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貶謫黃州,寫下人生最孤獨一首詩,最後7個字讓人淚目,精闢

2021-01-11 平平聊圈子

海棠身為蜀中名產,歷年來備受詩人的鐘愛,也變成了詩人筆下的熟客。但卻從沒出現在大詩人杜甫的詩中,必須要說是一件憾事。

元豐七年,蘇軾將要離去黃州,席間一位歌妓李宜向蘇軾獻酒,蘇軾也用詩詞體現了這一遺憾:卻似西川杜工部,海棠雖好不吟詩。

只不過,儘管杜工部沒有吟詠海棠,可是蘇軾寫了不少的海棠詩。

除開我們耳熟能詳的《海棠》: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蘇軾也有一首寫海棠的得意之作,曾多次自書送人,甚為鍾愛。

名為《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漫山總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朱唇的酒暈生臉,翠袖卷紗紅映肉。林深霧暗曉光遲,日暖風輕春睡足。雨中有淚亦悽愴,月下無人更清淑。先生食飽無一事,散步逍遙自捫腹。不問人家與僧舍,拄杖敲門看修竹。忽逢絕豔照衰朽,嘆息無言揩病目。陋邦何處得此花,無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裡不易致,銜子飛來定鴻鵠。天涯流落俱可念,為飲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還獨來,雪落紛紛那忍觸。

從題目就可以看得出這首詩作於定惠院,這是蘇軾到黃州後最開始寓居的地方。

元豐三年,蘇軾由於「烏臺詩案」被貶黃州,由於是犯官的身份,沒有住所,這時,蘇軾的家人也並未來到,因此 初到黃州的蘇軾暫時性寓居在定惠禪院。

在這兒,蘇軾寫出了著名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和這首海棠詩。因此 在這裡能夠看作是蘇軾黃州創作的第一站。

蘇軾是四川眉山人,對海棠有獨特的情懷,尤其是在這裡被貶流落之所,看到了故鄉的海棠花,並且這山林當中綻開的海棠與被貶黃州的蘇軾何其相似,蘇軾禁不住百感交集,因此 寫出這首七言長詩。這類長詩在蘇軾的作品中並不常見,因而比之那一些簡短的絕句,這類詩中,蘇軾通常寄予著更深的情感。

全詩略長,可是理解起來卻並不困難,詩歌整體能夠分成兩個部分。

從「江城地瘴蕃草木」到「月下無人更清淑」是第一部分,主要是通過擬人手法,寫出海棠的天生麗質、高貴清淑。

不管是惡劣生存環境,還是流落荒野的孤寂,都沒有讓海棠失去色彩,反而嫣然一笑竹籬間,這一笑讓遍山的桃李顯得粗俗。又引用杜甫「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之意,將山野海棠比作空谷佳人,愈見海棠高格。

後部分則是寫詩人碰到海棠的過程,及其詩人觸景傷情,心生感慨,詩人與海棠均是來源於蜀地,卻又一同淪落這黃州山野,不覺海棠與自個同病相連,頓生「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感。

甚至於蘇軾認為他們「天涯淪落俱可念,為飲一樽歌此曲。」到這裡,他早已把海棠當成了知己,或者是另一個自己。

全首詩,跳脫出前人吟詠海棠的窠臼,形象鮮明,詞章豪邁,自成蘇軾一家之風。清代查慎行譽之「千古絕作」。

這首詩是蘇軾初到黃州之時所作,蘇軾的身體和精神都還沉浸在「烏臺詩案」的迫害中。但在這首詩裡,蘇軾早已體現出區別於常人的豁達大度與從容不迫。

海棠被造物主蓄意安排在這空谷中,周邊草木桃李爛漫,也許她內心苦於幽獨。但應對周圍的一切,她還是嫣然一笑,這笑,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

這海棠如何不是蘇軾自個的寫照,那漫山粗俗的桃李如何不似朝中得勢的新黨,而這「陋邦」、「地瘴」如何不似當前的烏煙瘴氣的朝中;那「造物」不就是當朝皇帝宋神宗了嗎。

蘇軾因詩入獄才剛釋放不久,就再次寫詩諷諭政治,蘇軾這是活膩了嗎?

不是,而是詩能夠諷諭政治,這是詩歌的一個作用。

我們身為讀者能夠那樣理解,這是詩歌的一個作用,至於詩人,還是那一句話——未必沒有也未必必然有那樣的隱喻。

但這並不重要。

關鍵的是,即使暫時性身處陋邦地瘴,也要嫣然一笑。

因為——我們都是那一株獨一無二的「海棠」!

蘇軾是文學大家,讀他的詩真的可以治癒自己的心。

細細品味他坎坷的人生之後,你更能感受到它的豁達與上進,著實讓人奮發。我讀的這本《蘇軾詞傳》中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

這本《蘇軾詞傳》中不但收集了蘇軾的詩,還讓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豁達。只有等我們真正走進他的詩詞才能走進他的人生,進而學會他的心境。

《蘇軾詞傳》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不僅如此,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軾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當然與之一起的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辛棄疾詞傳》,六本書現在搞活動,一共只需45元。

一包煙的價錢,就能讓你品讀到這麼多文學經典,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實在是個機會呀!點擊以下領取正版蘇軾詞傳↓↓↓

相關焦點

  • 蘇軾最「土」的一首詩,格律不通,卻藏著最高級的人生哲學
    這首詩就是《豬肉頌》。  蘇軾被關在獄中103天,險些殞命,當時,他連絕命書都寫好了,連自己死後葬在哪裡都安排了。  萬幸的是,在許多人的營救之下,蘇軾得到保住性命,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黃州在今天湖北黃岡,團練副使官職低微,還要受到監視。  經此一役,蘇軾心灰意冷,備受打擊,此時所作《赤壁賦》中,可見他的失意。
  •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驚豔,最後一句模仿不來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驚豔,最後一句模仿不來蘇軾作為我國宋代的大文豪,憑藉其出眾的才華,年少時就已經出名。在進京趕考時,一篇應試策論,更加是徵服了那時候的考官歐陽修,令他不住的讚嘆道:「有蘇軾這樣厲害人物,我這個文壇領袖的位子要早早讓出來才好啊!」不但是在詩詞上頗有造詣,蘇軾能夠說是1個文學上的全才。
  • 蘇軾在兒子滿月時寫下一首詩,罵遍滿朝權貴,沒文化還聽不出來
    而在這個過程中,主人、客人都會道出自己對嬰兒最美好的祝願與期望,禱祝這個孩子將來聰明伶俐、前途光明、幸福安康。這種以洗兒為主題,傳達對新生兒美好期許的詩歌,就叫「洗兒詩」。元豐六年(1083)九月二十七日,在被貶到黃州的第三年,蘇軾的侍妾朝云為他生下一子,小名乾兒。蘇軾很高興,便在孩子滿月舉行「洗兒禮」的時候,寫下了一首《洗兒詩》(又叫《洗兒戲作》)。
  • 蘇軾歷經坎坷,大徹大悟後寫下千古絕句,最後10字成馬雲經典臺詞
    蘇軾歷經坎坷,大徹大悟後寫下千古絕句,最後10字成馬雲經典臺詞大文豪蘇軾在北宋的文壇能夠 說風靡一時的風雲人物,蘇軾的詩詞作品一寫出來便流傳天下。作為北宋文壇巨擘,蘇軾也為我們留下來了太多的膾炙人口的作品。
  • 蘇軾被人陷害後,笑著寫下一首詩,其中一句竟成千古名句!
    蘇東坡差點兒被人謀害,他笑著寫下一首詩,變成千年至今罵人的經典至今還廣為流傳著許多大家廣為人知的文人墨客罵,例如孔老夫子的那句「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可以說,古時候有很多經典的文人墨客罵,世人讀起來也是令人汗顏。這種文人墨客罵人的話語,既生動又形象,真是讓人「耳目一新」。例如宋代的大文豪蘇東坡,他在得知好友張先娶了一個妙齡少女後,說張先是「一樹梨花壓海棠」。
  •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看蘇軾怎樣笑對生活中的困難和痛苦
    這首《自題金山畫像》,就可以看到蘇軾的自嘲,其在烏臺詩案後,被貶謫黃州,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在這三個地方,度過了長期的貶謫生活,而這三個地方一個地方比一個地方遙遠,一個地方比一個地方荒涼。但是與環境的變差相反的是,蘇軾並沒有就放棄自己,他去一個地方愛一個地方,喜愛當地的人民美食朋友,給當地帶來自己的貢獻。
  • 從《豬肉頌》,看蘇軾苦中作樂的精神境界
    聊到酒與詩,馬上會想到陶潛、李太白;談到茶與詩,則會想到陸羽或是白居易;而說到美食與詩,所有人想起的只會是蘇軾無疑了。美食是詩以外,蘇軾另一個重要的標籤。從"東坡肉"到"拼死吃河豚","好食"之名,便深深的烙印在蘇軾身上了。蘇軾的人生很簡單,簡單到用四個詞就可以概括,貶謫、美食、寫詩、苦中作樂。
  • 蘇軾為紅顏知己寫詩,前兩句如大白話,後兩句卻出神入化
    頻繁的貶謫之路就沒有讓他感到失落痛苦嗎?當然不是,俗話說「苦難是人生的一筆財富」,這點在蘇軾身上體現得淋漓極致。年少之時,蘇軾志向宏大,渴望早日登第為國為民效力,正如他在《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中所言:「一旦功成名遂,準擬東還海道,扶病入西州」,儘管是安慰弟弟蘇轍,但這又何嘗不是他的志願?
  • 蘇軾有一首最精妙的詩,全詩無一孤獨字眼,卻成為孤獨的最高境界
    讀過蘇軾詩詞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曠達灑脫的"樂天派"詞人。他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還常常蘊含哲理,具有宋詩的典型風格。公元1057年,20歲的蘇軾進京趕考。主考官是大文豪歐陽修,參加考試的學生有蘇軾、蘇轍,還有張載、程顥、程頤、曾鞏、曾布、呂惠卿、章惇、王韶。這一屆科考,因此被稱為"千年科舉第一榜"。
  • 蘇軾這首詩短短28個字,卻寫盡人生感悟,開篇2句就驚豔了時光
    蘇軾,是宋朝的大文豪,也是唐宋詩詞文壇上唯一能跟李白抗衡的詩人。蘇軾一生作詩頗多,其詩風時而悠揚豪邁,時而溫情婉轉,每次品讀都讓我們心馳神往。蘇軾的一生始終在奔波,從黃州到儋州,再到惠州,一路輾轉蹉跎了歲月,驀然回首,人生已經過了四十載。
  • 她是「欲把西湖比西子」詩句裡的主角,也是蘇軾顛沛謫居的紅顏知己
    王朝雲(1062年—1096年),字子霞。浙江錢塘人。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的紅顏知己和第三任妻子。朝雲因家境清寒,自幼淪落在歌舞班中,為西湖名伎。但她天生麗質,聰穎靈慧,能歌善舞,雖混跡煙塵之中,卻獨具一種清新潔雅的氣質。12歲被蘇軾收為侍女,18歲被納為侍妾。生有蘇軾第四子,名遁,半歲夭折。
  • 蘇軾、李清照各自在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詩,「肉麻」程度不相上下
    「唐詩」和「宋詞」可以體現了我國歷史上古詩詞發展的巔峰,在唐朝和宋朝可謂是人才輩出,如果以宋朝為例的話,如果要提最有名的詞人的話,蘇軾和李清照肯定要在其中了。蘇軾是宋朝時期最具盛名的詞人,其名程度可以和唐朝詩人李白相媲美,而李清照是歷史上最有名的女詞人,她寫的詞不僅唯美,還很有深意。雖然蘇軾和李清照沒有什麼交集,但是他們兩人都在新婚當夜寫過一首詩,而且兩個人所寫的詩內容都很「肉麻」,可以說是不相上下。
  • 一首詩讀懂一個人,知情感恩!
    我們常說,字如其人,其實詩詞也是如此。  讀懂一首詩或者詞,便讀懂了其中的情,也便讀懂了一個人。    一首詩,有時是一份「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孤獨。這世間最痛並快樂的事情,莫過於相思。  白居易說: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  蘇軾說: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唐伯虎說: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但有一人可相思,總是該值得慶幸。
  • 蘇軾結婚時隨手寫下一首洞房詩,短短8句話卻成千古絕唱,真肉麻
    蘇軾結婚時隨手寫下一首洞房詩,短短8句話卻成千古絕唱,真肉麻著名文壇青年蘇軾才華橫溢。他一出道,就用一道應試策略論徵服了文學領袖歐陽修,讓他感嘆:「如果有蘇軾這樣厲害的人物,我還是早點將這個文壇領袖的位子讓出來才好啊!」書法方面,他是北宋「蘇黃米蔡」四首之一。在繪畫上,他創造了「士人畫」,這是後來「文人畫」的鼻祖。
  • 40歲蘇軾初見12歲小妾,寫了一首「告白詩」,今成男追女經典名句
    歷史上最有文採的「老牛吃嫩草」!40歲蘇軾為博取12歲小妾的歡心,第一次見面就寫下了一首「告白詩」,有一句已成千古絕句。蘇軾40歲納12歲小妾,初見時寫下千古名句,現成男人嘴邊花言巧語!在王閏之還沒去世的時候,有一年蘇軾被貶到杭州,某天,他與幾位文友相約同遊西湖,中午吃飯時叫來一個歌舞班助興。
  • 吃貨蘇軾:一路被貶一路吃,用一生寫就「舌尖上的宋朝」
    蘇軾的一生其實充滿了坎坷,64年的人生。22歲喪母,30歲喪妻,31歲喪父,42歲的「烏臺詩案」令他險些喪命,被嫉妒他的小人所陷害,屢屢把他發配到遠離京城的地方。毫不誇張的說,蘇軾不是在被貶謫,就是在被貶謫的路上,但是每一次失意,蘇軾總能在最普通的美食中,找到快樂。用現在的話說,絕對是「唯有愛和美食不可辜負」那種人。
  • 蘇軾醉酒無家可歸,寫下一首千古名篇,說盡了中年男人的辛酸
    蘇軾醉酒無家可歸,寫下一首千古名篇,說盡了中年男人的辛酸論及中國的詩詞文壇,蘇軾必然是位不可忽視的大人物,他一生創作詩詞兩千餘首,這些詞作憑藉著豪邁飄逸的詩風與慷慨激昂的曲調開闢了宋代詩歌的新風,更是給了後世創作極大的指導與啟發。然而,與其傑出的文學才華相對應的,是他顛簸流離、仕途多舛的政治命運。在他並不漫長的一生裡,曾遭遇多次被貶。
  • 蘇軾在人生低谷時寫下一詩,充滿人生哲理,一生至少應讀一遍
    蘇軾曾經在行走的過程中,就寫過一首關於生活感悟的詩,全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是卻總結出了人生哲理。蘇軾的文採,寫出來的每一首詩詞都是傑作。那麼,由他所創作的感悟生活的詩又是怎樣的呢?圖片:萬千山水劇照蘇軾的一生充滿了起伏坎坷,但是不管他在何種環境下生存,都不影響發揮才華。相反,越是在艱苦的環境下,他創造出來的作品就越充滿哲理。
  •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就驚豔了,至今無人超越
    蘇軾被逮捕,牽連著多達數十人,這件事成了他的人生轉折點。幸好有跟他政見相同的元老上書,加上王安石也說: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蘇軾總算是得到了從輕發落的機會,被貶黃州,受當地官員監視。經歷生死之憂的大變故,生性放達的蘇軾大徹大悟,其詞風中體現了不少曠達的態度。《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便是這個時期的作品,定風波寫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春,當時距離烏臺詩案已經過去了三年。
  • 蘇軾雨夜被驚醒,思念弟弟蘇轍寫下一首詞,開篇7字就是經典名句
    蘇軾作為兄長經常開導弟弟蘇轍,在兩個人分別的時候還經常寫詩詞安慰弟弟,其中最為著名的應該就是「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的人生感慨;或者「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萬丈豪情;更有"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的生活安慰。可能也正是這些生活中的風風雨雨,生活中的不順利才練就了蘇軾樂觀豁達的個性,讓他的內心在苦難中也能開出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