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的餐桌》我看了十一期,唯獨一家外地人定居海南的那期讓我印象深刻,我被他們質樸的笑容感動著,更羨慕著他們三代人其樂融融的生活。
在這個婆媳關係不好相處的年代,這一家人告訴我,婆媳不僅可以好好相處,還能彼此心懷感恩。
我後來仔細想了一下,為什麼這檔「蹭飯」節目這麼吸引我,是因為他們蹭飯的每個家庭都有溫度,是柴米油鹽的平凡,也是家人相親相愛、互相體諒的動容。
就拿最讓我動情的這一家人來說吧。
這家的男主人(以下簡稱兒子)是一個外地人,因為跟著公司的項目來到海南,打下了事業的基礎,後來娶了媳婦兒,就在此定居了,再後來有了孩子,便把父母從老家接過來,開始了三代同堂的日子。
有老人、有小孩,生活肯定存在著各種不方便,更何況丈夫還要長期在外,留下兒媳跟公婆相處。但是這一家人只讓我看到了和諧的一面,而且從她們燦爛的笑容裡我知道,這份互相體諒、共同打造美好生活的畫面是真實存在的。
1、公公說,也不騙她(婆婆),也不害她,心裡有就行了
嶽雲鵬一直讓老人講述一下他們的愛情故事,並攛掇叔叔跟阿姨表白,給阿姨買東西。叔叔羞澀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叔叔說,她對我的父母特別好,我們姐妹五個都不在身邊,所以說,我的爸爸媽媽都是她在照顧,她在我們家的功勞是最大的。
阿姨說,他們在外邊掙錢都很辛苦,我在家照顧老人是應該的。特別淳樸,也像極了我們村兒那些男人在外邊打工,女人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的家庭,很真實。
嶽雲鵬問叔叔,逢年過節會不會給阿姨買點花,送點禮物什麼的。叔叔特別誠實的說沒有,什麼都不會買,我心裡有就夠了。也不害她、也不騙她,心裡有就行了。特別淳樸的幾個字,我看的酸了鼻子。
在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能做到不害、不騙就已經相當不容易了。再加上叔叔阿姨本身就淳樸的性格,根本就不可能有那些小浪漫,兩個人一起過好日子,就是最幸福的事兒。
2、婆婆說,兩好擱一好,都好了就可以了
原來,在這個家裡兒子要經常出差在外,兒媳要上班,平時照顧孩子的事情都落在了兩位老人身上。但是婆婆從來不抱怨什麼,更是在兒子外出的時候對兒媳加倍好。這樣,兒子在外邊呆的也安心,兒媳工作起來也放心,整個家裡也舒心。
婆婆說了一句特別現實更特別暖心暖心的話,兒媳婦也夠辛苦的,反正一家人嘛,兩好擱一好,你要是一個人好了,不中,都好了就可以了。這不就是每個家庭都希望的的嗎?家和萬事興,家和事事順。
婆婆笑起來的樣子特別和藹,也許這就是婆媳能夠好好相處的原因,沒有人有外心,大家都把心向著這個大家庭,把勁兒往一處使。
婆媳能夠和諧相處,這個家就錯不了。
3、兒子說,老婆辛苦了,希望爸爸媽媽身體健康,把孩子養大成人
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是最累的,但也是最幸福的。在父母健康的時候能夠盡孝不留遺憾。尤其是前段時間,老人家腦梗住院了,他更是希望以後的日子父母健健康康、多享享福。
他說,自己的老婆很辛苦,他經常在外,教育孩子的事情大多還是落在媳婦兒身上的。他們倆要快快樂樂的把孩子培養成人,不一定非要培養成才,但一定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培養成人就可以了。
他這句話著實打動了我,在現代社會,很多家長給孩子掏著昂貴的補課費,讓孩子拼命學習,可以不會做家務,可以各種臭脾氣;也有很多家長,不管孩子的學習,也不操心他的成長,所以青少年犯罪事件頻發。
說到底,就是不能辨別是非好壞、沒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孩子在學校的時間有限,畢業後進入社會,正確的價值觀非常重要。
4、兒媳說,婆婆對我特別好,老兩口辛苦了
也許是對著鏡頭的羞澀,兒媳不太好意思叫爸爸和媽媽,但是話裡話外都能感受到他們的相處是非常融洽的。
兒媳表示,如果沒有兩位老人幫忙帶孩子,她不可能有時間去上班,現在兩位老人帶著孩子,她工作起來也安心,對於公公婆婆的幫忙,她是心存感激的。
現在很多婆媳矛盾除了那些大是大非,更多的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兒,是生活習慣的不同,是婆婆的指手畫腳。
但是,在這個家庭,婆婆對兒媳好,兒媳自然就對婆婆好。
我記得,我老公就對我說過一句話,我印象特別深刻,他說,我媽對你這麼好,就是希望你能對我好。當時我聽了這句話,雖然有那麼一點點不舒服,但我承認,我老公說的是實話。有哪個婆婆不是希望自己的兒子好呢?可是小日子還是得兩口子過,她對自己的兒媳好,就是在對自己的兒子好。
這個婆婆對兒媳好,就是在對自己的兒子好,也是對自己好。愛和關心都是相互的。在這個家庭,處處都有愛,所以很幸福。
寫在最後:
也許同樣是外地人定居別處的感同身受,也許是見過太多婆媳不和,所以見到這個家庭,分外喜歡。喜歡他們的家庭氛圍,喜歡他們的樸實無華,更喜歡他們對彼此都心存感恩。
家和萬事興,家和事事順,別的不說,在這種家庭氛圍下長大的孩子,又怎麼會三觀不正呢?真心的祝福這家人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