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姚晨、馬伊琍主演的電影《找到你》在上個月5日上映,這部以母愛為主題的電影可謂是一部催淚炸彈,上映之後也是備受好評,豆瓣評分8.3,可以稱之為上乘之作。電影以女性角度探討當下社會對女性的高要求,以及女性在母親與自我價值實現之間如何平衡,這似乎是永恆的話題。我們說闡述女性主題是溫柔的,但是導演呂樂卻用了強烈的碰撞、緊張的節奏來把故事展開,讓你在90分鐘的觀影中,一刻不停歇,跟隨電影走。

電影從三位媽媽的不同境遇展開,她們分別是女強人,全職主婦,村婦。不平等的教育水平、不同的家庭環境,似乎在生活中也是不可能有任何交集,卻讓她們殊途同歸的因為婚姻問題而發生了命運的糾纏。姚晨飾演的李捷是一名律師,作為職場女強人,生活中她強勢、獨立,與丈夫因為孩子撫養權問題走到了對薄公堂的地步。

馬伊琍飾演的孫芳是一名村婦,在結婚當天眾目睽睽之下就遭遇丈夫的家庭暴力,甚至於孕期也未免受難。但是,若不是孩子得了罕見絕症,丈夫卻置之不理,相信她依然會忍下去丈夫的拳頭…因為在她看來,丈夫不喝酒、不打人,僅僅是為了尋找新生活就離婚,是她永遠不會理解的。

陶昕然飾演的朱敏,受過高等教育,為了孩子做了全職媽媽,到最後與社會脫節,在與丈夫的離婚官司中,備受指責,最後走到了自殺這一步…電影裡的三位女性似乎都是個案,卻又像活生生的我們身邊的人。我們說她們的境遇是遇人不淑嗎?孫芳的丈夫酗酒、賭博、家暴,朱敏的丈夫出軌……看似是這樣,其實說到底是整個社會對女性的要求太苛刻。

電影通過蒙太奇手段,回憶、講述相互交叉推進劇情,讓我們更立體了解這三位媽媽的困惑和人生抉擇。小編今天看到一條新聞,讓人唏噓。說一名產婦在月子時被丈夫要求在產假期間的家庭生活開銷AA制,原因是產假期間,妻子的收入只是基本工資,丈夫覺得自己生活壓力太大……

這個社會對於女性有多苛刻?電影立展現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在當下,我們似乎總能遇到這樣的抉擇時刻: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職場女性,會有人說你是個糟糕不稱職的媽媽。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全職媽媽,又會有人覺得,這不算是一個職業,你是一個與社會脫節的,伸手向別人要錢的人。女性除了被冠以「弱勢群體」的名稱以外,似乎並沒有收到社會的任何寬待。

被家暴、被全職、被出軌,連娛樂圈裡的那些女明星都在這些年一一經歷了這些還敢怒不敢言。要知道他們已經算是公眾人物。但女人究竟為什麼要活在別人看法的世界裡呢?這個問題,不應該只是困惑女性,應該交給這個社會來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