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圖:來源於《你的名字》
01.
讀大學的妹妹跟我抱怨說:她們宿舍有一個女生,每天要定一個早上六點的鬧鐘,鈴聲開到最大聲,全宿舍的人都被她吵醒了,但就唯獨她自己沒有醒。
這種現象,從開學一直持續到學期末,周末也不例外,宿舍裡的其他同學,曾多次去找她交涉,讓她把鈴聲調小一點,或者自己能及時起來關掉。
但那位女同學都是假裝答應了,等到明天,該怎樣還是怎樣,三番兩次之後,宿舍裡的其他同學忍無可忍,直接把這件事上報給了學校,最後,那位女同學被調換到了另外的宿舍去了。
聽完妹妹的話,我無奈的一笑,可能每個宿舍、每個地方,都難免會有一個這樣的人:從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只知隨心所欲的「做自己」。
這樣的事情,我在上大學時,也遇到過。
我讀書的大學,住宿條件不是很好,一個小小的宿舍裡面擠了十幾個人。
其中有一個來自外地的女同學,我們暫且稱她為小蔣,她也是每天早上都會定鬧鐘。
02.
但我總感覺她的鬧鐘是給我們定的,因為她定的鬧鐘每次都吵不醒她自己。
我們那時候晚上也要上課,下課後洗漱完,還要完成當天的作業,等到上床休息時,已經將近十二點了。
為了能夠有更好的精神狀態去迎接明天的學習,我們宿舍的同學都是默認睡到七點半才起。
但是只有小蔣,她每天都會定一個早上五點五十分的鬧鐘,而且每隔十分鐘就響一次。
可是每次吵醒的都是我們,她自己壓根都不會醒。
我們也去找她反映過,可是她每次都拿自己要早起去圖書館的藉口來堵我們,還說我們不學習可以,但是不能影響她的學習。
可是,雖然她定的鬧鐘比誰都早,但是她起得比誰都晚呀,有好幾次都是踩著秒針進教室的。
更可氣的是,周末時,她出門喜歡把手機留在宿舍,而又不會取消手機裡面的鬧鐘。
03.
每當這時,那些正享受著愜意的周末時光,沉浸在美夢中的同學就會猛的被一陣刺耳的鈴聲驚醒,還是伴隨著心臟突突跳的那種。
在多次與小蔣交涉無果後,無奈之下,有的同學申請調換了宿舍,有的同學合夥去外面租房子住,剩下我們這一批,就只能每天晚上睡覺前往耳朵裡塞棉花了。
宿舍是大家生活休息的地方,裡面住的不止你一個人,所以,你不能真正的把這當成你自己一個人的家,也不能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越是集體的生活,我們就越需要多為別人著想一下。
你可以把鬧鐘鈴聲當成美妙的音樂或者催眠曲,但是在別人聽來,那是她們不需要的聲音,是噪音。
其實,錯的不是定鬧鐘,是無所顧忌的行為和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的自私。
定鬧鐘的人很多,但是得罪人的卻只有那麼幾個,因為不顧及他人感受、過分自私的人,也只有那麼幾個。
04.
這樣的人,雖說是少數,但也存在於各行各業和社會的各個角落中。
有時候,為他人多著想一份,也不見得自己就會吃虧,人與人之間都是相互的,很多時候,你幫助別人,別人也會在你有難時拉你一把,你做事多為別人著想一份,別人以後也會為你著想一份。
看起來一進一退,得了個平衡,不虧也不賺,但其實,你多得了一份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快樂,這就為你除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而那些只顧自己,自私自利的人,從表面上看起來,他們是賺了,因為他們不會付出,可能還從別人那裡索求到了一些東西。
但沒有人可以保證他們一輩子都「穩賺不賠」,一時的不願付出,自私自利,可能會讓他們在短時間裡獲得利益,但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他們會被社會所淘汰,還要接受道德輿論的譴責。
他們的心裡容不下別人,別人的心裡又怎會容得下他們?他們從不為他人著想,他人又憑什麼要為他們著想?
05.
人與人之間相處,向來都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沒有什麼「你挖我牆角,我還得給你幫忙」的好事。
付出與回報尚且還不成正比,又何來什麼你對我不仁,我還得對你仗義呢?
只有你對別人付出了,別人才能給你回報,很多時候,為他人著想,其實就是在為自己著想。
為他人著想的人,在遇到困難時,會有很多雙手願意拉他一把。
而只顧自己,過分自私的人,在遇到困難時,恐怕,就只能自求多福了,那些曾經被他們的自私「傷害」過的人,在他們跌倒時,能夠忍住不去「踹」他們一腳,就是對他們最大的仁慈了。
做人做事,多為別人著想一下,總是沒有錯的,因為你的這份善良,會在一個特定的時刻,帶給你不一樣的驚喜。
願大家都能為他人多著想一份,而他人也正在為你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