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為人著想,要適度而為

2020-11-13 阿棋阿棋係我係我


許多人很會為人著想,這一點不會隨著年月的更替、物質的富裕、環境的遷移而改變,像是一種基因,過去年少,為人著想,是因為還未入世,內心單純,現在同樣為人著想,是歷經世間百態,依然保持初心。有人說這是懦弱,有人說這是善良。


我更相信這是善良。但太懂得或者一味為人著想,並非是好事。

我經常在思考,為什麼自己總是為人著想?為什麼善良,沒有辦法被隱藏和欺騙。想起早年進入公司,被調到一個陌生的城市,與幾個新認識的同事在一個店鋪銷售產品,其中一位同事,叫阿萍,很不受其他同事待見,她是一個已婚媽媽,有兩個小孩,私底下聽其他同事說,她很煩人的,因為這兩個小孩,一個上學,日常要接送,一個未上學,常常要照顧,故此她需要頻繁調班,但調班,是會影響到別人的上班時間,別的同事,會連續上許多天的班,沒有休息。


故此其他人都說:「誰沒有家庭,我也有小孩,就她有小孩嗎?如果把家庭事務帶到工作裡,影響到了別人,那還不如當個全職媽媽。」


那時我還年輕,不懂什麼,加上阿萍的性格不錯,很和善的一個人,很好說話,平時嘮嘮家常,說說她小孩,說說她那沒有住在一起的家婆。故此我覺得,其他同事未免小題大做,再說,做了母親的,是非常辛苦的,我很能理解這一點。

如果碰到她要接送小孩,需要調班,其他人不肯,我都願意,久而久之,阿萍就只找我調班,我沒有拒絕,故此很多時候上了那麼多天的班,難免會累一些,但我並非工作狂,我也有自己的私生活。


恰逢有一次,我跟女朋友發生了爭執,她一氣之下離開這個城市,在朋友家住下,冷靜下來之後,我需要去她朋友家,請幾天假,好好地哄她回來。


於是,我想到了阿萍,找她調一下班,平時我都那麼體恤她作為母親的辛苦,也挺為她著想,有時她無法離開工作,把小孩接到店鋪,我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雖然這在工作規章裡是不被允許的,所以我也希望她能諒解我一下。結果阿萍拒絕了。


她的理由也是關於小孩的,說是家裡沒有人照顧,實在沒有辦法抽開身。我求了她幾次,她都不肯,其實我是知道她是可以幫忙的,只要肯讓家婆過來住幾天,幫忙照顧一下小孩,她的工作安排,也就沒有問題的了,畢竟她跟家婆,也沒有什麼矛盾。



當時我很不開心,懊惱了幾天,終於有一個同事,叫阿雪,主動提出與我調班,她平時對阿萍把家庭混入工作的行為頗有微詞。那時我才知道,阿雪並非真正討厭阿萍,在我來之前,阿雪本沒少幫阿萍的忙,其實沒有誰會特意討厭誰,本來也無冤無仇,阿雪說:「只是在這個社會生存,很多事情,要適度而為,太為人著想,幫人太多,結果別人反而不會感激你,別人會把你的善意,理解為理所當然的,最後你請求別人為你付出一點,哪怕是一點,你會發現這是多麼的奢侈。」

阿雪說的話,我至今仍然記得。但最後我也沒有因為這件事,和阿萍產生意見,她當沒事發生,我也當沒事發生,後來我離開了店鋪,她的兒子考到了好學校,在群裡分享,我們也送上祝福,阿萍並不是什麼壞人。只是有些東西,是人性所為。為人著想,是發自我們的善良,我們固不能背離這份善良之心,但也要適度而為。

相關焦點

  • 處處為人著想,念念與人方便
    恭摘自蔡禮旭老師演講錄《幸福錦囊集》 只要是對人有利益的事,我們都要盡心盡力去做所以,我們要處處為人著想,念念與人方便,當我們看到了,就要趕快把石頭從路中間搬開,方便人們行走。我有時候路過建築工地,就看到工地上有些竹竿又長又尖,都已經堆放到人行道上了。假如有人走路的時候不專心,很有可能被這些竹竿刺傷,這是非常危險的。我就找個有顏色的布把它綁在竹竿上,提醒過往的行人注意,這樣才不至於發生危險。
  • 要為病人著想
    時常聽他說,「我們做醫生的,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藥到病除,這樣病人才能夠信任你。不要想著能從病人那裡得到什麼,要想著你能為病人做些什麼」。以至於,現在都有人大老遠的過來找他看病。病人一來,他便放下報紙,戴上老花鏡,認真得望聞問切,看準病根,筆下如行雲流水般的開好方子,一面交給我父親去抓藥,另一面耐心的給病人交代煎藥注意事項。一切安排妥當,他便重新回到椅子上,接著看他的報紙。他就是這樣一個人。
  • 散文原創:我的母親
    文/紀多東 我母親出生在70年代的一個農民家庭裡,沒有任何文化,卻記得讀書的好處,小時候上學,母親總是叮囑自己要好好上學也沒有過上幸福的生活,爸爸家裡並不富有,反而很窮,但爸爸媽媽努力奮鬥為了讓自己能過上好日子,現在的生活總算說的過去,能吃飽穿暖,想要的基本都有,母親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自己,把自己最好的都給自己的孩子,因為孩子過的好了,母親才心安,兒行千裡母擔憂,沒錯,自從自己出遠門上學之後,母親一直在牽掛自己,每次打電話給都會問一些瑣碎的事情,告訴自己:「吃好」,「穿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將來找個女朋友」,為自己終身大事著想
  • 為他著想,他才會為你著想
    種瓜得瓜, 種豆得豆,人與人交往中,如果彼此能夠為對方著想,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那麼,對方也會站在你的角度上為你著想。當你需要對方幫忙時,為了使對方爽快地答應你,最好的辦法就是先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問題,這樣才能博取對方的好感。為別人著想的首要條件是:打開對方的心門,進入對方的心扉,投其所好,滿足對方心理需求。
  • 她定的鬧鐘,永遠吵不醒自己:為他人著想,就是為自己著想
    越是集體的生活,我們就越需要多為別人著想一下。 你可以把鬧鐘鈴聲當成美妙的音樂或者催眠曲,但是在別人聽來,那是她們不需要的聲音,是噪音。 有時候,為他人多著想一份,也不見得自己就會吃虧,人與人之間都是相互的,很多時候,你幫助別人,別人也會在你有難時拉你一把,你做事多為別人著想一份,別人以後也會為你著想一份。 看起來一進一退,得了個平衡,不虧也不賺,但其實,你多得了一份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快樂,這就為你除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 為他人著想,才是第一等學問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予人」意思是說不要把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強加而別人,而是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所以人活在世上,不要只為自己著想,不要只圖自己一時之快,而去傷害別人;還應為他人著想,這個世界才會溫馨和美。為他人著想,才是第一等學問。
  • 可以看另一半的手機,但要適度
    這件事引出了一個問題「要不要看另一半的手機」。可以看另一半的手機,但是,要適度。通過手機,可以理解一個人許多不為外人所知的秘密。其中,有些秘密傷到了另一半。所以,需要看另一半的手機。另一半特別愛你,可能不會介意你的行為。
  • 為兒女下半身著想的父母需要講求策略
    有的父母,自從看到孩子是男孩後,就開始為其下半身著想了。在古代的中國,娃娃親就是這麼直接乾脆!用最近流行的實幹流行語說的就 ,什麼都不說,就是幹。到頭來,兒女的思維要嘛是找對象,就是給父母盡孝,父母滿意,是關鍵。生孩子,是給父母生,父母覺得一個不夠,那麼年輕夫妻還是要下半身合作,直到父母滿意為止!這些父母,終其一生,奮鬥的就是因為自己下半身產生的兒女,之後還為兒女的下半身著想一輩子!奮鬥目標,無非就是傳宗接代,無非就是下半身!生命的意義,完全只有下半身。一點高尚的追求都沒有。
  • 在離婚的時候,你會為對方著想嗎?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回想過去,衣服破了,都要拿回家補一補,還能「將就」再穿,但現在衣服破了,直接就扔了,哪還想著補啊,這多沒面子,人也是一樣,只要過得不幸福,就直接選擇離婚,換下一個。那麼,在離婚的時候,你會為對方著想嗎?為對方著想,意味著你擁有「同理心」,同理心是心理學的一個概念,泛指心理換位、將心比心。
  • 於中華 | 適度的智慧
    >人不宜完好,狗不宜飽歺;適度最是好,過度即難堪。即使是與最親近的人,也要保持一定距離感。人生皆有度,過則為災難。相處之道,應如菊淡。用適度維持關係,才能獲得更大幸福空間。>人生是一半一半,放鬆淡然的自己,沒有強烈的惴惴不安,也沒有莫名看不順眼,以「適度為好
  • 我家有兒初長成——為他人著想
    雖然這只是一句簡短的回話,我覺得我兒子開始懂事了——為他人著想。人類社會是一個群住的社會,人與人之間休戚相關。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古時候孔融四歲就能讓梨;新社會的雷鋒更是以助人為樂!我們經常說做人要「捨得」,不舍哪有得?我為人人,人人才會為我。現實中也有的人,自以為是,自作聰明,自私自利,從不為他人著想;這的人不會有好日子,即使一時得利,也是好景不長。要知道:好人有好報。
  • 做一個懂得為他人著想的人吧
    覺得她大嫂太不會做人了,太不會為別人著想了啊!但也不好說什麼。相信有使用過的朋友們,都知道破壁機操作過程會產生的聲音比較刺耳,雖然時間可能不長,但給人造成的影響卻是不好的。在生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處事方式,有的人做事總以自己為中心,而忽略周圍人的想法和感受,這種人始終無法融入別人的心中;有的人做事情始終懂得為他人著想,這類人就像黑暗裡的一縷光明,給人們帶來溫暖。
  • 為對方著想是家庭和睦之道
    在家做事,說話要為對方著想,要考慮對方的感受,要懂得對方的需求,如果夫妻雙方都如此,這個家就是溫馨和睦幸福的家庭。家人也需要你輕聲細語的講話 鄰居家的叔叔和他家阿姨正吵架呢,而且吵得很兇,這時家裡來了客人,叔叔突然笑著迎了上來,象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馬上接待客人。這說明叔叔在吵架時並沒有失去理智。
  • 女人,要適度拜金
    說得詳細一點就是,他看不上你,只因為你的物質條件沒有能和他媲美,這是大多數男人看不上你的最根本原因,所謂性格那是一種拒絕的藉口,當然你要長的特別漂亮的那種,另當別論。」大部分人都是普普通通一般家庭的孩子,從畢業到這個城市打拼,最大的經濟壓力要數住房,而且還要看是在哪,要是在一二線城市,比如:北京、上海這些地方,住房的壓力不用多說,大家都是明白的很。
  • 自以為是的「為對方著想」,不一定會被對方所接受
    」、「我是為你著想」,因為有時候這樣的話,就代表著對方用自以為是的想法,為你的生活做出了安排,卻沒有考慮過你的意願。這樣為對方著想的話,如果真的考慮到了對方的意願,獲得了對方的滿意,是沒什麼問題的。可大多數的情況,都是沒將對方的意願考慮在內的。
  • 好的愛情,就是會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
    這麼一比較,好像是男孩整體經濟條件比女孩要差一些。但他們兩個的愛情卻一直得到雙方父母的祝福。丈母娘疼姑爺也是讓發小常常掛在嘴邊。交警這工作表面看還不錯,實際上執行任務很辛苦,收入也並不多。所以發小並不喜歡這個工作,就努力在工作之外和朋友一起做了一些營生。當收入還沒有穩定的時候,他決定辭去交警的工作。開始我們這幫朋友還是勸他,等你收入穩定了在辭工作,至少有地方上保險。
  • 最高的情商是能為對方著想
    聽到外邊兩個女人的聲音,說的是要找領導籤字。同事勸他們回去,今天領導不在。兩個女人的聲音有些焦急,怎麼辦呀,都找了這麼多天了。我繼續我的材料,也沒有當回事兒。老同學,你在這裡呀。聽到聲音,我抬起頭,老同學已經到了我的跟前。原來是她呀。初三二班時候的一個女同學。一年之後,再無聯繫。十幾年後在縣城見到,我已經上班了。她在我家不遠處租了個小店,經營米皮。有次正好撞見了,覺得挺親切的。
  • 教女孩開朗是很重要,但也要教她適度矜持,千萬不要過度
    教女孩開朗是很重要,但也要教她適度矜持,千萬不要過度開朗的女孩的確能讓人感覺到快樂,但是開朗也要適度。女孩的處世也要遵循一個原則:矜持。矜持在字典中的解釋是「慎重拘謹」。而我們在教育女孩時要求她矜持,其實是要求她保持端莊穩重。
  • 為人處世,最忌「做盡」:好命的人,處事「有度」,這是人的福氣
    ,最忌諱「過度」古語云:「衰為盛之終,盛為衰之始。」如此,就要懂得適度,別越了界。你看一年四季,為何它們總是枯榮相伴,溼旱兩生?正是因為要適度。春天的雨水下得太多了,就會讓萬物「枯萎」,唯有讓秋天的小旱去補回來,才能平衡。什麼是適度?其實就是「平衡」。平衡的背後是什麼?
  • 老好人,凡事為別人考慮著想,唯獨妻子除外
    凡事為別人著想哪怕陌生人;凡事聽從父母安排,哪怕父母的決策是不合理的;兄弟姐妹有事,總是衝鋒陷陣;孩子的優秀,發表言論時往往不忘自誇...楊華當他初為人父,說這話應該是愛娃心切,沒有和他計較。孩子用什麼牌子的奶粉,吃什麼輔食,要不要補鈣,穿什麼衣服,上什麼學校,管教孩子做作業...婆婆的介入體質超強。吳天是個孝子,不管母親說什麼,都是站在母親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