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了幾部同志影片,都是悲情結局,《沙灘鼠》雖然是一個開放式結局,但也讓人感到無比惆悵。
三部片子都是歐美電影,這不由讓我內心生出一個疑問,一些歐美國家同志婚姻合法化之後,大多同志為何依然深櫃不出,不否認勇敢者越來越多,但忐忑之心駐足不前者大有人在,這又是為什麼?法律的保護並沒有形同虛設,但對於不少同性戀者來說卻是視而不見一般。
這種想法當然會讓我聯想到國內同志群體,同志婚姻合法化已被有識之士做為建議提交兩會,雖被否,但很明顯的是,現如今同志生存環境已經大為改觀,特別是為同志維權的聲音越來越大,不能不說這是同性戀者翹首以盼的一件事情,但我很想知道,假如國內真有了同志婚姻合法化,作為同志你會勇敢地出櫃與同性伴侶步入婚姻殿堂麼?
雖然中國有7000萬左右的同性戀者,但我相信能夠做出此舉的同志數字肯定趨於寥寥,而大多翹首以盼同志婚姻合法化的同性戀們,到那時依然只是看客而已,換句話說:同志可以振臂高呼「同志婚姻合法」,但真格兒的,到了自身,卻做不出。西方人更加開放、思想更加前衛,但他們都做不到這點,那就更別說是國內了,由此可見,這個問題世界大同。
從當今歐美一些國家的情況上看,給你立了法,同性結婚合法,那你為何不完成你今生的願望?法律可以讓同志婚姻受到保護,你還害怕什麼?
當思考了這個問題之後,我會覺得法律的認可是一方面,而讓同志不敢現身的重壓不光是沒有法律的保護,更多的應該是傳統觀念難以打開而顯現出來的僵局,國外這樣,國內如是。
一個是法律的認可,一個是社會的氛圍以及來自家庭的壓力,後兩者對同志來說更難擺脫,尤其是來自家庭的壓力應該排在第一。我甚至覺得就算沒有法律的認可,只要沒有家庭壓力,同志生活也不會這麼苦了。
就拿出櫃之人來說,就比如我,我不會有婚姻的束縛,我可以自由自在找我喜歡的伴侶一起生活,因為家庭不會給我壓力,就算沒有同性婚姻合法化,我依然建立了自己的GAY之家,我們在一起過我們的夫夫生活。
所以我認為,同志的苦楚不完全來自於同志婚姻沒有合法化,更多是由社會的傳統意識所造成,這個不破,那麼就算同性婚姻合法化之後,也不會有太多同志勇於現身、出櫃和結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