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憑什麼不孝順公婆?兒媳:憑20年前坐月子沒吃他們一口飯

2020-09-15 梧桐正在讀書

中國人做事大都講究因果,年輕時種下什麼樣的因,將來老了就會收穫什麼樣的果。有些時候可能等不到老的時候,報應也就隨之來了,這也是為了老年人都勸年輕人說,做人做事要積德的原因,積德,積的都是以後的福報。

可惜並不是所有人都明白這個道理,有些人總是習慣性目光短淺,格局有限,看不到自己的未來,或者說,根本不在意自己的未來。他們只是想當然地認為,自己眼下做的,都是應該的,至於未來如何,未來再說吧。

只是,一旦真的到了未來,再後悔也就晚了,人生是沒有回頭路可以走的,年輕時做的錯事,老了都得買單,該來的總會來。

如果年輕的時候,公婆不僅沒有照顧你坐月子,還對你百般刁難,那麼將來等他們老了,你會好好照顧他們,為他們養老嗎?可能很多人都會回答,會。畢竟過去的事已經過去了,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睦睦最重要。

但也有一些人,對於過去的事情始終無法釋懷,他們認為:一個人年輕時種下什麼樣的因,將來就會食什麼樣的果,誰都逃脫不了,這很公平。

今天要分享的這個故事,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結婚二十多年的女人,她曾經留言給我,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

將她的故事分享出來,是為了提醒更多的公婆:

不要覺得兒媳為你養老是一種義務,做人都是要將心比心的。如果你在年輕的時候沒有善待過她,那麼將來老了,她不願意為你養老,不要怪她心狠,問問你自己,當初她需要你的時候,你在哪裡。

暫且稱這位讀者為小霞吧,小霞留言說自己前幾天和老公吵了一架,原因是老公說她不孝順,不願意照顧自己的公婆。但她絲毫沒有退縮,直接跟他說:「我永遠忘不了在我剛結婚的時候,還有我坐月子的時候,你媽媽對我造成的傷害,不願意養老,是有原因的。」

原來結婚以後的這些年,小霞的婆婆一直對她不好,這些不好的事一件一件的都存在了她的心裡,即便已經過去很多年,這些傷害依然沒有釋懷。

比如,臨近生產的前幾天,小霞身體極度不適,但婆婆依然沒有一點體諒和心疼,大冬天的,強迫她給自己做飯吃,說天氣太冷了自己不能碰冷水。

婆婆也是生過孩子當過媽的人,為什麼不能體諒一下兒媳的艱辛呢?

如果只是這一件事,小霞積累的怨恨可能不會那麼多,最讓人寒心的是坐月子的時候,婆婆沒有給小霞做過一頓飯,小霞是剖腹產,才過一個星期傷口還沒有癒合,就自己一個人下床做飯。

不僅如此,從女兒出生開始,公婆沒有照顧過一天,全都是小霞一個人將孩子拉扯大,這些辛苦誰體諒過?孩子並不是她一個人的孩子,但是孩子出生後,好像和孩子的爸爸,和孩子的爺爺奶奶,沒有任何關係一樣。

時隔多年,當小霞將這些事說出來的時候,依舊會眼眶泛紅,心裡所有的委屈和心酸瞬間湧上來,心痛到難以言表。可能很多人會說,那麼多年過去了,如果一直放不下,多半是自己的問題,心胸太狹隘了。

能說出這些話的人,大概沒有親身經歷過那種絕望吧?但凡經歷過便不會這樣說,因為他多多少少能明白,坐月子的時候如果沒有人幫助,會有多麼無助。

令人心酸的是,小霞的老公最終還是要求她為自己的父母養老,他完全沒有換位思考過,小霞對於曾經的傷害有多麼難以釋懷。

他說,事情過去那麼多年了,你應該原諒他們,他們現在老了需要有人照顧。

那一刻,小霞大概心灰意冷了吧,她堅定地說:「憑什麼?你是大孝子,我不是,那是你的父母,不是我的。你一直都在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們,但我做不到,如果你接受不了,那我們可以離婚,你再找一個孝順公婆的老婆吧。」

她的老公可能沒有想到她的態度如此堅決,追問了一句:「你是兒媳,憑什麼不照顧公婆,不為公婆養老?」

小霞冷笑一聲,懟回去:「就憑我二十年前坐月子,沒有吃過他們一頓飯。」

她說的是實話,她考慮得很清楚,無論老公怎麼說都不可能心軟的,因為他在說這些話的時候,說明並沒有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考慮過問題,他無法體會公婆曾經對自己造成的傷害,在那一刻,他的心裡只有自己的父母,沒有妻子。

不知道怎麼回事,這番對話後來傳到了公婆的耳朵裡,他們不甘心地來問,身為兒媳的小霞為什麼不為他們養老,小霞說出了一樣的答案。可以說,無論誰來說都沒有用了,當年發生的一切歷歷在目,不管事情過去多少年,依然無法釋懷。

真正的傷害是不會被遺忘的,只能主動釋懷,變成一句「算了」,但這句算了,說出來並不容易,很多人終極一生都沒有辦法說服自己。

那些傷害藏在內心最深處,平常不會想起,但從來不會忘記,一旦有人觸及,便會如刀割一般疼痛。

回到最初的問題上來,如果年輕的時候公婆沒有照顧你坐月子,沒有善待過你,對於你的一切困難視若無睹,將來等他們老了,你會為他們養老嗎?

有的人會,因為顧及老公的感受,顧及整個家庭的和諧和穩定;但也有些女人會和小霞一樣態度堅決,無論怎樣都不會管他們半分。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所謂的對和錯,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能放下的未必是因為心胸寬廣,還有可能是因為過於能忍,或者說,已經忍習慣了,無所謂了,認命了。

那些不能放下的也未必是做人刻薄,心胸狹隘,還有可能是因為,那些傷害已經深入骨髓,是不是放下已經不重要了,對於他們來說,今生不會和好已經成為定局,就像無法回到過去一樣。

人活到一定年齡段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的,能責備的人可能會隨著我們的認知而不斷減少,因為我們會漸漸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

不要站在上帝視角看待一個人或一件事,我們不是她們,無法體會到她們經歷過怎樣的傷痛。

作為旁觀者,只能提醒那些正在傷害別人的人,早一些醒悟吧,做人都是要將心比心的,如果你不曾善待他人,請做好將來迎來報應的準備。

尤其是在一個家庭裡,身為公婆一定要明白:兒媳並沒有為公婆養老的義務,還是儘可能的對她好一點,在她需要幫助的時候,儘可能地多幫一些。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的一次用心付出,將來會得到她多少感恩。相反也一樣,你永遠不知道你的一次傷害,會給自己的晚年帶來多少麻煩。

END

今日話題:如果年輕的時候公婆沒有善待你,坐月子的時候沒有照顧你,等他們老了,你會為他們養老嗎?來留言聊聊你的觀點吧。

相關焦點

  • 婆婆:我沒義務伺候你坐月子,但你們必須養老!兒媳:憑什麼
    我懷孕七個多月的時候,婆婆就開始天天在我面前說:你這孩子都快生了,你怎麼還不接你娘家人來啊?現在都是娘家媽伺候月子!後來我實在忍無可忍就和她吵了起來:如果我坐月子你不管,那麼以後你老了,或者是病了,也別指望我能照顧你!婆婆一聽立刻去找老公,和老公打小報告:我沒有責任和義務伺候她坐月子照顧孩子,但是你們必須養我老!
  • 婆婆:我沒義務伺候你坐月子,但你們必須養老!兒媳:憑什麼?
    現在都是娘家媽伺候月子 ! "後來我實在忍無可忍就和她吵了起來:"如果我坐月子你不管,那麼以後你老了,或者是病了,也別指望我能照顧你 ! "婆婆一聽立刻去找老公,和老公打小報告:"我沒有責任和義務伺候她坐月子照顧孩子,但是你們必須養我老 ! "老公無論怎麼勸,婆婆就是不聽,還絕食抗議,我很生氣,我憑什麼要孝順你 ?
  • 「孝順公婆是義務,新房憑什麼不讓住」兒媳怒懟:憑你一分錢沒出
    後來,劉赫的父母不滿足於這樣的狀態,理所當然地提出了前去同住的要求。但沒想到,兒子劉赫表示,他沒辦法做主。而當他們去找兒媳梓欣時,她立刻就回絕了。理由也很簡單,現在的年輕人大多都崇尚自由,更需要有自己的隱私和空間,對自己的親生父母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公婆呢?兩代人思想觀念的不同,必然會產生很多矛盾,誰願意給自己惹麻煩呢?
  • 我沒有伺候兒媳坐月子,也沒幫她做家務,但兒媳卻很孝順我
    我沒有伺候兒媳坐月子,也沒幫她做家務,但兒媳卻很孝順我在當今社會,談論最多的就是婆媳關係,婆媳關係的好壞關係著整個家庭的和諧,很多夫妻就是因為婆媳關係處理不好最後鬧得分道揚鑣的,結局讓人惋惜。都說婆婆不是媽,做兒媳的不可能去要求自己的婆婆像自己親媽一樣對自己好,因為你自己也做不到,所以不要要求別人都按照你的意願來做事。
  • 兒媳坐月子婆婆躲小兒子家,她住院兒媳不伺候,送三千得罪婆家人
    不是所有的兒媳,都是強勢刁蠻任性的。在一開始,兒媳都是想著要好好孝敬公婆。但日子過著過著,婆婆的所作所為寒透了兒媳的心,那麼兒媳自然也就不會再去理會婆婆的養老。你拿真心待我,我自然拿真心對你。老公都這樣說了,宋英只好悶頭吃了這個啞巴虧。結婚後一年,宋英懷孕生下了兒子。就宋英剛生下孩子第一天,婆婆來看了一趟,然後就沒影了。老公原本請婆婆來照顧月子,可婆婆卻說大孫子需要她,她得去照顧大孫子。
  • 婆婆住院讓兒媳請假陪床「憑啥請假,我生孩子的時候她又沒幫忙」
    婆媳分歧可是婆婆不滿意,嫌小郝不積極,沒有盡到兒媳婦的義務,每天就過來待一會兒,非要叫小郝跟公司請假來醫院守著她,小郝一聽要她請假就急了,現在年底了正是結算工資的時候,公司裡一大堆事,請假不是耽誤事兒嗎,她和老公商量要不他請假吧,卻是不能讓公公太辛苦,可婆婆卻說兒子是幹大事的人,不能耽誤,老公的小姨也在旁邊應和,說是男人也不方便照顧,還是兒媳婦兒同為女人更心細,媳婦兒就應該孝順公婆
  • 「你生孩子,憑啥讓俺伺候月子」婆婆發朋友圈,兒媳回復很解氣
    &39;因此,當她的兒子和琪琪結婚時,她明確表示,她將來不會照顧兒媳坐月子,更不會幫帶孩子,讓琪琪他們自己想辦法。琪琪太著急了,幾乎睡不著覺,她決定親自給婆婆打電話。「媽,我馬上就要生了,你能到城裡來照顧我坐月子嗎?等我坐完月子,你想回去就回去了。」
  • 婆婆想回城養老,兒媳將其拒之門外:「忘不了月子你給我吃鹹菜」
    她的婆婆是一個非常傳統,而且特別強勢的女人,常敏剛嫁過的時候,婆婆就給她立下了規矩:作為女人,一定要孝順公婆,伺候丈夫,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從此要少回娘家,多和婆家的人親。常敏明確的告訴徐磊:「如果你媽住進來,我就搬走,孩子也會站在我這邊,因為這個奶奶根本就沒有疼過她們。我當初是怎麼過來的,熬過來的,日子過得那麼苦,憑什麼你媽讓我伺候?要照顧你照顧,我跟你媽可沒什麼關係?月子仇我不會忘!」
  • 兒媳坐月子,婆婆教兒子,「你就晾著她,看她能怎樣!」
    其實,真正與兒媳結下月子仇的婆婆並不多,大多數家庭在這個階段都是和和睦睦的,少數相處不來的,也不會在兒媳坐月子時生事,互相將就一下,差不多過得去就行了。只有個別本性不善良,又喜歡作妖的婆婆,才會在兒媳月子裡興風作浪。我們審視一下自己的內心,假如兒子娶妻生子了,兒媳坐月子的時候,我們會虐待她嗎?不會的話,怕什麼?
  • 兒媳坐月子,婆婆讓吃冷菜剩飯,丈夫漠不關心十年後遭盡報應
    兒媳坐月子,婆婆讓吃冷菜剩飯,丈夫漠不關心十年後遭盡報應很多女人結婚之後,都會說自己不願意和公婆住在一起,尤其是公婆身體健康的情況之下,更加希望能和公婆的生活保持界限,不要被公婆所幹擾自己和丈夫自己本身的生活。因為太多太多的公婆帶著自己的想法,不願意放手兒子的生活,擅自插手進來幹擾原本兒子生活的平靜。
  • 「你坐月子憑什麼讓我媽伺候」愚孝老公一通理論,母子兩人回娘家
    如果男人自己什麼也做不了,需要幫忙,那就找自己媽幫忙。讓人想不明白的,是女人結婚以後生孩子,婆家人高興,到了女人坐月子需要伺候的時候,在婆家卻成了一個麻煩事。婆婆不願意伺候,老公又伺候不了,那么女人到底該怎麼辦?
  • 家有88歲的癱瘓婆婆,我無法伺候兒媳坐月子,兒媳卻說「謝謝媽」
    他們生在缺吃缺喝的年代,餓過肚子做過苦力,一輩子兢兢業業,上有老人下有兒女,在他們年輕時,孝順老人是絕對真理,而當他們老了,全社會又都要求他們體諒扶助兒女。於是,他們那代人不敢享受,不敢放鬆,只能將自己的光熱發揮到淋漓盡致。其實他們很難,尤其是當步入老年,家中有比他們更年老的公婆父母需要伺候,也有剛成家的兒女需要幫忙照看孩子時,往往會陷入兩難境地。
  • 「我媽病了,身為兒媳好歹照顧下」「憑什麼?月子仇無法釋懷」
    聽了這話,淑芬倒也不怕,直接定了定神,說:「你休啊,不用你休我,我可以休你。要真的離了婚你可別後悔。我為什麼不願意照顧你媽?你媽憑什麼讓我照顧呢?我當初生孩子坐月子都不管不問,現如今她老了想起我了。我還就不去照顧,我對誰都可以,對你媽做不到。」
  • 一個和尚有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你為何落到如此下場?
    帶去的營養品沒讓老太太吃。說是剛吃過飯,老太太悄悄的說就早上喝了半碗稀粥。親戚回家之後就把這件事情告訴在外打工的哥倆。這哥倆一聽就火大。立馬打電話回來質問弟弟:「你們是怎麼照顧媽的?飯都不給吃嗎?」弟弟說出了實情,平常都是兩個兒媳婦兒在照顧。哥哥問弟弟:「那你在幹嘛?」
  • 「你憑什麼不養老?」兒媳說了三句話,丈夫、婆婆無言以對
    原本以為在有了孫子之後,她會過去幫忙,但是人家還是拒絕幫忙坐月子,兩個孩子大都是芃芃的娘家人負責,就連我們這些鄰居都看不下去了,可是又不好說什麼。然而婆婆的身體不太好了,芃芃跟有恆也沒少從城裡回來看她,因為不方便,婆婆就想著搬到城裡住,當然,芃芃不會同意。有恆心疼自己媽,苦口婆心地勸她說:「咱媽身體都這樣了,來城裡,我們也放心些,省的咱倆來回跑。」芃芃還是一口回絕了:「你要是把婆婆帶來的話,我和孩子就走,我們回娘家。」
  • 兒媳坐月子婆婆敷衍照顧,丈夫不聞不問,18年後丈夫嘗到了苦頭
    結果老公反倒將她批評一通,責怪她沒把隱私物品亂擺亂放,讓父母看到了影響不好。趙婷懷孕後,婆婆來串門的次數更勤了,也不知道她從哪聽到的酸兒辣女傳言,非要兒媳多吃酸的。以前每頓飯趙婷無辣不歡,在婆婆的監督下,她只能吃那些不喜歡的食物。
  • 時隔20年,我才明白「為什麼月子仇我媽記了半輩子」,她太苦了
    趙雅和丈夫劉明結婚後,因為沒有多餘的房子,便一直跟公婆住在一起。婚後的第二個月,趙雅懷孕,吃什麼吐什麼,整個人難受的不行,一家人沒一個人問她想吃點什麼,給她買。她因為孕吐嚴重請了假,劉明還怪她這麼早就休了,別人都快生了才不上班。孩子生了後,說是婆婆在照顧她月子,實際上也就給她端個一日三餐。
  • 你憑什麼不養老?兒媳說了三句話,丈夫、婆婆無言以對
    ,我有權利住在他們家,一旦我有了什麼病,我一定會住在兒子家,而兒媳一定會好好的孝順我。」原本以為在有了孫子之後,她會過去幫忙,但是人家還是拒絕幫忙坐月子,兩個孩子大都是芃芃的娘家人負責,就連我們這些鄰居都看不下去了,可是又不好說什麼。
  • 兒媳去月子中心休養,婆婆嫌貴阻攔,兒媳怒懟沒讓你家出錢
    當初結婚,婆家本給小兩口預備了一套新房,但是以剛結婚就分家不吉利為由,讓兒子兒媳先和他們住一起,丈夫也說新裝修的房子需要通風,這才迫不得已和公婆同住。徐登紅不是懶惰的女人,見婆婆不理家,她便動手收拾,還從網上買了一些裝飾品。然而收到快遞,婆婆卻臉色一沉,數落兒媳浪費,這樣的環境全家生活了幾十年,憑什麼兒媳一來就要改變。
  • "兒媳,你每個月給我兩千生活費" "媽,你沒帶孩子憑啥給錢"
    "兒媳,你每個月給我兩千生活費吧""媽,你沒帶孩子憑啥給錢"導語: "兒媳,你每個月給我兩千生活費吧""媽,你沒帶孩子憑啥給錢"如今這社會,婆婆幫忙兒媳帶孩子儼然成了天經地義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