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病了,身為兒媳好歹照顧下」「憑什麼?月子仇無法釋懷」

2020-09-18 天亮了

01

有一個男性讀者問我:「你們女人就這麼愛記仇嗎?都多少年的事了,竟然還記著,真是小氣!」

我耐著性子聽了他的嘮叨,原是多少年之前他媳婦坐月子婆婆未能照料,可是今日他媽媽病了,他自己忙不過來卻想要妻子前去照顧。妻子當然是拒絕,還跟他說月子之仇不能忘,因為這事,他跟妻子大吵了一架,覺得這麼多年的夫妻情誼真是讓人寒心。

我跟他說:「不是妻子的行為讓你寒心,而是你跟你媽當初的行為讓她寒心了。在她最為脆弱的時候你們未曾給予她好的照顧,現如今憑什麼來綁架她呢?她若是前去照顧那是她心善,她若不去照顧你也說不得什麼,你可以請護工,你可以有很多種方式,而不是覺得這是你妻子應該做的事。」

女人這一生從出生起就被定義要善良大度,要做一個好兒媳,但是有些仇,再善良的女人也能記一輩子。

我沒有見過我奶奶,但是我也聽過我媽講她跟奶奶之間的事。我媽說「你奶奶當初太氣人了,重男輕女不說,月子裡給你找事都沒有幫過我,我後來直接搬出去,也不指望她幫,她做的那些事我一直都忘不了」,我媽雖這樣講,奶奶重病的時候她身為老大家媳婦還是伺候了她,給她養老送終。

我媽很善良,她對奶奶是以德報怨,但是並不能用善良去綁架所有女人。

有句話說的是「月子裡的仇,是不共戴天的」,男人們都不能理解是因為什麼,那是他們未曾經歷女人所經歷的痛苦,又如何來勸女人大度。並不是女人愛記仇,只是這種道德綁架又何嘗不是一種強盜邏輯?

我身邊有一個真實的故事,是一位婆婆給我談「月子仇」的事。也希望這篇文可以讓一些婆婆引以為戒,讓一些男人理解自己的妻子為什麼會這麼「無情」。

02

淑芬這幾日跟老公鬧了矛盾,原是她婆婆生病了,老公一直逼著她前去照顧。

可是淑芬說什麼都不願意。

老公說:「有你這樣做兒媳的嗎?那好歹是我媽,是你的婆婆,怎麼著都得去看望下,也不怕鄰居們說你。你不是挺心善的嗎?怎麼到了我媽這就如此冷血。都多大個人了,這把年紀了還跟我鬧什麼鬧?小心我休了你,看你還能找誰?」

聽了這話,淑芬倒也不怕,直接定了定神,說:「你休啊,不用你休我,我可以休你。要真的離了婚你可別後悔。我為什麼不願意照顧你媽?你媽憑什麼讓我照顧呢?我當初生孩子坐月子都不管不問,現如今她老了想起我了。我還就不去照顧,我對誰都可以,對你媽做不到。」

兩口子吵架,鬧得很不愉快,淑芬老公摔了門,就走了。

淑芬倒也不怕,反正都在一起過了大半輩子,要真是離婚離就離。淑芬已經53歲了,她兒子也快結婚了,她自己都快要做婆婆,但是她對當年的月子仇還是不能釋懷。

婆婆當年做的事,淑芬現在還記得一清二楚。這麼多年了,她們倆之間的關係就沒好過。現如今婆婆生了病需要人照顧了倒想起她來,淑芬才不去做這個「老好人」。她不是什麼大善人,也做不到不記仇。

當年的事還得從淑芬結婚生孩子說起。

淑芬是從農村出來的姑娘,跟她老公也算是自由戀愛,但因為淑芬是農村的,婆婆一直對她看不起。其實婆婆家也沒有多富裕,但是小縣城的就是看不上大農村的,覺得自己家就是高人一等。婆婆一開始就對淑芬有所偏見,也甭指望婚後會給她什麼好臉色。

婆婆還說過:也不知你怎麼這麼好運氣,能攤上我兒子這樣的好老公,真是麻雀變鳳凰!

婆婆的話很不中聽,淑芬也只能忍。剛結婚的時候他們跟婆婆住一起,淑芬沒少受氣。其實淑芬是有自己的工作的,可是婆婆還是看她不順眼,各種給她找不快。

後來淑芬懷孕了,由於身體素質的原因前期的反應特別大,吃什麼吐什麼,婆婆罵她「糟蹋糧食」。淑芬懷孕前三個月吃了不少苦,為了保住孩子不得不經常臥床休息,可是婆婆看不慣她,說她矯情。

「你不是農村人嗎?農村人向來身體好,聽說懷孕九個月還能在地裡幹活呢,怎麼到你這這麼脆弱,我看你是裝的吧。」

「媽,你別太過分!」

對於婆婆的不待見和無理取鬧,淑芬採取的方法是能忍則忍,忍不了就懟幾句。

淑芬生孩子那會兒是90年代,那個時候的人還是比較封建的。孩子要出生的時候因為胎兒大不好生,醫生說得剖腹產,可是婆婆說什麼都不願意。也跟時代背景有關係,畢竟那個年代很少有人能接受剖腹產。

但不管婆婆什麼意見,淑芬該剖還是剖了。孩子生出來之後,婆婆不過是例行公事來醫院看了一下,然後根本就沒提幫她坐月子的事。婆婆看看就走,這事在淑芬的心裡埋下了一根刺,讓她一下子異常的心寒。

好在老家的娘家媽心疼她,那段時間幫了她很多,什麼都是娘家媽幫忙照顧的。淑芬對自己母親很是感激,畢竟她還有嫂子,可是母親竟然能扛住這麼大的壓力照顧她。說到底還是自己的媽心疼自個兒。

從那個時候,淑芬就暗下決心:以後要孝順也是孝順自己的母親,婆婆跟她就是陌路人。

她覺得自己對婆婆沒任何義務可言,有了孩子後單位分了房子他們也就搬出去住了。在淑芬看來,自己對婆婆兩不相欠,從來就沒有沾過公婆什麼光,也沒什麼彩禮,更沒有花過他們家一分錢。本就沒有什麼情意在的。

婆婆沒幫她坐月子,自然也不會幫她帶孩子,那麼孩子是怎麼長大的,淑芬是有說不出來的苦水。有段時間她沒法子了,也就把兒子給扔在農村母親那裡待了幾個月。後來大了點才接到城裡來。好在她嫂子人也善良,並沒有為難她。

03

淑芬這樣講,她老公一直打哈哈,以為她說著玩的。

可是幾十年過去了,淑芬的兒子也長大了,她跟婆婆的關係還是未曾緩和。

婆婆除了淑芬還有一女兒,人家當著她的面也說過:「你也甭拿捏我,我自己有閨女有兒子,還真不靠你這個兒媳婦。不就是沒伺候你月子沒帶孩子嗎?我用不著你,幹嘛幫你。」

婆婆這樣說,淑芬也並未言語。

可是誰知等到婆婆七十多歲,摔了一跤得了心肌梗塞,被送進醫院,她女兒因為嫁的遠並未及時趕回來。她兒子還沒有退休,也就醫院和單位兩頭跑。她老伴前年去世了,直到生病了她才發現自己是孤身一人。這個時候,她想起淑芬來了。

淑芬知道婆婆生病了,買了東西到醫院意思了下,之後就再也沒去。

淑芬的老公氣不過,就因為這事跟淑芬一直鬧,想讓她去醫院儘儘孝心。

「我媽生病了,身為兒媳好歹照顧下。反正你閒著也沒事,為什麼不去照顧?」

「憑什麼?月子仇無法釋懷,我跟你媽關係就不會變好。以前的時候你總是向著你媽,讓我受委屈,現在你又來綁架我嗎?我可不欠你們家的。」

不管他們倆怎麼吵怎麼鬧,淑芬還是未去醫院照顧,老公直罵她無情。

淑芬的兒子也不解,問她:「媽,你跟我奶奶至於仇恨這麼深嗎?月子仇就這麼難忘?」

「兒子,媽苦了一輩子,跟你奶奶之間的芥蒂太深了,不單單是月子仇的事,太多事了。你放心將來你結婚媽跟你老婆不會有月子仇,但我也不會照顧你媳婦月子。媽出錢,讓你們請月嫂,要不然去月子中心。這兒媳婦跟婆婆在一起,有太多的怨恨,媽想過得輕鬆一點。」

「我自己經歷過的苦,不會讓我兒媳婦再經歷一遍,一代傳一代沒意思。人啊,還是得自己放寬心,做女人就是這樣,你心態好善待他人,他人也會善待你。你對誰都刻薄,相處不好,他人也定不會善待與你。」

這是淑芬說的話,其實我倒挺能理解她的。

04

月子仇真的不能忘嗎?有多少女人就算是自己當了婆婆也不能忘。既然自己都不能忘,就不要給兒媳婦使絆。能照顧就照顧,照顧不了提前說明花錢把面子給做足了,也不要在兒媳婦月子期間置氣。

婆婆和媳婦之間本無情意,更不可因為一些瑣事傷了和氣。

懷孕生子,是一個女人一生最困難的時候,從女孩到女人再到母親,這個期間要承受的轉變和痛苦,男人永遠都不會明白,如果再碰上一個不講理的婆婆和老公,女人的日子可想而知,有多少產婦的產後抑鬱就是這麼來的。

我希望男人多多理解自己的妻子,婆婆多心疼兒媳,一家不就和諧了嗎?

前天我在網上看了一視頻,公婆跟嶽父母都在等待產婦出來,先出來的是孩子,幾個老人都挺高興的,但是公婆還是問了問自家兒媳婦「孩子他媽還好吧」,就這一句話讓人挺感動的。親人之間多牽掛,多關心,切莫積攢了太多寒心。

多少婆婆都是從媳婦過來的,將心比心,要知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今日話題:月子仇真的這麼難忘嗎?歡迎留言。

- END -

★作者:YIBAO;情感原創作者,寫這個世界溫暖的感情事。

相關焦點

  • 七旬老人被兒媳送進養老院,婆婆:兒媳的月子仇是牢記在心了
    七旬老人被兒媳送進養老院,婆婆:兒媳的月子仇是牢記在心了俗話說,十年看婆十看媳。俗話還說,千年的大道流成河,多年的媳婦熬成婆。自古以來,婆媳關係都非常微妙,都說婆婆不是媽,兒媳婦也不是女,所以說,婆媳要像母女一樣相處,絕無僅有。
  • 「月子之仇,不共戴天」,多大的恨,能一輩子都無法釋懷?
    有句話是「月子之仇,不共戴天」,而每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下方總有一些人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勸說大度一點、想開一些。說實話,貌似沒有經歷過的人沒有什麼發言權,更何況你不是她本人,又怎麼了解發在她身上的事情呢?當然,芽芽媽找到本文話題也並不是為了挑起「家庭糾紛」,僅僅是希望給那些經歷過或正在經歷月子的媽媽們一個發洩的渠道,同時也想奉勸那些所謂的「吃瓜群眾」嘴下留情,傾聽有時候比盲目反駁更有力量。
  • 6旬老人被兒媳送去養老院,忍不住哭訴:月子仇你居然記了一輩子
    其中最能體現婆媳情感交流的時期往往是寶媽在「坐月子」的時候,如果婆婆像照顧女兒般細心地照顧寶媽,這份情意寶媽定能銘記感恩,但如果此時婆婆做不到位,說不定就結下了「月子仇」。可兒媳婦聽到這話卻笑了一下說:「您覺得委屈,那我的滿腹委屈又該由誰來聽呢?」原來,秦老太一直與鄰居吹噓自己當初如何在兒媳坐月子時,好生伺候才得到今天兒媳反哺。
  • 60歲婆婆被送進養老院,老人含淚哭訴:「月子仇」真要記一輩子麼
    老人聽到兒媳的話愣住了,隨後含淚哭訴道:「月子仇」真要記一輩子麼?兒媳冷冷的回覆道:對,我忘不掉,到現在我都承受著月子病的痛苦,沒辦法去照顧你,出錢給你送養老院就是對你最大的孝順了。,其實大部分兒媳的月子仇都無法忘記,為何會這樣呢,月子對女人到底有多重要?
  • 「下半輩子你和月子仇過,我和我媽過」離開妻子後,丈夫卻後悔了
    下半輩子你和月子仇過,我和我媽過寶媽小林原本認為自己很幸運婆婆美其名曰要給家裡省電,大冬天兒媳不能開空調保暖,而婆婆自己的房間可以。種種相處下,寶媽明白婆婆根本不願照顧自己,而自己也因為沒做好月子,身體狀況出現了問題。月子一做完,寶媽就讓丈夫把婆婆送走。3年後,婆婆不小心摔斷腿,寶媽堅持不肯照顧,表示自己寧願出錢請人照顧婆婆。
  • 72歲老人被兒媳送敬老院:月子仇,我會記恨一輩子
    兒媳提議將婆婆送敬老院生活。王婆婆聽了後當場崩潰,她不願意去養老院,見人就訴苦,說兒子兒媳不是太孝順,看自己年齡大了不管不問,並懷疑是兒媳婦指使兒子這麼幹的。面對鄰裡的指指點點,兒媳並沒有過多解釋,反而稱:「月子仇,我會記恨一輩子!」王婆婆當場淚崩,沒想兒媳婦這麼小心眼,記恨這麼久還沒忘記。
  • 時隔20年,我才明白「為什麼月子仇我媽記了半輩子」,她太苦了
    童年和少年,趙雅幾乎都在這樣的環境下度過。十幾歲的時候,她跟母親吵架,質問她:「奶奶好歹是我爸的媽媽,是你婆婆,她是長輩,你怎麼也得尊重她吧?」母親被她問得驚住了,眼眶紅紅地只說了一句話:你不懂。那時的趙雅的確不懂,母親說都怪奶奶和爸爸在她坐月子的時候沒有好好照顧她,才讓她得了月子病。母親剛嫁過來時,是一個溫柔、文靜的姑娘,月子裡婆婆不照顧她,她也不好意思支使婆婆。父親沒有眼力見兒,飯做好了端給母親,母親吃完他再把碗收了,這就是他對母親唯一的照顧。
  • 「在乎我?我坐月子時你在哪」,妻子記月子仇兩年,親手毀了婚姻
    美豔開始踏實坐月子,但這也是婚姻關係暗生罅隙的開端。 美豔月子期間,孩子特別愛哭鬧,老公嫌棄孩子影響自己睡覺,白天上班打不起精神,索性搬到了客廳住。晚上,坐月子的美豔一個人應對哭鬧的孩子。 美豔心裡委屈,為了懷孕自己已經受了那麼多罪,憑什麼月子期間他還要缺席?孩子又不是她一個人的,憑什麼所有一切都讓她一個人扛?
  • 「兒媳,你辭職照顧我,我每月給你兩千」「晚了,我記月子的仇」
    後來她懷孕了,孕期很難受,想讓婆婆來照顧幾天。只是婆婆直接就拒絕了,說她還要養老,享受生活,讓梅梅自己想辦法,畢竟哪個女人沒懷孕生孩子,就她矯情。梅梅聽到這句話,就再也不提讓婆婆來幫忙了,因為她知道說了也無濟於事。後來她生孩子坐月子以及帶孩子,都是自己一個人。為此她落下了不少的月子病,後面即使調養很久,都沒能調養回來。
  • 家有88歲的癱瘓婆婆,我無法伺候兒媳月子,兒媳卻說「謝謝媽」
    本來,我的生活算是平靜,孩子們孝順,我和老伴夫妻恩愛,我和婆婆也相處融洽,但是今年,我遇到了一個難題。去年,兒媳懷孕了,我答應了等她下孩子之後,我去伺候月子。說實話,這也是我的份內之事。網上常說,「月子之仇不共戴天」,我還真怕如果我不去伺候兒媳,她會因此對我產生不滿。我還聽很多兒媳說,如果婆婆不伺候月子不幫忙帶孩子,以後就不負責養老。
  • 你憑什麼不孝順公婆?兒媳:憑20年前坐月子沒吃他們一口飯
    如果年輕的時候,公婆不僅沒有照顧你坐月子,還對你百般刁難,那麼將來等他們老了,你會好好照顧他們,為他們養老嗎?可能很多人都會回答,會。畢竟過去的事已經過去了,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睦睦最重要。但也有一些人,對於過去的事情始終無法釋懷,他們認為:一個人年輕時種下什麼樣的因,將來就會食什麼樣的果,誰都逃脫不了,這很公平。今天要分享的這個故事,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結婚二十多年的女人,她曾經留言給我,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
  • 家有88歲的癱瘓婆婆,我無法伺候兒媳坐月子,兒媳卻說「謝謝媽」
    可是,兒媳也馬上要生寶寶坐月子了,身邊不能沒人伺候,所以我心裡很為難。說實話,我也不是一個笨老太太,這些年在手機上也了解過很多婆媳矛盾的故事,聽很多兒媳抱怨過自己的婆婆,因此對年輕人的想法多少有點了解。網上常說,「月子之仇不共戴天」,我還真怕如果我不去伺候兒媳,她會因此對我產生不滿。
  • 月子期間,婆家「掉價」的所作所為,會讓女人記一輩子「月子仇」
    月子裡結下的仇,無論是和婆婆還是丈夫,都是很多女人一輩子都難以釋懷的事情。甚至有些女人自己都成為了婆婆,到了晚年很多事情都不記得了,但是說到「月子仇」,當日的情景還是歷歷在目,心中更是憤恨不平。月子坐不好,不僅當時寶媽遭罪,對於身體的影響是一輩子的,因此,婆婆在這個階段照顧不周,那麼媳婦記恨一輩子也並不意外。
  • 婆婆,你不照顧我坐月子,現在你生病住院,我也很忙沒空照顧你
    導語:如果婆婆在你坐月子時不照顧你,那麼將來婆婆生病住院了,你會去照顧她嗎?都說月子之仇是會記一輩子的,那麼記月子之仇的兒媳婦,是不是太心胸狹隘了?對月子之仇始終無法釋懷的女人,心裡都是怎麼想的呢?劉女士:我婆婆的想法很傳統,很固執。
  • 「月子之仇,不共戴天」,血淋淋的傷
    「月子之仇不共戴天」,這句話聽上去太狠,實質上,卻是一個女人內心血淋淋的創傷。而這份仇恨是從哪裡來的?很多人會直接劍指婆婆.首先是丈夫的關愛、體諒和照顧。而諷刺的是,總有一些搓不圓捏不扁的男人,充當著無擔當的牆頭草,任由月子裡的婆媳矛盾惡化下去,還自詡為自己很中立。
  • 「照顧我媽,那是你做兒媳的本分,我憑什麼要照顧你爸」
    那天婆婆的高血壓突然犯了,曉樂不顧自己身單力薄,當即背著婆婆就下了7樓,直到婆婆上了救護車,曉樂才緩了口氣,喝了一口水。也正是因為曉樂的無私付出,婆婆對她的敵意漸漸消失,兩個人的關係日漸轉暖。因為父母的年齡都比較大了,陪護這種事肯定不能讓母親做,可是曉樂又趕上工作忙碌期,一時無法抽出身來去照顧自己的父親,便想讓丈夫能夠請幾天年假去醫院照顧父親,因為曉樂知道,丈夫的單位並不太忙,請幾天假完全不是問題。
  • 70歲婆婆跟兒媳道歉:生場大病才知道,你的「月子仇」一直沒忘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偏偏有些人無法維繫好婆媳關係,主要是一萬:有些婆婆,始終覺得兒媳是外人。然而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把兒媳當外人,一個外人又怎會對你真心相待呢?可以說,對兒媳不好的婆婆,多半格局很小,只看得到眼前,而看不到以後。
  • 70歲老人被兒媳送進養老院,含淚哭訴:月子仇,你卻記這麼久
    俗話說10年看婆10年看媳,婆媳關係在我國一直以來都非常微妙,都說婆婆不是媽,同樣的道理媳婦也不是女兒,所以想要婆媳和母女一樣相處,顯然並不現實。但是有時她們又不得不時常聯繫,甚至同處一個屋簷之下,這也許會讓雙方尷尬,甚至激發更大的矛盾。
  • "往後餘生你和月子仇過,我和我媽過"丈夫棄家容易,想再回家難
    ,誰知道,婆婆過來的主要原因,是怕村裡人說閒話,兒媳生了還不給照顧月子。但是月子仇在小美心裡,是一點都沒過去。1、坐月子期間,產婦最大坐月子期間,產婦不是最大,誰最大?首先,坐月子好壞,直接影響了女人以後的身體健康。在月子期間,若是受涼落下了月子病,那麼這病,可能會跟隨女人一生。其次,坐月子好壞,直接影響了女人的心情。
  • 婆婆生病住院,要求兒媳照顧,兒媳直接拒絕:當初你怎麼對我的
    自古以來婆媳問題是很多家庭都存在的,為了解決各種矛盾大家也是費盡了心思,可最終都敗下陣來。那麼這種矛盾是從何產生的呢?我想大多數都是從懷孕期間或者月子裡產生的吧。這不想著去醫院拿點藥,沒想到卻撞上了一對婆媳的矛盾紛爭,事情的經過如下:當時的我拿完藥正坐在椅子上想著歇一歇,剛坐下屁股還沒暖熱,就聽見了旁邊傳來一個男人說話的聲音。"我媽都生病了,你就不能在這伺候她一下,好歹也是一家人啊!"男人的聲音中透露著無奈和懇求:"我的生意真的很忙,脫不開身照顧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