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說:「人人都喜歡受人稱讚。」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人類本性上最深的企圖之一是期望得到讚美。」
今天要讚美的是一個很擅長讚美的人。就叫他老S吧。當時我們團隊服務甲骨文公司大中華區,老S就代表著甲方。每次和老S開工作例會,都會聽到一堆「Great」、 Good job、Good idea,Wonderful。或者是「你今天狀態不錯」,「你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建議」、「你講到點子上了」。把會議氣氛搞得很好。
和老S開會,還有一個規矩:就是人人都必須發言。當時以為是甲方爸爸的企業文化,後來發現並非如此。他是想從最後幾個發言的人裡面,找到那些自卑感很強的人,那些被壓抑、自信心不足的人,因為這些人一旦被老S狀似真誠的讚美擊中,就可能從此信心倍增,精神煥發,給項目帶來出乎意料的進展。
老S當時是一個年薪百萬在北京有幾套房的金領。美中不足的年逾不惑仍是光棍。按照他的說法,他對另一半有3d列印般的精確要求。多高,多重,家庭出身,學歷,容貌,興趣,性格等等,乃至是否是長頭髮,皮膚有多白等等,都有具體要求,可以說是「定製」。神奇的是兩三年後,在提供了足夠多的樣本數(通過紅娘網站的大數據和孜孜不倦的相親見面),他居然找到了目標。更讓人佩服的是他還成功拿下了,我揣測這裡面「讚美術」功不可沒。
當年很流行去KTV搞團建。這是我特別害怕的。我不會唱歌,上不了臺面,所以總是能躲則躲,能讓別人遺忘最好。但是這樣的細節也被老S捕捉到了,他巧妙地唱了一首湖南民歌。然後說,四四,你的湖南話最正宗,這句「劉海哥,我的夫」我唱不好,你來……唱完後他會由衷地讚美有民歌的味道。他的讚美讓我不至於在那樣熱鬧的場合落落寡歡形影相弔,所以我得感謝他。
是的,讚美的力量是微妙的,也是巨大的。大到可以改變國家命運。比如說,藺相如贊廉頗,廉頗負荊請罪,從此國家長治。今天的中美關係,所欠缺的,也有一份真心的點讚。
讚美的力量也可以改變團隊的前途。喬丹是遠投高手,但他對皮彭說「我扣籃用右手較多, 並且習慣地用左手幫一下,而你,左右手都可以。」喬丹如果僅僅只是球技出眾,而不去真摯的讚美皮彭的話,那麼也就不會和皮彭的關係拉得很近,一起努力為公牛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神話。
讚美的力量足以改變家庭和婚姻關係,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這些故事留給《知音》吧。
讚美還可以改變年輕人。馬雲說:「從心底裡,我佩服今天的年輕人。他們比我們更懂得未來,更有能力創造明天。「所以年輕人都喜歡馬雲。現在我們家10歲的女兒熱衷於vipkid上外教課。因為外教老師動不動就「goodjob」,「Great」地讚美,哪怕你頑皮搞怪無法無天。即使是遠隔重洋,你也能感受到外教老師嘴上充滿激情的高八度。
歐陽修有次外出,偶與一小青年同行,小青年不認識歐陽修,指著路邊的一棵死槐樹做起詩來:「遠看一枯樹,兩個幹枝椏。」既無文採又無內涵。但歐陽修聽了不但沒有挖苦,還笑眯眯地誇了一句:「好詩,好詩!如能加上兩句,想必會更好。」青年問:「加哪兩句?」歐陽修回答說:「春來苔是葉,冬至雪作花。」青年聽了,連連點頭,並若有所悟。
讚美的力量還可以改變自己。一位心理學家曾說過:「不會讚美自己的成功,就激發不起向上的願望。」自己讚美自己,也是一種方法,會獲得短暫的抽離感。而抽離感是開悟的重要階段——從頭腦的慣性中抽離出來,觀照生活,它往往伴隨著內心強烈的震顫發生,是修行人所孜孜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