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心語:尋找親密關係,其實就是尋找自我

2020-10-13 大慶油田總醫院

醫者心語

兩個相愛的人

在地球上創造了一座伊甸園

並開啟了天堂之門。

經驗說:「這是不可能的。」

愛說:「事無好壞,詮釋在人。」

驕傲說:「這太可笑了。」

愛說:「事無好壞,詮釋在人。」

謹慎說:「這太冒失了。」

愛說:「事無好壞,詮釋在人。」

理性說:「這不合理。」

愛說:「事無好壞,詮釋在人。」

迷信說:「這會帶來黴運。」

愛說:「事無好壞,詮釋在人。」

遠見說:「這沒有希望。」

愛說:「事無好壞,詮釋在人。」


當你說話時,要讓你的話語發自於愛

當你沉默時,要讓你的沉默發自於愛

當你罵人時,要讓你的責罵發自於愛

當你與伴侶相互保護時

你們彼此的保護也應該發自於愛

讓愛在你的生命裡生根

美好的事就會發生

揭開親密關係中的謎團


「相愛容易,相守難。」在愛與被愛的過程中,有過多少喜悅,或許就有過多少悲傷,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永恆真摯的親密關係,與此同時卻也在害怕受到傷害。問題的根源在哪裡?如何揭開親密關係中的謎團?答案就在這本書中,克裡斯多福·孟的《親密關係——通往靈魂的橋梁》。

畫一張親密關係網

我讀這本書,源於我女兒疫情期間的一次繪畫網課,那天她下課後特別興奮的跑來跟我說:「媽媽,我今天畫的是親密關係網。」我當時想一個八歲的孩子,所謂的親密關係不外乎家裡人外加老師同學,十個手指就能數完。


然而,當我看到那副畫時,我有一點震驚,人物的確是那幾個,可是當孩子用線條將他們連起時,縱橫交錯的勾勒出一幅真的挺複雜的關係網。我一下被觸動了,八歲小兒的關係網尚且如此複雜,作為成年人的我,又會有怎樣一張親密關係網?


我們有家庭,有朋友,有同事,作為醫護人員,我們還有患者。在同事和患者的眼裡,也許你是一個好人,一個好醫生,一個好護士。然而,在最私密的親密關係中的你,是否也是無懈可擊?淺層關係容易維繫,社會稜角時間會磨平,最私密的親密關係又有誰來幫我們去磨?愛人,孩子,父母只能是助手,最終大刀闊斧的人還是我們自己。


書裡有很多實例,讓我經常能看到我的影子。

書中將親密關係分為四個階段:月暈、幻滅、內省和啟示.


01


月暈期的兩人愛意濃濃

為對方傾情付出,幸福滿滿,就像月暈一樣美得炫目。

02


幻滅


慢慢的,心裡的需求開始膨脹,為了滿足需求,對對方開始改造,隨著時間的增加,需求得不到滿足,對愛人的改造屢屢失敗,爭吵、冷漠、逃避,各種傷害粉墨登場,甚至最後以離婚草草收場。

03

內省

當權利鬥爭開始時,我們應該怎麼去做?繼續加大馬力改造對方,軟硬兼施?瀟灑的結束婚姻,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其實我們最該做的事情是溝通。這不是簡單的喝喝小酒談談小心,抹把眼淚下次繼續。這是解剖自己心底不見光的私密空間的過程,是剝開原生家庭老繭的過程,是自我的救贖。問自己,審視最深處的自己,和不見光的自己和解,用愛來面對自己。
04

啟示

圍城走出去的方式除了放棄婚姻,還有自我成功的救贖。放棄雖易,但內心的圍牆依舊未倒。只有自己打開圍城的門走出去,這時灑向你的陽光才是霞光萬道。

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尋找真摯永恆的親密關係,其實就是尋找自我。

本文作者、朗讀者

閆 妍 大慶油田總醫院超聲物理診斷科副主任醫師 徐梓馨 三年級小學生


【醫者心語】做有溫度的醫者

【醫者心語】我是醫生,生而為醫

【醫者心語】爸,我會努力成長為讓你驕傲的好醫生!

【醫者心語】兒行千裡父擔憂,一紙漫畫最堅強

總醫官宣

供稿/醫技總支 閆妍

責編/李華妍

-End-

「好看就點讚」

相關焦點

  • 尋找真摯永恆的親密關係,其實就是尋找自我
    心靈導師克裡斯多福·孟說:尋找真摯永恆的親密關係,其實就是尋找自我。如果不了解真正的自己,不了解自己投射了什麼,那麼我們所有的關係都可能變成不斷在擴大的困擾。好的親密關係,是自我成熟後結出來的果實在這個世上,不存在完美的親密關係。每個人都是青菜蘿蔔,各有所愛。
  • 《親密關係》①|戀愛,結婚,爭吵…尋找親密關係,其實是尋找自我
    《親密關係》中,作者克裡斯多福·孟認為,「尋找真摯永恆的親密關係,其實就是尋找自我。」當生活歸於平淡本真,當我們逐步向內看自己,或許才能真正理解「尋找親密關係,其實是尋找自我」這句話的含義。親密關係並不限於男女的愛情關係,只要兩個人親密到一定程度,向對方敞開到一定程度,那麼都可以被稱為親密關係。只是男女的愛情關係是最具衝突性,也最令人欣喜和心碎的親密關係。為什麼尋找親密關係?為了分享我們的喜怒哀樂,為了見證此生此世的生活,為了共同養育新一代的生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 《親密關係》:學會處理親密關係,踏上尋找自我的旅程
    月光就是如此,月球本身並不發光,它只是反射太陽的光。當我們踏入情感的第一旅程時,也會看到「月暈現象」。在這個階段,戀人雙方只看到彼此的優點,心甘情願為對方付出,毫無怨言,不求回報。雙方彼此吸引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浪漫主義者會認為這是上天註定的緣分。而作者通過無數親身經驗和常年對親密關係的研究,發現開始和維持一段親密關係背後的真正動機,其實在於需求。
  • 親密關係的終極問題,就是尋找自我,送書福利來啦 | 陪你讀書
    我們一度渴望找到真摯永恆的親密關係,卻又害怕再度受傷。那麼這本《親密關係》非常值得介紹給你們!克裡斯多福·孟告訴我們,如何通過穿透自我障礙,用愛釀造幸福的秘方。因此,親密關係是通往我們靈魂的橋梁。很多時候我們的行為,其實是潛意識中帶出來的,而這潛意識的行為多數來源於家庭的教育。作者為我們講了一對小情侶合住的故事。約翰和瑪莉,他們總是因為浴室的凌亂而吵架。最後上升到他說她自私,她說他不夠愛她!
  • 尋找自我之旅
    而你的行為不受我的控制,無法被滿足的期望也讓我陷入失望乃至輕微憤恨之中,對我們的脆弱的關係施加極大的壓力。另一方面,親密關係的帶來是雙方足夠接近的距離,意味著我在此刻無比接近舊有的創傷,很有可能通過期望和需求去試圖控制對方的行為達到治癒自我過去創傷的目的。這麼一說,其實我在這個階段也是如此,我在渴望你的關注和回復,就像小時候那個一直在等待父母的愛的小女孩。
  • 尋找關係,實際是尋找另一個理想的自己
    「親密關係」聽上去好像是一個褒義詞,但是它其實是個中性詞,因為親密關係不是指一種好的體驗的關係,而更多的是一種存在。在親密關係中,兩個人之間是有著很多共同點和共同目標,才可以去建立一個好的親密關係。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發現婚姻中我們並不親密,就是這個道理。
  • 探探戀愛公開課:如何用社交軟體尋找親密關係?
    如何在探探上自我呈現、與人交流,才能找到更適合你的人?使用社交軟體之前,該有怎樣的心理準備和心態? 近期,社交平臺探探邀請知名心理諮詢師、心理科普作家史秀雄,圍繞《社交軟體能找到真愛嗎?》為用戶做了一場戀愛公開課,該課程在史秀雄的個人播客《Steve說》發布,討論社交軟體、親密關係和自我認知的問題,講解社交軟體的正確打開方式。
  • 《親密關係》:歸屬靈魂,尋找更好的自己
    著名高級心理諮詢師吳英慧著文稱「《親密關係》是一趟探尋生命真相的旅程」。所謂的親密關係,就是指兩個人親密到某種程度,向對方敞開到某種程度的關係。在種種關係中,男女之間的親密關係,能量最大,其他無不能及。
  • 從《親密關係》中尋找與伴侶相處的最佳模式
    每個人學到的關於愛的寶貴經驗,大多是從朋友、情人、子女、家人和熟人的身上得到的,人與人的相處就是最好的情感體驗。 最好的方法不是模仿別人的經驗,而是對照他人的經歷,從自身體驗中摸索出與人相處最融洽的方式。 不過,必須有一條重要的參照標準,那就是愛,愛應該貫穿始終。
  • 其實,親密關係就是你一個人的事(上)
    很多人在親密關係中感到無能為力,覺得這是兩個人的事,一個人努力沒用。其實這恰恰就是問題所在,當你說是兩個人的事的時候,言外之意就是只需付出一半的努力,對方也只付出一半的努力,雙方都不是100%的付出,就很難獲得良好的親密關係。
  • 《親密關係》:幸福的婚姻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自我渡劫
    「尋找真摯永恆的親密關係,其實就是尋找自我。」荷爾蒙飆升的青春期,我們便步入了對親密關係的好奇與探索之旅。我們開始與父母產生分歧,對異性更加關注,這一過程是我們在試圖建立一個新的親密關係。克裡斯多福·孟在《親密關係》這本書中,把尋覓親密關係稱為尋找自我。
  • 尋找自我是一場《寂寞的遊戲》
    這是一個遊戲,躲藏與尋找的遊戲,更是一個自我的遊戲,從未見過有人將寂寞寫的如此溫暖,讓尋找自我隨意顯現。字面上的文字冰山一角,字面下的含義才是真正需要探尋的浩瀚大海,他的寂寞清新脫俗。但不知怎的,跟其他人再也建立不起來關係,只能任由身邊的人越來越少,而自己的寂寞越來越深。04雖然享受星空下一言不發,仔細聆聽周遭聲響的時刻,但離自己的內心越來越近,找到自我是好是壞?
  • 《親密關係》:防止從"月暈"到"幻滅",就是放下需求和期望
    克裡斯多福.孟:婚姻和親密關係的真正目的,是讓你踏上尋找真實自我的旅程。《親密關係》是克裡斯多福.孟在1999年撰寫的,目的是希望提供給人們一張路線圖,引領人們穿越親密關係的複雜景致,並主要著眼於親密的伴侶與婚姻關係。
  • 還在尋找「無條件的愛」?維持親密關係的一個變量:讚揚與責備
    《讚揚與責備》這本書是劍橋大學的溝通課,從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日常關係入手,講述了溝通的心理學知識,其實,最重要的,就是每個人內心的價值評價表。其實,很少有人會把讚揚和責備上升到這樣的高度。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特別擅長責備,特別是在親密關係中。今天,我們主要講一講親密關係,因此,本文將會從讚揚,責備,如何維持親密關係三個方面入手。
  • 退休後,我選擇在旅遊中尋找自我
    「退休之後,我選擇在旅遊之中尋找自我。」這是她看到落日緩緩浸入海天一接的遠方後,和我說的第一句話。這樣的日子持續到有一天,她看到以前去旅遊的照片,想起書裡曾說,旅遊是尋找自我的過程。於是,她踏上了一個人的旅程。
  • 心語:寂寞時想尋找別人,孤獨時想尋找自我!
    不要總覺得自己不夠幸福,沒有不幸福,只有不知足。3、一生中會遇上很多人,真正能停留駐足的又有幾個,生命是終將荒蕪的渡口,連我們自己都是過客。4、當一個人有了強烈的想要改變自我的意願,或者逐漸的變的好起來之後,便會不自覺的對周圍的一切產生要求。而正是這種要求很大程度上可能會撕裂他和周圍人、事的關係。所以,人有時候想要有所跳脫和新生,就必須要承擔它所帶來的一切負面感受。
  • 《親密關係》:在親密關係裡,為什麼會覺得不夠親密
    在生活中,同事關係,情侶關係,與父母之間的關係,這些都是我們不可避免的,有一句話叫,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也就是說,在我們的這些關係中,總會因為各種原因,產生一些問題,從而影響我們的親密關係。如果你對親密關係感興趣,那麼一定要好好的看這篇文章,這或許能幫助你在親密關係出現問題時,找到一些解決辦法。
  • 屬於真愛的親密關係是雙贏的關係
    這時候你是努力改變一段不太好的關係呢,還是等著一個幫助你成長的愛人到來,還是開始自我成長呢?很多人在面對親密關係的困境時,常常這三種想法會不斷交替出現。你可能會先選擇去改變關係,結果花了幾年的冤枉時間和精力什麼也沒有改變,又想尋找更滿意的關係,去尋找認為最好關係的那個人出現了,而又花了幾年的冤枉時間,遇到的關係都不甚滿意時,不斷尋找,不斷不滿意,才意識到自我成長的重要。
  • 美好親密關係的背後暗藏「玄機」
    每一段親密關係都值得被期待。,其實就是尋找自我。」——克裡斯多福·孟♛《親密關係》為什麼我們需要親密關係?這是人類的基本需求,是歸屬與愛的需求,能增加自我認同,能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階段一:絢麗的月暈,兩個人親密無間。開始一段親密關係的背後的真正動機,其實是需求,幼時未被滿足的需求。
  • 尋找快樂,就是一個不斷放下自我的過程
    王陽明回答說:「經常保持快樂的心情,就是功夫。」在王陽明看來,保持快樂不是一種天賦,而是一種能力。是一種通過智慧和修行就可以獲得的能力。王陽明正是通過他自己的智慧,在逆境中保持了快樂的心境;在毒瘴之地生存了下來,而且還修身治學,德業兼進,最終在龍場悟道,創立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