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去找學院裡的一個女博士說一下教學上的一個項目進展的事情,我倆說到一半她有個電話進來,我就停下來讓她先接電話,沒想到她看了一眼說不用管,就把電話掐了,我說沒事,你有事的話先接電話,咱這什麼時候說不行啊。
她苦笑了一下說是我媽,不分時間場合給我介紹相親對象,介紹也不是問題,關鍵問題是找的各種人都不靠譜,我一會兒想好措辭再說吧,因為這次她給我介紹了一個工地上的離異的工人,我不去見,她又哭又鬧,我實在是不知道要怎麼辦。
要說我很理解這個女博士的苦惱,並不是說她不渴望擁有穩定的情感和家庭生活,但是在她忙於拼自己事業的時候,前任男朋友出軌了她的閨蜜,讓她很傷心,後來就趁著博士畢業找工作來到了我們這個城市,離開了讀書時的那個傷心之地。
她來籤約的時候我們單位開始給博士提供安家費用20萬、博士科研啟動資金15萬和副教授待遇,所以她現在生活其實很愜意,有車有房有積蓄,還有自己喜歡的教學科研工作。可是因為年齡今年已經36歲了,總是被自己爸媽嫌棄沒有結婚,一天到晚電話圍追堵截就是要她去相親,去也可以,但是介紹的不是說像今天的這個無房無車的工人,就是年紀足以當她叔叔的喪偶的老教授,讓她哭笑不得。
我一下子就想起了正在看的李清淺的《單身力》,這本書一個人只要單身的時候能把日子過得很好,才可能說把兩個人的感情經營好吧,如果說只是為了結婚而結婚,那兩個人沒話說、沒有共同人生目標又要怎麼辦呢?
「能一個人精彩,也能與全世界相愛。」這才是我們女性愛自己的方式吧。在我看來,這個女博士目前是具有「單身力」的人,能把一個人的生活經營得有聲有色,未來也足以找到一個能夠在精神層面匹配度更高的人生另一半,如果找不到,自己一個人也能過好單身的日子。
所謂單身力,並不是拒絕戀愛、抵制婚姻,而是力求不依附於任何一個人和任何一種關係。無論有沒有另一半,希望你都能保持一份單身的能力。
李清淺筆下的單身力可以看成是一種讓人重塑自我、改變活法的人生哲學,一種女人獨立行走世間的底氣,更是赫本、香奈兒、奧普拉、楊麗萍等傑出女性一生詮釋的女性智慧:
獨立美好,向陽而生。
對於女性,能夠經濟獨立非常重要,這也是保證自己單身力的一個最為必要的砝碼。畢竟人生的不時之需實在是太多了。
為什麼在書裡的很多雞湯都是商家製造的噱頭或者是販賣的焦慮呢?比如又快要雙十一了,估計很多人已經開始在自己的購物車裡「囤貨」了,但是很多人打著自己要省錢的旗號囤了要用一年的日用品,難道生活空間不會被擠佔嗎?最終這個所謂的便宜是不是真的能算計過商家呢?我個人認為是不樂觀的。所以跟風買東西並不可行。
李清淺在書裡為我們分析了為什麼我們很容易被一些貌似有道理的說法洗腦,比如說「買東西,要在你的能力範圍內買最貴的。」這句話大家都會很熟悉,很多商家做營銷時都會借用。但是我們誰敢說自己沒有被繞進去呢?這一定有道理嗎?並不盡然。
比如說你自己的收入不是很好的情況下,難道不是應該想著多掙錢,多儲蓄,所有的一切量入為出,能省則省嗎?被洗腦後的衝動消費造成的慘烈後果,新聞裡我們也不是沒看見過。再說了,很多物品買回家一定會有很高的使用頻率嗎?並不見得吧。等它變成擺設時,你估計就會懊惱得想扇自己一巴掌了。
這個時候最應該做的是開源,節流。而不是去為商家的文案策劃創意和噱頭買單。
所以,單身力才是我們最應該具備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會讓我們即便在婚姻狀態裡,也會渴望能擁有獨處的時光,我們自己會有很感興趣的事情做,並不是必須要有一個人朝夕沒有距離的陪伴的。
(全文完)