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周末,我和老公倆人在院子裡堆砌水池,找來退休泥瓦匠小叔當技術指導,他看我們笨手笨腳的,自己動手開始砌,老公幫著打下手。僅用了一天時間,水池就砌好了。
我描述的很簡單,因為再複雜的過程在完美的結果面前,都顯得微不足道!
那天傍晚,我席地而坐,靠著水泥牆,感受著微涼的風,看著澆水池的他,安靜而溫馨······
此時此刻,我心裡有詩,身在「遠方」。
偶爾,我也會和老公打趣:我們整天的窮樂呵。可不是嗎?院子裡一草一木的盛開、衰敗,都能讓我感慨頗多。
①
有朋友說:你就是靠一口仙氣活著的人。
也有朋友說:你滿腦子詩和遠方,而我的生活,只允許我滿眼是錢。
每個人應該都有過這個想法:那些美好,太遙遠,還是努力掙錢吧!
美好、遙遠、掙錢,並不是對立的,我所理解的「苟且生活」是:做著不想做的事,見不願見的人,強顏歡笑,活的不自由、不快樂。我所過的「詩和遠方」是:通過努力,讓自己的工作 、生活狀態達到或者超出自己的預期,有驚喜、有收穫。
如果有人可以靠一口仙氣活著,我想那個人也不會是我,為了更好的物質生活,我會拼命努力。在努力的過程中,會偶爾讓心和思緒放飛,因為總要有一個「在路上」,如果身體不能自由,我選擇讓精神獲得最廣袤的自由。
讓我明白了,真正的詩和遠方,是源自對生活的一種謎之熱愛,是內心對未來最虔誠的期許,是內心深處激發努力的動力。
②
很多人覺得,自己的生活就是「苟且度日」。
上班時間被老闆壓榨勞動力,回到家還要陪孩子、做飯處理婆媳/夫妻關係,每當過年回老家,同學聚會總是想一萬種方法不願參加,最後還是默默趕去和老朋友噓寒問暖。
很多人覺得,「理想中」的生活才是「詩和遠方」。那些有錢、有閒的日子才能算得上是人間天堂。很多人對此也是朝思暮想。
有沒有想過,那些有錢、有閒的人,除了曬出來「閒」的照片和視頻外,他們都在做什麼?或許那種壓力是很多人承受不了的,錯誤的以為「詩和遠方」是某種具體的形態,以為離開目前的生活狀態,到別人美麗的風景裡就是到了「遠方」,就會有「詩」。
其實,「詩和遠方」只是我們對待生活的一種心境罷了!
③
最不可理喻的,便是一些旅遊廣告,倡導著「說走就走的旅行」,這裡有你想要的「詩和遠方」······
重點是,很多人還願意相信,到了那裡,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旅途結束後,你的生活呢?大部分的普通人往往深陷生活的困頓裡,察覺不到自己也處在別人的「遠方」裡。
當你傍晚陪著家人,牽著寵物在小區溜達、消食;當你穿上運動服,奔跑在清晨的公園裡;當你心血來潮,開著車子穿梭在深夜的都市霓虹中······
每一幀畫面,都像極了別人眼中的「遠方」。
生活中可以有「詩和遠方」,如果你覺得沒有,那請先善待自己的未來,為了讓未來的自己更好的奔跑在去「遠方」的路上,都請先把「路費和門票」攢夠。
積攢的過程,我們需要用很久很久,希望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我們都能堅持最初的自己,保留一點點天真和童心,說不定哪天就身處「遠方」,心中常有「詩」了呢?
最後
希望每個人,都能心中有詩,身在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