星辰和大海都需要門票,詩和遠方的路費也很貴。
有個朋友,月入4000+,發完工資第一反應就是還花唄、還信用卡,還完之後買買買,甚至工資都沒發,購物車已經加好了要結算的東西。
長期的物質匱乏,導致一有錢就開始報復性消費,真正的窮人,都是「小心翼翼」的「大方」的,比如 合照不經意露出自己的奢侈品包包,比如住五星級酒店要特地定個位,他們實在太窮了,而且是未來看不到希望的那種窮,所以總是需要靠擁抱一些虛幻的東西來彌補自己的窘迫。
很多東西不是舍不捨得的問題,而是這件東西真的值得買嗎?比如,你月入3000,卻卻拎著三萬塊的包,別人也只會認為是假的,三萬塊的包需要200玩的車來配,你有嗎?
所謂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理性消費,理性種草,當我們囤貨時,看看自己的收納櫃,在保質期之前是否可以用完,有多少人的護膚品用過一兩次就閒置到過期,甚至沒有開封就過期,有多少人還在用著去年雙十一囤下的爽膚水,女孩,可以在自己的承受範圍之內給自己最好的,但最好的絕不是靠信用卡來給。
希望我們都可以賺夠星辰和大海的門票,攢夠詩和遠方的路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