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也不滿意這個功利的世界,來聽聽思想食堂這16堂課

2021-01-13 和訊網

  成為會員 ▲ 收聽音頻

  我相信緩慢、平和、細水長流的力量,踏實,冷靜。

  ——伊塔洛·卡爾維諾

  01

  第三年了

  思想食堂已經走到第三個年頭了。

  從2016年二季度開課以來,我們憑著日拱一卒的心態,至少每月一次,持續開設人文思想類的課程。

  在過去的2018年,我們共邀請40位老師開設了40次課程,包括30次通識大課、6次系統課和4次遊學。

  就在幾天前,我們還剛剛完成了一趟去美國哈佛的遊學。

  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前主任 傅高義

  在吳思老師的幫助下,我們請到了費正清中心的傅高義、陸伯彬和傅士卓三位教授分享,從不同維度來解讀中美關係這個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命題。

  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 傅士卓

  恰逢波士頓大雪,室外溫度接近零下20攝氏度,20多位學員卻飽含學習熱情,連續聽了5場課。他們多數是民營企業家,對中國未來充滿憂思,寧願勞頓萬裡,跑到美國去聆聽這些中國問題專家的真知灼見。

  歷史學者 吳思

  這便是思想食堂所希望做到的:把全世界最好的思想資源匯聚起來,提供給食堂的學員們。按照慣例,在新一年來臨之際,我們會發布新一年的課表。

  但這次,我們有了一些變化。

  02

  變與不變

  食堂三年,有變與不變。

  先說不變。

  思想食堂不變的,仍然是堅持做人文領域的課程,我們堅信在物質問題解決之後,中國人必須補上人文缺失這一課。這是我們堅守的理念,只要思想食堂存在一天,便不會改變。

  在這個理念基礎上延伸,思想食堂主張要從最底層的哲學、歷史和美學出發,重塑一個人的「三觀」,即哲學觀、歷史觀和美學觀。

  一個人只有能夠清楚地知曉自己的本質,了解歷史運轉的規律,並且形成自己的美學觀照,他便可以在漫長的歲月中安身立命,進入儒家推崇的「不憂不惑不懼」狀態,或接近佛法中「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的境界。

  新時代的個人、企業或組織,一定是有其哲學觀、歷史觀和美學觀的,「三觀」相同者能夠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從而結伴而行。

  再言有變。

  變化的是我們開課的形式,我們往昔開設的多是大課,但平心而論,時間短、互動少,較難滿足真正學習者的需求。希望更多人能聆聽思想大家授課的初衷,在忽視個體差異化存在的情況下,變得南轅北轍,無法實現。

  基於此,我們做出了調整。對於人文學習的入門者,我們提供在線學習(視頻課和音頻課)這種成本低、效率高的形式。對於課程體驗有高要求者,我們提供精品小班課和遊學等更加私密化、定製化的學習方式。

  03

  視頻課上線

  16位名家老師,16堂人文主題課

  三大領域:

  哲學、歷史、社科

  三大維度:

  安頓身心、洞察歷史、認知世界

  每堂主題課根據線下授課錄製而成

  最終會剪輯成9~12小節

  每小節15~20分鐘的視頻課程

  原價980元

  2.1日-2.7日享春節特價800元

  點擊購買按鈕▼與最好的思想同行

  儘管大家對老師們都不陌生,我們還是要對這些今日中國獨立的思想者一一進行介紹,他們的名字代表了思想食堂的選擇和態度。

  授課老師介紹

  吳曉波

  吳老師是思想食堂的發起人,他此前在食堂講授過《歷代經濟變革得失》《企業家與中國社會》等課題,後續他將帶來《商業與人文》的主題課程。

  周國平

  周老師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譯介尼採而出名,後致力於向大眾推廣哲學理念,說他影響了兩到三代人並不為過,他可能是全中國知名度最高的哲學研究者,他曾在思想食堂講授《人生哲學的三個關鍵問題》。

  吳思

  吳老師最負盛名的兩本書是《潛規則》和《血酬定律》,他用政治經濟學的工具去考察歷史,給了歷史研究一個全新的角度,讀歷史,絕對不能錯過吳思。他曾在思想食堂講授《歷史坐標和未來走向》和《如何理解血酬史觀》。

  許紀霖

  許老師以研究知識分子和近代思想史聞名,而他從文明碰撞角度看待中國歷史發展,也顛覆了很多人的既有觀念,他帶領讀者重新理解中國人傳統意義上的「家國天下」。他曾在思想食堂講授《「農耕-遊牧-海洋」三種文明博弈下的中國歷史》。

  雷頤

  雷老師是國內專注晚清民國史研究的專家之一,他對於晚清改革、政商關係等話題都有深入研究,而且能夠進行國際視野下的比照解讀。他曾在思想食堂講授《晚清的改革開放為何失敗》和《日本明治維新為何能夠成功》。

  餘世存

  餘老師是國內知名的獨立知識分子,他涉獵極廣,曾遍覽西學,後轉向傳統文化的研究。他的《非常道》《老子傳》都影響甚大,開一時之風。他曾在思想食堂講授《重新理解〈易經〉、〈道德經〉和〈金剛經〉》。

  傅傑和劉笑敢

  傅老師被譽為復旦大學中文系的三駕馬車,他長期講授《論語》,傳播真正的儒家理念,影響了眾多學子。劉老師的《道德經》研究汲取了很多前人的成果,卻又敢於糾正很多流傳甚廣的謬誤。

  思想食堂將邀請兩位老師分別來講述《論語》和《道德經》中的核心理念,帶領大家領會儒、道這兩大中國文化源流。

  李宏圖

  李老師專注於歐洲思想史的研究,他認為法國、英國的思想啟蒙運動直到今天仍值得中國人借鑑學習。他曾在思想食堂講授《如何理解「託克維爾之困」》。

  於賡哲

  於老師專注於魏晉隋唐史的研究,授課氣勢磅礴、風趣幽默。他曾在思想食堂講授《唐朝何以成為中國歷史的巔峰》。

  姜鵬

  姜老師是史學大家朱維錚先生的關門弟子,以研究《資治通鑑》著稱,也是登上《百家講壇》最年輕的學者。他曾在思想食堂開過《資治通鑑》的系列課,深受學員的喜歡。

  包剛升

  包老師是研究民主政治的專家,筆耕不輟,每年都有新作問世。他曾在思想食堂講授《美國政治傳統的六個特徵》。

  費勇

  費老師對禪宗有深入的研究,曾出版過一系列關於佛法的解讀書籍,他本人也致力於禪與文創產業結合的工作。他曾在思想食堂講授《如何用禪的精神指導生活》。

  李輝

  李老師是人類學領域的專家,他所在的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通過一系列研究,解答了中國人的祖先到底從何而來的問題。思想食堂請他講授《從人類學的角度理解歷史》。

  仇鹿鳴和武黎嵩

  仇、武兩位老師都是80後,年輕卻學問功底深厚,分別對魏晉南北朝歷史和古代思想史有深入的研究。思想食堂將邀請他們分別講授《魏晉風度的時代意義》和《秦與羅馬帝國的比較》。

  點擊按鈕▼與最好的思想同行

  04

  購買須知

  Q1:思想食堂為什麼開設視頻課?

  A:思想食堂是以線下課為主,但線下課畢竟囿於時空,聽一次課所花費的時間成本過高,為了讓更多人更方便地聽到這些課,我們決定開設視頻課。希望視頻課能作為線下課的一個補充。當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還是希望學員們到線下聽課。

  Q2:為什麼思想食堂選取這些老師?

  A:所選老師皆是各領域最優秀的學者和研究者,多數之前便在思想食堂授課,深受學員的認可和歡迎;新的老師也是在既有老師和學員誠意推薦後,才加入我們課表的。

  Q3:思想食堂視頻課程安排有何邏輯?

  A:思想食堂視頻課程從領域上分,是聚集在「哲學、歷史和社科」,我們認為這些是最基礎的學科,掌握這些領域的核心內容,便能夠對其他領域一通百通。

  從功用上講,我們是希望能起到「身心安頓、洞察歷史和認知世界」的作用,後續的課程也會按照此標準進行遴選。

  Q4:除了線上看視頻,購買後還有其他權益嗎?

  A:視頻課用戶也可以來參加每次的線下大課,不過名額有限,需要限時搶座。此外,視頻課用戶還有機會獲得思想食堂精品小班課和遊學的機會,具體規則參見產品詳情頁。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
    學弟很憤慨:這個社會太他媽的功利了。以前這幫人,想借他的筆記,想抄他的卷子,一個個跟孫子似的。如今在他面前全成了大爺。以前連屁都不敢放一個的屌絲眼鏡男,倒成了搶手貨。還能比這些人的功利嘴臉更噁心的嗎。假如當初去了開心麻花,是不是我也會是哪些火的一塌糊塗的逗比(純屬褒義)中的一員?所以,不可假想,也不需設想,做好當下,留有夢想,就是最好。誰知道明年的你會比今年的你牛逼多少?作的人讓他作去,傲嬌的人讓他傲嬌去,而你要做的,就是強大自己。更重要的是,功利的背後,它承認的是你的努力。
  • 《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在這個功利的社會,你夠段位了嗎?
    在這個現實殘酷的社會,我們會被打擊,會懷疑自己。咪蒙的文章會讓我們找到一種宣洩的方式,找到繼續下去的力量。她的文章也大膽地說出我們不曾敢言的事情,吐槽社會的不良現象,為普通人發聲。咪蒙的代表作《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寫給不斷努力變得優秀的人。
  • 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
    今天是作家咪蒙的新書預售的日子,特別湊巧,今晚的節目為你帶來的也是她的一篇文章節選,歡迎收聽,並預祝咪蒙新書大賣:)「同學會是這個世界上最噁心的發明。」前天晚上,一個大學學弟,在朋友圈發了這句話。上周他參加了高中同學會。
  • 學會擁抱這個功利的世界
    功利的世界,你要學會抽離,回到生命的本質,才能感受生命之美。不然,哪怕擁有再多財富與物質,生命也變得荒蕪。只有心靈豐裕才能開出最美的生命之花。人活著,不能拒絕功利,只能擁抱功利。功利並非讓你貪得無厭,而是要成為你進步的動力。
  • 咪蒙: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
    學弟很憤慨:這個社會太他媽的功利了。以前這幫人,想借他的筆記,想抄他的卷子,一個個跟孫子似的。如今在他面前全成了大爺。以前連屁都不敢放一個的屌絲眼鏡男,倒成了搶手貨。還有比這些人的功利嘴臉更噁心的嗎?一年前,我會非常同意他的說法。
  • 這個世界越功利,它就越承認你的努力
    時隔兩年,我今天重新翻開了咪蒙的《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咪蒙的故事我又看了一遍,她說,當你不夠強大的時候,你想要一個小小的機會,都沒有;當你足夠牛叉的時候,你的面前有一萬個機會,你擋都擋不住。是啊,當你足夠優秀的時候,你想要的一切都會主動來找你!
  • 你錯看了世界的「功利」二字
    一說到「功利」二字,可能在人們的腦中是貪婪、爭權奪勢、追求權貴、為了金錢、富貴、可以不擇手段,得到一切。是,人們總是用不好的思想、壞的情緒去包裝「功利」,惡化「功利」在你心中的含義。以至致於我們一直覺得功利是不好的名詞,是壞的象徵。中招的人非常多。
  • 讀書筆記:《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這世界承認每一個人的努力》
    本書是寫給每一個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而不斷向上的你。「 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足以說明咪蒙是率真的勇敢的堅強的女子!能夠直視中國全民信仰「權、利」,坦然接受現實生活,不斷努力進取,奮發圖強的精神!本書輕鬆、愉快、自嘲、勵志,直言快語、怪誕搞笑,卻又富含哲理。
  • 【經典】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
    「同學會是這個世界上最噁心的發明。」前天晚上,一個大學學弟,在朋友圈發了這句話。然後他微信我,問我能聊聊嗎。再不找個人聊聊他要氣到爆炸了。上周他參加了高中同學會。他是班上的學習委員,理科學霸,人緣極好。
  • 不要去恨功利男,因為這個世界就是很功利
    也許你會認為功利男太冷血,但這個時代競爭太大,這個世界就是功利的,需要每個人都保持危機感,跟上前進的步調,否則只會成為優先被淘汰出局的一顆敗棋。文/玫瑰格格前些天,意外在微博動態裡看到的老友小雪發布的一條消息:「我恨透了那個功利男」。
  • 《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這世界承認每一個人的努力》讀後感
    而你如果連掙錢都不會的話,那麼你就永遠不要和我說什麼夢想。馬雲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不賺錢的企業都是不道德的,無論你在開始的時候因為什麼,但是到了最後的時候一定會為了掙錢。所以如果你在剛開始的時候一定要記住,自己並不是什麼慈善家,不要想著在開始的時候先投入,一定要在開始的時候就想著自己應該如何掙錢。你如果在開始的時候連自己的團隊都養活不起的話,那麼你有什麼資格說夢想。
  • 這個功利的世界又要如何去改變呢?
    為學,這個為字不能讀第四聲,而是要讀第二聲,或許很多人都對此嗤之以鼻,覺得我是在說廢話,別急,且讓我剖析剖析,你就知道怎麼回事了。 我們如今處在功利世界,人心算是比較混亂的時候了,金錢至上的觀念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已經深入人心,結果就是,幾乎什麼都可以用錢去衡量,去購買。
  • 如何在這個功利的世界裡保持快樂?
    如何在這個功利的世界裡保持快樂?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也是一個很小的問題,說它大是因為它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說它小是因為它其實也就是一個人內心的問題。什麼樣的人是樂觀者?樂觀者可以有多大的力量?上面講到的三種樂觀是大樂觀,大格局,大力量,能做到的人是很少數的,那麼我們大部分人至少應該做到什麼樣的樂觀呢,樂觀的看待這個世界,在這個功利的世界裡保持快樂,是我們每個人應該追求的,也是可以做到的,我們不求能夠帶來逆風翻盤的力量,但是至少能夠獲得向陽而生的勇氣。
  • 邊沁|什麼是功利原理?
    如果一個人對任何行動或措施的讚許或非難,是由他認為它增大或減小共同體幸福的傾向來決定並與之相稱的,或者換句話說,由它是否符合功利的法規或命令來決定並與之相稱的,這個人就可以說是功利原理的信徒。一個人對於一項符合功利原理的行動,總是可以說它是應當做的,或者至少可以說它不是不應當做的。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課:一個人的內心世界,註定會成為怎樣的人
    ,其實都是由我們的思想所主導,即便很多人不承認這一點。可是第2天,這朵花卻突然從中間腐爛,花瓣紛紛掉落。他扒開土壤才發現,植物裡面的根早已經腐爛了。追究其原因不難發現,正是因為內部腐爛,才導致外部的花最終凋謝。其實我們人的內心世界,就像根一樣,同樣能夠創造出外部世界。我們的精神世界,則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這個物質世界的發展。
  • 我不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我只喜歡你!
    想帶你去看晴空萬裡想大聲告訴你我為你著迷往事匆匆 你總是會感動往後的餘生 我只要你往後餘生 風雪是你 春華是你 夏雨也是你秋黃是你 四季冷暖是你目光所致 也是你海上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愛讓人突然有了盔甲,也突然有了軟肋。
  • 神奇24堂課:成功是靠「想」來的,潛意識散亂,很難幹出大手筆
    查爾斯·哈奈爾覺得,除了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外,其實還存在著看不見的「內在世界」。而我們在現實世界中所遭遇的一切,都是內在世界的作用結果,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相由心生」。當某個信念在你的潛意識中形成,你的潛意識便會從宇宙中獲取能量,當能量達到一定的限度,我們心中所想之事往往就能實現。
  • 篇篇10萬+的咪蒙說,這個世界是功利的,可事實當真如此嘛?
    《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由咪蒙所著,每一個觀點都很正能量,雖然有些文字粗俗,但是收穫頗豐。關於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如何努力面對工作,再如何面對這個殘酷的世界並保持自己的熱情,這本書裡面都有詳細的註解。她是一個典型的商人,在這個功利的社會,把微信公眾號上面的10萬+文章在書中再次展示,這種「一女二嫁」的行為著實撈金。而這本書最為神奇之處在於:無論是這個社會的受害者還是施暴者,這本書都會讓每一個人都覺得這本書是在寫給自己,譴責也好,鼓勵也好,啟迪也好,總能發現一點自己的影子。以你努力的程度,你人生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大器晚成。
  • 你越功利,世界對你越神秘——生而為人,切勿「功利」
    你越功利,世界對你越神秘。在現今這個成功學當道的年代,社會上充滿著功利的氣息。最可笑的是,功利似乎成為了幾乎所有人眼中的「聖經」,而遠離塵世喧囂的人則成了其他人眼中的「假清高」。人們越來越相信一夜暴富的傳說,也越來越喜歡做著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的美夢。
  • 春夏鄭爽天生反骨活得通透:在這個功利的世界,我不認輸
    「你覺得為什麼會有人喜歡你?」春夏認為源於她的普通,喜歡她可能因為就是因為她是普通人,而自己又比他們好一點;討厭她的人也可能就是因為她是個普通人,也就只是比他們好一點,發自脆弱真心的普通,卻非是一種矯情。她是少見的那種,在功利的世界裡遠離功利的極端分子,這樣子的她讓我想到了熱搜女王-鄭爽。她們都通透的明白這個世界,用孩子一樣的思維去奔跑,去向這個世界吶喊我絕不認輸,我絕不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