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說兩好擱一好、都好,兒媳說謝謝你們老兩口、辛苦了

2020-09-04 淺曉微微

《未知的餐桌》我看了十一期,唯獨一家外地人定居海南的那期讓我印象深刻,我被他們質樸的笑容感動著,更羨慕著他們三代人其樂融融的生活。

在這個婆媳關係不好相處的年代,這一家人告訴我,婆媳不僅可以好好相處,還能彼此心懷感恩。

我後來仔細想了一下,為什麼這檔「蹭飯」節目這麼吸引我,是因為他們蹭飯的每個家庭都有溫度,是柴米油鹽的平凡,也是家人相親相愛、互相體諒的動容。

就拿最讓我動情的這一家人來說吧。

這家的男主人(以下簡稱兒子)是一個外地人,因為跟著公司的項目來到海南,打下了事業的基礎,後來娶了媳婦兒,就在此定居了,再後來有了孩子,便把父母從老家接過來,開始了三代同堂的日子。

有老人、有小孩,生活肯定存在著各種不方便,更何況丈夫還要長期在外,留下兒媳跟公婆相處。但是這一家人只讓我看到了和諧的一面,而且從她們燦爛的笑容裡我知道,這份互相體諒、共同打造美好生活的畫面是真實存在的。

1、公公說,也不騙她(婆婆),也不害她,心裡有就行了

嶽雲鵬一直讓老人講述一下他們的愛情故事,並攛掇叔叔跟阿姨表白,給阿姨買東西。叔叔羞澀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叔叔說,她對我的父母特別好,我們姐妹五個都不在身邊,所以說,我的爸爸媽媽都是她在照顧,她在我們家的功勞是最大的。

阿姨說,他們在外邊掙錢都很辛苦,我在家照顧老人是應該的。特別淳樸,也像極了我們村兒那些男人在外邊打工,女人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的家庭,很真實。

嶽雲鵬問叔叔,逢年過節會不會給阿姨買點花,送點禮物什麼的。叔叔特別誠實的說沒有,什麼都不會買,我心裡有就夠了。也不害她、也不騙她,心裡有就行了。特別淳樸的幾個字,我看的酸了鼻子。

在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能做到不害、不騙就已經相當不容易了。再加上叔叔阿姨本身就淳樸的性格,根本就不可能有那些小浪漫,兩個人一起過好日子,就是最幸福的事兒。

2、婆婆說,兩好擱一好,都好了就可以了

原來,在這個家裡兒子要經常出差在外,兒媳要上班,平時照顧孩子的事情都落在了兩位老人身上。但是婆婆從來不抱怨什麼,更是在兒子外出的時候對兒媳加倍好。這樣,兒子在外邊呆的也安心,兒媳工作起來也放心,整個家裡也舒心。

婆婆說了一句特別現實更特別暖心暖心的話,兒媳婦也夠辛苦的,反正一家人嘛,兩好擱一好,你要是一個人好了,不中,都好了就可以了。這不就是每個家庭都希望的的嗎?家和萬事興,家和事事順。

婆婆笑起來的樣子特別和藹,也許這就是婆媳能夠好好相處的原因,沒有人有外心,大家都把心向著這個大家庭,把勁兒往一處使。

婆媳能夠和諧相處,這個家就錯不了。

3、兒子說,老婆辛苦了,希望爸爸媽媽身體健康,把孩子養大成人

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是最累的,但也是最幸福的。在父母健康的時候能夠盡孝不留遺憾。尤其是前段時間,老人家腦梗住院了,他更是希望以後的日子父母健健康康、多享享福。

他說,自己的老婆很辛苦,他經常在外,教育孩子的事情大多還是落在媳婦兒身上的。他們倆要快快樂樂的把孩子培養成人,不一定非要培養成才,但一定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培養成人就可以了。

他這句話著實打動了我,在現代社會,很多家長給孩子掏著昂貴的補課費,讓孩子拼命學習,可以不會做家務,可以各種臭脾氣;也有很多家長,不管孩子的學習,也不操心他的成長,所以青少年犯罪事件頻發。

說到底,就是不能辨別是非好壞、沒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孩子在學校的時間有限,畢業後進入社會,正確的價值觀非常重要。

4、兒媳說,婆婆對我特別好,老兩口辛苦了

也許是對著鏡頭的羞澀,兒媳不太好意思叫爸爸和媽媽,但是話裡話外都能感受到他們的相處是非常融洽的。

兒媳表示,如果沒有兩位老人幫忙帶孩子,她不可能有時間去上班,現在兩位老人帶著孩子,她工作起來也安心,對於公公婆婆的幫忙,她是心存感激的。

現在很多婆媳矛盾除了那些大是大非,更多的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兒,是生活習慣的不同,是婆婆的指手畫腳。

但是,在這個家庭,婆婆對兒媳好,兒媳自然就對婆婆好。

我記得,我老公就對我說過一句話,我印象特別深刻,他說,我媽對你這麼好,就是希望你能對我好。當時我聽了這句話,雖然有那麼一點點不舒服,但我承認,我老公說的是實話。有哪個婆婆不是希望自己的兒子好呢?可是小日子還是得兩口子過,她對自己的兒媳好,就是在對自己的兒子好。

這個婆婆對兒媳好,就是在對自己的兒子好,也是對自己好。愛和關心都是相互的。在這個家庭,處處都有愛,所以很幸福。

寫在最後:

也許同樣是外地人定居別處的感同身受,也許是見過太多婆媳不和,所以見到這個家庭,分外喜歡。喜歡他們的家庭氛圍,喜歡他們的樸實無華,更喜歡他們對彼此都心存感恩。

家和萬事興,家和事事順,別的不說,在這種家庭氛圍下長大的孩子,又怎麼會三觀不正呢?真心的祝福這家人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兒媳願意讓公婆老兩口長期住自己家養老的,那是因為做到了這幾點
    這意味著,老兩口的養老。多出來的一攤事可能都是兒媳的事,兒子幫不上什麼忙。所以說,與其說是在兒子家靠兒子養老,不如說是在兒媳家靠兒媳養老。如果兒媳不樂意,一定要住過去,那就沒意思了,會討人嫌的。處理得不好,還會影響到兒子的婚姻幸福。如果老兩口生活能夠自理,行動自如,還是不要長期住孩子家養老吧。不住一起,便是千般的好,一旦住一起各種矛盾就來了。
  • 領導說:「辛苦了」,下屬怎樣回答比較好
    領導說:「辛苦了」,下屬怎樣回答比較好?這種情況幾乎每天都有人碰到,而且碰到的頻次可能還不會低,但很多人都沒有仔細的去思考過,到底怎樣回答會更加合理,甚至說更好一些,完全只是憑藉自己的感覺去做一些回答,比如不辛苦之類的話。
  • 公婆每年掙8萬,要給兒媳7萬五,全村人 都說做得好
    我們村有一對老夫妻,他們這老夫妻,一年差不多工資有8萬塊錢8萬塊錢,有75,000都全部交給兒媳婦,但是兒媳婦自打嫁到他們家來,從來沒有給過這老兩口一點點好臉色,而且有的時候還對他們嘲諷,不僅如此,稍有做得不好,還會對這老兩口破口大罵。
  • 公婆每年掙8萬,給兒媳7萬五,全村沒一人抱不平,都說做得好
    我們村有一對老夫妻,他們這老夫妻,一年差不多工資有8萬塊錢8萬塊錢,有75,000都全部交給兒媳婦,但是兒媳婦自打嫁到他們家來,從來沒有給過這老兩口一點點好臉色,而且有的時候還對他們嘲諷,不僅如此,稍有做得不好,還會對這老兩口破口大罵。
  • 老兩口兒的分居生活:還兒女的債遙遙無期
    要是碰上懂事的兒媳或者女婿的,自己還能少操點心,如若不然,那簡直是白幹活兒,還要生一肚子氣。60多歲的趙姨老兩口有三個女兒,老大在天津,老二在石家莊,老三留在本地。三個女兒年齡相仿,頭幾年前前後後的都嫁了。不久就有了孩子,老大老二都生了一個閨女,老三生了一個小子。那時候沒放開二胎,老兩口身體還結實,輪流照看,嘰裡咕嚕地孩子們就都離手了,老兩口也算鬆了一口氣。哪知二胎政策一放開,老大老二跟風似的非惦記著生兒子,最後都如願以償。
  • 晚年過得好的老漢,往往都有個好老婆
    當問出這句著名的問話時,張大元笑了,他說自己非常幸福!他有三個孝順的兒女,孩子們都出息了,在城裡買了房,起初他們總爭著把兩個老人接到城裡住,但張大元夫妻倆不願意離開故土,說不想給孩子們添麻煩,就算兒子說去幫他們帶孩子,老兩口也是一起去,但會在附近租個房子,和兒子他們分開住,吃的穿的用的東西,張大元媳婦會自己備好,經常做的好吃的拿給兒子兒媳一家,等孫子上學了,他們就又退了房回了鄉下。
  • 當父母老了, 是和兒媳一起住好還是分開住好?
    很簡單,我困難時你在那,你困難時我在那,找你生養的兒女照顧,別找媳婦,媳婦要養她父母俗話說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一起住,對老人有個照應,老人也不孤獨。但是,凡事都有例外,並非絕對。以下這些情況,不適合住在一起:第一種,父母都健在,有生活能力的。
  • 婆婆:我都是為了你們好;兒媳:謝謝,但你的好,是在火上澆油
    但是婆婆一插手,所有的問題都沒解決,他依然被慣著,學不會洗衣服,學不會道歉,只會用冷戰解決問題有一種男人,叫媽寶男,現在的女人都避之不及。這種男人,沒有離開過父母的羽翼之下,在別人眼裡都是乖寶寶,老實可靠。只有最親近的人,才知道是怎麼回事。能想像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從來沒有洗過自己衣服嗎?為什麼說她婆婆是火上澆油?
  • [道德盤古]劉淑貞:孝敬公婆好兒媳
    提起劉淑貞,盤古鎮苗村男女老少無人不豎起大拇指,都誇她是勤勞能幹、孝敬公婆的好兒媳。        自1993年結婚後,劉淑貞夫妻倆便一直與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劉淑貞孝敬公婆、勤儉持家,一家人的生活在她的安排下過的有聲有色。
  • 婚禮當晚,婆婆提出AA制,不到半年就反悔:兒媳,都是一家人
    所以,還是那句老話:「家和萬事興」,西妹希望婚姻當中的每一個人都能明白,既為一家人就要真心相待,否則如意算盤打得再好,也不過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許姌和廖亦凡的愛情讓很多人都羨慕,他們從來都沒有在感情方面產生過爭執,兩人的感情從一開始就得到了雙方父母的祝福。
  • 養兒防老,等到老了,真正靠得住的是兒媳
    張阿姨是個非常厲害的人,年輕時經常挑撥兒子和兒媳的關係。兒子剛結婚的時候,和他們住在一起。農村的四合院,老兩口住上房,小兩口住偏房,兩個廚房,各做各的飯,互相不打擾。即便這樣也是矛盾不斷。兒媳剛進家門那會,臉皮薄,總想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忍就過去了。但是張阿姨反而覺得兒媳婦好欺負,愈加的變本加厲起來。後來兩人直接開吵,有時候甚至還會動手。兒子在中間夾著,實在沒辦法了,只能在隔壁蓋了兩間房,搬了出去,這才消停下來。張阿姨老挑兒媳的刺,鄰居看不過去了,就勸她,別這麼強勢,以後老了,還得靠兒媳。
  • 為兒買房賣掉老窩,兒媳拒絕同住:人到晚年,養老該如何選擇?
    兒子要結婚,兒媳婦說王師傅的80平房子的房子太老了,以後有孩子也住不開,不如把老房子賣了去開發區買個套三的新房子,到時候我們一間,老人一間,孩子一間。王師傅原計劃手上的積蓄再找親友借點錢,給兒子首付一套小二房,兒媳不同意,房貸7成100多萬,每月還貸壓力太大。賣了老房子,輕輕鬆鬆的住上大房子,一家人住在一起,多好。
  • 說說俺家懂事的好兒媳
    老公誇得比較含蓄,而老媽一誇起女兒就忘了形。不但滿臉自豪的把世間所有的好詞都毫不吝嗇地用上,還在表揚我之後順口批評了同臺拿稿子念的親家母幾句。說人家的稿子不像自己寫的,照稿念還結結巴巴的,還說人家一看就沒什麼文化沒啥素質……唉,我的老娘呀!坐在我們大家面前旁若無人地說著,而聽著的我們都急得變了臉色。兒媳亞楠聽到姥姥的評價立即眼圈紅了,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 剛把孫子帶到小學,兒媳接父母養老,兒子:爸媽,你們先回家養老
    可為了不讓兒子在兒媳娘家面前抬不起頭,宋阿姨還是咬牙給兒子買了房子,給了兒媳20萬彩禮。就連孫子出生,宋阿姨又給兒媳送上了五萬。這前前後後,宋阿姨為了兒子兒媳花費了上百萬,自己和老伴的那點老本,也基本被掏空。所幸兒子孝順,主動把他們接來城裡生活。雖然每天要伺候兒子一家三口,還要辛苦照顧孫子,但宋阿姨卻認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 河南汝州陳向敏《感謝你們,好親家!》
    感謝親家,將一位才貌雙全的好女兒嫁到我家!嫁女兒時,親家沒像他人那樣要車要房,還讓女兒把工作後的工資悉數帶到我家。兒媳在銀行工作,身材高挑,模樣俊俏,是河南大學金融系的高材生,且心底善良,脾氣特好,溫文爾雅,輕聲細語,在家裡,沒見她和任何人紅過臉。
  • 娶來兒媳多個閨女,「兩好才能成一好」,在這個青島大姨眼裡,就沒有處不好的婆媳關係
    人們常說,婆婆和媳婦的關係不好處,但是在王建會看來,這個事情其實是「兩好才能擱一好」,只要真心實意對待兒媳,像親閨女一樣,就沒有處不好的婆媳關係。娶來兒媳就是自己多個閨女,孫家下莊社區的王建會正是這樣一個通情達理、勤儉持家、與兒媳相處融洽、鄰裡公認的好婆婆,她用自己全身心的愛讓這個家庭始終保持著一種祥和溫馨的氣氛。
  • 女方父母最大的錯覺:我對女婿好點,他就會對我女兒好
    他們懂得,為難女婿或是兒媳,就是為難自己的孩子。對他們好一些,子女的婚姻幸福了,自己也少了一份牽掛。生活中,有的父母確實掏心掏肺對女婿或是兒媳好,可最後收穫的卻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不禁有人提出疑問,難道對他們好,錯了嗎?
  • 唐山這個村一兒媳婦火了,都說她好!
    等練習好長時間,寫出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做什麼飯,我就吃什麼,你不要太辛苦了!」頓時,感動得梁寶芳流下了熱淚。以前,婆婆愛聽戲曲,怕婆婆無聊,梁寶芳購買了收音機,特意刻錄許多經典戲曲,讓婆婆來打發時間。梁寶芳俯下身子問道:「喜歡聽嗎?」婆婆幸福地連連點頭,高興地豎起大拇指。之後,婆婆慢慢腰部有力氣後可以坐輪椅了。天氣好的時候,梁寶芳推著婆婆曬曬太陽。
  • 他說不希望我們那麼辛苦,但你們看看自己都做了什麼
    熱搜其實挺好的,無論好的壞的都會計入總數,就當是給心裡安慰也好。粉絲的nc程度我也不想多評價。總體概括不如去聽聽脫口秀大會王勉的飯圈女孩,概括吐槽的精準且到位。去堵通告還振振有詞,已經說了很多次不需要你提他發言,他是裝聾作啞嗎?他不是。能概括的不過是兩個字「無語」。也是我的態度,我相信也是多數粉絲的態度。
  • 讓我們試著多說:謝謝您,麻煩了,辛苦了
    在一手交錢,一手換物後,您是習慣帶上一句:謝謝您!還是完事了轉身就走。人說:犯法嗎?當然沒有。無論是客氣的感謝,還是轉身離開,都是您的選擇,自由自在。人生有很多事情,沒有對錯之分,說句感謝,不會少付錢,掉頭就走,也沒人會說您的不是。但換位思考,如果您的稿件被領導說謝謝,您洽談的客戶禮貌的向您說麻煩了。您此時的心裡,是不是有種不一樣的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