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遠顯生分,太近又壓抑」:婆媳之間的界限感在哪裡?

2020-08-02 花影故事

導讀:2020年了,婆婆們沒必要用自己陳舊的思想,去禁錮年輕人的自由,也該適當的放手對兒子的愛。

「太遠顯生分,太近又壓抑」:婆媳之間的界限感在哪裡?

01

現在的人結婚,大都會提出不和公婆同住的條件。而不同住的絕大部分原因,是為了避免婆媳矛盾。

也難怪,婆媳在一個屋簷下生活,難免會存在出現摩擦的問題,但是,婆媳不同住就能避免矛盾了嗎?未必!

生活中,很多家庭裡,即使婆媳不同住,也依然有婆媳戰爭,因為,不同住不代表沒有交集,如果婆媳二人不能明白自己的立場,不管住得距離多遠,都不能避免婆媳矛盾。

要想維持婚姻關係一輩子,就不能避免婆媳相處問題,畢竟一個是男人的老婆,一個是男人的老媽,沒有血緣關係,卻因「婚姻」而成為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就不可能沒有往來。

與其在婆媳戰爭中心力憔悴,不如換個心態,去認真對待實際問題。

「太遠顯生分,太近又壓抑」:婆媳之間的界限感在哪裡?

02

最近和閨蜜聊天,聽到的都是她對婚姻的無力感吐槽,言語中甚至有後悔結婚的念頭。

細細聊來,倒不是夫妻之間出現問題,而是因為婆媳矛盾,導致了夫妻感情急劇下滑。

閨蜜的婆婆是個特別能幹的人,猶記得,閨蜜沒結婚之前,還老是誇她婆婆的好來著,那會兒,閨蜜每次去男友家玩,總會被這準婆婆熱情招待。

一口一個「閨女」的叫著,噓寒問暖的關心著閨蜜的飲食狀況,笑眯眯的讓閨蜜吃好喝好玩好,從沒介意過她的懶散和不幫忙幹家務。

那時,閨蜜覺得自己應該是幸運的,有個這麼能幹又善良的婆婆,覺得自己將來一定是個有福氣的兒媳婦。

談婚論嫁時,因為婆婆家有多餘的空房間,再加上小兩口經濟能力不行,沒辦法購置新房,於是很自然的和婆婆住到了一起。

「太遠顯生分,太近又壓抑」:婆媳之間的界限感在哪裡?

沒想到結婚後,閨蜜沒享受到婆婆的「愛」,倒是被那些橫七豎八的規矩折磨得夠嗆。

閨蜜不會做飯,婆婆說:「不會做飯的女人,不足以成為一個合格的妻子。」

閨蜜對家事沒概念,婆婆說:「哪有女人不會幹家事的道理。」

閨蜜希望在做家務活時老公能幫一下自己,婆婆說:「家務事就該女人料理,男人幹家務豈不是軟弱無能。」

婆婆的中心思想,就是要把自己一身持家的本領都傳授給兒媳婦,好讓兒媳婦照顧好她兒子的餘生。

就這樣,在日積月累中,閨蜜近乎徹底變成了一個為家庭付出的女人,也因為對家裡操心太多,導致在工作上力不從心,慘遭裁員。

「太遠顯生分,太近又壓抑」:婆媳之間的界限感在哪裡?

閨蜜好幾次都跟老公試圖溝通這些情況,但同在一個屋簷下生活,她老公雖然明白她的苦衷,但這個媽盡全力護兒子難為兒媳,他也表示無能為力,又不能強行跟母親吵架,於是閨蜜老公的辦法就是在他媽不在家的時候多幫閨蜜幹點活。

閨蜜想著這樣下去肯定不是辦法,結婚是為了跟相愛的人在一起,現在不僅沒有甜蜜的二人世界,連對婚姻都失望了,這樣下去可怎麼度過往後的一輩子。

所以閨蜜認為,她現在的狀況就是因為跟婆婆住在一起才導致的,要想婚姻幸福,小兩口必須搬出去。

然而,好不容易說服公婆,花了錢租了房子搬出來以後,婆婆還要三天兩頭的搞個突然襲擊,檢查閨蜜的持家狀況,順便再教育一番,折騰得閨蜜就差崩潰了。

婆媳之間的矛盾,從來不是住得遠或住得近決定的。

不可否認,住得遠可以避免一些小摩擦,但如果婆媳二人不能真正的懂得界限感,任何住法都無濟於事。

「太遠顯生分,太近又壓抑」:婆媳之間的界限感在哪裡?

03

這個時代的女人都是超人,身上背負著工作、經濟、未來規劃,以及帶孩子、照顧公婆、伺候老公、教育子女,應付親戚,圓滑人情世故的責任。

在這樣的情況下,還用傳統舊思想束縛女人的自由,就太不公平了。

難道說不會做飯的女人就不是好女人了嗎?

難道說不會做家務的女人就不配為人妻為人母嗎?

女人可以賺錢也就代表男人也能做家務,所以婆婆們,實在沒必要用自己的舊思想去禁錮年輕人的自由。

要知道,在好的婆媳關係裡,婆婆必須要懂得婆媳相處的距離,懂得自己的立場,而不是以「過來人」的態度去指點兒媳,也不是「母親」的立場去幹涉小兩口的婚姻。

對於那種不懂得放手,不懂得界限感的婆婆來說,住哪裡都逃不出她們的魔爪。

「太遠顯生分,太近又壓抑」:婆媳之間的界限感在哪裡?

04

鄰居吳媽家的兒媳嘴甜人美,屬於特別好相處的那一類,小區裡好多人都羨慕吳媽兒子命好,但也有不看好這一家人的,因為吳媽跟兒媳同住。

有「過來人」最初對他們家的狀況評論過:看著吧,都是三分鐘熱度的好,要不了幾個月,婆媳肯定會有深仇大恨。

然而,這都過去了五年,吳媽的兒媳也生育了兩個孩子,徹底融入了他們家,婆媳倆人也在相處中掌握了對方的脾性愛好,但和諧度一直不減。

我母親跟吳媽的關係不錯,也了解過吳媽對待兒媳的方式,覺得吳媽這人才是真正看得開的人。

「太遠顯生分,太近又壓抑」:婆媳之間的界限感在哪裡?

吳媽對小兩口之間的事從來不摻和,即使兒媳生氣了讓她兒子跪搓衣板,吳媽也無動於衷,跟街坊鄰裡聊起小兩口的相處時,也說:「那是他們小兩口的婚姻,怎麼處是他們自己的事。」

家事方面,兒媳指揮兒子幹的時候,吳媽從來不護犢子,按吳媽的話說:「幹個家務累不死他。」

對於兒媳的事,吳媽只會給出建議,不會幹涉,包括生孩子這事。

兒媳坐月子那會兒,吳媽怕她照顧會給兒媳造成心理負擔,於是端水餵飯照顧月婆子的事直接甩給了兒子,吳媽只會在旁邊督促教導,不會親自上場,理由是兒媳面對兒子,啥事都方便。

月子出來後,兒媳被養得白白胖胖的,她兒子也學會了照顧人。

孩子的教育方面,吳媽一直按照年輕人的想法科學撫養,從不拿自己當年養孩子的方法養孫子,並且也始終以兒媳的想法為主,原因是:那是她的親娃,我只是奶奶。

有這樣一個會幫忙,並給足兒媳獨立空間的婆婆,何愁婆媳矛盾?

「太遠顯生分,太近又壓抑」:婆媳之間的界限感在哪裡?

05

所以婆婆們,對於已婚的兒子,請適當的保持距離,母親的義務就是陪孩子前半生,在兒子結婚後,適當的保持界限感,給年輕人一份自由,才能其樂融融。

放手對兒子的愛好處多,會看到兒子在婚姻裡成長,逐漸變成一個有責任感的男人,會發現,從前那個照顧不好自己的兒子會變得體貼入微,也會看到兒子的婚姻經營得體。

再者,女人嫁過來,並不是為了搶婆婆的地位,也不是來當女主人的,婆婆們沒必要宣誓主權,最應該的是,懂得自己的立場,和兒媳一致,讓家庭和美。

婆媳之間的距離,太遠顯得生分,太近了又壓抑,最好保持適當的距離,婆婆認同兒子的愛人,愛屋及烏,真心對待,不強人所難;兒媳把婆婆當長輩,恪守本身,尊重老人,這樣才能家和萬事興。


-END-

話題討論:女人不會做飯或不會做家務,跟是不是好妻子或好母親,有關係嗎?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 我們之間的距離,會不會太近了?」
    界限是我喜歡的、我不喜歡的、我能忍受的、我不能忍受的.就像標出了一個範圍,又或是極限。不同個體之間有著不同的認知,這樣的不同感,讓每個人成為獨特且獨立的個體。城牆、柵欄、籬笆和牆壁,就如事物之間有界線一般,就如事物之間有界限一般,人與人之間也應有界限。
  • 為人處世,不管和誰走得太近,都是一場麻煩
    朋友之間,夫妻之間,連父母也是把真實的自己暴露在他們面前。伊坂幸太郎在《餘生皆假期》裡寫道:「我拜託你,好好保持車距行不行?聽好了,所謂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距離感啊。」有距離,才不會厭煩對方,不會厭煩,才可能長久的維持一段關係。為人處世,不管和誰走得太近,都是一場麻煩。
  • 婆媳相處為什麼這麼難:根本在於沒有界限感
    當然,不乏也確實有相處的融洽的婆媳,不過根據我觀察這麼長時間,這樣能相處好的關係在於倆個人的互相,現在我們年輕人大多都是受過大學教育,思想、眼界都是高於老一輩人的,自然代溝和分歧就非常明顯。尤其是中國式婆婆大多孩子結婚,沒有界限感。在我看來首先要有個明事理的好婆婆,才會有好媳婦。想想看哪家姑娘嫁到男方家是受委屈過保姆式的生活才結婚的?
  • 好的關係,都自帶界限感
    比如看一樣東西,離得太遠,就會看不清楚,必須要靠近一些,但如果離得太近,往眼睛上一放,又會看不清楚。比如聽音樂,即使音樂的旋律很美妙,但如果聲音太大,就會覺得很吵,不那麼好聽了,聲音太小的話,又會聽不清。再比如努力工作掙錢,雖然上進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但如果一個人太執著於掙錢,不惜透支身體健康的話,那麼往往是不值得提倡的。
  • 異性相處,要有界限感
    ,而太遠又覺得好像很生疏,不知道應該保持在什麼樣的狀態下。原來她和異性朋友認識很多年了,可是如今自己有了男友,怕和對方走得太近,男友會不開心,又怕太遠,朋友會傷心,不知道該怎麼辦。相信很多人面對異性朋友,都會有同樣的困惑,不知道什麼樣的距離,兩人之間才會感受到舒服。
  • 郭碧婷與向太的婆媳相處說明,三觀才是決定婆媳關係的核心
    向太身體剛復原,就馬不停蹄地趕到臺北陪產,足以看出向太對郭碧婷的重視程度。如何改善婆媳關係,其實需要婆媳之間達成共識,如何維持好的婆媳關係,有以下幾個建議:一、婆媳要保持安全距離婆媳之間是有安全距離的,離太近容易出現矛盾,離太遠又會產生隔閡,最好的距離是「一碗湯」。
  • 餘生,我們還是不要走的太近了
    離得太遠了,關係就淡了;可靠得太近了,恩恩怨怨也就來了,不管是家人朋友,還是同事,稍有不慎就會漸行漸遠。與人相處,一定要把握好度,關係再好,也不要走得太近,保持適當的距離,才能更長久。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需要一個恰當的距離。
  • 任何一種關係,都需要保持有效距離,切記「遠香近臭」
    兒時的夥伴,我們是從彼此交換一個筆記本開始,成為了「好朋友」的,基於這樣的關係,我們之間便做什麼都不分彼此。依稀記得母親當時告訴我說:「好好在一起玩耍,但別太不把自己當外人。」我們用「筆記本」交換來的友情就這樣告一段落了,後來我才懂得,母親說的不把自己當外人有著兩層深刻的含義:1:與人相處要有界限感2:到任何時候都別太高估自己在他人內心的位置
  • 人生感悟:人與人走太近,是一場災難
    」那些走得近的親戚之間最容易出現矛盾,反倒是常年不碰面,偶爾得一見的親戚才會讓人倍感親切。說白了就是任何人和事都具有雙面性,不可能徹底的好也不會純粹的壞,至於如何感受怎麼判斷就要看彼此之間的交集經歷和距離感。
  • 女子給婆婆慶生卻被趕出門,好的婆媳關係需要界限感
    這還沒進門,婆媳就發生了矛盾,丈夫的處理方式有些不妥當,他是希望對方小事化了,事後再做補救,可新娘就此看頭對方決定離婚,退還所有彩禮。那麼,該如何處理婆媳關係?知乎上有篇文章中寫道婆媳關係中,作為中間者的男人和婆媳間保持界限感的重要性。「一個家庭中在,只有夫妻關係排在第一位才不會失衡。
  • 為何外國的婆媳矛盾很少見?家庭「界限感」,輕鬆解決婆媳關係
    客觀存在但是可以忽略當然也是會有婆媳矛盾的,不過是沒有像我國這麼嚴重的。外國人更加注重家庭的「界限感」,崇尚獨立,自由的空間,而不是像我們傳統家庭一樣,崇尚,父母和子女融為一體的家庭觀念感。這種明顯的家庭「界限感
  • 和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場災難
    人與人之間,若是走得太遠,則疏離不親;若是走得太近,就是一場嘆之可惜的災難。其實仔細想想,我和他三觀相合,本就相處舒服,矛盾的根源其實在於「離得太近」。只有不遠不近,保持一定距離,愛人才不會受傷,關係才不會疏遠。
  • 「婚過,我不會和婆婆住一起」婆媳保持多遠距離,婚姻才能長久
    這種沒有任何界限感的婆媳關係讓她的生活十分壓抑。從月月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在良好的婚姻關係一定是要妥當處理好和婆婆的距離的。一、什麼樣的婆媳關係才能促進婚姻良性發展?二、為什麼婆媳關係要保持距離感?因此她們之間難免有矛盾,會因為各種生活小事產生爭執。如果結了婚對婆婆一味妥協只會喪失了自己的特性,丟掉了家庭中「女主人」的身份,所以婆婆和媳婦保持距離感反而是最好的處理方式。首先要確立明確的邊界線,婆婆媳婦各自管理各自的領域,婆婆不能隨意插手兒子媳婦的感情問題。
  • 最好的交往,是保持不遠不近的距離
    人與人之間,就如霧裡看花,水中望月。離得太近,就失去了美感。離得太遠,又顯得生分。與人相處,最好的狀態便是:乍見之歡,久處不厭。與千千萬萬人之中,遇到同頻的人,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保持不遠不近的距離,親密有間,和而不同,久處而不累。
  • 公公醉酒後不敲門衝進兒媳房間抱孫子,家庭中的界限感有多重要
    在家庭中,無論夫妻關係,婆媳關係,還是親子關係,都需要保持明確的界限感,不然鬧出矛盾甚至悲劇,悔之晚矣。沒有界限的愛,會毀了彼此,唯有明確清晰界限感的家庭,才會更幸福。生活中有多少個像這樣的家長,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剝奪他們的愛好,管控他們的一生,折磨到他們要自殺,卻還不知道自己錯在了哪裡。這樣的為你好,缺失界限感的愛,早已變成傷害孩子的毒藥。
  • 為人處世,關係走得近,是一場麻煩
    朋友之間,夫妻之間,連父母也是把真實的自己暴露在他們面前。伊坂幸太郎在《餘生皆假期》裡寫道:「我拜託你,好好保持車距行不行?聽好了,所謂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距離感啊。」有距離,才不會厭煩對方,不會厭煩,才可能長久的維持一段關係。為人處世,不管和誰走得太近,都是一場麻煩。
  • 娘家關係再好,女人結婚後也別走太近,因為「保持界限」很重要
    但是她覺得自己沒做錯,說我朋友把家裡的錢給她保管,怎麼花當然是她說了算,車這個東西,只是代步工具,不是必需品,我娘家的房子太老了,有時候下大雨還會漏,不拿錢翻新怎麼住啊!但是我朋友就非常懊惱,說她還有大哥呢,你大哥是你們家中長子,他不知道老家房子該翻新嗎?他不知道出錢啊,憑什麼你那麼愛出頭?
  • 塑料姐妹情太多,女孩之間不要走得太近也不要離得太遠
    女孩子跟女孩子之間總是很微妙的,她們常常互叫對方名字的疊詞,顯得格外親暱。離得太遠,她覺得你在刻意疏遠她,走得太近,她們又常常看不慣對方。能夠處理好女性友誼的女孩子都是箇中高手。
  • 人和人之間不能走的太近,走得太近,緣分易盡!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就像是冬天裡的兩隻刺蝟,靠的太遠沒有辦法取暖,靠的太近又會刺傷彼此。 所以人與人之間相處,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適度的距離。 這樣,既不會覺得孤獨,人生寂寥;又不會覺得被過分幹預,心煩氣躁。彼此之間相處才會覺得快樂開心。
  • 高情商的婆婆忠告兒媳:別把我當成親媽,還是「生分」一點好
    在眾類情感話題中,除了夫妻之間的感情之外,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就非婆媳之間的感情莫屬了。婆媳之間的感情,關係到婆媳關係的好壞。好的婆媳關係,不僅能夠使家庭關係和睦,還能夠讓夫妻之間的關係更近一步;與之相反,糟糕的婆媳關係,不但會使家庭陷入一地雞毛的狀態中,還會對夫妻之間的關係產生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